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第二版)
定價:58.00元
作者:吳慎山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12123127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全書共分7章,內容包括:緒論、電子技術實驗基礎﹑PSPICE 9.2設計軟件﹑低頻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高頻電子技術基礎實驗﹑常用電子測量儀器等。本書實驗內容分為以下4類:驗證性實驗、研究性實驗、綜閤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
本書在內容上具有很強的通用性和選擇性,適用於大、電子學相關專業及非電類專業根據教學大綱的需要作為教材選用。同時,也適用於從事電子産品開發、設計、生産的科技人員使用和參考。
目錄
第0章緒論
0.1教育與科技
0.2科學與技術
0.2.1技術的産生
0.2.2科學的起源
0.2.3現代科學與技術
0.3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0.4電子技術課程簡介
0.4.1基本概念
0.4.2課程的內容
0.4.3本課程的特點
0.5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0.5.1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的內容
0.5.2電子技術基礎實驗的目的與要求
思考題
章電子技術實驗基礎
1.1常用電子元器件
1.1.1電阻器
1.1.2電容器
1.1.3電感器
1.1.4半導體分立元器件
1.1.5集成電路
1.1.6常用邏輯符號對照錶
1.2誤差分析與數據處理
1.2.1誤差的來源與分類
1.2.2誤差錶示法
1.2.3測量結果的處理
1.3常用測量方法和電路基本參數的測量
1.3.1電子測量概述
1.3.2模擬電子電路基本參數的測試方法
1.3.3數字電路中常用的測試方法
思考題
第2章PSPICE9.2設計軟件
2.1PSPICE9.2集成環境
2.2電路仿真基本步驟
2.3原理圖繪製
2.4PSPICE仿真功能
第3章低頻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3.1低頻電子技術實驗基礎
3.1.1低頻電子綫路的特點
3.1.2低頻電子技術實驗的內容
3.1.3電子綫路設計的基本方法
3.2低頻電子技術驗證性實驗
3.2.1常用電子儀器的使用
3.2.2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及晶體管特性的測試
3.2.3集成運算放大器指標測試
3.2.4集成音頻功率放大器的測試
3.3低頻電子技術研究性實驗
3.3.1晶體管特性的研究
3.3.2晶體管共射極放大電路的研究
3.3.3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3.3.4負反饋放大電路
3.3.5差動放大電路
3.3.6集成運算放大器構成的模擬運算電路
3.3.7集成運算放大器構成的有源濾波器
3.3.8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應用——電壓比較器
3.3.9OTL功率放大器
3.3.10晶閘管可控整流電路
3.4低頻電子技術綜閤性實驗
3.4.1串聯型晶體管穩壓電源
3.4.2集成穩壓器直流穩壓電源
3.4.3波形發生器
3.4.4溫度監測及恒溫控製電路
3.5低頻電子技術設計性實驗
3.5.1晶體管單級放大電路設計
3.5.2場效應管源極跟隨器設計
3.5.3差動放大電路設計
3.5.4波形發生與變換電路設計
3.5.5集成直流穩壓電源的設計
3.5.6用運算放大器組成萬用錶的設計與調試
第4章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4.1數字電子技術實驗基礎
4.1.1數字邏輯電路的分類
4.1.2數字邏輯電路的分析方法
4.1.3數字邏輯電路的測試方法
4.1.4數字邏輯電路的設計方法
4.2數字電子技術驗證性實驗
4.2.1集成邏輯門的使用
4.2.2加法器分析與驗證
4.2.3TTL觸發器的驗證與轉換
4.3數字電子技術研究性實驗
4.3.1編碼器的研究
4.3.2譯碼器的研究
4.3.3LED數碼顯示電路的研究
4.3.4基本RS觸發器不定狀態的研究
4.4數字電子技術綜閤性實驗
4.4.1計數器及其應用
4.4.2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
4.4.3555定時器及其應用
4.4.4D/A、A/D轉換器
4.5數字電子技術設計性實驗
4.5.1SSI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
4.5.2MSI組閤邏輯電路的設計
4.5.3SSI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4.6數字電子技術虛擬仿真實驗
4.6.1全加器仿真
4.6.2輸血血型匹配電路的仿真
4.6.3計數器的仿真
第5章高頻電子技術基礎實驗
5.1高頻電子技術實驗基礎
5.1.1高頻電子技術實驗簡介
5.1.2無綫電信號的傳播
5.1.3無綫通信係統
5.2高頻電子技術驗證性實驗
5.2.1Q錶及元件參數的測量
5.2.2頻率特性測試儀(掃頻儀)及調諧放大器頻率特性的測量
5.2.3調諧放大器的仿真
5.2.4RC串/並聯選頻網絡的仿真
5.3高頻電子技術研究性實驗
5.3.1小信號調諧放大器的研究
5.3.2高頻功率放大器(丙類)的研究
5.3.3LC電容反饋式三點振蕩器的研究
5.3.4石英晶體振蕩器的研究
5.3.5振幅調製器(利用乘法器)
5.3.6調幅信號的解調
5.3.7變容二極管調頻電路
5.3.8相位鑒頻器的研究
5.3.9晶體管混頻電路的研究
5.3.10利用函數電路實現波形轉換
5.4高頻電子技術綜閤性實驗
5.4.1集成壓控振蕩器構成的頻率調製器
5.4.2集成電路(鎖相環)構成頻率解調器的研究
5.4.3集成乘法器混頻實驗的研究
5.4.4數字信號發生器的研究
5.4.5數字調頻與解調的實驗
5.4.6各種功率放大器特性的研究與仿真
5.5高頻電子技術設計與應用
5.5.1超外差中波調幅收音機的設計與組裝
5.5.2調幅廣播與接收
5.5.3調頻無綫話筒的製作
5.5.4功率放大器設計
5.5.5聲光控照明燈
5.5.6語言識彆與電路的應用
第6章常用電子測量儀器
6.1500型萬用錶
6.1.1500型萬用錶電路與測量原理
6.1.2萬用錶的使用
6.1.3萬用錶的維護常識
6.2數字萬用錶
6.2.1技術指標
6.2.2使用方法
6.2.3注意事項
6.3SG2172B型雙通道交流數字毫伏錶
6.3.1技術參數
6.3.2使用方法
6.3.3注意事項
6.4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
6.4.1工作特性
6.4.2工作原理
6.4.3使用說明
6.5YB4340雙蹤示波器
6.5.1基本工作原理
6.5.2注意事項
6.5.3使用方法
6.6TFG2003DDS函數信號發生器
6.6.1主要特點
6.6.2技術指標
6.6.3通用特性
6.7XFG-7型高頻信號發生器
6.7.1電路結構原理
6.7.2主要性能指標
6.7.3使用方法
6.8BS-1型失真度測量儀
6.8.1失真度測量儀工作原理與電路組成
6.8.2失真度測量儀的主要技術指標
6.8.3使用方法
6.9WY2851Q錶
6.9.1Q錶的結構特徵
6.9.2Q錶的技術參數
6.9.3使用方法
6.9.4WY2851Q錶的使用和保養
6.10SG2270型超高頻毫伏錶
6.10.1概述
6.10.2性能特性
6.10.3工作原理簡述
6.10.4使用方法
6.11BT-3C型頻率特性測試儀
6.11.1性能指標
6.11.2結構特點
6.11.3使用注意事項
6.11.4維修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研究高性能計算和並行編程,市麵上很多關於CUDA或OpenMP的書籍要麼對底層架構的介紹過於晦澀,要麼就是隻停留在API調用的層麵,缺乏對性能瓶頸的深刻洞察。《並行算法設計與優化》這本書倒是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不是一本純粹的編程手冊,更像是一本思維訓練指南。作者的核心思想是,優化不僅僅是代碼層麵的事情,更多的是對數據訪問模式和計算拓撲結構的理解。書中用大量的例子說明瞭“內存局部性”是如何決定最終性能的,特彆是對緩存一緻性和僞共享問題的剖析,非常到位。我以前寫並行代碼時,經常遇到性能不升反降的情況,看瞭這本書後纔明白,那是因為我沒有正確地組織數據。書中對幾種經典並行模式(如MapReduce、Divide and Conquer)在不同硬件架構上的性能差異做瞭細緻的對比分析,這對於指導我選擇閤適的並行策略至關重要。閱讀過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因為它要求讀者跳齣代碼細節,去思考算法的本質結構,但一旦領悟,對提升算法的工程化能力是質的飛躍。
評分我最近在研究現代通信係統中的信道編碼技術,尤其是Turbo碼和LDPC碼的性能極限與譯碼復雜度之間的權衡。《現代信道編碼理論》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遠超齣瞭我之前接觸的任何一本教材。它沒有止步於BPSK/QPSK調製下的硬判決譯碼,而是深入到瞭軟判決譯碼的數學基礎,尤其是前嚮傳播算法(Forward-Backward Algorithm)的細節推導,書中的矩陣錶達方式清晰明瞭,幫助我真正理解瞭信息如何在迭代過程中被精確地傳遞和更新。書中對LDPC碼的校驗矩陣稀疏性與譯碼器結構之間的關係分析非常精闢,展示瞭如何通過優化校驗矩陣的結構來降低譯碼時的計算復雜度,同時保持極低的誤碼率。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還探討瞭信道編碼在實際應用中麵臨的挑戰,例如對非高斯噪聲的處理,以及在有限的迭代次數下的性能損失分析。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它更像是一部工具書,當你需要深入理解某個編碼方案的數學本質或優化其工程實現時,翻開它總能找到最精確、最權威的解答。
評分哎呀,這本《模擬電路設計精要》真是讓人愛不釋手!我剛開始接觸模擬電路的時候,感覺那些復雜的公式和元器件參數簡直是天書,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市麵上很多參考書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隻講皮毛,真正能讓人在實驗颱上做齣點東西來的書太少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把理論和實踐的橋梁搭建得非常紮實。作者沒有堆砌那些深奧的數學推導,而是用非常直觀的語言解釋瞭每個電路模塊的工作原理。比如,講解運放的負反饋結構時,書中會配上大量手繪的示意圖,把反饋的“感覺”描繪得淋灕盡緻。更棒的是,書裏還穿插瞭大量的設計實例,從最基礎的電壓跟隨器到復雜的有源濾波器,每一步的設計考量都寫得清清楚楚。我跟著書中的步驟一步步操作,竟然真的成功地搭建齣瞭一個性能不錯的低通濾波器,那份成就感簡直難以言喻。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路綫圖,讓你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設計,而不是僅僅記住“怎麼做”。這本書的版式設計也非常人性化,圖文並茂,閱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簡直是模擬電路學習路上的神助攻。
評分說實話,當我翻開《嵌入式係統原理與實踐》這本書時,我原本的期待值並不高,畢竟這個領域的教材汗牛充棟,大多是老生常談。但這本書很快就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沒有沉溺於某個特定處理器的細枝末節,而是把重點放在瞭“係統”這個層麵上。書中對於中斷機製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它不僅解釋瞭硬件觸發過程,還深入分析瞭實時操作係統(RTOS)下中斷服務程序的編寫規範和潛在的死鎖風險,這一點在很多入門書中是被嚴重忽視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軟硬件協同設計”的獨特視角,書中花瞭很大篇幅來討論固件架構的選擇,比如如何平衡任務優先級、內存管理策略等。書中附帶的那個基於STM32的綜閤項目,簡直是精華所在,從硬件初始化到應用層邏輯,每一步都有詳細的注釋和設計思路剖析。跟著這個項目走下來,我感覺自己對整個嵌入式開發的流程有瞭一個全局的把握,不再是零散知識點的堆砌。對於希望從“會寫代碼”躍升到“能設計係統”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珍藏的寶典。
評分對於電源電子學領域的學習者來說,仿真軟件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我一直找不到一本能把理論、仿真和實際應用完美結閤的書。《電力電子係統建模與仿真》這本書填補瞭這個空白。我關注的重點是開關電源的控製環路設計,以前我總是在理論計算齣一個參數後,直接寫到代碼裏,結果在硬件上效果很差。這本書則詳細展示瞭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高精度的開關電源模型,不僅僅是搭建一個方框圖,而是深入到半導體器件的非綫性模型層麵。作者對PID控製器的設計講解得極其細緻,他不僅教你怎麼計算K_p, K_i, K_d,更重要的是,他演示瞭如何在仿真環境中進行參數的迭代優化和魯棒性測試,比如麵對輸入電壓波動或負載突變時的錶現。書中關於“小信號模型”如何推導以及在仿真中如何驗證的章節,簡直是醍醐灌頂。通過跟隨書中的步驟,我成功地在一個DC-DC變換器模型中實現瞭基於擾動觀測法的無模型控製,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這本書對於提升仿真技能和驗證設計有效性,具有極高的實踐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