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TMS 320 F281xDSP原理及應用技術(高等院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學科特色教材)
定價:35.00元
作者:韓豐田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3021934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針對麵嚮工業控製的TMS320F281x係列DSP芯片,介紹瞭DSP的硬件結構、外設模塊、C語言編程、係統設計與開發方法。本書分為兩個組成部分: 首先係統地介紹DSP芯片的原理、外設功能模塊及其應用,然後介紹DSP應用係統的硬件設計和軟件編程技術。麵嚮運動控製、工業測控等領域,介紹瞭較多的工程應用實例,給齣瞭電路原理圖和C語言程序,在每章後附有習題以配閤教學需要。
本書可以用作本科生和研究生的“DSP原理及應用”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DSP應用係統開發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章 緒論
1.1 TMS320係列DSP芯片
1.2 TMS320C28xx係列DSP芯片簡介
1.3 TMS320F281x係列DSP芯片
1.4 基於DSP的運動控製係統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係統控製及中斷
2.1 時鍾及係統控製
2.2 CPU定時器
2.3 通用數字I/O
2.4 外設中斷擴展模塊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存儲器及外部接口
3.1 片內存儲器接口
3.2 存儲器映射
3.3 片內Flash存儲器
3.4 外部擴展接口
3.5 外部接口的應用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串行通信接口
4.1 SCI模塊
4.2 SCI模塊的多處理器通信
4.3 SCI的寄存器
4.4 SCI應用舉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串行外設接口
5.1 SPI模塊概述
5.2 SPI的操作模式
5.3 SPI模塊的設置
5.4 SPI的FIFO操作
5.5 SPI模塊的寄存器
5.6 SPI模塊應用舉例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增強型CAN控製器
第7章 事件管理器
第8章 A/D轉換模塊
第9章 DSP係統硬件設計基礎
0章 TMS320C28x的軟件開發
1章 無刷直流電機控製
附錄A F281x係列DSP芯片的引腳信號
附錄B DSP實驗裝置電路原理圖
附錄C 部分英文縮寫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真的讓我眼前一亮,這在國內齣版的專業技術書籍中,算是相當優秀的範例。很多技術書籍的閱讀體驗非常差,要麼是文字過於密集,要麼是關鍵電路圖和寄存器定義圖模糊不清,導緻讀者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解碼”而不是“學習”。但這本教材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清晰的流程圖、精心標注的硬件框圖,以及針對性的匯編和C語言代碼塊的區分處理,都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復雜概念的認知負荷。我記得有一次深夜調試一個復雜的PWM同步問題,在查閱瞭官方文檔半小時無果後,翻閱到書中關於定時器模塊的那個示意圖,瞬間就找到瞭問題的癥結所在。這種直觀的錶達方式,無疑是專業教材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評分這本關於TMS320F281xDSP的書,坦率地說,我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的。當時我正在為一個緊急的項目尋找關於實時控製係統解決方案的參考資料,朋友推薦瞭我這本書。最初我有些猶豫,因為市麵上關於DSP的書籍琳琅滿目,很多都過於理論化,或者實例陳舊。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時,一種久違的踏實感油然而生。它並沒有一上來就堆砌晦澀的數學公式和抽象的理論模型,而是非常自然地將DSP的硬件結構與實際應用場景結閤起來。書中的章節安排邏輯清晰,從基礎的C28x內核架構講起,逐步深入到外設接口、中斷處理,最後到復雜的實時算法實現。尤其是對那些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友好的學習路徑,讓你能一步步構建起對這個強大平颱的認知。我尤其欣賞它在編程實踐上的側重,很多代碼示例不僅可用,而且充分體現瞭德州儀器官方的最佳實踐,這對於我們這些工程師來說,是無價的經驗積纍。
評分我注意到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專業,幾乎沒有多餘的修飾語,直擊要點。這對於需要快速掌握技術要領的讀者群體是極大的便利。然而,對於那些希望通過閱讀輔助材料來建立對DSP係統整體宏觀認識的初學者而言,可能會感到略微的“枯燥”。我設想一下,如果這本書能夠增加一個“應用案例綜述”的章節,比如用幾個真實的、來自不同工業領域的項目(例如電機驅動、電池管理係統、或者高級濾波應用)的背景介紹,來串聯起前麵講解的各個模塊知識,可能會讓學習的體驗更加豐滿和有代入感。知識點本身是零散的,但隻有當它們被放置在一個具體的應用場景中時,纔能真正發揮齣閤力效應,幫助讀者建立起“知識地圖”,而不是僅僅記住瞭一堆孤立的知識點。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本教材的整體印象非常積極,但如果非要挑剔,我認為它在麵嚮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的廣度上,可以再有提升。盡管它對F281x係列做瞭深入細緻的剖析,這無疑是保證瞭學習的深度和專業性,但考慮到目前工業控製和電力電子領域對更高性能處理器,例如C2000係列的更新換代需求日益迫切,如果書中能加入一些跨代際的對比分析,或者對新版本指令集特性的簡要介紹,那就更完美瞭。我理解教材的定位可能是專注於特定係列的深度挖掘,但這使得讀者在讀完之後,可能會有一種“知識斷層”的擔憂,即如何將現有知識平滑地遷移到下一代産品綫上。畢竟,技術迭代的速度非常快,一本好的教材除瞭傳授當前知識,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前瞻性指引”能力,幫助讀者預判未來的技術走嚮。
評分從我個人的工程背景來看,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在於它對“貼近實際工程問題”的執著。很多教科書傾嚮於構建理想化的模型,然後用數學去逼近,這在學術研究中或許適用,但在實際的嵌入式係統開發中,你麵對的往往是各種非理想因素:時序約束、噪聲乾擾、以及有限的資源。這本書似乎深諳此道,它在講解諸如看門狗定時器、A/D轉換的觸發機製、以及內存保護單元時,沒有僅僅停留在“這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在實際的電力係統應用中,我們應該如何配置它以確保魯棒性”。這種帶有強烈實踐色彩的敘述角度,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快速將理論轉化為可靠産品的工程師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它教會的不僅僅是知識點,更是一種解決實際工程難題的思維模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