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路與電子技術教程
定價:49.00元
售價:34.3元,便宜14.7元,摺扣70
作者:李青,潘嵐,劉伯恕
齣版社:中國質檢齣版社(原中國計量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261433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包括電路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三部分內容,在編排上力求將這三部分內容有機地融閤處理,試圖達到用較少的學時完成相對較多內容的教學。書中“電路基礎”的內容不多,僅為滿足“電子技術”對“電路基礎”的需要而設置。“電子技術”的內容中通過對由分立元件或小規模集成器件構成的電子電路的學習,理解電子電路的工作原理;以學習集成運放和中、大規模集成器件的應用,掌握電子技術的應用並瞭解電子技術發展的趨勢。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或機械電子工程方嚮)等專業的“電工電子學”、“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用書,可作為各類成人高等學校相關專業的學生、自學者的學習用書,還可供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章 電路元件與電路理論基礎一
1.1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1.1 電路的組成與電路模型
1.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 電路的基本定律
1.2.1 歐姆定律
1.2.2 基爾霍夫定律
1.3 電路元件
1.3.1 無源元件
1.3.2 電源
1.3.3 半導體二極管
1.3.4 半導體三極管(雙極型晶體管)
1.3.5 場效應管
1.4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1.4.1 支路電流法
1.4.2 節點電位法
1.4.3 疊加原理
1.4.4 戴維南定理與諾頓定理
自我測試與復習題(1)
習題(1)
第2章 正弦交流電路與變壓器
2.1 正弦量的概念
2.1.1 頻率與周期
2.1.2 幅值與有效值
2.1.3 初相位
2.2 正弦量的相量錶示法
2.3 單一參數元件的交流電路
2.3.1 電阻元件的交流電路
2.3.2 電感元件的交流電路
2.3.3 電容元件的交流電路
2.4 簡單交流電路與阻抗的概念
2.4.1 RLC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2.4.2 復阻抗的概念與簡單交流電路的計算
2.5 交流電路的功率
2.6 交流電路的頻率特性
2.6.1 串聯諧振
2.6.2 並聯諧振
2.6.3 RC串聯電路的頻率特性
2.7 非正弦周期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7.1 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
2.7.2 非正弦周期電流的綫性電路的計算
2.8 三相交流電路
2.8.1 三相電源
2.8.2 三相負載的聯接
2.8.3 三相功率
2.9 變壓器
2.9.1 鐵心綫圈電路
2.9.2 變壓器的結構、工作原理與特性
2.9.3 變壓器繞組的極性與正確聯接
2.9.4 特殊變壓器
自我測試與復習題(2)
習題(2)
第3章 基本放大電路
3.1 電子技術與電子儀器、設備的關係
3.1.1 電子儀器、設備的概念
3.1.2 電子技術與電子儀器、設備的關係
3.1.3 電子儀器、設備的構成
3.2 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
3.2.1 組成原則
3.2.2 共射極交流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
3.2.3 電路分析的幾點說明
3.3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
3.3.1 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3.3.2 靜態工作點的分析與計算
3.3.3 動態參數的分析與計算
3.3.4 穩定靜態工作點
3.4 單管放大電路三種接法及性能比較
3.4.1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射極輸齣器)
3.4.2 共基極基本放大電路
3.4.3 三種接法的性能比較
3.5 絕緣柵型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
第4章 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
第5章 功率電子電路
第6章 邏輯代數基礎
第7章 集成邏輯單元
第8章 組閤邏輯電路
第9章 時序邏輯電路
0章 電路的暫態過程與波形發生電路
1章 可編程邏輯器件(PLD)及其應用
2章 精密放大電路與信號處理電路
3章 電流模電路與∑-△電路簡介
附錄A 電阻器和電容器的標稱值
附錄B 半導體分立器件型號命名法
附錄C 部分半導體分立器件型號和參數
附錄D 半導體集成電路型號命名法
附錄E 若乾常用的編碼
參考文獻
這部作品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其精準,每一個章節的轉摺都像精密的齒輪咬閤,推動著故事嚮前,卻又留齣瞭足夠的空間讓讀者消化之前的情感衝擊。作者對細節的捕捉入木三分,無論是主角在麵對睏境時細微的心理波動,還是場景描繪中光影和氣味的還原,都讓整個世界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對於幾位核心人物之間那種復雜、微妙的張力處理,高明之處在於,它沒有用直白的對白去闡述,而是通過他們一次次眼神的交匯、一次次猶豫不決的停頓來展現。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構建世界觀上的宏大與細微的平衡,宏觀上看,它描繪瞭一個龐大且邏輯自洽的社會體係,但微觀上,你卻能感受到那個體係下,一個個鮮活的、充滿掙紮的靈魂的溫度。閱讀過程像是在攀登一座層層疊疊的迷宮,每當你以為找到瞭齣口,卻又被帶入一個更加幽深、引人入勝的岔路口。這種設計,無疑是對讀者智力和情感的雙重考驗與迴饋,讀完後,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絕對是好書的標誌。
評分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呈現齣一種近乎古典的凝練和剋製,但其內核卻是極其現代和尖銳的。作者似乎對人性的陰暗麵有著近乎病態的洞察力,但這種洞察並非一味地控訴或渲染,而是用一種近乎冷靜的、甚至帶有一絲黑色幽默的筆觸去剖析。通讀全書,我發現它更像是一部社會觀察報告,隻不過披著小說的外衣。它毫不留情地揭示瞭權力結構下的異化現象,以及在巨大社會慣性麵前,個體所能展現齣的脆弱和徒勞的反抗。它的句式變化多端,時而長句如江河奔流,一氣嗬成地傾瀉齣作者的思考;時而又短促有力,如同重錘敲擊,直擊要害。這種語言的張弛有度,使得閱讀體驗充滿瞭節奏感和衝擊力,讓人在沉浸於故事的同時,也不斷被拉迴現實,進行深刻的反思。很少有小說能做到如此清晰地界定“美”與“醜”、“正義”與“權宜之計”之間的模糊地帶,讓讀者自己去完成道德的裁決。
評分從純粹的文學技巧角度來看,作者對意象和象徵的運用達到瞭爐火純青的地步。書中反復齣現的某個意象,比如一扇緊閉的門、或者一隻停留在窗颱上的鳥,它們並非簡單的背景裝飾,而是如同隱秘的密碼,貫穿著整個故事的情緒和主題。這些象徵物在不同的情節中被賦予瞭不同的含義,時而代錶希望,時而象徵囚禁,這種流變性讓文本充滿瞭多義性和解讀的可能性。與其說是在閱讀一個綫性故事,不如說是在解開一個包裹在優美文字中的謎團。作者在保持敘事流暢的同時,嵌入瞭如此密集的象徵符號係統,卻又不會讓人感到刻意或晦澀,這體現瞭極高的文字駕馭能力。整體而言,這是一部需要反復品味的作品,初讀可能捕捉到情節,再讀纔能領會到那些深埋在華麗辭藻下的哲學思考和藝術追求。
評分這部作品的結構設計堪稱精妙絕倫,它采用瞭非綫性的敘事手法,像一塊被打碎又重新拼湊起來的彩色玻璃,碎片化的時間綫和視角在不斷跳躍中,最終匯聚成一幅完整而震撼人心的畫麵。起初,這種敘事方式確實需要讀者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梳理人物和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但一旦掌握瞭節奏,那種“豁然開朗”的體驗是極其令人興奮的。作者似乎非常享受這種與讀者“玩智力遊戲”的過程,通過埋下大量的伏筆和暗示,鼓勵讀者主動參與到文本的解讀和重構中來。這種互動性極強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延長瞭作品的生命力,因為它促使人們在閤上書本後,還會反復迴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並嘗試建立新的聯係。相比於那些平鋪直敘的作品,這種需要“主動挖掘”的文本,帶來的滿足感是更深層次的精神迴饋。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這部作品的期待值並不高,感覺它屬於那種常見的“大部頭”文學,可能充斥著冗餘的背景介紹和刻意的煽情。然而,很快我就被它那股撲麵而來的“生命力”所摺服。書中對環境的描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作者筆下的那個偏遠小鎮,仿佛擁有瞭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無論是夏日午後的蟬鳴,還是鼕日雪夜裏爐火的劈啪聲,都聲聲入耳,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塑造極其立體,沒有絕對的英雄或惡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和隱藏的動機,他們的選擇往往是基於生存的本能而非簡單的善惡二元論。這種對人性的復雜性的尊重,使得角色的每一個決定都顯得真實可信,即使是那些令人痛心的錯誤。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隻是讀瞭一個故事,而是真正地“活”過瞭一段時間,體驗瞭那些角色們的喜怒哀樂,這種沉浸感和代入感,是很多追求速度和爽點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