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菜鸟学通电子元器件
定价:48.00元
售价:33.6元,便宜14.4元,折扣70
作者:孙余凯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1212201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充分考虑到入门菜鸟级读者的需求,将内容分为入门知识解读、菜鸟检测技术入门、菜鸟入门要诀等栏目,配以简洁易懂的文字,并采用卡通图加以修饰,使读者想读、爱读、容易读,一目了然,便于入门级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应用与检测技术。
本书从“菜鸟”的定位特色出发,采用卡通要诀助学的方式,从的基本知识入手,内容简明、通俗易懂,重点介绍了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应用与检测技能,其目的就是要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引导读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会应用与检测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为初学者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可以迅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章 菜鸟学通电阻类元件入门 (1)
1.1 菜鸟学通电阻的类型与标称阻值识别方法入门 (1)
1.1.1 电阻的基本类型解读 (1)
1.1.2 电阻标称阻值识别方法的解读 (2)
1.1.3 电阻额定功率识别方法的解读 (4)
1.1.4 电阻阻值单位识别方法的解读 (4)
1.2 菜鸟学通固定电阻器电路图形符号与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4)
1.2.1 固定电阻器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4)
1.2.2 固定电阻器的选用方法解读 (5)
1.2.3 固定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6)
1.3 菜鸟学通固定电阻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7)
1.3.1 万用表开路检测固定电阻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7)
1.3.2 万用表在路检测电阻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8)
1.4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电阻器基本知识及其电阻值识别方法入门 (8)
1.4.1 矩形片状电阻器的识别方法解读 (8)
1.4.2 圆柱形电阻器阻值的识别方法解读 (9)
1.5 菜鸟学通片状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方法入门 (10)
1.5.1 片状电阻器阻值的识别方法解读 (10)
1.5.2 片状电阻器的检测方法解读 (10)
1.6 菜鸟学通可变电阻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0)
1.6.1 可变电阻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10)
1.6.2 可变电阻器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10)
1.6.3 可变电阻器的结构特点说明解读 (11)
1.7 菜鸟学通可变电阻器实际使用时的选用方法入门 (12)
1.7.1 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电位器的方法解读 (12)
1.7.2 根据电路选择合适可变电阻器电参数的方法解读 (12)
1.7.3 电位器阻值变化特性选择可变电阻器的方法解读 (12)
1.7.4 电位器尺寸大小的选择方法解读 (12)
1.8 菜鸟学通电位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3)
1.8.1 电位器分压式应用的方法解读 (13)
1.8.2 电位器分流式应用的方法解读 (13)
1.9 菜鸟学通电位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13)
1.9.1 电位器的直观检查方法解读 (13)
1.9.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位器标称阻值的方法解读 (14)
1.9.3 电位器活动臂与电阻片接触的检测方法解读 (14)
1.9.4 电位器开关的检测方法解读 (14)
1.10 菜鸟学通热敏电阻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5)
1.10.1 热敏电阻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15)
1.10.2 热敏电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解读 (16)
1.11 菜鸟学通热敏电阻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7)
1.11.1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17)
1.11.2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17)
1.12 菜鸟学通热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18)
1.12.1 万用表开路检测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18)
1.12.2 万用表开路检测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19)
1.13 菜鸟学通光敏电阻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20)
1.13.1 光敏电阻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20)
1.13.2 光敏电阻器的基本结构解读 (20)
1.13.3 光敏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21)
1.13.4 光敏电阻器的基本特性解读 (21)
1.13.5 光敏电阻器的基本特性参数解读 (21)
1.14 菜鸟学通光敏电阻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23)
1.14.1 光敏电阻器的串联工作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23)
1.14.2 光敏电阻器的光控延时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23)
1.14.3 光敏电阻器的光电比较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24)
1.15 菜鸟学通光敏电阻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24)
1.15.1 光敏电阻器开路检测方法解读 (24)
1.15.2 光敏电阻传感器电路在路检测方法解读 (25)
1.16 菜鸟学通湿敏电阻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26)
1.16.1 湿敏电阻器的基本结构特点解读 (26)
1.16.2 湿敏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27)
1.17 菜鸟学通湿敏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27)
1.17.1 湿敏电阻器的基本测湿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27)
1.17.2 湿敏电阻器湿度自动控制典型应用电路的解读 (28)
1.18 菜鸟学通湿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方法入门 (29)
1.18.1 湿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电路的解读 (29)
1.18.2 湿敏电阻器好坏检测方法的解读 (29)
1.19 菜鸟学通磁敏电阻器的外形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30)
1.19.1 磁敏电阻器的外形结构解读 (30)
1.19.2 磁敏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30)
1.19.3 磁敏电阻器的工作原理解读 (31)
1.19.4 磁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解读 (31)
1.20 菜鸟学通磁敏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32)
1.20.1 磁敏电阻器作为磁敏传感器时的应用方法解读 (32)
1.20.2 磁敏电阻器作为无触点电位器时的应用方法解读 (32)
1.21 菜鸟学通磁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方法入门 (33)
1.21.1 检测磁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电路解读 (33)
1.21.2 磁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方法解读 (33)
1.22 菜鸟学通气敏电阻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34)
1.22.1 气敏电阻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34)
1.22.2 气敏电阻器的基本结构特点解读 (34)
1.22.3 气敏电阻器的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35)
1.22.4 气敏电阻器的工作原理解读 (35)
1.22.5 气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解读 (35)
1.23 菜鸟学通气敏电阻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36)
1.23.1 气敏电阻传感器组成的酒精气味检测报警电路基本组成解读 (36)
1.23.2 气敏电阻传感器组成的酒精气味检测报警电路工作原理解读 (37)
1.24 菜鸟学通气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方法入门 (37)
1.24.1 气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电路解读 (38)
1.24.2 气敏电阻器好坏的检测方法解读 (38)
第2章 菜鸟学通电容类元件入门 (40)
2.1 菜鸟学通电容的类型与标称容量的识别方法入门 (40)
2.1.1 电容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40)
2.1.2 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40)
2.1.3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解读 (41)
2.1.4 电容器标称量值识别方法解读 (42)
2.1.5 常用电容器的选用方法解读 (45)
2.2 菜鸟学通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基本类型与适应场合入门 (45)
2.2.1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46)
2.2.2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特点与应用场合解读 (46)
2.3 菜鸟学通固定无极性电容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47)
2.3.1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隔直通交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7)
2.3.2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RC选频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7)
2.3.3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LC带通滤波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8)
2.3.4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微分工作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8)
2.3.5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积分工作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9)
2.3.6 固定无极性电容器的脉冲分压工作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49)
2.4 菜鸟学通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固定电容器的方法 (50)
2.4.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器绝缘电阻的方法解读 (50)
2.4.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0.01F以上电容器的方法解读 (50)
2.4.3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51pF~0.01F之间高压电容器的方法解读 (50)
2.4.4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51~100pF之间电容器的方法解读 (51)
2.5 菜鸟学通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的基本类型与适用场合入门 (52)
2.5.1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53)
2.5.2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的特点与应用场合解读 (53)
2.6 菜鸟学通固定有极性电容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53)
2.6.1 固定有极性电容滤波(C形滤波器)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54)
2.6.2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组成的电感电容滤波(LC滤波器)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55)
2.6.3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组成的形LC滤波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55)
2.6.4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组成的形RC滤波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55)
2.6.5 固定有极性电容器组成的有源滤波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55)
2.6.6 电解电容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解读 (56)
2.7 菜鸟学通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好坏的方法入门 (57)
2.7.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电解电容器正负极性的方法解读 (57)
2.7.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57)
2.7.3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漏电阻的方法解读 (57)
2.7.4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与氖泡配合检测判断电解电容器漏电的方法解读 (58)
2.7.5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解电容器耐压的方法解读 (59)
2.7.6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与兆欧表配合检测电容器耐压的方法解读 (60)
2.8 菜鸟学通可变电容器基本类型与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61)
2.8.1 可变电容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61)
2.8.2 各种可变电容器的基本特点解读 (61)
2.8.3 可变电容器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63)
2.9 菜鸟学通可变电容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63)
2.9.1 可变电容器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63)
2.9.2 可变电容器典型应用电路识读方法解读 (63)
2.10 菜鸟学通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可变电容器方法入门 (64)
2.10.1 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好坏的检测方法解读 (64)
2.10.2 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好坏的检测方法解读 (64)
2.11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电容器的识别方法入门 (65)
2.11.1 多层片状瓷介电容器的识别方法解读 (65)
2.11.2 片状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识别方法解读 (66)
2.11.3 片状电容器的检测方法解读 (67)
第3章 菜鸟学通电感类元件入门 (68)
3.1 菜鸟学通电感器的类型、外形和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68)
3.1.1 电感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68)
3.1.2 电感器的外形及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69)
3.2 菜鸟学通电感器的主要参数与电感量标识的识别方法入门 (70)
3.2.1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解读 (70)
3.2.2 电感器电感量标识的识别方法解读 (71)
3.3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电感器的类型、特点与识别方法入门 (73)
3.3.1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解读 (73)
3.3.2 表面安装电感器的识别方法解读 (73)
3.4 菜鸟学通电感器的选用方法入门 (73)
3.4.1 根据应用电路频率选用电感器的方法解读 (73)
3.4.2 根据损耗要求选用电感器的方法解读 (74)
3.4.3 磁芯电感线圈的选用方法解读 (74)
3.4.4 电感器电感量的选用方法解读 (74)
3.5 菜鸟学通电感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74)
3.5.1 电感器的滤波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74)
3.5.2 电感器的谐振典型应用方式解读 (75)
3.5.3 电感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解读 (76)
3.6 菜鸟学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普通电感器的方法入门 (77)
3.6.1 电感器好坏的检测方法解读 (78)
3.6.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感器时应注意的问题解读 (78)
3.7 菜鸟学通变压器的类型与电源变压器的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入门 (79)
3.7.1 变压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79)
3.7.2 普通电源变压器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79)
3.7.3 开关电源变压器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80)
3.8 菜鸟学通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入门 (80)
3.8.1 变压器用于变压时的工作原理解读 (81)
3.8.2 变压器用于变流时的工作原理解读 (81)
3.8.3 变压器用于阻抗变换时的工作原理解读 (81)
3.9 菜鸟学通电源变压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82)
3.9.1 电源变压器的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82)
3.9.2 开关电源变压器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82)
3.10 菜鸟学通电源变压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84)
3.10.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开路检测电源变压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84)
3.10.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在路测量电源变压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85)
3.10.3 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测量交流电压判断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解读 (85)
3.10.4 采用万用表直流毫安表测量电压判断多级绕组变压器同名端的方法解读 (85)
3.10.5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计算Y/△变压器变压比的方法解读 (86)
3.11 菜鸟学通中频变压器的类型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87)
3.11.1 中频变压器的基本类型解读 (87)
3.11.2 可调磁芯变压器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87)
3.12 菜鸟学通中周变压器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88)
3.12.1 中周变压器典型应用时的基本工作方式解读 (88)
3.12.2 中周变压器作为单调谐工作方式时的典型应用方法解读 (89)
3.13 菜鸟学通中频变压器引脚的识别与好坏的检测方法入门 (91)
3.13.1 中频变压器的引脚识别方法解读 (91)
3.13.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中频变压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91)
第4章 菜鸟学通半导体二极管类元器件入门 (92)
4.1 菜鸟学通半导体二极管的类型、结构特点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92)
4.1.1 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92)
4.1.2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93)
4.1.3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解读 (94)
4.1.4 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94)
4.1.5 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95)
4.2 菜鸟学通普通整流二极管的封装方式与整流桥堆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 (95)
4.2.1 普通整流二极管的封装方式解读 (95)
4.2.2 整流桥堆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解读 (95)
4.3 菜鸟学通整流二极管的选择方法入门 (96)
4.3.1 普通串联稳压电源电路中整流二极管的选择方法解读 (96)
4.3.2 开关稳压电源电路中常用整流二极管的选择方法解读 (96)
4.3.3 选择整流二极管时对温度的基本要求解读 (96)
4.4 菜鸟学通普通整流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96)
4.4.1 普通整流二极管单向半波整流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97)
4.4.2 普通整流二极管单向全波整流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97)
4.4.3 普通整流二极管单向桥式整流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98)
4.4.4 普通整流二极管倍压整流常见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98)
4.5 菜鸟学通普通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98)
4.5.1 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正、负极的方法解读 (99)
4.5.2 用指针式万用表区分二极管是硅管还是锗管的方法解读 (99)
4.5.3 用指针式万用表区分二极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的方法解读 (100)
4.5.4 采用兆欧表检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耐压值)的方法解读 (100)
4.5.5 采用数字式万用表判断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00)
4.5.6 采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反向漏电流的方法解读 (101)
4.6 菜鸟学通桥式整流器的检测方法入门 (101)
4.6.1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整流桥堆极性的方法解读 (101)
4.6.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整流桥堆好坏的方法解读 (102)
4.7 菜鸟学通稳压二极管的基本结构、类型、封装方式与特性参数入门 (102)
4.7.1 稳压二极管的基本结构解读 (102)
4.7.2 稳压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02)
4.7.3 稳压二极管的常见封装方式解读 (103)
4.7.4 稳压二极管的基本伏安特性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03)
4.7.5 稳压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104)
4.8 菜鸟学通稳压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05)
4.8.1 稳压二极管构成的简单的典型稳压工作方式电路解读 (105)
4.8.2 稳压二极管构成的输出电压可调的稳压工作方式电路解读 (105)
4.9 菜鸟学通稳压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06)
4.9.1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区分是否为稳压二极管的方法解读 (106)
4.9.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稳压二极管正、负电极的方法解读 (106)
4.9.3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稳压二极管稳压值的方法解读 (106)
4.9.4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加压的方法检测稳压二极管稳压特性的方法解读 (107)
4.10 菜鸟学通发光二极管类型、结构、电路图形符号与特性入门 (108)
4.10.1 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08)
4.10.2 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常见封装方式及其特点解读 (108)
4.10.3 发光二极管的外形及电路图形符号解读 (108)
4.10.4 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解读 (109)
4.10.5 发光二极管使用的正常工作电流和电压情况解读 (109)
4.11 菜鸟学通发光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10)
4.11.1 发光二极管构成的220V交流电压指示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10)
4.11.2 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非门高电平发光式指示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10)
4.11.3 发光二极管构成的直流电源指示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10)
4.11.4 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非门低电平发光式指示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10)
4.12 菜鸟学通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11)
4.12.1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R × 10k”挡判别发光二极管极性的方法解读 (111)
4.12.2 采用仅具有“R × 1k”挡普通指针式万用表判别发光二极管极性的方法解读 (111)
4.12.3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发光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1)
4.12.4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工作能力的方法解读 (112)
4.13 菜鸟学通光电二极管基本类型、结构、电路图形符号与工作原理入门 (112)
4.13.1 光电二极管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解读 (112)
4.13.2 光电二极管基本结构、外形解读 (113)
4.13.3 光电二极管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13)
4.13.4 光电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解读 (114)
4.14 菜鸟学通光电二极管的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14)
4.14.1 光电二极管构成的光信号放大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4)
4.14.2 光电二极管构成的光开关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4)
4.15 菜鸟学通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15)
4.15.1 区别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的方法解读 (115)
4.15.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判别红外发光二极管正、负极的方法解读 (115)
4.15.3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5)
4.15.4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判断红外光电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5)
4.15.5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红外光电二极管光敏特性的方法解读 (116)
4.15.6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判断光电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6)
4.15.7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测电压判断光电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6)
4.15.8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流判断光电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16)
4.16 菜鸟学通磁敏二极管的结构、基本特性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17)
4.16.1 磁敏二极管的结构特点解读 (117)
4.16.2 磁敏二极管的基本特性解读 (117)
4.16.3 磁敏二极管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17)
4.17 菜鸟学通磁敏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18)
4.17.1 磁敏二极管构成的基本磁场检测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8)
4.17.2 磁敏二极管构成的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8)
4.17.3 磁敏二极管构成的加热敏电阻补偿作用的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8)
4.17.4 磁敏二极管构成的全桥连接补偿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9)
4.17.5 磁敏二极管构成的双管全桥连接补偿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19)
4.18 菜鸟学通检波二极管的作用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20)
4.18.1 检波二极管的主要作用解读 (120)
4.18.2 检波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20)
4.19 菜鸟学通检波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20)
4.19.1 检波二极管构成的调幅收音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1)
4.19.2 检波二极管构成的限幅保护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解读 (121)
4.20 菜鸟学通变容二极管的基本类型、封装、电路图形符号与特性参数入门 (122)
4.20.1 变容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22)
4.20.2 变容二极管封装方式解读 (123)
4.20.3 变容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23)
4.20.4 变容二极管的主要特性解读 (123)
4.20.5 变容二极管主要参数解读 (123)
4.21 菜鸟学通变容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24)
4.21.1 变容二极管构成的电调谐回路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4)
4.21.2 变容二极管构成的电调谐回路典型应用方式电路工作原理解读 (124)
4.22 菜鸟学通变容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25)
4.22.1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判断变容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25)
4.22.2 测量比较两只变容二极管电压-电容特性是否一致的方法解读 (125)
4.23 菜鸟学通开关二极管的基本类型、常见型号与特性引脚电路图形符号的识别方法入门 (126)
4.23.1 开关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26)
4.23.2 开关二极管的常见型号与基本特性解读 (126)
4.23.3 开关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27)
4.24 菜鸟学通开关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27)
4.24.1 常用开关二极管构成的0.3V稳压电源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7)
4.24.2 常用开关二极管构成的-0.3V稳压电源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7)
4.24.3 常用开关二极管构成的1.1V稳压电源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7)
4.24.4 常用开关二极管构成的 6.8V的稳压电源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7)
4.25 菜鸟学通双向触发二极管基本特性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28)
4.25.1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基本特性解读 (128)
4.25.2 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28)
4.26 菜鸟学通双向触发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29)
4.26.1 由双向触发二极管构成的调光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29)
4.26.2 双向触发二极管构成的调光典型应用方式电路原理解读 (129)
4.27 菜鸟学通双向触发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29)
4.27.1 采用普通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30)
4.27.2 采用兆欧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转折电压的方法解读 (130)
4.28 菜鸟学通肖特基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类型入门 (131)
4.28.1 肖特基二极管外形与基本结构解读 (131)
4.28.2 肖特基二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31)
4.29 菜鸟学通肖特基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32)
4.29.1 肖特基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时的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32)
4.29.2 肖特基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时的典型应用方式电路原理解读 (132)
4.30 菜鸟学通肖特基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33)
4.30.1 肖特基二极管正向电阻的检测方法解读 (133)
4.30.2 肖特基二极管反向电阻的检测方法解读 (133)
4.31 菜鸟学通变阻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33)
4.31.1 变阻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与基本特性解读 (133)
4.31.2 变阻二极管的外形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34)
4.32 菜鸟学通变阻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34)
4.32.1 变阻二极管作为信号幅度调整典型应用方式时的电路解读 (134)
4.32.2 变阻二极管作为信号幅度调整典型应用方式时的基本原理解读 (134)
4.33 菜鸟学通变阻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35)
4.33.1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R×1k”挡或“R×100”挡检测变阻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35)
4.33.2 采用指针式万用表“R×10k”挡检测变阻二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35)
4.34 菜鸟学通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的外形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36)
4.34.1 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的外形与结构特点解读 (136)
4.34.2 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36)
4.34.3 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的工作原理解读 (137)
4.35 菜鸟学通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37)
4.35.1 单极型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典型应用时的电路解读 (137)
4.35.2 双极型瞬间电压击穿二极管典型应用时的电路解读 (137)
4.36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二极管的基本类型、特点与识别方法入门 (138)
4.36.1 圆柱形表面安装二极管的外形与基本特点解读 (138)
4.36.2 片状表面安装二极管的外形与基本特点解读 (139)
4.37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二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39)
4.37.1 表面安装二极管的识别方法解读 (139)
4.37.2 表面安装二极管的检测方法解读 (139)
第5章 菜鸟学通三极管类元器件入门 (140)
5.1 菜鸟学通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类型、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40)
5.1.1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41)
5.1.2 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解读 (141)
5.1.3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42)
5.2 菜鸟学通三极管的基本工作条件与连接方式入门 (142)
5.2.1 三极管的基本工作条件解读 (143)
5.2.2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3种基本连接方式解读 (143)
5.3 菜鸟学通半导体三极管的输入和输出特性及其工作原理入门 (144)
5.3.1 半导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解读 (145)
5.3.2 半导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解读 (145)
5.3.3 半导体三极管3种工作状态的特点解读 (146)
5.3.4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解读 (147)
5.3.5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147)
5.4 菜鸟学通普通半导体三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48)
5.4.1 半导体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解读 (148)
5.4.2 半导体三极管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48)
5.4.3 半导体三极管构成的共集电极放大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50)
5.4.4 半导体三极管构成的共基极放大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51)
5.5 菜鸟学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方法入门 (152)
5.5.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材料类型的方法解读 (152)
5.5.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是低频管还是高频管的方法解读 (152)
5.5.3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3个电极的方法解读 (152)
5.5.4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性能的方法解读 (153)
5.5.5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是PNP型还是NPN型的方法解读 (153)
5.6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三极管封装方式与识别方法入门 (154)
5.6.1 表面安装三极管的基本特点解读 (155)
5.6.2 表面安装三极管常见封装方式与功能说明解读 (155)
5.6.3 表面安装三极管的识别方法解读 (155)
5.6.4 表面安装三极管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解读 (156)
5.7 菜鸟学通表面安装三极管的检测方法入门 (156)
5.7.1 表面安装三极管基极和类型的判断方法解读 (156)
5.7.2 判断表面安装三极管的e、c极和h FE的方法解读 (156)
5.7.3 判断表面安装三极管是硅管还是锗管的方法解读 (157)
5.7.4 检测表面安装三极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解读 (157)
5.8 菜鸟学通场效应晶体管3个电极的名称及其外形与基本类型入门 (157)
5.8.1 场效应晶体管3个电极的名称及其外形解读 (157)
5.8.2 场效应晶体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58)
5.9 菜鸟学通结型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原理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58)
5.9.1 结型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58)
5.9.2 结型场效应管各极电压极性要求解读 (159)
5.10 菜鸟学通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类型、结构、原理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59)
5.10.1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60)
5.10.2 N沟道增强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解读 (160)
5.10.3 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解读 (161)
5.10.4 N沟道耗尽型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解读 (162)
5.10.5 P沟道绝缘栅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62)
5.10.6 双栅极场效应管的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62)
5.11 菜鸟学通VMOS场效应管基本结构、电路图形符号与参数入门 (163)
5.11.1 VMOS管的结构和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63)
5.11.2 VMOS管的基本特点解读 (163)
5.11.3 场效应管的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164)
5.12 菜鸟学通场效应晶体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65)
5.12.1 场效应晶体管实际应用时的正确选择方法解读 (166)
5.12.2 场效应晶体管构成的宽电压范围LED指示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66)
5.13 菜鸟学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场效应管的方法入门 (167)
5.13.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结型场效应管引脚的方法解读 (167)
5.13.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结型场效应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67)
5.13.3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结型场效应管放大能力的方法解读 (167)
5.13.4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是结型场效应管还是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方法解读 (168)
5.13.5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别双栅场效应晶体管引脚的方法解读 (168)
5.13.6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双栅场效应晶体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69)
5.13.7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双栅场效应晶体管放大能力的方法解读 (169)
5.13.8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MOS场效应管沟道及导电类型的方法解读 (169)
5.14 菜鸟学通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及电路符号与特性及主要参数入门 (171)
5.14.1 单结晶体管的结构及电路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71)
5.14.2 单结晶体管基本特性及其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171)
5.15 菜鸟学通单结晶体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72)
5.15.1 单结晶体管构成的振荡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72)
5.15.2 单结晶体管构成的振荡典型应用方式电路基理解读 (172)
5.16 菜鸟学通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单结晶体管的方法入门 (173)
5.16.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单结晶体管电极的方法解读 (173)
5.16.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单结晶体管性能好坏的方法解读 (173)
5.17 菜鸟学通光电三极管的结构、电路图形符号与工作特性入门 (174)
5.17.1 光电三极管基本结构与外形解读 (174)
5.17.2 光电三极管的等效电路和电路符号识别方法解读 (175)
5.17.3 光电三极管的主要工作特性解读 (175)
5.17.4 光电三极管主要输出特性曲线解读 (175)
5.18 菜鸟学通光电三极管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76)
5.18.1 光电三极管构成的光信号放大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76)
5.18.2 光电三极管构成的光信号开关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76)
5.19 菜鸟学通使用万用表检测光电三极管的方法入门 (177)
5.19.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光电三极管暗电阻的方法解读 (177)
5.19.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光电三极管亮电阻的方法解读 (177)
5.20 菜鸟学通光电耦合器封装与组合方式及基本特性入门 (177)
5.20.1 光电耦合器常见的封装方式解读 (178)
5.20.2 光电耦合器内部组合方式及其基本特点解读 (178)
5.20.3 光电耦合器的基本特性解读 (179)
5.20.4 光电耦合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解读 (180)
5.21 菜鸟学通光电耦合器典型应用方法入门 (180)
5.21.1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常开型电子开关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80)
5.21.2 光电耦合器组成的常闭型电子开关典型应用方式电路解读 (181)
5.22 菜鸟学通采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的方法入门 (181)
5.22.1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开路检查光电耦合器中发射(光)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
方法解读 (181)
5.22.2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开路检查光电耦合器中光电三极管好坏的方法解读 (182)
5.22.3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开路检查光电耦合器发射管与接收管间绝缘电阻的方法解读 (182)
5.22.4 采用光电效应的检测方法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光电耦合器好坏的方法解读 (182)
5.22.5 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电流传输比的方法解读 (182)
5.23 菜鸟学通晶闸管的特点、类型、基本结构与电路图形符号识别方法入门 (184)
5.23.1 晶闸管的基本特点解读 (184)
5.23.2 晶闸管的基本类型解读 (184)
5.23.3 普通晶闸管的电路图形符号与结构特点解读 (185)
5.23.4 双向晶闸管的电路图形符号与结构特点解读 (185)
5.23.5 双向晶闸管的4种触发状态原理解读 (186)
5.23.6 晶闸管的主要电参数解读 (187)
5.24 菜鸟学通
这本书的包装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大胆却不失专业感,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就感觉很扎实,不像有些教材那样轻飘飘的。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毕竟市面上关于基础电子元器件的书籍汗牛充栋,但这本书的排版和插图质量真的超出了预期。特别是那些元器件的实物照片,清晰到能看清元件表面的细微纹理和标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太友好了,不用对着模糊的图例猜半天。而且,它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公式,而是巧妙地将一些基础概念融入到实际应用场景中去解释,比如讲解电阻的时候,会穿插介绍它在LED限流电路中的作用,这种“学以致用”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来翻阅前几章,发现作者在知识的逻辑组织上做得非常到位,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电感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半导体器件,整个阅读过程非常顺畅,没有那种突然卡壳的感觉。这本书的字体大小和行距也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这点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看得出编辑团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电子工程这块完全是个门外汉,买了好多入门读物,结果要么是讲得太深奥,要么是内容过于零散,根本无法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体系。拿到这本新书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平衡点。它不是一本单纯的理论参考手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着你一步步拆解电路的笔记本。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晶体管选型的那一章节,作者没有直接甩出一个复杂的选型表格,而是通过对比BJT和MOSFET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优缺点,并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比如低功耗开关和信号放大),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根据需求做出取舍。这种基于实践经验的讲解,比单纯背诵参数表格要有效率得多。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避坑指南”,比如常见元器件的错误焊接手法和容易导致故障的布局习惯,这些都是书本上不常提到的“潜规则”,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弱的“小白”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极大地减少了我未来实验中可能犯的低级错误。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将那些隐藏在复杂工程实践背后的基础逻辑,用清晰、接地气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评分我关注到这本书在介绍一些较新的元器件时,比如一些低功耗的传感器接口芯片,处理得相当及时和到位。很多老教材在提到这些部分时,往往用的是几年前的技术规格,信息早就滞后了。而这本书在这方面似乎做了大量的资料更新,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些芯片“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要用它们,以及它们在现代物联网和低功耗设备设计中的核心地位。例如,它对不同类型的电源管理IC(PMIC)的介绍,就体现了当下对能效比的极致追求。更棒的是,它在介绍这些新器件时,依然没有脱离基础原理,而是将新的封装和更复杂的内部结构,巧妙地还原到我们熟悉的电阻、电容、电感的底层逻辑上。这使得即便是接触这些前沿组件,读者也不会感到突兀或不知所措。这种与时俱进的专业性和对基础知识的坚守,让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挖掘”环节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优化”。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电磁兼容性(EMC)的基础知识,这对于电子产品设计来说至关重要,但常常被入门书籍忽略。作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不同走线方式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去耦电容的最佳放置位置。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把电容放近点”,而是通过分析回路阻抗的最小化原理,解释了为什么靠近引脚放置能最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这种对底层物理机制的剖析,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工程思维深度。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看待电路板布局的眼光都变了,不再是简单的连线游戏,而是开始考虑信号的路径、阻抗匹配和噪声的传播。这本书成功地帮助我跨越了从“会搭电路”到“会设计好电路”的关键鸿沟,它提供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而非仅仅是一堆知识点的堆砌,这一点我个人非常欣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的非常特别,它有一种独特的“娓娓道来”的亲切感,完全没有传统教材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耐心的行家在咖啡馆里聊天,他知道你哪里会不明白,所以会在关键节点停下来,用最朴实的语言给你打个比方。比如,在解释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ESR)”时,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阻抗公式,而是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水管里为了输水而设置的“小障碍”,这个障碍越大,水流(也就是信号)通过时受到的阻碍就越多。这种生动有趣的类比,一下子就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了。再者,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非常注重反馈和自我检测,每完成一个小单元的学习后,都会有一个简短的总结和几个思考题,这些问题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需要你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去分析一个微型电路的运行状态,这种即时性的巩固练习,让知识点不容易遗漏。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频繁地回头翻阅前面的内容,因为每一步的铺垫都做得非常扎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