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柔性的专断
定价:39.80元
作者:郭力 张玲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96129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式教育倾向于人云亦云,家长们没有能力协助孩子放大自己的特别之处,于是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原创,很多慢慢活成了盗版。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务实的家庭教育图书。作者是一位有情怀、有格局的智慧妈妈,在她的引导下,接受传统教育的女儿本科被耶鲁和普林斯顿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研究生就读于哈佛大学。 作者用温柔而理性的笔触,记录了女儿一路成长的点滴,字里行间流露着她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对中国教育现状与问题的体察和反思。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重要的是父母能否认识和发现这种可能性,用温柔的爱和理智的心,为孩子创造一个始终良性的、被激发的成长环境,保留并巩固孩子的独特性,避免孩子由原创活成盗版。
目录
推荐序— 愿这本书成为一个驿站
自序言— 让我们成为理性的母亲
章独特:挖掘辨识度
发现不同于细微处——从孩子的天性看未来
不说“儿语”——营造丰富规范的语言环境
多多尝试,勇敢叫停——要不要报兴趣班
自信是孩子的佳驱动力——从兴趣到特长
广泛阅读是好的人文教育——尽早向孩子开放自己的书架
罂粟般的奥数——关键在于父母如何运用
第二章点燃:当火柴遇上火柴皮
走一条贴近天性的自在之路——让孩子选择适合他的路
用孩子所长,避其短——人生只有一时的输赢
帮孩子保有完整的自我意识——有趣而尽兴地生活
引导孩子理性叛逆——做孩子背后坚定的支持者
父母也要“指手画脚”——尽早和孩子一起规划未来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性程度——金钱教育背后的欲望控制
受欢迎的家教——榜样的力量远超父母的引导
第三章距离:过度关注即干扰
关键时刻“拔刀相助”——理性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多创造“共情”事件——爱孩子所爱
“危险”的青春期——不干扰是好的陪伴
陪孩子一起疯——和孩子保持思维同步
敬畏生命——保护孩子对万物的悲悯之心
被信任的孩子更自尊——经验来自体验
第四章情商:生活即教养
生活即教养——从日常点滴培养孩子的礼貌习惯
不指责、不评判——让孩子独立面对矛盾与冲突
“金钱”的次序——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财富观
多带孩子“社交”——尽早为孩子铺就情商底色
孩子没那么娇弱——因人而异的抗挫教育
自然生存能力训练要趁早——是生存需求,也是人格锻造
第五章远方:步履不停
不可懵懂留学——理性判断,慎重决策
见识比知识更重要——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
“一箭多雕”的留学路——既仰望星空,亦脚踏实地
“推”一把孩子——做狠心的老鹰式父母
第六章见识:未来已来
设定反方的“批判性思维”——凡事不止一个定论
尊重个体——以每一个人为本
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国外文科教育给我的启迪
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只是锻炼身体
成为独立的“人”——远离子女依赖症
和孩子各自精彩——彼此尊重,互不干涉
第七章分离:育儿当如待客
得体退出——保有蓬勃的生命状态
持续修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亲密与分离——父母独立,孩子才会独立
幸福是投入的副产品——有愿心,无目的
作者介绍
郭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前总编辑。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历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助理、学科副总编。曾在多家留学机构、育儿机构、家长课堂、网校、家庭教育社群等分享家庭教育及子女留学经验。女儿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美国迪尔菲尔德高中、耶鲁大学、哈佛大学。 张玲玲,记者、书写者。毕业于山东大学,曾任《心理月刊》专题编辑、新浪网高级编辑,现专职于人物及生命成长写作。
文摘
序言
“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真是极具吸引力,它立刻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一边是坚定不移的原则和目标,另一边却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适应。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在创作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思想,这是他们的“专断”,但同时他们又能在技法和表达上不断创新和突破,融入时代精神,这就是他们的“柔性”。又或者,我想到一些在复杂局面下,能够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政治家,他们并非一味强硬,而是懂得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灵活的一面,从而化解危机,达成目标。这本书究竟会从哪个角度来解读“柔性的专断”呢?是关于领导力的艺术,还是关于人际交往的智慧,亦或是关于个人成长的哲学?我非常渴望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支撑。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这些都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切实可用的方法,帮助我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柔性的专断”,无论是面对工作中的挑战,还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困境,都能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评分“柔性的专断”,光是这四个字就足够让人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它似乎在揭示一种不为人知的平衡艺术,一种在坚持自我立场的同时,又能巧妙地融入他人需求的能力。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些在艺术创作领域,那些独具风格却又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艺术家,他们的“专断”在于坚持艺术的独立性,而他们的“柔性”则体现在作品的感染力和普适性上。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如何在不同的领域,如领导力、教育、艺术、甚至个人成长中发挥作用的。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在工作中更有效地推动项目进展?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一些深刻的理论分析,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概念。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给了我对这本书内容质量和深度的高度肯定。我希望它能够打破我固有的一些思维模式,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圆融的方式去理解和应对这个世界。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它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光是“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就透露着一种深邃和复杂。我猜想,它可能是在探讨一种在看似矛盾之中寻求统一的哲学,或者是一种在遵循规则的同时又不失灵活变通的艺术。我设想,作者或许会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出那些成功的领导者或思想家是如何运用这种“柔性的专断”来塑造时代,或者分析当代社会中那些备受尊敬的企业家和组织是如何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管理模式下蓬勃发展的。我非常好奇,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否可以被量化,是否能被提炼成一套可操作的方法论?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个体和集体?我期待书中能够有案例分析,能够有理论支撑,能够有逻辑严密的论证。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是9787559612960,由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这让我对其内容的高质量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宽我的视野,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深刻、更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它或许会是一本能让我反复品读,每次阅读都能有新感悟的宝藏。
评分我对“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感到一种强烈的共鸣,仿佛它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对某种理想状态的渴望。在我的认知里,现实世界往往是非黑即白的,要么是强硬的命令,要么是毫无原则的放任。而“柔性的专断”似乎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的智慧。我猜测,这本书可能会探讨如何在团队管理中,既能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又能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规则框架内自由发挥,而不是被僵化的制度所束缚。又或者,它可能是在讲述如何与家人沟通,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能理解和包容对方的情感需求,达成和谐的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我十分好奇,作者是如何定义和阐释“柔性的专断”这一概念的,它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人群?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也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有了初步的判断。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带来新的启发,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种“柔性的专断”,从而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平衡和成就。
评分“柔性的专断”,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个精巧的谜语,瞬间激发了我想要探寻答案的欲望。它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强势,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灵活和体谅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本书是否会揭示这种“柔性的专断”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或者社会学规律?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精彩的案例分析,或许是从古至今那些卓越的领袖人物,或许是从当今社会那些备受尊敬的企业家,来生动地阐释“柔性的专断”是如何被运用的。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希望能提供一些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平衡原则与灵活性,在坚定立场的同时,又不失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让我对它的出版质量和内容严谨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带来一次深刻的思维启迪,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去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
评分“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和张力,足以勾起我对其中内容的无限遐想。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历史上的伟大战略家,他们制定周密的计划,雷厉风行地执行,这是“专断”;但同时,他们又能根据战场上的瞬息万变,灵活调整策略,甚至不惜以退为进,这是“柔性”。这是一种怎样的智慧,能将刚与柔如此巧妙地融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核心是什么,又能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它是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成功的社会运动,或者那些在变革时代中屹立不倒的组织?我设想,这本书或许会提供一系列令人信服的案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展示“柔性的专断”是如何发挥其神奇力量的。它会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希望能触及到实际操作的层面上,让我们明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和学习中,甚至在人际交往中,去运用这种智慧。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让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相信它会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佳作,能够开启我认知的新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非常有意思,“柔性的专断”,光是看名字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让我联想到很多现实中的情境,比如在工作中,领导虽然制定了明确的规章制度,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灵活性,这种“专断”背后并非僵化的命令,而是蕴含着一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结果的追求,并非一味地压制,而是通过一种更巧妙、更符合情理的方式来达成目标。又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能完全放任孩子,需要有原则和底线,但同时又不能过于严苛,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和犯错学习的机会,这种“专断”更像是一种引导和保护,是在爱的名义下的一种智慧。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种看似矛盾的“柔性”与“专断”之间的辩证关系,它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套理解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社会现象乃至个人成长的全新视角?我希望作者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去解读这个概念,也许会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甚至是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这本书的书号是9787559612960,出版社是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这些信息让我对它的出版质量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信心,期待它能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对“柔性的专断”有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能够将书中的智慧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一个更懂得平衡、更具智慧的人。
评分“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就如同一颗投向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涟漪。我立刻想到,在许多看似坚不可摧的制度和规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人性化的考量和变通的余地。这本书究竟会探讨,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如何在社会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它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那些看似固若金汤的权力结构,或者那些在变革浪潮中依然稳固的传统?我猜想,作者可能会深入研究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比如那些成功的改革家,他们是如何在不引起剧烈动荡的情况下,推行深刻的变革的;又或者,他们会分析当代的企业管理,如何在效率和人文关怀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我十分好奇,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否存在一个普适性的模型,或者它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具体情境的艺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权力、规则和人性的复杂互动。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和思想深度有了更高的期许,相信它能为我带来一场智识的盛宴。
评分“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暗示了一种在刚与柔之间的精妙平衡,一种在坚定原则与灵活应变之间的智慧。我立刻联想到一些在管理学中经常讨论的议题,比如如何既要强调执行力,又要尊重员工的创造性;如何既要设定清晰的规章制度,又要允许在特定情况下进行人性化的调整。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从更宏观的层面去解读“柔性的专断”,比如它在国家治理、国际关系,甚至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深刻的案例分析,让我们看到这种“柔性的专断”是如何在关键时刻改变历史走向,或者塑造一个时代的风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套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让我对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充满信心。我相信它会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并为我带来宝贵启示的著作。
评分读到“柔性的专断”这个书名,我立刻感觉到一种智慧的冲击,它似乎在挑战我们对于“专断”固有的刻板印象。我通常会将“专断”理解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命令,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但“柔性的专断”则暗示了一种更加 nuanced(微妙)的存在,一种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保有灵活和体恤。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某些领导者或家长能够以一种温和却坚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而另一些则只能依靠强硬的手段?它是否会探讨“柔性的专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有何差异?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论,让我们能够学习如何识别和运用这种“柔性的专断”,而不是被动地被“专断”所支配,或者在“柔性”中迷失方向。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59612960,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让我相信它会是一本经过精心打磨、内容充实的书籍。我渴望从中获得关于如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如何更有效地管理自己和他人、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信念的洞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