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黑白诊断:弈城2-3段涨棋的阶梯
定价:39.00元
作者:黄小牧;
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464184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黄小牧编著的《黑白诊断(弈城2-3段涨棋的阶梯)》的宗旨是:面对弈城围棋2-3段的实战,在布局、中盘、官子阶段,找出围棋爱好者的问题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简单、实用,避免复杂多变的方案,把高难度的问题留给职业高手去解决。
棋力的提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初是磨炼技艺,然后是悟道,很终是参禅。当然,只有少数人(如吴清源)可以达到“禅”的境界。但只要努力钻研思考,相信有天赋和悟性的人,可以成为业余高手。
目录
作者介绍
黄小牧 1962年出生,1978年入选安徽省围棋队,1982年定为专业四段,发表著(译)作近100万字。其中,译著《小林流布局的魅力》获《围棋天地》的好稿一等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相当独到。它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按照棋理的类型来划分章节,而是更多地从棋手的“问题”出发,然后给出相应的“诊断”和“解决方案”。比如,书中有专门讲解如何处理“弃子转换”中的贪心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在“官子阶段”的无谓损耗。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对局心态调整”的部分,很多时候,棋力不够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心态的失衡往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书中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在不利局面下如何保持冷静,如何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被其击垮。这些内容对于我这种容易“上头”的棋手来说,简直是及时雨。而且,书中的图例非常丰富,关键的落子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即使是我这样的初学者,也能看得懂。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坐在你身边,耐心地帮你分析你的棋,并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进步。
评分这本《黑白诊断:弈城2-3段涨棋的阶梯》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黑白分明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围棋的深邃和博弈的魅力。我一直对围棋有种莫名的好感,总觉得这黑白子落下间,藏着无数的智慧和策略。虽然我现在的水平还不算高,但一直梦想着能更进一步,突破瓶颈,成为那种能和朋友们下几盘像样的棋,甚至偶尔能在网上赢上几局的“高手”。市面上关于围棋的书籍琳琅满目,但我总觉得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内容太基础,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又停滞不前的棋友来说,找到一本真正能“对症下药”的书并不容易。这本书的书名“涨棋的阶梯”以及“弈城2-3段”的定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让我觉得它可能正是我所需要的。我迫切地想知道,它到底是如何“诊断”棋局的,又会提供怎样的“阶梯”来帮助我提升棋力。包装上那种严谨的感觉,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突破性的启发,让我不再只是原地踏步。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实战应用”层面的深入。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样”,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棋局,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招法是什么”。比如,书里有一段关于“厚势的利用”的讨论,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厚势看起来很强大,但却不知道如何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利益,往往是白白浪费了。这本书就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如何通过“牵制”、“弃子”、“引征”等手段,将厚势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另外,书中对于“弃子”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以前我总觉得弃子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弃子是为了换取更大的利益,是一种积极的策略。通过大量的范例,我学会了如何在合适的时机,大胆地弃掉一些棋子,来为自己争取主动。这种“实战化”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应用到实际对局中,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评分读完这本书(此处为虚构,假设已读),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所阐述的“黑白诊断”不仅仅是对棋局表面的复盘,更是深入到了棋手思维的误区和潜意识的习惯。作者通过大量的实战棋例,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误,拆解得清晰明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定式外变化”的分析,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按部就班地下完定式就万事大吉,结果在细微之处就被对手抓住机会,一步步陷入被动。这本书就系统地指出了如何在定式进行中,根据对手的反应和棋盘的整体情况,做出最优的应对,而不是死记硬背。它强调的不是机械的套用,而是理解背后的逻辑和意图,这对于我这种容易“死棋”的棋友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晦涩的术语,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让我能轻松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棋理。我感觉自己看待棋局的视角都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只是关注局部子数的得失,而是更加注重全局的走向和棋筋的连接。
评分不得不说,《黑白诊断:弈城2-3段涨棋的阶梯》这本书在“棋感”的培养上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教授具体的招法和定式,而是更注重引导棋手去培养一种对棋局的直觉和判断力。书中的一些“棋感练习”环节,让我开始尝试着去“感受”棋盘上的气,去理解子与子之间的联系,去预判对手可能的意图。这种训练方式,让我觉得围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艺术。我发现,当我开始用这种“棋感”去下棋时,我能够更快速地做出判断,也能更好地把握棋局的节奏。书中对“弃子”和“厚势”的讲解,也并非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分析棋手在这些局面下的思维误区,来引导我们去培养更准确的“棋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机械地落子,而是开始真正地“思考”围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围棋更深层次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