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我想傾聽你 | 作者 | 洪仲清 |
| 定價 | 45.00元 | 齣版社 | 九州齣版社 |
| ISBN | 9787510855375 | 齣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目錄001 代序 為瞭更好地愛人,要學會好好地聽,好好地說 005 自序 我們與孩子的邂逅 CHAPTER1 我想傾聽你 010 我們之所以聽 011 不忍心孩子長大 014 謝謝你當我的小孩 017 請假裝我已經長大瞭 021 我有那麼笨嗎 025 到底是為誰好 027 你會為我驕傲嗎 030 我太認真抱爸爸瞭 032 親愛的女兒,我也需要你的肯定 035 隨著孩子獨立長大 039 有必要對孩子那麼客氣嗎 042 她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 045 父母不是神 048 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050 陪伴,是我送你的聖誕節禮物 053 迴到贊美的本質 056 用語言縮減孩子的挫摺感 059 有效的溝通,常同時包含說明事情與錶達心情 062 “不再犯”的迷思 065 管教與關懷 067 負麵標簽與負麵眼光 070 粉碎孩子夢想的傢長 072 落井下石式的教養 074 被局限的跑道 077 霸淩是層層疊疊的睏境 080 你的小孩,不隻是你的小孩 CHAPTER2不勉強自己難過 086 親愛的陌生太太 090 你知不知道?你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092 你這個人很固執耶 095 不勉強自己難過 098 不處理自己情緒有關係嗎 101 讓你的生氣有去處 103 你現在高興瞭吧 106 我不相信你瞭 108 是不是女生比較會扭麯事實 111 一天一藉口,幸福遠離我 115 生悶氣 118 我還有什麼好說 120 因為我媽也是這樣 123 不是孩子的錯 127 為什麼你不跟我談 130 情緒垃圾箱 133 碎碎念背景音樂 135 形式上的道歉反而讓人生氣 138 先理解,然後諒解 141 同理對方,纔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142 傾聽你而不帶走你的問題 144 努力本身就可以是某種結果 147 有些關係,終究是要退場的 148 讓彼此的角色有個圓滿 150 悲喜交集過生活 154 那隻是浪潮的起落 156 簡單平靜單純幸福 CHAPTER3愛你又能讓你做自己 160 隻想找一個懂我的人 162 忍不住喜歡兩個人 165 氣他一次,就是想他一次 167 我需要你來找到我 169 愛你又能讓你做自己 172 因為愛你,所以要學習愛自己 175 他們到底喜不喜歡自己 177 你到底能負多少責任 180 成為孩子喜歡的媽媽 183 希望孩子長大想起我還會笑 186 我們所看到的彆人,常常有自己在裏麵 191 為什麼我哭哭,阿嬤覺得很好笑 194 有話好好說 196 更好的可能 198 用情而不睏於情 200 把他當成陌生人 202 不對過去的自己苦苦相逼 204 原來還有人需要我 207 關係中的災難四騎士 209 關於“傢會傷人”這件事 212 “我當初就是想不開” 215 在關係這麵鏡子裏,我們看到瞭什麼 217 用正嚮情緒修養自己 CHAPTER4你必須原諒自己 222 我不值得我想要的愛 225 你必須原諒自己 228 原來我讓自己變得很貧窮 232 愛不等於喜歡 235 建築在彆人身上的夢想 238 心迴到自己身上 241 與過去的自己和好 245 讓感覺自己跟上來 249 在黑暗中,我們帶不走黑暗 252 原諒自己的方法,是疼惜自己 254 練習找到自己的感覺 257 為什麼要照顧好自己 259 當她醒來的時候 262 諒解的先受益者,是我們自己 266 講彆人難受,實際上是自己難受 269 負麵思考達人 272 你做得很好啦,但是…… 275 填不滿的洞 277 不聽話就是不孝順嗎 280 老人愛逞強 283 獨處時找得到傢嗎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流入我的心田,帶來一種寜靜而又充滿力量的感受。我一直認為,在人際交往中,最容易被忽視卻又最能觸及靈魂的,莫過於“傾聽”。我們渴望被懂得,渴望被理解,但我們又常常忙於錶達自己,而忽略瞭給予他人一個真正被傾聽的機會。我不知道這本書具體會講述些什麼,但僅僅是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産生無限的遐想。我猜想,它或許會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一些細膩的描繪,來展現傾聽的力量,它如何能夠化解誤會,連接心靈,甚至治愈創傷。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新的視角,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傾聽”的含義,以及它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希望它能引導我去探索,如何纔能成為一個更齣色的傾聽者,如何纔能在每一次的交流中,都傳遞齣真誠的關懷和深深的理解,從而建立起更加穩固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評分《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在我的腦海中迴蕩,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書名,更像是一種宣言,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探索邀請。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能夠幫助我建立更深層次連接的讀物,而《我想傾聽你》似乎正是這樣一本。它不像那些充滿華麗辭藻、故弄玄玄的書籍,而是以一種非常樸實、真誠的姿態齣現在我麵前,仿佛是一位老友在輕聲訴說。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圍繞著“傾聽”這個核心展開,但絕非那種膚淺的錶麵文章。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傾聽”的真正含義,它不僅僅是耳朵的功能,更是心靈的共鳴。或許,它會講述那些在生活中的角落裏,被忽略的聲音,被壓抑的情感,通過真正的傾聽,如何得到釋放和療愈。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方法,讓我學會如何放下自己的預設,真正地走進他人的內心世界,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脆弱與堅強。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認識到,傾聽的力量有多麼強大,它能夠化解誤會,修復裂痕,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不再僅僅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而是能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感受和理解。
評分《我想傾聽你》,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溫暖而強大的力量。在當今社會,人們似乎越來越渴望被看見、被理解,但真正做到“傾聽”卻變得越來越睏難。我常常在想,我們是否錯過瞭太多與他人建立深刻連接的機會,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地“傾聽”。這本書的名字,正是點齣瞭這一點。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圍繞著“傾聽”這個主題展開,但絕非簡單地教導一些溝通技巧。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傾聽的本質,它所包含的同理心、耐心和尊重。我希望這本書能通過一些真實的故事或者深刻的案例,來展現傾聽的力量,它如何能夠化解誤會,修復裂痕,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我渴望從這本書中獲得啓發,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也讓我能夠更好地錶達自己。我期待它能成為我學習如何建立更健康、更真誠人際關係的一本指南,讓我在生活中,能夠成為一個更值得信賴、更值得依靠的人。
評分當我的目光落在《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上時,一股莫名的情感湧上心頭。它不像其他書那樣直白地告訴你“要怎麼做”,而是以一種邀請的姿態,輕聲叩擊你的心扉。我總是覺得,在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情感連接,往往源於最真誠的“傾聽”。我們渴望被懂得,渴望被理解,而“傾聽”恰恰是通往這一切的橋梁。我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具體內容,但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許多畫麵。或許是那些在生活瑣碎中被忽略的低語,或許是那些壓抑在心底的渴望,亦或是那些渴望被看見的脆弱。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走進這些被遺忘的角落,去感受那些真實的情感。我猜想,它不會簡單地給齣結論,而是會引導我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傾聽?它如何纔能觸及人心?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傾聽不僅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態度,一種放下自我,全然擁抱對方的勇氣。它將是我探索內心世界,也探索他人世界的一本寶貴之書。
評分《我想傾聽你》,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經在我的心中播下瞭期待的種子。我總覺得,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傾聽”二字的分量往往被低估瞭。我們似乎更傾嚮於錶達自己,分享自己的觀點,而忽略瞭用心去聆聽他人內心的聲音。我不知道這本書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但我堅信,它一定觸及瞭人際關係中最本質、最深刻的一環。我猜想,它或許會講述許多關於誤解、關於隔閡的故事,而這些故事的根源,往往都指嚮瞭“缺乏傾聽”。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全新的啓發,讓我認識到,真正的傾聽,並不僅僅是用耳朵去接收聲音,更是用心靈去感受,用同理心去理解。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在與人交流時,放下自己的主觀臆斷,真正地走進對方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理解他們的選擇與睏惑。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我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個更懂得傾聽的人,從而建立起更健康、更穩固的人際關係。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自我和他人更深刻的探索。
評分當我第一次看到《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的心跳似乎漏瞭一拍。它有一種魔力,能夠一下子攫住人的注意力,讓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究。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畫麵:在忙碌的生活中,兩個眼神交匯,一個願意傾訴,一個願意傾聽,那種寜靜與理解的瞬間。我總覺得,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越來越擅長錶達自己,卻越來越缺乏真正傾聽的能力。我們渴望被理解,卻常常錯過瞭理解他人的機會。《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恰恰點齣瞭這個時代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我猜測,這本書的內容不會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一定充滿瞭鮮活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我期待它能教會我,如何纔能成為一個更好的傾聽者,如何纔能在有限的時間裏,捕捉到對方話語背後最真實的情感,如何纔能在傾聽的過程中,給予對方力量和支持,而不是評判和說教。我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人際關係的大門,讓我學會用一顆柔軟而真誠的心去感受世界,去連接每一個值得我傾聽的靈魂。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總是讓我心頭一動,《我想傾聽你》,多麼溫柔而有力的承諾。我第一次在書店看到它,就被這個書名深深吸引,仿佛它本身就帶著一種魔力,邀請我去探索更深層的情感連接。封麵設計也恰到好處,簡潔卻富有深意,色調溫和,傳遞齣一種安寜與信任的氛圍。我毫不猶豫地將它收入囊中,懷揣著對書中內容的無限期待。在翻開書頁之前,我腦海中構想瞭無數種可能,它或許是一本關於溝通技巧的實用指南,教會我如何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真正做到“傾聽”;又或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散文集,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流露,那些被忽視的、壓抑的、渴望被理解的心聲。我也可能把它想象成一部心理學著作,深入剖析傾聽的力量,揭示它如何影響人際關係,甚至改變個體的人生軌跡。無論如何,我堅信,《我想傾聽你》不僅僅是一個書名,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親密關係和內心世界的深刻關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讓這本書的文字滋養我的靈魂,讓我學會用更開放、更包容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去理解他人,去連接那些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等待被開啓的寶藏,裏麵蘊藏著關於愛、關於理解、關於連接的無數答案,等待我去發掘,去體會。
評分我被《我想傾聽你》這個書名深深地吸引瞭。在如今這個快節奏、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似乎越來越擅長用各種方式去“說”,去“錶達”,去“展示”自己,但真正能“傾聽”的,卻越來越少。這個書名,恰如其分地捕捉到瞭我內心深處的一種渴望,一種對更深層次情感連接的嚮往。我不知道這本書會以何種形式呈現,或許是溫暖的散文,或許是深刻的論述,又或許是真實的故事。但無論如何,我都期待它能帶來一些關於“傾聽”的深刻啓示。我猜想,這本書會探討,為什麼傾聽如此重要?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它又如何能夠成為一種治愈的力量?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在嘈雜的世界中,學會安靜下來,用心去感受他人的言語,以及言語背後的情感。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傾聽不僅僅是耳朵的動作,更是心靈的姿態,一種放下自我,全然接納的姿態。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指引我走嚮一個更懂得理解、更懂得關懷的自己。
評分老實說,當我看到《我想傾聽你》這個名字時,我第一反應是,這會不會是一本過於雞湯的讀物?我一直對那些過於煽情、空洞無物的“心靈雞湯”類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脫離實際,難以真正解決問題。然而,《我想傾聽你》的名字又帶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它不像許多書名那樣直白地宣揚某種“成功秘訣”或“人生哲理”,而是更像一種邀請,一種低語,讓我想要探究其背後隱藏的深意。我開始思考,什麼纔是真正的“傾聽”?它是否僅僅是用耳朵去接收聲音,還是包含著更為深層的情感投入和理解?我猜想,這本書或許並非簡單地羅列一些溝通技巧,而是會觸及人類內心深處對於被理解、被看見的渴望。也許它會講述一些真實的故事,關於那些在生活中因為缺乏傾聽而産生的誤解、隔閡,以及通過真正的傾聽所帶來的治愈和改變。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幫助我認識到,在人際交往中,學會傾聽是多麼重要的一環。我期待它能打破我對“雞湯”的固有印象,用真實、有力量的文字,引導我走嚮一種更為深刻和有意義的人際互動模式。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啓示,讓我不僅僅是“聽見”,更能“聽懂”和“理解”。
評分《我想傾聽你》,這四個字,本身就蘊含著一種深沉的關懷和一種莫大的勇氣。在我的印象中,大多數的書籍更側重於“如何錶達”或者“如何解決問題”,而很少有書籍能夠如此直白地指嚮“傾聽”這個行為本身。我總覺得,在現代社會,我們太容易被自己的聲音淹沒,而忽略瞭去傾聽身邊那些細微的聲音。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是在探討“傾聽”的藝術,以及它對我們生活所産生的深遠影響。我期待它能夠揭示,為什麼傾聽如此重要?它如何在人際關係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又如何能夠成為一種療愈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深刻的洞察,讓我認識到,一個好的傾聽者,不僅僅是用耳朵去聽,更是用心去感受,用同理心去連接。我期待它能成為我提升自我,更好地理解他人,以及構建更和諧人際關係的一本經典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