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
定价:45.00元
作者:顾凡及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78358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脑科学的新故事》“新”在哪里?“新”在有更为人性化的内容。作者不仅跟写作《脑科学的故事》同样,一如既往地通过心智现象揭示脑的科学奥秘,而且更生动地刻画了当事人作为人的思想感情面貌。从这本“新故事”里,我们看到没有四肢感觉的奥基依然为跻身残奥会而拼搏,邓洛普在完全失嗅以后想尽一切办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低智特才的“记忆达人”们别有一番人生况味,而维尔林先生在双侧海马受损后的爱情令人回肠荡气……当然,书里也不乏有关脑与心智的妙趣横生的故事,也许拉马钱德兰有关联觉现象的实验,以及他对幻肢痛患者的行为治疗,足够让你折服于脑科学家的过人机敏;而有关镜像神经元的实验证据,把实验的脑科学与直觉、同感、内心理解这些看似“纯精神”的现象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脑科学的新故事》与《脑科学的故事》相比,更多体现了脑科学在探求真实人性方面的深入。
内容提要
本书是《脑科学的故事》姐妹篇。《脑科学的故事》曾荣获2015年第十一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成果奖(图书类)二等奖和2016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书则把内容聚焦到了“心智”这个被诺贝尔奖得主坎德尔称为“对21世纪科学的中心挑战”问题上。它沿袭了《脑科学的故事》力求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为一炉的风格,通过讲故事来介绍感觉、记忆、情绪、注意和意识研究方面的一些新进展。这只是在心智大海岸边搜集起来的几枚闪亮贝壳,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本书在内容方面虽不求其全,但是也还保持着适当的系统性,使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前沿研究有一个基本了解。
目录
心灵之窗——感知觉的故事1
1.1喧闹的世界——听觉的故事/2
1.2浑身上下都有的感觉——体感的故事/10
1.3嗅盲和气味——嗅觉的故事/28
1.4从老布什不爱吃西蓝花说起——味觉的故事/37
1.5“看”人说话和“臭豆腐真香”——不同感知觉相互影响的
故事/42
1.6“尖酸”的言辞——联觉的故事/46
参考文献/52
2旧梦重温——记忆的故事54
2.1“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长时记忆和记忆痕迹的
故事/55
2.2历历在目——记忆达人的故事/61
2.3心智的清扫工——遗忘的故事/75
2.4“永远是今天”——遗忘症患者的故事/79
2.5冤假错案——虚假记忆的故事/84
2.6头脑里的“导航系统”——“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的
故事/93
2.7“似曾游此处,不知何时复如何”——似曾相识感的故事/99
参考文献/102
3喜怒哀乐——情绪的故事104
3.1害怕过桥的女人——恐惧症的故事/104
3.2“三岁看到老”——先天因素对性情影响的故事/111
3.3“无畏”的人——双侧杏仁体受损患者的故事/117
3.4“冷若冰霜”——牟比士综合征患者的故事/121
3.5“当代盖奇”——腹内侧前额叶对理智/决策和情绪/感受
贡献的故事/124
3.6顽固的大法官和心中一片空白的患者——右脑中某些脑区对理智/决策和情绪/感受贡献的故事/134
3.7当认识和感情不一致的时候——卡普格拉综合征、科塔尔综合征和弗雷戈利综合征患者的故事/137
参考文献/141
4“一览有余”——注意的故事142
4.1视而不见——疏忽盲和变化盲的故事/143
4.2“思想开小差”——“心智游移”的故事/149
4.3引开注意力的大师——魔术师的故事/154
4.4“张冠李戴”——由缺乏注意引起的特征错误结合的故事/164
4.5“光束变窄了的聚光灯”——巴林特综合征和忽略症患者的
故事/166
参考文献/169
5对科学的后挑战——意识的故事170
5.1百家纷纭话意识——形形有关意识的故事/171
5.2“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意识私密性的故事/175
5.3感同身受——同感和镜像神经元的故事/180
5.4海平面下的冰山——下意识的故事/192
5.5谁主沉浮?——自由意志的故事/205
5.6我是谁?——自我的故事/209
5.7有罪还是无罪?——神经法学的故事/224
5.8有意识的“植物人”——新技术为失去行为反应患者的康复带来新希望的故事/232
参考文献/236
结语239
作者介绍
顾凡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专长于计算神经科学。退休后从事有关脑和心智的科普写作和翻译,作品有《意识的宇宙》 《好玩的大脑》 《脑科学的故事》 《意识探秘》 《脑海探险》等。现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顾问、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013年获第4届国际认知神经动力学大会(瑞典)颁发的成就奖。所主译的《意识探秘》于2013年获第26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科技图书二等奖,所编著的《脑海探险》于2015年获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图书奖佳作奖,《脑科学的故事》获2015年第十一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成果奖(图书类)二等奖和2016年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文摘
序言
不得不说,《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连连的书。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硬核科学知识的读物,但它却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流畅性和故事性,将大脑的奥秘展现在我面前。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类比和隐喻,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比如,在解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时,他将其比作一场盛大的“化学舞会”,瞬间就让枯燥的生物化学过程变得鲜活起来。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情绪”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情绪的生理基础,更深入地探讨了情绪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生活中的许多情绪反应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拥有更积极的心态。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大脑的科学,更是关于“我们”的故事。它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去理解那些驱动我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的“心智”活动,都是一场复杂而精妙的脑科学实验,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实验的主角。
评分这真是一场意想不到的脑力探险!拿到这本《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时,我并没有抱持着太高的期待,想着不过是又一本科普读物,可能会充斥着枯燥的术语和晦涩的理论。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立刻被作者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科学证据,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视角,巧妙地引入了大脑的奥秘。比如,他用了一个关于“选择困难症”的生动例子,立刻让我产生了共鸣,思考着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在看似简单的选择面前犹豫不决。接着,他循序渐进地揭示了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并用许多引人入胜的实验故事来佐证。我尤其喜欢他对“记忆”的阐述,它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定义,而是被描绘成一个动态的、不断被重塑的过程。读着读着,我甚至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那些曾经以为牢不可破的记忆,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地参与到一场关于大脑的探索之中,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你对“我是谁”、“我的思想从何而来”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熟悉的“心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迷人得多,也更加脆弱和易变。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能够“拓宽认知边界”的书。在我阅读《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之前,我对大脑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控制身体”这个层面,对“心智”这个概念更是模糊不清。然而,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且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堆砌科学事实,而是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巧妙地融入到对人类体验的深刻洞察之中。他从“注意力”的机制讲到“学习”的原理,从“决策”的逻辑说到“社会性”的根源,每一个主题都像是一块拼图,最终汇聚成一幅关于我们“心智”的全景图。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幻觉”和“错误记忆”的探讨,这让我对我们感官信息的可靠性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疑问,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所感知到的现实,并非完全客观,而是经过大脑的加工和重塑。这种认识,既让我感到一丝惊奇,也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标准答案”,而是激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和提问,让我开始主动地去观察和理解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它让我明白,理解大脑,就是理解人类自身最根本的奥秘,而这本书,无疑是这场探索之旅的绝佳向导。
评分我得承认,最初对这本书抱有疑虑,主要是因为“脑科学”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些遥不可及。但《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作者用一种极其人性化的笔触,将大脑这个复杂而神秘的器官,描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和故事的宇宙。他擅长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入手,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因为一句歌词而潸然泪下,或者为什么我们在某些场合会感到莫名的紧张。这些看似寻常的体验,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成了大脑活动最生动的注脚。他并没有回避一些前沿的科学发现,但处理得非常巧妙,不会让读者感到信息过载。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意识”的讨论,这本来是一个哲学上的难题,但在本书的框架下,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作者通过对不同神经科学理论的梳理和对比,引导读者去思考意识的本质,它究竟是大脑活动的产物,还是某种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存在?这种思考过程本身就极具启发性。而且,书中穿插的案例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一些神经损伤患者的经历,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大脑功能的重要性。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每一次的思考、感受、决策,都与大脑的精密运作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当下”的体验,都是大脑编织出的精彩故事。
评分当我拿起《脑科学的新故事——关于心智的故事》时,我期待的是一场知识的盛宴,但收获的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这本书没有使用那些令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极其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着大脑和心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说书人,他娓娓道来,将神经科学中最前沿的发现,转化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尤其被关于“直觉”和“创造力”的章节所打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些是神秘而不可捉摸的能力,但通过这本书的解读,我才意识到,它们同样有着清晰的生物学基础。作者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和案例,揭示了大脑在无意识状态下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以及如何迸发出奇妙的灵感。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第六感”和那些突如其来的想法,仿佛它们不再是偶然,而是大脑深层活动的必然结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智”,都是一个无比复杂且充满潜能的宇宙,而科学,正是探索这个宇宙最强大的工具。它不仅增长了我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更动态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