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第2版)
定价:67.00元
作者:范次猛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68242752
字数:
页码:27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第2版)》是根据新制定的“工业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核心课程标准;参照相关新国家职业标准及有关行业职业标准规范编写而成的。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第2版)》将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融为一体,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知识、放大电路基础知识、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可控整流电路、数字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每章后面都附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与习题,便于自学。
《电子技术与技能训练(第2版)》是高校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等机电类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参考书。
目录
章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 半导体及PN结
1.1.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1.1.2 本征半导体
1.1.3 杂质半导体
1.1.4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二极管的结构
1.2.2 二极管的类型
1.2.3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2.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5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3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应用
1.3.1 整流应用
1.3.2 钳位应用
1.3.3 限幅应用
1.3.4 稳压应用
1.3.5 开关应用
1.4 技能训练:二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符号
2.1.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2.1.3 认识三极管家族
2.2 场效应半导体三极管
2.2.1 结型场效应管
2.2.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2.2.3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比较
2.3 技能训练: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2.4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4.1 三极管的三种状态
2.4.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
2.4.3 放大电路的分析
2.5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5.1 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因素
2.5.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6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6.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2.6.2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2.6.3 频率响应和通频带的概念
2.7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7.1 静态分析
2.7.2 动态分析
2.8 技能训练:三极管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
2.9 功率放大电路
2.9.1 认识功率放大器
2.9.2 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2.9.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LM386
2.10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10.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10.2 反馈的类型和判别方法
2.10.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11 技能训练: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第4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5章 可控整流电路
第6章 数字逻辑电路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第9章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1 半导体及PN结
1.1.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1.1.2 本征半导体
1.1.3 杂质半导体
1.1.4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2 半导体二极管
1.2.1 二极管的结构
1.2.2 二极管的类型
1.2.3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2.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2.5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3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应用
1.3.1 整流应用
1.3.2 钳位应用
1.3.3 限幅应用
1.3.4 稳压应用
1.3.5 开关应用
1.4 技能训练:二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2.1 半导体三极管
2.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类型及符号
2.1.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2.1.3 认识三极管家族
2.2 场效应半导体三极管
2.2.1 结型场效应管
2.2.2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管)
2.2.3 场效应管和三极管的比较
2.3 技能训练:三极管的判别与检测
2.4 基本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2.4.1 三极管的三种状态
2.4.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特点
2.4.3 放大电路的分析
2.5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5.1 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因素
2.5.2 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2.6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6.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框图
2.6.2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2.6.3 频率响应和通频带的概念
2.7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2.7.1 静态分析
2.7.2 动态分析
2.8 技能训练:三极管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
2.9 功率放大电路
2.9.1 认识功率放大器
2.9.2 功率放大器的应用
2.9.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LM386
2.10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10.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10.2 反馈的类型和判别方法
2.10.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11 技能训练: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安装与调试
本章小结
思考题和习题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第4章 直流稳压电源
第5章 可控整流电路
第6章 数字逻辑电路
第7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
第9章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
参考文献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这本书最让我称道的一点,就是它在“技能训练”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它没有停留在泛泛而谈的理论介绍上,而是非常务实地引入了大量的实战案例和实验指导。特别是关于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规范和技巧部分,描述得细致入微,甚至连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坑”都提前预警了。这对我来说非常宝贵,因为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经验之谈”,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每一次尝试新的实验项目,我都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操作,更是在和书本进行一场高水平的“技术对话”。这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实操指导性,让学习过程充满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的语言风格都偏向于学术化和僵硬,读起来很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仿佛在跟机器对话。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非常“人性化”。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概念时,常常会采用类比或者生活中的实例来辅助说明,这种亲切的叙述方式极大地拉近了读者与知识的距离。即使是面对那些公认比较难啃的章节,也能保持阅读的兴趣和流畅性。阅读体验的愉悦感,对于学习的持续性至关重要。这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讲述技巧,让原本严肃的工程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人愿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这绝对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极其有逻辑性,从最基本的元器件特性分析,到中级的信号处理,再到后期的系统集成,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我感觉作者在编排章节顺序时,一定是深思熟虑过的,确保了知识点的衔接自然流畅,没有出现任何突兀或断裂感。比如,在讲解某一类器件的特性时,作者会巧妙地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关概念,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同时又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分析埋下伏笔。这种“螺旋上升”式的学习路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的陡峭程度。读完一个单元,我总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会了什么”,以及“下一步该学什么”,这对于自学者来说,简直是路线图般的存在,让人目标明确,不易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很厚实,用料扎实。从封面设计到内页的字体选择,都能看出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阐述上的清晰度,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晦涩难懂,即便是初次接触电子技术领域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概念。书中大量的图例和流程图,把复杂的电路原理拆解得非常直观,这对于我这种偏好视觉学习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我注意到很多章节后面都有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和课后练习,这些题目既能检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更多的是引导你去主动探索和应用。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引导我们一步步构建起扎实的电子技术认知框架。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与时俱进的视野。电子技术领域发展迅猛,旧知识迅速被淘汰,而一本好的教材必须能够反映最新的行业动态。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显然投入了大量精力追踪前沿技术和标准规范。无论是对新型半导体器件的介绍,还是在软件仿真工具应用上的探讨,都体现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理念。它不仅仅是教会你如何“做”现在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培养你独立学习和理解未来新技术的潜力。这种前瞻性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教材范畴,更像是一本可以长期参考的技术手册,即便未来技术迭代,其中蕴含的工程思维和分析方法依然是金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