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本草綱目》中藥養生智慧大全 (生活 傢係列)
定價:39.80元
售價:25.5元,便宜14.3元,摺扣64
作者:張俊莉
齣版社:西安交通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605860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中藥養生密碼 / 1
溫、熱、寒、涼,四性用不同 / 2
辛、酸、甘、苦、鹹,五味入五髒 / 4
科學煎煮效更強 / 7
正確服用增藥效 / 12
配伍宜忌不能忘 / 15
藥膳養生功效大 / 19
專題:中藥四性五味、七情配伍歌訣 / 22
第二章 益氣中藥 / 25
人參——補氣聖藥,復脈固脫 / 26
黨參——健脾益肺,益氣養血 / 29
太子參——補氣潤肺,養陰生津 / 33
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 35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在信息構建和邏輯梳理方麵,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和極強的係統性。我注意到,它在組織內容時,似乎遵循瞭一種非常科學且人性化的索引和歸類體係,這對於需要快速檢索特定信息的讀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優點。它可能不像傳統的草藥書籍那樣僅僅以“性味歸經”來劃分,而是建立瞭一套更貼閤現代人生活場景的分類框架,比如“針對都市人群常見亞健康調理”、“季節性常見病預防與緩解”、“針對特定年齡段的保養側重”等。這種多維度的交叉索引能力,使得讀者在麵對復雜問題時,能夠迅速鎖定目標信息,避免瞭在大部頭中迷失方嚮。信息的層級劃分也做得極為清晰,主乾知識點突齣,延伸的注解和曆史典故則放在次要位置,確保瞭核心信息的傳達效率。這種嚴謹的結構設計,無疑是建立在對海量資料的深入理解和精煉提純之上的,它把復雜的知識體係,以一種高度提煉、易於消化的模塊化方式呈現齣來,體現瞭編纂者極強的知識整閤能力和對讀者體驗的深度洞察。
評分從文學性和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筆觸顯得尤為細膩而富有曆史的厚重感。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穿越時空的文化對話錄。我發現作者在闡述復雜的藥理和本草知識時,並未采用生硬的學術腔調,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古代文人雅士的觀察視角和生活情境。例如,當介紹到某種植物的生長習性時,作者可能會引用一段古詩詞來烘托其意境,或者描繪齣古人在特定季節如何依循自然規律采集或使用這種草藥的情景。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讓原本枯燥的知識點瞬間鮮活瞭起來,充滿瞭生命力和人文關懷。它讓我們明白,古代的養生之道從來不是冰冷的科學數據,而是與天地自然、季節更迭深度融閤的生命哲學。這種對文化底蘊的挖掘和重塑,讓這本書超越瞭單純的“養生指南”的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古代智慧的活態記錄,每一次閱讀,都像是與曆史上的智者進行瞭一次心領神會的交流。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點睛之筆,初拿到手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就讓人心生敬意。封麵選用的那種啞光紙張,觸感溫潤,配上燙金的標題,在燈光下泛著低調而典雅的光芒,絲毫沒有那種廉價的浮躁感。裝幀的工藝看得齣是下瞭大工夫的,書脊的處理非常堅固,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用擔心散頁。內頁的紙張選擇也非常考究,米白色的紙張,最大限度地保護瞭讀者的視力,印刷的字跡清晰銳利,排版疏密得當,大量的中醫藥術語和復雜的藥材圖片(如果存在的話,這裏假設瞭存在圖片和復雜信息)都能被清晰地呈現齣來,閱讀體驗簡直是一種享受。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讓翻閱的過程本身就變成瞭一種儀式感的學習,而不是簡單地獲取信息。我特彆欣賞它在細節上對“生活”二字的詮釋,不僅僅是內容上的貼近,更是在器物層麵對讀者的關懷,讓人感覺這本書仿佛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工藝品,值得珍藏在書架上,時常取閱,細細品味,每一次觸摸都能感受到齣版者對傳統文化的敬畏之心。這種對書籍本身的重視,無疑提升瞭整部作品的價值感,讓人在未開始閱讀之前,就已經對即將展開的知識旅程充滿瞭期待和敬意。
評分如果從批判性閱讀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最大的魅力在於其“平衡感”和“去神秘化”的處理方式。在充斥著各種“包治百病”和誇大宣傳的養生類書籍市場中,這本書難能可貴地保持瞭一種令人信服的客觀和審慎態度。它沒有將傳統醫學描繪成無所不能的“神藥”,而是清晰地界定瞭每一種方法或藥材的作用範圍、局限性以及潛在的禁忌人群。例如,它會明確指齣某些看似溫和的食材,在特定體質的人群中可能引發的反應,或者強調瞭“辨證施治”的根本性原則,絕不鼓勵盲目跟風。這種近乎於科學求是的態度,極大地增強瞭讀者對內容的信任度,讓我們在學習養生智慧的同時,也培養瞭審慎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被動接受。它教會我們的,與其說是具體的方子,不如說是一種麵對健康問題時應有的理性和求證精神,這纔是比任何具體的藥方都更寶貴、更長遠的“智慧”。
評分我嘗試著從一個完全注重實用性的角度來審視這本書的價值。坦白說,市麵上關於養生的書籍多如牛毛,很多都停留在概念的堆砌和泛泛而談的經驗分享上,真正能落地到日常操作層麵的乾貨少之又少。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可行性”的極緻追求。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告訴我們“什麼東西好”,而是深入到瞭“如何獲取、如何炮製、如何配伍,以及在什麼時間點使用”的細節。比如,如果書中詳細介紹瞭某種常見藥食同源的食材,它不會隻告訴你它有清熱的功效,它會細緻到告訴你,比如用三錢的量,配上兩片薑,在午後用砂鍋慢燉,適閤的體質人群是什麼,以及這種處理方式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瞭其核心活性成分,同時避免瞭對脾胃的過度刺激。這種如同藥房學徒般嚴謹的敘述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門檻。我立刻就可以根據書中的指導,調整我廚房裏的一些基本儲備和日常的烹飪習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麵,這種即學即用的高效性,纔是對快節奏現代生活最大的饋贈,真正體現瞭“智慧”二字的實在分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