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是“惯”出来的 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因为“管”本身就含有教训的意味,而这正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同时,“管”还意味着替孩子做主,替孩子设计未来的路,等等,有更多家长主观的东西在里面,这些主观的东西会磨灭孩子的个性和追求,对孩子无益。相反,“惯”则是顺着孩子思路的引导,进而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好孩子为什么是“惯”出来的 2.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3.“惯”其实就是特殊的“锻炼” 4.生活太安逸的“独一代”更需要“惯” 5.“惯”孩子要把握度 第二章 想“惯”出好孩子,请先进入孩子的世界 孩子虽然小,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需要理解和尊重。而这一点恰恰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结果导致虽然他们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孩子,可就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了解孩子究竟是怎样想的,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家长只要懂得了这些,“投其所好”,就能“惯”出好孩子。 1.孩子很柔弱也很强大 2.冒险精神:每个孩子都是哥伦布,喜欢寻找“新大陆” 3.想象力:孩子们的眼中都有一盏“阿拉丁神灯” 4.好奇心:孩子每天都有无数个“为什么” 5.顽皮:顽皮好动的孩子并没有“多动症” 第三章 循序渐进,好性格需要慢慢“惯” 孩子的性格除了先天的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来自于后天的培养。而任何性格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时间、循序渐进地培养。因为在培养性格的过程中,一方面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孩子要不断通过实践活动验证和巩固某方面的性格,使之固定下来并加以保持和发扬。 1.独立性:从小让孩子自己睡一间房 2.竞争意识:把孩子放到孩子之间的竞争中去 3.责任心:让孩子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4.原则:孩子犯错了,要有惩罚措施 5.勇气:孩子做不到的事情,要让他去尝试 6.诚实:教育孩子不能撒谎 7.合作:培养孩子与其他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8.自控:孩子喜怒无常时,让他自己调节情绪 9.自主性: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 10.自理能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1.理想:让孩子更早地有目标和理想 第四章 “精兵强将”是从挫折中“惯”出来的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挫折是困难,更是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的机会。对孩子来说,体验挫折是他们的权利,因为这是为完善他们的性格,健全他们的人格,强化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所必须完成的经历。而且,能力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养成的,“惯”出孩子的良好心态,是从挫折中获益的步。 1.告诉孩子,挫折也是一笔财富 2.乐观心态:就算是挫折,也要让孩子乐观对待 3.娇气:别管他,让他晒晒太阳、淋淋雨 4.心理独立性:孩子说被小朋友孤立了怎么办 5.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被嘲弄时,让他自己解决 6.决策能力:鼓励孩子遇到事情自己做决定 7.正面自我暗示:别人否定孩子,孩子要自知优点 第五章 随时随地学习,浇“惯”孩子的头脑 学习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不光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并更好地生存的本领。而且,这个阶段的学习是为以后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的学习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看来,眼前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神奇,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索,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产生兴趣并不断坚持下去。 1.兴趣培养:让孩子从对学习感到厌烦到对学习感兴趣 2.注意力:写作业时不要让孩子看电视 3.寓教于“游戏”:用游戏去“诱惑”孩子学习 4.细致:让孩子发现试卷上哪些题目不该错 5.观察能力:让孩子丢掉书本,学会观察外面的世界 6.创造力:让孩子大胆想象 第六章 好孩子“惯”出来,这个“惯”是习惯 人们做事的很多方式都是遵从习惯而为的,这个习惯是长期养成的。好习惯得到好结果,坏习惯得到坏结果,或者得不到任何结果。对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好习惯将会使他终生获益。对家长来说,“惯”孩子就是多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而不是娇惯出他们的坏习惯。 1.阅读习惯:需要引诱 2.坚持:每天让孩子做一些体育锻炼 3.勤劳:家务活琐碎,孩子也要分担一些 4.吃苦耐劳:让孩子养成不怕吃苦的好习惯 5.爱整洁:“杂乱”孩子大变身,“惯”出爱清洁的好习惯 6.独立思考:这是为什么?让孩子自己去思考 第七章 “惯”出小富翁的财商 财商是不亚于智商和情商的成功因素,在今天这个经济主导型的社会里,财商更加体现出其决定性的作用和价值。对家长来说,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惯”出他们会理财的好习惯,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积累更多财富的佳选择。 1.孩子为什么要学会理财? 2.钱的来源:让孩子帮妈妈去取钱 3.钱的作用:让孩子去打酱油 4.生活中的理财:引导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和压岁钱 5.关于预算:让孩子拿自己的钱去买玩具 6.关于金钱管理:给孩子设立一个小账户 第八章 好孩子都要习惯“爱” 爱是永恒的主题。但是,爱自己和爱家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范畴。爱自己更多出自于人的本能,而将这种爱延伸开去,就能体现人间的大爱,体现一个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这种爱也就会转化为一个人自身的修养和魅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赞誉。 1.敬老:让孩子多跟老人相处 2.爱动物:让孩子养一种动物 3.种植花草:让孩子体会来自生命的感动 4.同情心:妈妈生病了,让孩子来照顾 5.友谊无价:让孩子交更多的朋友 第九章 父母赏识,“惯”出孩子无与伦比的幸福和快乐 来自父母的赏识是孩子不断进步和提升自己的直接动力。但是赏识要有度,要恰到好处,要源于实际,要充满理解和宽容,这样的赏识给孩子的是信任、理解、尊重、赞扬、鼓励,这种能够满足孩子内心需要的赏识,可以让孩子在获得动力的同时看到更多的美好的事物,体验更多的精彩,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1.赏识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2.赏识要有一颗平常心 3.引导:孩子有什么兴趣可以正确引导 4.隐私:“我”的日记不要动! 5.鼓励:让孩子感受更多美好 6.听话或不听话:孩子可以“不听话” 7.缺点:父母也有缺点,应包容孩子的缺点 8.“面子”:孩子也有“面子”,也需要尊重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