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標題:舊京伶界漫談
作者:張文瑞
定價:49.00
包裝:平裝-膠訂
頁數:
開本:16開
齣版社:中華書局
齣版時間:2018年05月
內容簡介:
舊京民俗文化豐富而廣博,韻味無窮的京劇文化正是其中尤其燦爛的一筆。本書通過大量切實可信的資料,輔之以流暢的筆觸,幫我們補上瞭舊京伶人的生活與藝術這有趣的一課。
目錄:
序 / 1
文武昆亂不擋 / 1
說“好角兒” / 9
唱戲講究“通大路” / 15
“整臉子”與“沒眼睛” / 19
唱戲不是嚷戲 / 24
說“飲場” / 31
“抱本子”“對戲”與“颱上見” / 38
說“裏子” / 48
底包與跟包 / 62
戲份兒、包銀與“公事” / 72
“七行” / 83
“七科” / 105
“場麵” / 114序 / 1
文武昆亂不擋 / 1
說“好角兒” / 9
唱戲講究“通大路” / 15
“整臉子”與“沒眼睛” / 19
唱戲不是嚷戲 / 24
說“飲場” / 31
“抱本子”“對戲”與“颱上見” / 38
說“裏子” / 48
底包與跟包 / 62
戲份兒、包銀與“公事” / 72
“七行” / 83
“七科” / 105
“場麵” / 114
“行頭” / 137
伶界術語 / 146
伶界的師徒 / 171
京派與海派 / 183
精忠廟及精忠廟事務衙門 / 189
清宮的升平署與內廷演戲 / 198
古代八音與鬍琴“八音” / 208
說“叫好兒” / 212
說票友 / 218
捧角兒 / 242
說戲迷 / 263
舊京演戲的場所 / 274
伶人與大煙 / 286
伶人的茶飯煙* / 296
伶界舊事趣聞 / 308
黃鍾大呂能否連用 / 339
京劇改革芻議 / 343
參考書目 / 352
後記 / 358
這套書的裝幀確實很精緻,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頗有分量。我一直對京劇,尤其是老北京的梨園行當特彆感興趣,總覺得那裏麵藏著許多有血有肉的故事,是時代變遷的縮影。雖然我平時也看些京劇錶演,聽些京劇唱段,但總感覺隔著一層紗,對那個年代的伶人、行規、生活狀態知之甚少。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一扇通往舊日京城梨園世界的大門,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這門藝術的魅力,以及那些塑造瞭它的時代背景和人物。我對書中的考據和史料真實性非常期待,希望能夠讀到那些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瞭解當時藝人們的喜怒哀樂,他們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生存、掙紮、又如何將京劇藝術傳承和發揚的。也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對京劇的錶演技巧、唱腔流派、以及各行當之間的互動有更深的認識,不隻是看到颱前的光鮮亮麗,更能體會到颱後的辛勤付齣和曆史沉澱。
評分這套書的包裝和印刷都非常考究,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作為一名對京劇藝術抱有極大熱情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深入瞭解舊日京城梨園的佳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嚮導,帶領我走進那個充滿魅力的世界,去感受那個時代伶人們的悲喜人生。我對書中所蘊含的深厚曆史底蘊和人文關懷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夠通過作者的筆觸,瞭解那些伶人們的藝術造詣,他們的生活點滴,以及他們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堅持。我期待能夠從中汲取到關於京劇藝術的深刻見解,更希望能夠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及那個時代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給我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仿佛能聞到紙墨的香氣,瞬間將我的思緒拉迴那個年代。我一直覺得,京劇不僅僅是一種舞颱錶演藝術,它承載瞭太多的曆史文化信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特彆是老北京的梨園,那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群體,他們的生活方式、社交圈子、甚至是語言習慣,都與眾不同,構成瞭一個獨特而迷人的亞文化。我非常好奇,在那個沒有現代媒體的時代,這些伶人們是如何在觀眾的喝彩與挑剔中生存,又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技藝贏得尊重和地位的。這本書的作者,張文瑞先生,在我看來,一定是一位對京劇有著深厚情感和研究功底的學者。我期待他能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以及京劇伶人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京劇的藝術價值,以及它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評分這本書的手感和質感都極佳,紙張的觸感和油墨的香氣,都讓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其中。我一直對京劇的魅力深感著迷,尤其對那個屬於老北京的梨園時光充滿瞭好奇。我總覺得,在那段歲月裏,京劇伶人們的生活一定充滿瞭傳奇色彩,他們的悲歡離閤,他們的藝術追求,都與時代緊密相連。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那個神秘而輝煌的時代,去瞭解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去感受那些曾經活躍在舞颱上的大師們的風采。我特彆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瞭解當時京劇的發展脈絡,以及不同流派之間的碰撞與融閤,更希望能夠窺見那些伶人們在那個特定社會環境下的生存狀態和精神世界。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瞬間,我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作為一名京劇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這個古老而充滿魅力的藝術行當,特彆是關於它的曆史淵源和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留下印記的伶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能夠觸摸到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理解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他們是如何將京劇藝術發展壯大。我對於書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種細節充滿瞭期待,比如老北京的茶樓、戲園子裏的氛圍,伶人們的日常起居,以及他們之間復雜的人際關係。我希望作者能夠憑藉紮實的史料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勾勒齣一幅生動而真實的舊日京城梨園圖景,讓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個時代的呼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