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人像 | 作者 | 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 |
| 定价 | 12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 ISBN | 9787550287631 | 出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收录了史蒂夫﹒麦凯瑞30年间拍摄的*重要一批肖像摄影作品。1985年,史蒂夫·麦凯瑞为《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了一位阿富汗女孩。被拍摄者强烈的眼神和她引人入胜的凝视使得这幅照片成为当代摄影*的肖像摄影作品之一。他在周游世界的时候还同时拍摄了其他令人难忘的面孔:不做作的、非程式化的人类的形象,揭示人类情感深处的真正的普遍性。 |
| 作者简介 | |
| 史蒂夫?麦凯瑞是当代的摄影师之一。美国人,1950年出生。1986年加入玛格南图片社。以照片《阿富汗女孩》(Afghan Girl)而闻名世界,曾获得过无数摄影奖项。在过去20多年里,这名玛格南摄影师游历世界各国,记录着这个星球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生活。和绝大多数玛格南的摄影师一样,麦凯瑞也经常奔走于战地之间,从前南斯拉夫、贝鲁特、菲律宾,到阿富汗、印度、伊拉克、也门,他也曾经为《国家地理》完成过中国西藏专题的拍摄项目。 麦凯瑞对异域文化很感兴趣,并且喜欢探险,喜欢彩色,但却很少使用闪光灯,他追求的即是真实的色彩。他喜欢将被摄者安排在室内、屋檐下、矮墙后等背阴处,让对方面朝门、窗等光源处,睁大眼睛静静地看着镜头。此时,麦凯瑞总是在他的尼康相机上拧上一支85mmF1.4大光圈人像镜头,装上柯达反转片,支上三脚架,一边与对方聊天,一边不断地手动对焦并迅速地按下快门。 因此,看麦凯瑞的作品,往往有一种“由小及大”的思维放大。就如舞台表演,当戏剧高潮即将到来的前夕,一切处在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充满了悬念,迫使观众调动所有想象力,去延续一个完整的故事。 |
| 目录 | |
| 言 在肖像摄影创作中,我一直在追寻不经意的瞬间,在灵魂的本质探出头的时刻,感受人们的脸上流露出的感情……当发现一个合适的人或拍摄主题时,我可能会返回一次或两次,有时甚至是五六次。我总是想要等到一个合适的瞬间。每当收拾好行囊时,我就无法像作家那样还有重新起稿的机会。要么拍到了,要么没拍到。对职业摄影师来说,激励并时时困扰他的正是那种“就是这样!”的痛苦感觉。 对我来说,这本书中的肖像谈论的是对人类情感联系的渴望,这种渴望强烈到让那些被拍摄者即使知道此生他们也许再也不会见到我,仍在镜头面前敞开了自己,他们希望在这世界的另一端会有别的人会注视他们、感受他们的悲喜。 在30年间源源不断的图片创作过程中,有些脸孔我无法忘记。有一些让人不自在的凝视眼神,我却不愿记起。所有这些照片都表现了弹性世界中的那些偶然联系。 史蒂夫·麦凯瑞 |
| 编辑推荐 | |
| “罗伯特·卡帕*海外摄影奖”、“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得主,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杂志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人像摄影经典汇集。当代纪实人像摄影的标杆之作,一本无论是人文价值、社会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非常可观的摄影集。书中每一张作品都通过光影与色彩透露了大师独到的视角与世界观,可从中一窥人性的深度。 |
| 文摘 | |
| 序言 | |
《人像》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人”。作者并非刻意拔高或贬低,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去呈现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注意到,书中有很多的人物,他们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没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坚持,有自己的困境,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这让我意识到,每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故事。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也更加珍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个遇见。
评分《人像》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对于“真实”的追求。它不是那种虚构的、完美无缺的故事,而是带着生活的烟火气,甚至是一些粗粝感。我喜欢作者敢于触碰人性中不那么光鲜亮丽的一面,那些小小的自私、那些不易察觉的矛盾,都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展现出来,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这种真实感,让我觉得书中的人物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烦恼、他们的快乐,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这种共鸣,是很多书籍难以给予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故事,更是在提醒我们,要拥抱自己,拥抱生活中的不完美。
评分当我翻开《人像》这本书时,我并没有预设任何期望,但它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用词精准而富有张力,能够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复杂的场景,也能用直白朴实的语言道出深刻的哲理。我被书中营造的氛围深深吸引,那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基调。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被作者捕捉到,并赋予了深远的意义。这些细节如同珍珠一般,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让整个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而有层次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人像》,书号是9787550287631。 读完《人像》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提供了一种极为独特的视角。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绘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或者聚焦于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宏大叙事中可能被忽略的个体,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他们鲜活的生命轨迹。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隐秘的渴望、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挣扎与坚韧,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角色的喜怒哀乐。这种细腻的情感描摹,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不自觉地会去思考,如果是自己,又会如何选择,如何面对。
评分说实话,《人像》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一开始让我有些不适应,它没有明确的线性时间线,也没有清晰的主角光环,更像是一幅拼贴画,由无数个碎片化的视角和片段组成。但正是这种看似零散的结构,却意外地捕捉到了生活的本质——那些不规则、不完美、充满偶然性。我惊喜地发现,正是这种“去中心化”的叙事,让我能够更自由地在不同的故事线之间穿梭,去发现隐藏的联系,去感受不同人物之间微妙的互动。这种阅读方式,极大地挑战了我的固有思维,也让我体会到了另一种理解故事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