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320F240x DSP匯編及C語言多功能控製應用(附光盤)

TMS320F240x DSP匯編及C語言多功能控製應用(附光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容益著 著
圖書標籤:
  • TMS320F240x
  • DSP
  • 匯編
  • C語言
  • 控製應用
  • 嵌入式
  • 單片機
  • 數字信號處理
  • 光盤
  • 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齣版社
ISBN:9787810777797
商品編碼:2975865533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9-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TMS320F240x DSP匯編及C語言多功能控製應用(附光盤)

定價:65.00元

售價:47.5元,便宜17.5元,摺扣73

作者:林容益著

齣版社:北京航天航空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81077779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8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介紹TMS320F240x DSP的匯編語言及C語言入手,著重介紹TMS320F240x DSP的基本寄存器配置及編程特點,並針對TMS320F240x DSP的常規控製應用,利用實驗方法,針對不同的片上外設,分彆設計瞭不同的實驗。內容包括: 機電控製結構及開發係統、機電控製的存儲器配置結構、CPU與機電控製結構及狀態模塊以及控製係統專題製作。
本書適閤作為電機與電器、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供研究開發DSP控製係統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機電控製TMS320F/C2407結構及開發係統
 1.1 TMS320F2407特性簡介
 1.2 TMS320F2407架構
 1.3 SNDSP2407M主CPU開發係統
  1.3.1 SNF2407M存儲器配置結構
  1.3.2 SNF2407M接口信號配置
 1.4 SNDSP2407MIO外設控製開發係統
 1.5 SNDSP2407PLD擴充外設控製開發係統
 1.6 SNCPLD8/10接口電路
  1.6.1 EPF8282ALC844接口電路
  1.6.2 EPF10K10TC144及ACX1K100QC208接口電路
 1.7 SNDSP2407S 開發係統實體結構
第2章 TMS320F/C2407的存儲器配置結構
 2.1 TMS320LF/C2407的存儲器和映射寄存器及I/O的配置
 2.2 TMS320LF/C2407的外部存儲器及I/O的讀/寫時序設置
第3章 2407的CPU結構和尋址模式及指令
 3.1 LF2407的CPU體係結構
 3.2 CPU的運算處理體係結構
  3.2.1 CPU的乘法器運算處理體係結構
  3.2.2 CALU的多路轉接輸入移位倍乘器體係結構
  3.2.3 中央算術邏輯單元CALU的體係結構
  3.2.4 輔助寄存器的索引算術操作單元ARAU體係結構
 3.3 存儲器尋址方式
  3.3.1 立即尋址方式
  3.3.2 直接尋址方式
  3.3.3 間接尋址方式
 3.4 對應程序存儲器PM及I/O存儲器IM的讀/寫指令
  3.4.1 程序存儲器的讀/寫
  3.4.2 I/O存儲器的讀/寫
 3.5 對應程序存儲器PM及數據存儲器DM的交互讀/寫指令
 3.6 程序存儲器PM、數據存儲器DM、I/O存儲器讀/寫及ALU運算指令
第4章 TMS320F/C2407的程序分支及控製
 4.1 程序地址産生器
 4.2 指令的流水綫操作
 4.3 分支指令的分支、子程序調用及返迴主程序操作
 4.4 重復單一指令的執行操作
 4.5 中斷操作
 4.6 外設中斷寄存器
 4.7 係統復位
 4.8 非法尋址操作檢測
 4.9 外部中斷控製寄存器
  4.9.1 外部中斷1控製寄存器
  4.9.2 外部中斷2控製寄存器
 4.10 中斷優先級及其嚮量錶
 4.11 係統結構控製及狀態寄存器
 4.12 看門狗定時器10
  4.12.1 看門狗定時器模塊的特性
  4.12.2 看門狗定時器WDTR
  4.12.3 看門狗復位鎖控寄存器WDKEY
  4.12.4 看門狗定時器的控製寄存器WDCR
第5章 LF2407的CC/CCS操作及基本I/O測試實驗
 5.1 CC簡介
 5.2 CC的安裝設置
 5.3 LF2407係列的CCS/CC程序編輯和編譯操作
 5.4 一般I/O的輸入/輸齣應用
 5.5 基本外設連接測試及實驗
第6章 事件處理模塊
 6.1 事件處理模塊概要
 6.2 通用定時器GPT
 6.3 通用定時器的比較器操作
  6.3.1 TxPWM的輸齣控製操作
  6.3.2 TxPWM的輸齣控製邏輯電路
 6.4 完全比較器單元
 6.5 PWM與比較器單元的結閤電路
  6.5.1 事件處理的PWM産生能力
  6.5.2 可編輯的死區單元
 6.6 比較器單元的PWM波形産生及PWM電路
  6.6.1 事件管理的PWM輸齣産生
  6.6.2 PWM輸齣産生的寄存器設置
  6.6.3 非對稱PWM波形的産生
  6.6.4 對稱PWM波形的産生
 ……
第7章 模擬/數字轉換ADC模塊
第8章 串行通信接口SCI模塊
第9章 串行同步通信接口SPI模塊
0章 控製局域網絡接口CAN模塊
1章 240x控製係統專題製作實驗示例A
2章 240x控製係統專題製作實驗示例B
3章 SPVC三相電力控製專題應用示例
4章 CCS及F240x的Flash程序數據ISP燒寫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TMS320F240x DSP匯編及C語言多功能控製應用(附光盤)》 內容簡介 本文檔旨在詳細介紹TMS320F240x係列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匯編語言和C語言編程技術,並重點闡述其在各類多功能控製係統中的實際應用。通過對TMS320F240x核心架構、指令集、外設接口以及開發工具的深入剖析,本書將帶領讀者掌握構建高效、可靠的DSP控製係統的關鍵技能。 第一章:DSP技術概述與TMS320F240x係列簡介 1.1 數字信號處理器(DSP)的基本概念與優勢 信號處理在現代科技中的重要性(通信、音頻、圖像、控製等)。 DSP與通用微處理器(MCU)在架構和指令集上的根本區彆。 DSP在實時性、運算效率、功耗等方麵的突齣優勢。 DSP在嵌入式係統中的核心地位。 1.2 TMS320F240x係列DSP概述 TI(德州儀器)在DSP領域的曆史與地位。 TMS320F240x係列DSP的定位與特點:專為控製應用而設計。 TMS320F240x係列的主要型號(如TMS320F240, TMS320F243, TMS320F241, TMS320F242, TMS320F243, TMS320F247, TMS320F248, TMS320F249等)及其主要差異。 TMS320F240x係列在電機控製、電源管理、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1.3 TMS320F240x係列DSP的硬件架構 核心架構(CPU): TMS320C2xx核心的概述。 高效的哈佛結構(Harvard Architecture):獨立的數據總綫和指令總綫,提高並行處理能力。 流水綫(Pipelining)技術:指令執行的並行化,提高吞吐量。 單周期乘法纍加(MAC)單元:DSP核心計算能力的基石,實現高效的乘加運算。 特殊尋址模式(如circular buffering, modulo addressing):優化數據訪問,提高效率。 豐富的片內指令集:針對信號處理和控製任務的優化指令。 片上存儲器: 程序存儲器(Program Memory):Flash或ROM,用於存放程序代碼。 數據存儲器(Data Memory):RAM,用於存放變量、中間結果等。 片上RAM的組織結構與訪問方式。 外圍設備: 定時器/計數器(Timers/Counters): 多種定時器模式(如定時、事件計數、PWM生成)。 獨立定時器與通用定時器(GP Timer)的區彆與應用。 高分辨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生成器:在電機控製、電源轉換中的核心作用。 輸入捕獲(Input Capture)功能:測量外部事件的時間間隔。 模數轉換器(ADC): 多通道、高分辨率ADC:用於采集模擬傳感器信號。 ADC采樣觸發機製(如軟件觸發、定時器觸發、外部事件觸發)。 ADC轉換結果的讀取與處理。 數模轉換器(DAC): 可選的DAC功能:生成模擬輸齣信號。 串行通信接口(SCI/SPI):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UART兼容,用於與PC、其他MCU進行異步串行通信。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同步串行通信,用於連接外部傳感器、存儲器、顯示器等。 CAN總綫接口(Controller Area Network): TMS320F240x係列部分型號支持CAN總綫:適用於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等領域的分布式控製。 CAN總綫協議的基本原理與應用。 通用輸入/輸齣(GPIO): 可配置的GPIO引腳:作為數字輸入、輸齣,連接LED、按鍵、繼電器等。 GPIO的端口控製與中斷功能。 中斷控製器(Interrupt Controller): 中斷嚮量錶(Interrupt Vector Table):中斷處理的入口。 中斷優先級管理:確保關鍵任務的及時響應。 多種中斷源(定時器、ADC、SCI、SPI、GPIO等)。 總綫結構: 控製總綫、地址總綫、數據總綫。 外部存儲器接口(如果支持)。 第二章:TMS320F240x DSP匯編語言編程 2.1 匯編語言基礎 匯編語言的特點:與硬件緊密相關,指令與機器碼一一對應。 匯編語言的優勢:代碼密度高、執行效率高、對硬件的精細控製。 匯編語言的劣勢:可讀性差、開發周期長、可移植性差。 何時選擇匯編語言進行開發。 2.2 TMS320F240x係列匯編指令集 數據傳輸指令:MOV, MVPP, MVPD, LPD, LDD, STPD, STDD等。 算術運算指令:ADD, SUB, INC, DEC, NEG, ABS等。 邏輯運算指令:AND, OR, XOR, NOT, TEST等。 乘法與纍加指令:MPY, MAC, MACD等。 移位指令:SHL, SHR, ROR, RCL等。 跳轉與分支指令:B, BC, BV, BZ, BNZ, BI, NOP等。 控製指令:CALL, RET, INT, ITRAP等。 位操作指令:BIT, SET, CLR, TST等。 特殊指令:LDST, LST, LDF, STF等。 匯編僞指令:.sect, .bss, .data, .text, .equ, .mmreg, .c2reg等。 指令的格式與尋址模式:立即數尋址、寄存器尋址、直接尋址、間接尋址、變址尋址、圓形緩衝區尋址等。 2.3 TMS320F240x匯編語言的開發環境 TI Code Composer Studio(CCS)集成開發環境(IDE)。 匯編器(Assembler)的用法與選項。 鏈接器(Linker)的工作原理與鏈接腳本(Linker Script)的編寫。 調試器(Debugger)的使用:單步執行、設置斷點、查看寄存器與內存。 2.4 匯編程序設計實例 簡單的算術運算、數據處理程序。 利用定時器生成PWM波的匯編程序。 ADC采樣與數據處理的匯編程序。 通過SCI接口發送數據的匯編程序。 中斷服務的匯編實現。 優化代碼效率的技巧。 第三章:TMS320F240x DSP C語言編程 3.1 C語言基礎與DSP的結閤 ANSI C標準與C99標準。 DSP C語言編程的特點:數據類型、指針、位操作。 C語言在DSP開發中的優勢:提高開發效率、代碼可讀性與可維護性。 C語言與匯編語言的混閤編程。 3.2 TMS320F240x的C編譯器(Compiler) TI C/C++ Compiler for TMS320C2xx DSP。 編譯器選項的配置:優化級彆、目標代碼生成。 數據類型與字節序(Endianness)。 對C語言特性的支持:結構體、聯閤體、枚舉、函數指針。 3.3 TMS320F240x的C語言編程實踐 變量與數據類型: DSP特有的數據類型(如`int16`, `int32`, `float`, `fractional`)。 關鍵字`near`, `far`的含義與用法。 指針與內存管理: DSP的內存模型:片內RAM、片外RAM、程序空間。 使用指針進行高效數據訪問。 運算符與錶達式: 位運算符在DSP中的重要性。 函數宏(inline functions)的應用。 控製結構: `if`, `else`, `switch`, `for`, `while`循環。 函數設計: 函數調用約定(calling convention)。 遞歸函數的應用與限製。 結構體與聯閤體: 如何高效地組織和訪問硬件寄存器。 嵌入式C語言的特性: `pragma`指令:編譯器特定指令,用於控製代碼生成、寄存器分配等。 `__asm`關鍵字:在C代碼中嵌入匯編指令。 `volatile`關鍵字:防止編譯器過度優化,確保對硬件寄存器的正確讀寫。 3.4 TMS320F240x的C語言開發環境與工具鏈 Code Composer Studio(CCS)集成開發環境(IDE)。 C編譯器的使用與配置。 鏈接器的使用:鏈接腳本的編寫與理解,段(section)的映射。 仿真器(Emulator)與調試器(Debugger)的使用:設置斷點、查看變量、內存監視、代碼跟蹤。 3.5 C語言程序設計實例 使用C語言控製LED閃爍,實現簡單的用戶交互。 利用定時器中斷實現周期性任務。 通過ADC采集傳感器數據,並進行簡單濾波處理。 通過SCI接口實現與PC的通信。 編寫一個簡單的PID控製器算法。 調用匯編函數或嵌入匯編指令優化關鍵算法。 第四章:TMS320F240x DSP外圍接口應用 4.1 定時器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製 定時器的工作原理與配置:時鍾源、預分頻器、周期設置。 PWM生成原理:周期、占空比。 高分辨率PWM模式的應用:死區生成(dead-band generation)、對稱/非對稱PWM。 PWM在電機控製中的應用:無刷直流電機(BLDC)、永磁同步電機(PMSM)、感應電機(IM)的驅動。 PWM在開關電源(SMPS)中的應用:Buck, Boost, Buck-Boost等拓撲。 PWM參數的實時調整與閉環控製。 4.2 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應用 ADC的工作流程:采樣、量化、編碼。 ADC的采樣率、分辨率、精度。 ADC的觸發方式:軟件觸發、定時器觸發、外部事件觸發。 多通道ADC的使用:掃描模式、輪詢模式。 ADC采樣值的讀取與後處理:數據格式、偏移校正、增益校正。 ADC在傳感器信號采集中的應用:電壓、電流、溫度、位置等。 ADC采樣與控製算法的結閤。 4.3 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通信 SCI通信協議:異步串行通信、波特率、數據位、停止位、校驗位。 SCI發送與接收緩衝區。 SCI中斷的使用:數據發送完成中斷、數據接收就緒中斷。 SCI在DSP與PC通信中的應用:下載程序、調試信息輸齣、參數設置。 SCI在DSP與其他設備通信中的應用:GPS模塊、傳感器、顯示器。 4.4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通信 SPI通信協議:同步串行通信、主從模式、時鍾極性(CPOL)、相位(CPHA)。 SPI發送與接收緩衝區。 SPI在連接外部設備中的應用:AD7705等ADC、EEPROM、LCD顯示器。 SPI通信的效率與特點。 4.5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總綫通信(如果支持) CAN總綫的基本概念:分布式、多主、事件驅動。 CAN幀格式:標識符(ID)、數據幀、遠程幀、錯誤幀。 CAN收發器的配置與工作。 CAN消息的發送與接收:緩衝區管理、過濾器設置。 CAN總綫在工業自動化(PLC通信、分布式控製)和汽車電子(動力係統、車身控製)中的應用。 4.6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應用 GPIO端口的配置:輸入、輸齣、上拉/下拉電阻。 GPIO的狀態讀取與輸齣控製。 GPIO中斷:外部中斷觸發。 GPIO在控製LED、按鍵、繼電器、指示燈等方麵的應用。 第五章:多功能控製係統應用實例 5.1 電機控製係統 直流電機(DC Motor)控製: PWM調速與方嚮控製。 編碼器反饋與閉環速度控製。 電流檢測與限流保護。 無刷直流電機(BLDC Motor)控製: 三相PWM生成與驅動。 霍爾傳感器或無傳感器(ESC)換嚮算法。 矢量控製(FOC)基礎概念(可選,取決於DSP的能力)。 永磁同步電機(PMSM)控製: 矢量控製(Field-Oriented Control, FOC)原理。 Park變換與Clark變換。 PI控製器在電流和速度環中的應用。 高分辨率PWM與死區補償。 步進電機(Stepper Motor)控製: 全步、半步、微步進模式。 步進脈衝生成與加減速控製。 5.2 開關電源(SMPS)控製 Buck(降壓)變換器控製: 基於電壓模式或電流模式的PWM控製。 PI控製器用於電壓反饋。 保護功能:過流保護、過壓保護。 Boost(升壓)變換器控製: 控製策略與Buck類似,但拓撲不同。 Buck-Boost(升降壓)變換器控製: 更復雜的控製需求。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數校正: 升壓PFC控製原理。 實現單位功率因數的難點與解決方案。 5.3 工業自動化與儀器儀錶 數據采集與處理係統: 多傳感器信號的同步采集與處理。 數據濾波與分析。 PID控製器設計與實現: 連續時間PID與離散時間PID。 PID參數整定。 在溫度控製、位置控製、流量控製等方麵的應用。 運動控製與伺服係統: 基於編碼器反饋的精確位置或速度控製。 5.4 其他應用領域 音頻處理(簡單的音頻濾波器)。 通信接口控製。 傳感器網絡節點。 第六章:DSP開發流程與調試技巧 6.1 DSP項目的整體開發流程 需求分析與係統設計。 硬件選型與原理圖設計。 軟件開發:匯編/C語言編碼。 仿真與調試。 硬件測試與集成。 産品部署與維護。 6.2 Code Composer Studio(CCS)的深入使用 項目創建與管理。 代碼編輯器功能:語法高亮、代碼提示、自動補全。 編譯與鏈接配置。 使用仿真器進行硬件調試。 調試技巧: 設置斷點:普通斷點、條件斷點、函數斷點。 單步執行:步入、步過、步齣。 查看變量與內存:變量監視器、內存瀏覽器。 CPU寄存器查看與修改。 代碼執行跟蹤(Trace)。 使用邏輯分析儀(Logic Analyzer)或示波器(Oscilloscope)進行硬件信號觀測。 6.3 常見的DSP開發問題與解決思路 程序跑飛(Runaway program)。 中斷處理異常。 ADC/PWM輸齣不準確。 通信錯誤。 性能瓶頸分析與優化。 內存溢齣與訪問越界。 第七章:附錄(光盤內容說明) 光盤內容概述: TMS320F240x係列DSP的官方數據手冊(Datasheets)。 TMS320F240x係列DSP的參考手冊(Reference Manuals)。 TI提供的匯編和C語言編譯器工具鏈。 Code Composer Studio(CCS)集成開發環境的安裝與使用說明。 本書中所有示例程序的源代碼(匯編和C語言)。 演示闆(Development Board)的原理圖和使用指南(如果適用)。 常見控製算法的參考實現代碼。 與光盤內容相關的其他技術文檔或鏈接。 如何使用光盤內容: 安裝CCS開發環境。 導入示例項目。 編譯、下載、調試程序。 參考官方文檔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本書的閱讀對象: 本書適閤於高等院校電子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嵌入式係統開發、DSP應用工程師、電機控製工程師、電源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 閱讀本書前需要具備的基礎: 紮實的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基礎。 熟悉C語言編程。 具備一定的計算機體係結構知識。 瞭解基本的信號處理概念(對某些章節會更有幫助)。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充分理解TMS320F240x係列DSP的強大功能,並能夠獨立設計和實現各種復雜的控製應用係統。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一: 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的代碼示例,而是真正深入剖析瞭TMS320F240x係列DSP的底層架構和工作原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中斷嚮量、寄存器配置和時鍾係統時的那種庖丁解牛般的細緻。對於那些渴望徹底掌握數字信號處理核心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視角是無價的。我嘗試用它來優化我項目中一個關鍵的電機控製算法,發現通過理解匯編層麵的指令集如何影響性能,我能夠將原本用C語言實現的功能在速度上提升瞭一個檔次。那種“掌控一切”的感覺,是純粹的高級語言編程難以提供的。書中對特定指令集(如MAC指令)的性能分析非常透徹,讓我對如何編寫“高效代碼”有瞭全新的認識。當然,這本書的門檻不低,初學者可能需要配閤其他基礎讀物,但對於有一定嵌入式基礎的人來說,它簡直是一本武功秘籍,讓你從“會用”晉升到“精通”。

評分

評價三: 我必須承認,最初翻開這本書時,我對“匯編與C語言多功能控製應用”的結閤點抱有一絲懷疑,總覺得兩者如何平衡是個難題。但讀完中後部關於DSP庫函數(DSP Library)與用戶自定義匯編函數的融閤部分,我的疑慮完全打消瞭。作者巧妙地展示瞭C語言的易讀性和匯編的極緻性能之間的“黃金分割點”。那種如何用C代碼調用高度優化的匯編例程,以達到既保證代碼維護性又不犧牲運行效率的精妙手法,是很多教材避而不談的“灰色地帶”。這種架構設計思想對於構建大型、高性能的嵌入式係統至關重要。書中對浮點運算單元和定點運算單元的性能對比分析,也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的算法遷移策略。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根據應用場景,理性地選擇最閤適的開發語言和工具鏈,而不是盲目地追求某種語言的“純粹性”。

評分

評價二: 這本書的實用性簡直超齣瞭我的預期,特彆是針對那些在工業控製領域摸爬滾打的工程師。我發現書裏針對F240x係列特定的外設驅動和應用實例,簡直是為實際項目量身定做的參考手冊。比如,關於PWM的死區控製和看門狗定時器的配置部分,寫得非常貼閤實際調試中遇到的痛點。我手頭的一個項目正好需要精確控製逆變器的開關時序,書中的那套基於實時中斷的服務流程,我直接復用並稍作修改,就成功解決瞭睏擾我數周的同步問題。作者顯然不是紙上談兵的學者,而是長期在一綫解決問題的實踐者。如果說有些DSP書籍是理論大全,這本書更像是“戰場急救包”——當你遇到棘手的實時性問題或低級硬件交互障礙時,它能迅速提供經過實戰檢驗的解決方案。光盤裏的配套資源,雖然我還沒完全看完,但光是能看到那些工程級的源代碼結構,就已經受益匪淺瞭。

評分

評價五: 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難度係數相當高,它並非一本輕鬆的入門讀物,更像是一本麵嚮資深嵌入式係統架構師的參考手冊。我發現自己需要頻繁地查閱TMS320F240x的數據手冊來配閤閱讀,這說明本書的密度非常大,信息量爆炸。然而,正是這種密度,保證瞭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我尤其喜歡最後幾章中關於實時操作係統(RTOS)在DSP上的裁剪和移植案例,它沒有直接給齣某個商業RTOS的完整代碼,而是從DSP資源(如定時器、郵箱、信號量)的角度,指導讀者如何構建一個輕量級的、專為電機驅動優化的調度框架。這種“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式,比直接提供成品方案更具啓發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教你如何使用F240x,更教你如何像TI的專傢那樣去思考和設計基於該平颱的復雜控製係統。

評分

評價四: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風格非常清晰,盡管內容涉及復雜的時序圖和內存映射,但作者運用大量的流程圖和硬件框圖,使得抽象的概念變得可視化。特彆值得稱贊的是,關於啓動代碼(Startup Code)的解析部分,以往我總是跳過這部分,認為它是枯燥的初始化步驟。然而,這本書將啓動過程分解成瞭十幾個邏輯階段,並詳細說明瞭每一個階段對內存段(如.text, .data, .bss)的重定位工作。這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C語言程序是如何從冷啓動狀態一步步“蘇醒”並開始執行 `main` 函數的。這種對啓動機製的深度挖掘,對於進行固件升級(Bootloader)開發和係統診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基礎知識。總而言之,這本書在“構建可信賴的底層係統”方麵,提供瞭紮實的理論基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