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Altium Designer10 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陈学平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302312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主要讲述了AltiumDesigner10.0的电路设计与制作技巧,介绍了AltiumDesignerRelease10的安装、激活、软件中文化的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原理图编辑环境及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原理图元件库的制作方法及添加封装的方法、PCB封装库元件的制作方法、PCB板的各种设计规则,并且重点介绍了类布线规则的设计方法、PCB板的布局布线,后用两个典型实例来对前面的相关内容进行强化训练。读者通过对《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的学习能够掌握AltiumDesigner10.0软件的电路设计方法。
《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电子信息工学结合模式系列教材:AltiumDesigner10.0电路设计实用教程》主要面向广大的电子线路初学者及有一定基础的Altium电子线路设计爱好者和大电子信息类的学生,配合他们掌握电路设计软件使用的需要而编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手里还有好几本市面上流传的PCB设计书籍,它们往往侧重于介绍各种高级功能,比如复杂的多层板设计、差分对的布线约束,或者特定的制造工艺要求。但说实话,这些内容对于我目前主要在做的是一些简单的两层或四层板项目来说,显得过于超前和空泛,真正需要解决的“卡点”却常常被一带而过。而这本《实用教程》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实用”二字。它把重点放在了流程的完整性上——从元件原理图的建立、到如何精确地进行元件封装管理,再到PCB布局的初期规划和布线策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布线时,对于“走线优先级”的区分。他没有要求你一开始就掌握所有复杂的规则设置,而是先教会你如何通过视觉和基本规则(比如最小线宽、间距)完成一个能流片的设计。这种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让我能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小项目中去,而不是陷在理论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每完成一个小章节的学习,我都能立即打开软件实践一遍,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是任何纯理论书籍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评分作为一名有多年嵌入式系统经验的工程师,我过去主要依赖的是其他一些知名的EDA工具,转换到Altium Designer 10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思维模式的切换。不同的软件对设计数据的管理逻辑和界面交互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本教程给我的最大惊喜,就是它对Altium特有的一些设计哲学和工作流的细致阐述。例如,它对“项目”(Project)和“库”(Library)之间关系的深度解析,就非常到位。很多老牌工程师在用新软件时都会遇到的问题——元件库和原理图库的相互引用、设计变更如何高效地同步——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操作演示。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元件关联性”时所采用的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元数据管理,保证PCB上的丝印信息和物料清单(BOM)的一致性。这对于后续的采购和物料追溯环节至关重要,而很多入门教程往往会忽略这些“非设计核心”但却是“工程实现”的关键环节。这本书的深度恰好卡在了“能设计”和“能生产”之间的黄金分割点上。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沉稳、严谨,不带任何浮夸的修辞,这一点我很欣赏。在讲解到一些涉及可靠性和标准化的内容时,作者的措辞显得非常专业和负责任。例如,在涉及到焊盘设计和阻抗控制的初步介绍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对于不同工艺下标准线的考虑,体现了作者对PCB制造过程的深刻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设计软件的操作技巧只占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于你对物理实现的理解。这本书虽然是基于Altium Designer 10这个相对早期的版本编写的,但其核心的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很多高级版本的新功能固然强大,但底层的设计逻辑从未改变。通过这本书打下的坚实基础,我相信即便将来我升级到最新的软件版本,也能迅速适应,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如何”点击那个按钮。这种对基础原理的重视,使得这本书具有了超越软件版本限制的持久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坦率地说,对于我这个刚接触硬件设计的新人来说,简直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我之前尝试过看一些更偏向理论和标准规范的教材,结果就是一头雾水,那些密密麻麻的规则和术语,读起来比看天书还费劲。但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接地气,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电源完整性或者信号完整性理论,而是带着你一步一步地在Altium Designer 10这个平台上“玩”起来。我记得我最开始连如何正确地建立项目文件都搞不清楚,光是元件封装库的调用就能把我折腾半天。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初学者的痛点,他用非常直白的语言,配合大量的屏幕截图和操作步骤,把每一个菜单和工具栏的功能都解释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关于原理图的绘制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出连接线,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一个好的原理图应该如何组织,如何确保层次结构的清晰,这对于后续的PCB设计至关重要。我甚至感觉不像是在读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有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坐在我旁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完成我的第一个设计。这种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让原本枯燥的软件学习过程变得充满成就感。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时,其实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场上关于Altium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简单地把软件帮助文档翻译成中文,或者拼凑一些零散的技巧。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是一套经过精心组织和优化的“学习路径图”。它的章节安排逻辑性极强,从最简单的原理图输入,到复杂的层叠定义,再到最后的输出Gerber文件进行验证,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没有出现内容上的跳跃或者逻辑上的断裂。我最看重的是它在“PCB布局”环节的处理方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教你如何拖拽元件,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如何设置设计规则(DRC),如何利用规则检查来避免低级错误。我通过这本书学会了如何预先设置好电源层的分割、如何管理过孔的样式,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设计效率,也减少了后期反复修改的次数。这种注重前期规划和自动化检查的理念,对于任何追求高质量设计的工程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宝贵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