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電子電路圖識圖技巧:升級版 | 作者 | 張擁軍 |
| 定價 | 29.80元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11552864 | 齣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依據電子電路的基本特點,結閤實際工作對電子電路識圖的要求,詳細介紹瞭電子電路識圖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電子元件的識彆、電子器件的識彆、集成電路識彆、模擬電子電路基本單元識圖和數字電子電路基本單元識圖。本書可供電工與電子技術人員學習使用,也可供職業學校電工電子專業的師生參考使用,還可作為職業技能培訓部門的教學用書。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前言 章電子元件的識彆1 1��1電阻器1 1��1��1固定電阻器1 1��1��2可變電阻器11 1��1��3特殊電阻器15 1��2電容器20 1��3電感器29 1��4變壓器34 1��5常用接插件39 第2章電子器件的識彆42 2��1二極管42 2��2晶體管50 2��3場效應晶體管55 2��4晶閘管57 2��5其他器件的識彆60 2��5��1繼電器60 2��5��2電聲器件62 第3章集成電路的識彆66 3��1集成電路的分類及型號命名方法66 3��1��1集成電路的分類66 3��1��2國産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型號命名 方法68 3��2集成電路應用電路識圖基礎70 3��2��1集成電路應用電路的功能和 特點70 3��2��2集成電路應用電路的識圖方法 和注意事項70 3��2��3集成電路引腳的識彆71 第4章模擬電子電路基本單元的 識讀76 4��1二極管整流濾波電路76 4��1��1二極管半波整流電路76 4��1��2二極管橋式整流電路76 4��1��3濾波電路78 4��2直流穩壓電源電路80 4��2��1穩壓管穩壓電路80 4��2��2三端穩壓集成電路81 4��2��3可調穩壓集成電路82 4��3低頻小信號放大電路83 4��3��1共發射極放大電路83 4��3��2共集電極放大電路85 4��3��3多級放大電路86 4��4低頻功率放大電路89 4��4��1OCL功率放大電路89 4��4��2OTL功率放大電路91 4��4��3集成功率放大電路92 4��5集成運算放大器電路93 4��5��1集成運算放大器93 4��5��2運放綫性應用電路95 4��5��3比較器電路98 4��6正弦波振蕩電路99 4��6��1RC振蕩電路100 4��6��2LC振蕩電路101 4��6��3石英晶體振蕩電路102 第5章數字電子電路基本單元的 識讀103 5��1邏輯代數和邏輯門電路103 5��1��1邏輯代數基礎103 5��1��2邏輯門電路105 5��1��3門電路電氣參數107 5��2組閤邏輯電路110 5��2��1編碼器110 5��2��2譯碼器112 5��2��3顯示譯碼器113 5��3觸發器116 5��3��1基本SR鎖存器116 5��3��2JK觸發器118 5��3��3D鎖存器和D觸發器119 5��4時序邏輯電路121 5��4��1寄存器122 5��4��2計數器124 5��4��3集成計數器125 5��5脈衝産生和整形電路130 5��5��1單穩態觸發器130 5��5��2施密特觸發器133 5��5��3多諧振蕩器135 5��5��4555定時器135 參考文獻138 |
| 編輯推薦 | |
| 技工院校電子類專業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我個人對純理論的教材興趣缺缺,我更需要的是那種能夠立刻在工作中派上用場的“實戰手冊”。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似乎深諳現代電子係統設計中“模塊化”和“集成化”的趨勢。它沒有花大篇幅去解釋半導體物理,而是集中火力在如何理解SoC(係統級芯片)的接口圖、FPGA的內部邏輯框圖,以及常見的電源管理模塊(PMIC)的連接示意圖。書中對於那些代錶著高密度集成塊的特殊符號的解析,是其價值的集中體現。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集成芯片數據手冊上的圖,往往是高度抽象的,隻有關鍵引腳的邏輯關係。這本書就針對性地提供瞭如何從這些高度抽象的符號中,逆嚮推導齣其在係統中的作用和限製。我尤其喜歡它對“信號完整性”相關的圖示解讀,例如,書中如何通過圖上的阻抗匹配標記和終端電阻的設置,來判斷設計者對高速信號的處理意圖,這對我進行PCB後期評審時非常有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專業,配色沉穩,字體排版也顯得嚴謹。我通常對技術類書籍的視覺效果不太挑剔,但這本書在保持專業感的同時,也兼顧瞭一定的易讀性,這在眾多晦澀難懂的電路圖冊子中算是難得的。內容上,我最欣賞它對基礎概念的梳理,尤其是在講解復雜電路符號的演變過程時,作者似乎花費瞭大量精力去追溯曆史淵源,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定義。這種溯源性的講解,讓我這個在校期間對模擬電路就感到吃力的讀者,終於能將那些抽象的符號和實際的器件功能建立起更牢固的聯係。例如,書中對一些特定元件在不同國傢標準(ANSI, IEC)下的錶示差異進行瞭詳盡的對比,這對於那些需要閱讀國際設計文檔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參考資料。翻閱前幾章,感覺作者的意圖很明確:不是教你設計電路,而是教你如何快速、準確地“閱讀”和“理解”彆人畫的電路圖。從係統框圖到詳細原理圖的過渡,處理得非常流暢,沒有齣現那種讓人感覺生硬跳躍的閱讀體驗。這套梳理方法論,比我之前零散學習的經驗要係統和高效得多。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層層遞進,絲毫沒有給人“東拼西湊”的感覺。它的結構設計仿佛是為初學者到中級工程師設置的一條平滑的學習麯綫。開篇的“基礎符號速查”部分,雖然基礎,但其歸類方式非常新穎,是按照功能域而非字母順序來編排的,這更符閤工程師在實際工作中尋找信息的習慣——你往往記得一個電路是做什麼的,而不是它的符號長什麼樣。隨後,對“控製信號”和“反饋迴路”圖示的專項討論,解決瞭我在理解閉環係統時的很多睏惑。以前我看帶PID控製的圖,總是被那些復雜的反饋箭頭繞暈,但這本書提供瞭一種“信號流嚮可視化”的方法,通過特定的綫條粗細和箭頭樣式,來區分主信號路徑和輔助調試信號路徑。此外,書中對不同繪圖軟件輸齣的圖紙差異,也做瞭一個側麵的探討,雖然沒有直接給齣軟件操作指南,但通過對比,讓我意識到很多“錯誤”的解讀其實隻是不同工具生成標準的差異,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視野,讓我對圖紙的兼容性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我是一個對電路圖的“細節強迫癥”患者,過去在查找某個特定連接點或者確認一個反饋迴路的走嚮時,經常因為圖紙的復雜度和繪圖風格的不統一而感到心力交瘁。這本書的第二個亮點,在於它對圖紙布局和信息層次的構建邏輯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它不僅僅停留在“這個是電阻”的層麵,而是探討瞭在一個規範的原理圖設計中,信號流、電源路徑、地綫是如何被組織和分離的。書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討論瞭“關鍵節點的標注規範”,這對我後續查看一些老舊或非標準化的工業圖紙幫助極大。作者提供瞭一套自洽的解讀框架,當你遇到一個信息量過載的復雜圖紙時,可以依據這個框架,先快速鎖定電源和地,再追蹤核心處理單元的輸入輸齣,最後纔是分支電路的細節。這種自頂嚮下的閱讀策略,極大地提高瞭我的查閱效率。而且,書中對一些常見的設計陷阱,比如交叉綫圈的處理、多層闆的符號錶示等,都有非常實際的案例分析,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手把手指導你如何看圖,而不是枯燥的教科書。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工具性極強,但又不失學術深度”。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對“文檔化”和“規範化”的強調。在許多工程項目中,圖紙的質量直接決定瞭後續維護和故障排查的成本。這本書似乎肩負著一種“推廣良好繪圖習慣”的使命。它詳細闡述瞭為什麼一個好的電路圖需要遵循某些布局原則,比如為什麼某些模塊必須放在圖紙的右側(代錶輸齣端)等設計“潛規則”。這種對“為什麼”的解釋,遠比單純的“怎麼做”更有價值。對於我這種需要經常跨部門溝通技術細節的崗位來說,能夠理解不同團隊對圖紙的隱含要求,是高效協作的關鍵。閱讀完這本書後,我在審閱供應商提供的原理圖時,明顯更加自信和挑剔瞭,能迅速指齣那些可能引發歧義的繪圖瑕疵。它沒有提供任何全新的電路理論,但它提供瞭一把解讀現有世界所有電路圖的萬能鑰匙,這種能力上的提升,是任何理論書籍都無法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