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設計工程實踐
定價:30.00元
作者:陳世文
齣版社:國防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180833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電子設計工程實踐》(作者陳世文)是一本綜閤性強的實例教程,需要讀者具備的基礎,包括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單片機技術、c語言程序開發、EDA技術、硬件描述語言等方麵的知識,所涉及的課程知識與工具的具體使用方法由於篇幅所限沒有進行具體講解,隻進行瞭簡要介紹,請讀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參考相關書籍、資料進行掌握。全書共分5章。
內容提要
《電子設計工程實踐》(作者陳世文)是作者指導本科生科技創新課題和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工作成果總結,注重內容的實用性和實踐性。通過3個典型的電子設計案例的完整實現過程,詳細講解利用單片機、FPGA進行電子係統設計的方法、步驟,給齣瞭2011年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奬作品的設計報告。全書共分5章,內容包括:電子設計工程實踐問題、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基於MCS51單片機的溫度顯示報警器設計、FPGA係統設計與開發實例、基於GPS和GSM的放射源監控係統設計實例。附錄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作品實例。本書所有設計案例的源代碼可以從國防工業齣版社網站://.ndip.下載。《電子設計工程實踐》可以作為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進行電子製作、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踐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培訓的輔導教材,對畢業求職和電子産品研發人員也具有的參考價值。
目錄
章 電子設計工程實踐概述 1.1 eda技術與現代電子設計 1.2 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1.3 電子設計工程問題 1.3.1 電子設計中的emc與抗乾擾 1.3.2 可靠性設計 1.3.3 可測性設計 1.3.4 電子係統的故障診斷與排除 第2章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2.1 常見基本單元電路 2.2 開發工具 2.2.1 模擬、數字電路仿真工具 2.2.2 單片機仿真工具 2.2.3 fpga開發工具 2.2.4 pcb設計工具 2.3 電子工藝技能 2.4 測試儀器儀錶 2.4.1 信號發生器 2.4.2 示波器 2.4.3 頻譜儀 2.4.4 邏輯分析儀 第3章 基於mcs51單片機的溫度顯示報警器設計 3.1 硬件設計 3.1.1 器件選擇 3.1.2 電路原理圖設計 3.2 源代碼開發 3.2.1 文件組織結構 3.2.2 sourceiight編碼 3.3 詳細源代碼及其說明 3.3.1 主程序 3.3.2 ds18b20程序 3.3.3 中斷程序 3.3.4 按鍵程序 3.3.5 液晶顯示程序 3.4 編譯調試過程 3.5 芯片燒錄 3.6 作品功能演示 3.7 改進美化 第4章 fpga係統設計與開發實例 4.1 eda概述 4.2 fpga開發基礎 4.2.1 ahem的fpga/cpld器件 4.2.2 fpga開發工具介紹 4.3 基於fpga的音頻處理實例 4.3.1 係統設計 4.3.2 12c控製模塊 4.3.3 外圍控製模塊 4.3.4 建立頂層文件 4.3.5 利用modelsim進行仿真 4.4 係統小結 第5章 基於gps和gsm的放射源監控係統設計實例 5.1 總體方案設計 5.2 硬件設計 5.2.1 模塊主要特性介紹 5.2.2 硬件電路實現 5.3 軟件設計 5.3.1 單片機軟件部分 5.3.2 windows端軟件設計 5.4 總結 附錄 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作品實例 附錄a 電子設計競賽概況 附錄b 2011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目 附錄c 電子設計作品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對動手實踐有著極高熱情的電子愛好者,但總是在理論知識的深度上感到瓶頸。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為什麼”(理論)和“怎麼做”(實踐)緊密地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它不像某些百科全書那樣隻是羅列知識點,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驗模塊,引導讀者逐步深入。舉個例子,在講解模數轉換器(ADC)時,它不僅解釋瞭量化誤差和信噪比,還專門設置瞭一個章節,教你如何通過軟件濾波和硬件降噪技術(如采用隔離電源和閤適的去耦電容布局)來提升最終的測量精度,並提供瞭可下載的參考代碼和測試數據。這種以項目為導嚮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興趣,讓我不再懼怕那些看起來高深莫測的模擬前端設計。讀完這本書,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點亮LED”項目,而是開始敢於挑戰更復雜的信號采集與處理係統。
評分我是一名剛入行的嵌入式軟件工程師,雖然對底層硬件有所瞭解,但在進行復雜的係統級設計時,總感覺力不從心,尤其是在處理高速信號完整性和電源完整性這類“硬骨頭”問題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從器件選型到係統集成完整的思維框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PCB布局布綫的章節,它不再是簡單地強調“走綫要短”,而是深入剖析瞭電磁兼容性(EMC)的原理,解釋瞭為什麼某些布局會導緻輻射超標,並提供瞭量化的設計準則。我之前總覺得EMC是交給專業機構測試時纔需要考慮的事情,但書中通過生動的案例展示瞭,糟糕的布局在早期設計階段就會埋下隱患,後期修改成本極高。此外,書中對不同類型連接器的特性、熱管理方案的取捨,都有非常精闢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是標準教科書裏往往一筆帶過的“工程經驗”。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對“做好電子産品”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教會我的遠不止是技術,更是一種嚴謹的工程哲學。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質量簡直無可挑剔。在技術書籍中,清晰的視覺呈現是理解復雜概念的關鍵,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所有的原理圖都使用瞭統一、規範的符號,關鍵信號路徑的標注清晰明瞭,即便是多層闆的剖麵圖,也能一眼看齣信號的走嚮和地平麵的處理方式。更贊的是,作者對一些抽象的物理現象,比如阻抗匹配,使用瞭大量生動的類比和動畫化的描述(雖然是靜態圖片,但效果極佳),讓原本枯燥的傳輸綫理論變得易於消化。我曾嘗試閱讀一些國外引進的教材,雖然內容權威,但由於翻譯和文化差異,理解起來總有些彆扭。而這本書,完全是根植於我們本土的研發環境和標準,語言流暢自然,術語運用精準到位。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精心製作的工程手冊,讓人愛不釋手,願意反復翻閱。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電子工程愛好者的福音!我一直苦於找不到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能貼近實際操作的教材,市麵上很多書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就是零散的經驗分享。然而,這本書卻完美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僅僅是羅列瞭各種電路原理和設計規範,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大量的實例和項目,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將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實際可行的電路。比如,在講解低功耗設計時,作者並沒有停留在公式推導上,而是結閤瞭實際的物聯網設備應用場景,詳細分析瞭不同電源管理策略的優劣,並且給齣瞭具體的代碼和硬件布局建議。讀完相關章節,我立刻動手嘗試瞭一個便攜式傳感器項目,效果齣乎意料地好,電池壽命遠超我的預期。書中對新興技術的介紹也非常及時,比如FPGA在信號處理中的應用,作者不僅講解瞭底層邏輯,還引導我們使用最新的開發工具進行仿真和調試。這種全方位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工程實踐能力,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書呆子”,而是真正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工程師。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書,畢竟電子設計領域的新知識層齣不窮,很難有一本書能跟得上時代。但這本書的編寫者顯然對行業有著深厚的洞察力。它沒有沉溺於講解已經淘汰的過時技術,而是將重點放在瞭當前工業界廣泛應用的核心技術棧上。例如,在介紹現代微控製器(MCU)架構時,它沒有停留在傳統的馮諾依曼結構,而是詳細對比瞭Cortex-M係列和RISC-V架構的優缺點,並給齣瞭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型建議。我特彆欣賞它在“故障排除與調試”部分所花費的心思。書中列舉瞭大量實際測試中遇到的棘手問題,比如時序違例、漂移噪聲等,並詳細描述瞭如何利用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工具,通過科學的排查步驟定位問題的根源。這部分內容對於獨立開發者和小型團隊來說價值連城,它極大地縮短瞭試錯周期,讓人感覺好像身邊隨時有位資深工程師在指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