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學常識一本通/經典讀庫
定價:29.80元
作者:《經典讀庫》編委會
齣版社: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204139361
字數:
頁碼:31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國學常識一本通/經典讀庫》以國學常識的實用性、典型性和廣泛性為著眼點進行編排,內容涵蓋瞭語言文學、思想學術、典章製度、宗教文化、稱謂文化、禮法民俗、衣食住行、字裏乾坤、書畫麯藝、教育科技及天文地理等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摘取各個領域和學科中具代錶性、實用的內容,進行深度評說,既有分門彆類的嚴謹解釋,又有引人人勝的傳聞逸事,融知識性、趣味性、全麵性於一體。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隻要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就可以通過《國學常識一本通/經典讀庫》獲取你*感興趣、*需要瞭解、*應該知道的國學常識。
目錄
語言文學
中國部詩歌總集是什麼?
什麼是楚辭?
“”的含義是什麼?
“先秦散文”是什麼?
賦是什麼?其代錶人物是誰?
珍本、孤本、抄本分彆是什麼意思?
樂府、樂府詩、新樂府之間有什麼關係?
誌人小說和誌怪小說是什麼?
什麼是“駢文”?
宮體詩是什麼?
古體詩、近體詩、新體詩是什麼?
律詩和絕句是什麼?
宋詞的兩大流派是什麼?各自的代錶作傢都有誰?
唐傳奇是什麼?
“話本”是什麼?
章迴小說是什麼?
“八股文”是什麼?
元麯、元雜劇是什麼?
“彈詞”是什麼?
“初唐四傑”指的是誰?
“建安七子”指的是哪七個人?
“三曹”指的是誰?
“詩仙”和“詩聖”分彆指誰?
“唐宋八大傢”指哪八傢?
“蘇門四學士”指的是哪四個人?
“三蘇”指的是哪三個人?
“元麯四大傢”指的是哪四個人?
是誰開創瞭田園詩?
“三言二拍”是指什麼?
什麼是“樂府雙璧”?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指哪四部?
《韆字文》剛好一韆字嗎?
《三字經》為什麼能成為“濛學之冠”?
《唐詩三百首》有三百首詩嗎?
《古文觀止》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個有正式名稱的詩派是什麼?
中國文學史上的部詞集是什麼?
中國部文學理論專著是什麼?
哪部古代字典收錄漢字多?
中國部長篇章迴小說是哪部?
哪部書是中國曆史上規模大的一部叢書?
古代史書有幾種類型?
古代史書的幾種體例和各自特點是什麼?
“二十四史”指的是哪些史書?
“前四史”指的是哪幾本史書?
思想學術
《周易》是本什麼書?
“諸子百傢”的百傢是實指嗎?
“九流十傢”指的是什麼?
……
典藏製度
宗教文化
稱謂文化
曆法民俗
衣食住行
字裏乾坤
書畫麯藝
教育科技
天文地理
作者介紹
無
文摘
《國學常識一本通/經典讀庫》:
另外一個傳說是一個佛教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和尚違背瞭師父的教誨,死後轉世被罰為一條魚,而且在背上還有一棵樹。每當水流湍急、波濤洶湧之時,背上的樹就會讓它極其痛苦,甚至鮮血淋灕。有一天,他前世的師父路過海上,碰巧看到他受苦的樣子,於是慈悲心起,想要救他脫離苦海。迴到寺廟中,師父做瞭一場水陸法會,幫助這位徒弟贖罪,終於這位徒弟重新為人。但是他背上的那棵樹被師父收去,並雕刻成瞭魚的樣子,掛在寺院的中央,起到時刻警醒的作用。
據《唐摭言》書中記載,“有一白衣問天竺長老雲:‘僧捨皆懸木魚,何也?,答曰:‘用以警眾’。白衣曰:‘必刻魚何因?’長老不能答,以問卞悟師。師曰:‘魚晝夜未嘗閤目,亦欲修行者晝夜忘寐,以至於道’”。這就是說和尚敲木魚是用來警醒眾人的,為什麼要敲木魚,是因為魚晝夜不閤眼,修行者也要晝夜不間斷地修行,纔能盡快接近佛道。這和上麵所講述的兩個故事所傳達的意思是一緻的。
……
序言
無
購買這本書之前,我對“經典讀庫”這個品牌就有所耳聞,但實物到手後,對它在文化傳承上的用心程度感到由衷的敬佩。這本書的選材非常具有代錶性,它不偏不倚,全麵地覆蓋瞭古代中國文化的主要脈絡。我尤其喜歡它對“古代科技成就”那一章節的梳理。過去我總認為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緩慢,但書中詳細介紹瞭造紙術的演進、古代天文颱的精妙構造,甚至還包括瞭古代的醫學典籍中對人體奧秘的早期探索。這些內容並非高高掛起,而是用非常平實的語言解釋瞭這些成就的原理和曆史意義。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介紹這些成就時,往往會將其置於當時的全球背景下進行比較,讓我深刻認識到中華文明在特定曆史時期的領先地位和創造力。這本書在嚮我們展示“我們是誰”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激發瞭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對繼續探索未知領域的勇氣。它不隻是一本“通”書,更是一部激勵人心的文化史詩的縮影。
評分我平時工作很忙,閱讀時間非常碎片化,很多厚重的經典書籍很難堅持讀下去。這本書的另一個優點,也是我非常看重的一點,就是它高度凝練的文字錶達能力。它似乎有一種魔力,能把原本需要幾百字纔能闡述清楚的道理,用寥寥數語精準概括,卻又不失神韻。比如,對“二十四節氣”的描述,沒有長篇大論的農耕知識,而是用非常詩意和科學兼具的語言,概括瞭每個節氣的氣候特徵和物候變化,讀起來既像在學地理,又像在品味一首韻律和諧的詩歌。這種“短小精悍”的特點,使得我可以在通勤的地鐵上,或者午休的間隙,快速消化一個知識點,而且這些知識點不會輕易遺忘,因為它們被提煉得非常到位,如同一個個智慧的“膠囊”。這本書的檢索係統也做得非常人性化,當你對某個特定概念(比如“禪宗六祖”)産生疑問時,可以迅速定位到相關條目,獲得一個全麵而簡潔的解答,極大地提高瞭學習效率。對於時間緊張但又渴望充實精神世界的現代人來說,這簡直是福音。
評分這本《國學常識一本通/經典讀庫》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書的裝幀設計就很有古樸典雅的味道,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我本來以為這種“常識”類的書會寫得比較枯燥乏味,像教科書一樣乾巴巴的,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印象。它不僅僅是羅列知識點,更像是在引人入勝地講述一個個文化故事。比如,書中對“禮”的闡述,就不是簡單地定義什麼是禮儀,而是從周代“禮崩樂壞”的曆史脈絡講起,再延伸到儒傢思想中“剋己復禮”的深刻內涵,讓我對這個字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理解。作者在講解那些拗口的古籍典故時,也總能找到巧妙的比喻,將抽象的哲學概念與日常生活聯係起來,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有一種撥雲見霧的暢快感。特彆是對一些經典篇目如《論語》《孟子》的精要解讀,不再是簡單的注釋,而是融入瞭現代人如何去實踐這些古老智慧的思考,讓人覺得這些流傳韆年的文字,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選擇也十分考究,閱讀體驗極佳,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哪裏是一本工具書,分明是一本能帶你穿越時空,與古代聖賢對話的引路石。
評分我最近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意象和象徵特彆感興趣,正好翻開瞭這本《經典讀庫》係列的書,發現它在處理這些文化符號時,細膩得令人驚嘆。它不像市麵上那些淺嘗輒止的普及讀物,隻是簡單告訴你“梅蘭竹菊代錶什麼”,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些意象在不同朝代、不同文人筆下所承載的文化密碼和情感投射。比如,關於“月亮”的意象,書中不僅引用瞭蘇軾的“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更追溯瞭它在先秦楚辭中的神秘色彩,再對比唐詩宋詞中寄托的思鄉、懷古之情,展現瞭中國人對同一自然物象跨越韆年的情感變遷。這種深挖文化基因的做法,讓我看書時總忍不住停下來,迴味再三。而且,它對一些古代的服飾、建築、節日習俗的介紹,也配上瞭精美的圖示或詳盡的文字描摹,讓那些隻存在於書本上的畫麵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聞到仲夏夜裏艾草的清香,感受到端午時節激烈的龍舟鼓點。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沉浸在那個文化場域之中,去切身體會古人的生活哲學和審美情趣。這本書的學術性與可讀性達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評分說實話,我買這本書之前,對“國學”這個詞匯是有些敬畏的,總覺得那是需要深厚學識纔能觸碰的領域,總怕自己看不太懂,或者一知半解。然而,這《國學常識一本通》的編排邏輯簡直是天纔。它采用瞭模塊化、遞進式的結構,從最基礎的“天文曆法”和“地理分野”開始,然後逐步過渡到哲學思想、文學藝術,最後纔是比較復雜的典章製度。這種安排,就像是為初學者量身定做的一條平緩上升的階梯。我發現自己對一些過去覺得晦澀難懂的概念,比如“陰陽五行”的辯證關係,或者“六藝”的具體內容,都能通過書中清晰的圖錶和條分縷析的講解,迅速建立起知識框架。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姓氏起源”那一部分的處理方式,不再是簡單的族譜羅列,而是結閤瞭古代的社會結構和宗法製度,讓我明白瞭“傢”在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是讓你成為專傢,而是讓你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有邏輯的國學知識體係的“骨架”,有瞭這個骨架,你再去閱讀任何一部經典,都會感到胸有成竹,不再是盲人摸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