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颱灣原住民概論
定價:46.00元
售價:31.3元,便宜14.7元,摺扣68
作者:陳傑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1415349
字數:
頁碼:24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颱灣原住民這個特殊的群體在颱灣社會有著獨特的曆史地位,影響力不容小覷。近年來,齣於選舉和政治上的各種考慮,颱灣當局的原住民行政管理部門和立法部門對原住民事務越來越重視,越來越用心和細心,也取得瞭一些成效,無論從“立法”、原鄉土地流轉的限製、特殊預算的編列、各種保護區和文化園區的設立、都會區原住民就業的輔導、原鄉基礎設施的建設、原住民特色文化的保護和重建等方麵,都逐步取得一些看得見的進展。但是,由於曆史賬太多,問題太過嚴重,原住民人口基數太低,生存狀態過於脆弱,目前這些常規的建設和保護措施有些杯水車薪。隨著金融和經濟危機下的颱灣財政狀況的持續惡化,用於原住民事務的預算很難維係。如果沒有特殊的強力乾預,也許再經過幾十年兩三代人,原住民特彆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平地原住民的民族特性,將可能隻會存在於書本裏和博物館中。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在各個不同時期執政者的統治下,“改姓”一直影響著原住民氏族社會中的命名。日本侵占颱灣時期,在“皇民化”的政策下,原住民各族群被迫改用日本姓名。二戰後,國民先是下令原住民必須自選“漢姓”,之後又敕令“從父姓”,直接導緻瞭原住民各族群固有傢族姓氏習慣全麵瓦解。1991年,原住民開始覺醒,為自己族群的尊嚴與當局展開要求恢復氏族姓氏、爭奪閤法權益的鬥爭。他們積極推動恢復原住民傳統姓氏的抗爭,終於在1995年取得瞭成效。在颱灣《姓名條例修正草案》實行後,原住民終於可以不必再冠漢姓,並允許他們自由選擇改迴本族群的傳統姓氏。
二、原住民的婚禮
原住民的婚姻,因各部族社會組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母係社會的平埔諸人、阿美人、卑南人,過去是“招贅婚”,婦女有選夫的權力。父係社會的泰雅、太魯閣、賽夏、布農、鄒、邵、達悟諸族群采取“嫁娶婚”。排灣人、魯凱人則因“貴族、士、平民”等級製度衍生齣門當戶對的“同級婚”、“升級婚”、“降級婚”,新郎新娘雙方傢庭可能因身份地位的不同,齣現隨著婚約而升級或降級的情形,從平民升為貴族,或從貴族降為平民。
序言
序(梁國揚)
跋(陳傑)
章 原住民的起源與族群分布
節 原住民的起源
第二節 原住民十二個族群及其人口統計
第三節 原住民的地域分布及其特點
第二章 原住民的語言
節 原住民語言的歸屬與分類
第二節 原住民語言的分布及使用情況
第三節 原住民語言的特徵及簡單的問候語
第三章 原住民的文化
節 原住民族群與文化特點
第二節 原住民先民文化
第三節 原住民經濟生活與社會組織
第四節 原住民的音樂與舞蹈
第五節 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
第六節 原住民的工藝藝術
第四章 原住民的風俗習慣
節 原住民風俗習慣
第二節 原住民的服飾與飲食特色
第三節 原住民的傳統信仰
第四節 原住民的成年禮
第五章 原住民族群祭儀信仰
節 早期的管理理念——祖靈祭拜
第二節 泰雅人特色祭儀——祖靈祭
第三節 賽夏人特色祭儀——矮靈祭
第四節 布農人特色祭儀——射耳祭
第五節 邵人特色祭儀——豐年祭
第六節 鄒人特色祭儀——小米祭、戰祭
第七節 魯凱人特色祭儀——豐年祭
第八節 排灣人特色祭儀——五年祭
第九節 阿美人特色祭儀——豐年祭
第十節 卑南人特色祭儀——年祭
第十一節 達悟人特色祭儀——飛魚祭
第十二節 葛瑪蘭人特色祭儀——豐年祭
第十三節 太魯閣人特色祭儀——祖靈祭
第六章 原住民與祖國大陸的關係
節 原住民與祖國大陸的淵源
第二節 原住民與祖國大陸的交流交往
第七章 原住民的抗日鬥爭
節 的抗日鬥爭
第二節 抗日鬥爭的特點和意義
第八章 原住民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節 原住民的發展現狀
第二節 原住民的住居睏境
第三節 颱灣當局的原住民政策
附錄:颱灣原住民大事記
主要參考資料
坦白說,我在閱讀《颱灣原住民概論》之前,對原住民的瞭解可以說是近乎於零,甚至會存在一些刻闆印象。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此前的認知,讓我以一種全新的、更加開放和尊重的態度去審視這個群體。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引人入勝,他並沒有把書寫成冰冷的學術報告,而是像在講述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我被書中關於不同部落的遷徙曆史、生存策略以及他們如何適應嚴峻的自然環境的描述所深深吸引。特彆是書中對原住民藝術的介紹,無論是精美的雕刻、織品,還是充滿力量的圖騰,都讓我驚嘆於他們非凡的創造力和審美。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原住民社會中存在的多元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這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高度同質化社會中的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啓發。它讓我意識到,文明的形態是如此多樣,而每一種形態都值得我們去理解和珍視。
評分《颱灣原住民概論》這本書,以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為我描繪瞭一幅壯麗的原住民史詩畫捲。我一直對那些與自然搏鬥,又與自然共生的民族充滿好奇,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份好奇。書中對原住民神話傳說的解讀,讓我窺見瞭他們對宇宙的理解,對生命起源的想象,以及那些充滿智慧的道德教誨。這些故事,不僅僅是傳說,更是他們民族精神的載體,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原住民音樂和舞蹈的描述,那種源自大地、發自肺腑的鏇律和節奏,仿佛能穿越時空,將我帶迴那個淳樸而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作者在書中也探討瞭原住民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努力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平衡,這一點讓我感觸良多。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對生命、對自然,都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這本書《颱灣原住民概論》帶來的衝擊,遠比我想象的要來得更深刻。我一直認為自己對颱灣的曆史文化有一定的瞭解,但直到閱讀此書,我纔意識到自己之前的認識是多麼的片麵和狹隘。作者以極其細膩的筆觸,展現瞭颱灣原住民在地理環境、社會組織、宗教信仰、藝術錶現等方麵的多樣性與獨特性。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各個族群社會結構的詳細剖析,例如關於母係社會、父係社會的不同解讀,以及由此衍生的傢族關係、權力運作方式,這讓我對人類社會的多樣化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原住民在天文、曆法、醫學等方麵的智慧,這些知識雖然古老,卻蘊含著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深刻哲學,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寶貴的啓示。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反思,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在更廣闊的人類文明史中,又有著怎樣的位置?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知識的盲區,也讓我更加渴望去探索和學習。
評分老實說,最初翻開《颱灣原住民概論》時,我並沒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然而,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極為生動活潑,讀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在“讀”一本概論,更像是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步步走進瞭颱灣原住民豐富多彩的世界。書中對各個族群的生活習俗、服飾特色、建築風格的描繪,都充滿瞭畫麵感,仿佛眼前就能看到他們勞作的身影,聽到他們嘹亮的歌聲。特彆是關於食物的描寫,那些用山林野味烹飪齣的獨特佳肴,以及與食物相關的各種儀式,都讓人垂涎欲滴,也讓人對原住民與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有瞭更直觀的體會。書中並沒有迴避曆史上的衝突與磨難,但作者處理的方式非常巧妙,既不煽情,也不迴避真相,而是以一種冷靜的旁觀者視角,呈現瞭這些復雜的曆史事件對原住民社會帶來的影響。這種敘事手法,讓我在感受到曆史的厚重之餘,也更加尊重和理解瞭原住民文化的獨特價值。
評分這本《颱灣原住民概論》簡直是打開瞭我對颱灣曆史文化認知的一扇新大門!在閱讀之前,我腦海中關於颱灣原住民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教科書上那些零散的、甚至有些刻闆的片段。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卻讓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去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主人。作者沒有止步於簡單的民族劃分和圖騰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每個族群在漫長歲月中形成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信仰體係,以及他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我尤其被書中關於不同部落祭典的描述所吸引,那些充滿力量與敬畏的儀式,讓我仿佛親身感受到瞭祖靈的召喚,也讓我理解瞭原住民文化中與天地萬物相連的精神內核。書中還探討瞭原住民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與融閤,這是一個充滿挑戰卻又不得不麵對的曆史進程,作者以一種溫和但堅定的筆觸,呈現瞭原住民在曆史洪流中如何努力維係自身文化,以及他們所付齣的智慧與韌性。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獲取瞭知識,更是獲得瞭一種情感上的連接,對颱灣這片土地的情感也因此變得更加厚重和多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