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發現廣東:100個美觀景拍攝地
定價:88.00元
作者:李栓科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5961999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7.97萬平方韆米
5萬韆米自駕行程
橫跨經度28 52′、縱占緯度15 59′
220天秘境探索
126位職業攝影師
用車輪和腳步發現廣東
100個美麗觀景拍攝地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與廣東省旅遊局閤作發起的尋找廣東100個美麗觀景拍攝點項目,通過梳理廣東省內的現代建築、古建築、古村落、古街、濕地、園林、山嶺、現代娛樂設施、曆史印象、雕塑、珠江水係、灣仔碼頭、海灣島嶼、瀑布、魚米水鄉、風景度假區等旅遊景點,從攝影季節和角度,發掘齣100個觀景拍攝地,將廣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現給讀者、旅遊者和影愛好者,以期讓更多的人瞭解廣東、愛上廣東,享受光與影、美景與鏡頭所帶來的視覺盛宴和一段獨特的自助行。
目錄
作者介紹
>李栓科,《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曾長期從事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地區的地貌、第四紀地質環境演變等方麵的研究工作。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地理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學會理事,第29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文摘
內文文摘:
發現廣東:100 個美觀景拍攝地2——白雲山摩星嶺 :鳥瞰廣州風貌
佳觀景拍攝點:
景區高處可俯瞰廣州市
緯度:23° 11′ N
經度:113° 17′ E
大地高:382 米
觀看方位:廣州市區在東側
佳拍攝季節:
夏季
佳拍攝時間:
日齣落時分,太陽在地平綫處徘徊,與此同時,城市中萬傢燈火,自然的壯闊與人間的
繁榮在這一刻交相輝映。摩星嶺全天開放,所以不必擔心無法下山。
佳拍攝時間:
午後15:00:比晨間的光更暖,比午間的日更柔,天空在夕陽還未來臨之際顯得格外純潔、蔚藍,乾淨的藍、純粹的綠以及歲月的褐色斷垣交相輝映。
作為白雲山高峰的摩星嶺地處白雲山蘇傢祠與龍虎崗之間。382 米的海拔高度使此處成為眺望廣州市的佳去處。
康熙年間就有關於白雲山的記載,《廣東誌》在捲首將此山稱為“摩星嶺”,並點評其為“天南峰”。1965 年, 同誌親自登臨白雲山,並留下瞭“錦
綉南天”的題字。山上的另一處題字在門崗100 米處,“摩星嶺”三字鎸刻於一塊巨石之上,高有6 米有餘,也被稱為“吉星石”。雖然作為廣州製高點,登臨摩星嶺難度並不大,從山頂廣場開始,僅需一小時左右就可以登頂俯瞰羊城全貌,體驗一覽眾山小的風光。
由於山上多霧,經常能夠看到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穿破雲霧繚繞的景象,天氣晴朗時還可以遙望珠江,或是看到地標性建築“小蠻腰”。
夏日夜上摩星嶺也另有一番韻味,路燈的光從樹木的陰影中透齣來,白日的炎熱稍有消散。由於距離市區並不是很遠,山上總是能見到很多來消閑的廣州市民,或踢毽子,或聚在一起聊天。走在他們中間,聽著粵地方言說著一些似懂非懂的傢長裏短,鬧市之外也有瞭一絲煙火氣息。
攝影指導:
1. 摩星嶺是白雲山的高峰,也是廣州市的製高點。可以利用廣角鏡頭來拍攝廣州全城的風貌,白雲山的一些植被能夠作為前景;也可以利用長焦鏡頭抓取廣州市某一部分高樓林立的建築群來錶現廣州的繁華,如果既想要特寫的建築群,又想要比較大的畫麵來加強效果,可以采用拼接的手法,此時三維雲颱的使用能大幅增加接片的質量。
2. 當然,在白雲山摩星嶺拍攝日齣日落也是很好的選擇。三腳架能讓畫麵穩定,小光圈讓畫麵清晰,漸變鏡或者黑卡能夠讓畫麵整體曝光平衡,後加上反復 的嘗試,能拍齣不錯的照片。
公共交通:
摩星嶺距廣州市區較近,多量公交均可到達。同時景區入口較多,注意分辨,通常來講南門上摩星嶺較為便利。
餐飲:
粵菜、早茶、順德菜。
門票:
白雲山門票5元/人,有月票和年票。摩星嶺單獨收費,另需5元/ 人。索道上山單程全票25元/人,下山單程20元/人。電瓶車從山頂公園到摩星嶺10元/人。
住宿:
白雲山景區四周不同價位住宿較多,可以按照自己需求預訂。
民俗節慶:
重陽、中鞦等傳統節日,廣州市民常來登白雲山賞景。
風物:
廣州藝術博物院:博物館坐落在白雲山腳,前身是有著四十多年曆史的廣州美術館,院內收藏以中國曆代書畫作品為基礎,特彆是以嶺南地區的書畫作品為重點,藏品種類繁多,覆蓋曆史久,其中不少為文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
博爾赫斯書店:僅有十多平方米的微型書店,是廣州早一批的獨立書店。店內以翻譯類作品為主,按照作者姓名字母排列。在當下市場為主的大環境下依然不受所謂的“暢銷書”乾擾,堅持以自己的態度守住一片單純的文化空間。
……
序言
序言(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李栓科)
如何使用本書
章 珠三角廣府文化區(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肇慶、中山、江門、惠州市共45個拍攝點)
第二章 粵東潮汕文化區(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市共11個拍攝點)
第三章 粵東北客傢文化區(河源、梅州市共11個拍攝點)
第四章 粵北南嶺生態休閑區(韶關、清遠市共18個拍攝點)
第五章 粵西百越風情濱海區(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市共15個拍攝點)
讀完《發現廣東: 100個美景拍攝地》,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熟悉的廣東,隱藏著如此多的驚喜。書中關於廣東北部喀斯特地貌的描寫,讓我對這個地區的認知完全顛覆。那些奇特的山峰,如同鬼斧神工般矗立在雲海之中,又或是隱藏在茂密的叢林深處,構成瞭一幅幅充滿神秘色彩的畫麵。作者對這些地貌的描寫,不僅僅停留在視覺層麵,更融入瞭對當地地質形成過程的想象,以及當地人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書中對於拍攝時間的選擇,例如清晨的薄霧,或是黃昏的餘暉,都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景色的氛圍,使得每一張圖片都充滿瞭故事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美景並非遙不可及,它就隱藏在我們生活的周邊,隻是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這本《發現廣東》就是這樣一本,它點燃瞭我對生活的熱情,也讓我對探索未知充滿瞭期待。
評分作為一名深度旅行愛好者,我總是渴望發現那些隱藏在尋常風景之下的獨特之美。廣東,這個我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總是給人一種繁華都市和廣闊海岸的既定印象。然而,《發現廣東: 100個美景拍攝地》這本書,卻像一位資深嚮導,引領我重新審視瞭這個熟悉的地域。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旅遊攻略,而是將鏡頭聚焦於那些極具視覺衝擊力和人文底蘊的瞬間。書中關於粵東沿海的描述,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那些被遺忘的漁村,在日齣時分被染成金黃的海麵,古老漁船靜靜停泊在港灣,仿佛一幅幅穿越時空的畫捲。作者細緻地捕捉瞭光影在粗糙石牆上的痕跡,以及漁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這些細節構成瞭廣東海岸獨有的質樸與浪漫。書中並非簡單羅列景點,而是通過精妙的構圖和對自然光的運用,展現瞭每一個拍攝地的靈魂。閱讀過程中,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無數的拍攝計劃,迫不及待地想要親自去體驗那些文字描繪的絕美風光,用自己的鏡頭去捕捉那份動人心魄的美麗。
評分《發現廣東: 100個美景拍攝地》不僅僅是一本攝影指導手冊,更是一部關於廣東人文與自然的詩集。書中關於廣東古鎮的描繪,讓我仿佛穿越瞭時光,迴到瞭那個寜靜而古老的年代。那些保存完好的騎樓建築,蜿蜒麯摺的小巷,以及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構成瞭一幅幅生動的生活畫捲。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捕捉瞭老街上斑駁的陽光,雕花窗欞的細節,以及街頭巷尾的老人臉上慈祥的笑容。這些細節,讓古鎮的魅力得以淋灕盡緻地展現。書中對於光影的運用,更是將古鎮的曆史韻味和生活氣息烘托得恰到好處,仿佛每一個角落都訴說著屬於自己的故事。閱讀這本書,我不僅看到瞭美麗的風景,更感受到瞭廣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人文魅力。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這座城市,也讓我對旅行的意義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對於一個追求攝影藝術的愛好者來說,《發現廣東: 100個美景拍攝地》無疑是一本寶貴的參考書。它沒有落入俗套,而是以一種極其專業且充滿藝術感的視角,展現瞭廣東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珠江三角洲濕地風光的描繪。作者利用航拍技術,將廣闊的濕地公園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呈現齣來,那些縱橫交錯的水道,以及星羅棋布的島嶼,構成瞭一幅極具生命力的畫捲。書中關於不同季節、不同光綫條件下拍攝技巧的建議,也讓我受益匪淺。它教會我如何捕捉光綫在水麵的反射,如何利用前景來增強畫麵的縱深感,以及如何在後期處理中突齣景色的特點。這本書不僅僅提供瞭拍攝地點,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攝影的思考,讓我明白如何用鏡頭去解讀和錶達美。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靈感,為我的攝影創作打開新的思路。
評分翻開《發現廣東: 100個美景拍攝地》,我立刻被它所呈現的視覺衝擊力所吸引。這本書並非僅僅是簡單的景點介紹,更像是一場與廣東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的深度對話。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廣東山區風光的篇章所打動。那些雲霧繚繞的山巒,宛如仙境,作者巧妙地利用長曝光技術,將溪流的柔美和瀑布的壯闊錶現得淋灕盡緻。書中的每一個拍攝點,都經過瞭作者精心的挑選和反復的推敲,不僅僅是風景的優美,更是背後蘊含的故事和人文氣息。例如,書中對某個古村落的描繪,不僅僅停留在建築的宏偉,更深入地挖掘瞭當地的風土人情,通過畫麵展現瞭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和淳樸的民風。閱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其中,感受著山間的清風,聆聽著鳥兒的歌唱,也體味著歲月沉澱下的寜靜與和諧。這是一種全新的認識廣東的方式,讓我對這片土地産生瞭更深厚的感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