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广东: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定价:88.00元
作者:李栓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596199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7.97万平方千米
5万千米自驾行程
横跨经度28 52′、纵占纬度15 59′
220天秘境探索
126位职业摄影师
用车轮和脚步发现广东
100个美丽观景拍摄地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广东省旅游局合作发起的寻找广东100个美丽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广东省内的现代建筑、古建筑、古村落、古街、湿地、园林、山岭、现代娱乐设施、历史印象、雕塑、珠江水系、湾仔码头、海湾岛屿、瀑布、鱼米水乡、风景度假区等旅游景点,从摄影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观景拍摄地,将广东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现给读者、旅游者和影爱好者,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爱上广东,享受光与影、美景与镜头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一段独特的自助行。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文摘
内文文摘:
发现广东:100 个美观景拍摄地2——白云山摩星岭 :鸟瞰广州风貌
佳观景拍摄点:
景区高处可俯瞰广州市
纬度:23° 11′ N
经度:113° 17′ E
大地高:382 米
观看方位:广州市区在东侧
佳拍摄季节:
夏季
佳拍摄时间:
日出落时分,太阳在地平线处徘徊,与此同时,城市中万家灯火,自然的壮阔与人间的
繁荣在这一刻交相辉映。摩星岭全天开放,所以不必担心无法下山。
佳拍摄时间:
午后15:00:比晨间的光更暖,比午间的日更柔,天空在夕阳还未来临之际显得格外纯洁、蔚蓝,干净的蓝、纯粹的绿以及岁月的褐色断垣交相辉映。
作为白云山高峰的摩星岭地处白云山苏家祠与龙虎岗之间。382 米的海拔高度使此处成为眺望广州市的佳去处。
康熙年间就有关于白云山的记载,《广东志》在卷首将此山称为“摩星岭”,并点评其为“天南峰”。1965 年, 同志亲自登临白云山,并留下了“锦
绣南天”的题字。山上的另一处题字在门岗100 米处,“摩星岭”三字镌刻于一块巨石之上,高有6 米有余,也被称为“吉星石”。虽然作为广州制高点,登临摩星岭难度并不大,从山顶广场开始,仅需一小时左右就可以登顶俯瞰羊城全貌,体验一览众山小的风光。
由于山上多雾,经常能够看到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穿破云雾缭绕的景象,天气晴朗时还可以遥望珠江,或是看到地标性建筑“小蛮腰”。
夏日夜上摩星岭也另有一番韵味,路灯的光从树木的阴影中透出来,白日的炎热稍有消散。由于距离市区并不是很远,山上总是能见到很多来消闲的广州市民,或踢毽子,或聚在一起聊天。走在他们中间,听着粤地方言说着一些似懂非懂的家长里短,闹市之外也有了一丝烟火气息。
摄影指导:
1. 摩星岭是白云山的高峰,也是广州市的制高点。可以利用广角镜头来拍摄广州全城的风貌,白云山的一些植被能够作为前景;也可以利用长焦镜头抓取广州市某一部分高楼林立的建筑群来表现广州的繁华,如果既想要特写的建筑群,又想要比较大的画面来加强效果,可以采用拼接的手法,此时三维云台的使用能大幅增加接片的质量。
2. 当然,在白云山摩星岭拍摄日出日落也是很好的选择。三脚架能让画面稳定,小光圈让画面清晰,渐变镜或者黑卡能够让画面整体曝光平衡,后加上反复 的尝试,能拍出不错的照片。
公共交通:
摩星岭距广州市区较近,多量公交均可到达。同时景区入口较多,注意分辨,通常来讲南门上摩星岭较为便利。
餐饮:
粤菜、早茶、顺德菜。
门票:
白云山门票5元/人,有月票和年票。摩星岭单独收费,另需5元/ 人。索道上山单程全票25元/人,下山单程20元/人。电瓶车从山顶公园到摩星岭10元/人。
住宿:
白云山景区四周不同价位住宿较多,可以按照自己需求预订。
民俗节庆:
重阳、中秋等传统节日,广州市民常来登白云山赏景。
风物:
广州艺术博物院:博物馆坐落在白云山脚,前身是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广州美术馆,院内收藏以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为基础,特别是以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为重点,藏品种类繁多,覆盖历史久,其中不少为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博尔赫斯书店:仅有十多平方米的微型书店,是广州早一批的独立书店。店内以翻译类作品为主,按照作者姓名字母排列。在当下市场为主的大环境下依然不受所谓的“畅销书”干扰,坚持以自己的态度守住一片单纯的文化空间。
……
序言
序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
如何使用本书
章 珠三角广府文化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肇庆、中山、江门、惠州市共45个拍摄点)
第二章 粤东潮汕文化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市共11个拍摄点)
第三章 粤东北客家文化区(河源、梅州市共11个拍摄点)
第四章 粤北南岭生态休闲区(韶关、清远市共18个拍摄点)
第五章 粤西百越风情滨海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市共15个拍摄点)
读完《发现广东: 100个美景拍摄地》,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熟悉的广东,隐藏着如此多的惊喜。书中关于广东北部喀斯特地貌的描写,让我对这个地区的认知完全颠覆。那些奇特的山峰,如同鬼斧神工般矗立在云海之中,又或是隐藏在茂密的丛林深处,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面。作者对这些地貌的描写,不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更融入了对当地地质形成过程的想象,以及当地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书中对于拍摄时间的选择,例如清晨的薄雾,或是黄昏的余晖,都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景色的氛围,使得每一张图片都充满了故事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美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只是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本《发现广东》就是这样一本,它点燃了我对生活的热情,也让我对探索未知充满了期待。
评分对于一个追求摄影艺术的爱好者来说,《发现广东: 100个美景拍摄地》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它没有落入俗套,而是以一种极其专业且充满艺术感的视角,展现了广东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珠江三角洲湿地风光的描绘。作者利用航拍技术,将广阔的湿地公园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呈现出来,那些纵横交错的水道,以及星罗棋布的岛屿,构成了一幅极具生命力的画卷。书中关于不同季节、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技巧的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它教会我如何捕捉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如何利用前景来增强画面的纵深感,以及如何在后期处理中突出景色的特点。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拍摄地点,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摄影的思考,让我明白如何用镜头去解读和表达美。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灵感,为我的摄影创作打开新的思路。
评分作为一名深度旅行爱好者,我总是渴望发现那些隐藏在寻常风景之下的独特之美。广东,这个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总是给人一种繁华都市和广阔海岸的既定印象。然而,《发现广东: 100个美景拍摄地》这本书,却像一位资深向导,引领我重新审视了这个熟悉的地域。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旅游攻略,而是将镜头聚焦于那些极具视觉冲击力和人文底蕴的瞬间。书中关于粤东沿海的描述,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那些被遗忘的渔村,在日出时分被染成金黄的海面,古老渔船静静停泊在港湾,仿佛一幅幅穿越时空的画卷。作者细致地捕捉了光影在粗糙石墙上的痕迹,以及渔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这些细节构成了广东海岸独有的质朴与浪漫。书中并非简单罗列景点,而是通过精妙的构图和对自然光的运用,展现了每一个拍摄地的灵魂。阅读过程中,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无数的拍摄计划,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去体验那些文字描绘的绝美风光,用自己的镜头去捕捉那份动人心魄的美丽。
评分翻开《发现广东: 100个美景拍摄地》,我立刻被它所呈现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这本书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景点介绍,更像是一场与广东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的深度对话。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广东山区风光的篇章所打动。那些云雾缭绕的山峦,宛如仙境,作者巧妙地利用长曝光技术,将溪流的柔美和瀑布的壮阔表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每一个拍摄点,都经过了作者精心的挑选和反复的推敲,不仅仅是风景的优美,更是背后蕴含的故事和人文气息。例如,书中对某个古村落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建筑的宏伟,更深入地挖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画面展现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民风。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着山间的清风,聆听着鸟儿的歌唱,也体味着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和谐。这是一种全新的认识广东的方式,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
评分《发现广东: 100个美景拍摄地》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指导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广东人文与自然的诗集。书中关于广东古镇的描绘,让我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宁静而古老的年代。那些保存完好的骑楼建筑,蜿蜒曲折的小巷,以及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老街上斑驳的阳光,雕花窗棂的细节,以及街头巷尾的老人脸上慈祥的笑容。这些细节,让古镇的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书中对于光影的运用,更是将古镇的历史韵味和生活气息烘托得恰到好处,仿佛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阅读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感受到了广东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魅力。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这座城市,也让我对旅行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