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当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定价:47.50元
作者:薛文忠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68129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怎样将武术这一的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摆在当今各个高校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将会以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指出其原因,从学校、学生以及国家等多个视角提出改进的意见及措施。笔者希望通过《当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改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提供有益借鉴。
目录
作者介绍
薛文忠,男, 1968年7月24日出生,籍贯海南,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体育学院竞赛训练处副处长、体育健康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武术散打理论与实践,运动能力测评。
1992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体育系,1994年在广州体育学院工作。曾多次参加世界散打比赛裁判工作,主持广东省散打比赛及公安散打比赛的裁判工作。多次被邀请到各地讲学,2009年被指派代表中国教练到孟加拉国从事散打训练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
现已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课题,等省部委级课题12个;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等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编了全民健身指导书《体育与健康教程》,等4部著作。
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发展都抱有强烈的关注。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而民族传统体育更是如此。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它并没有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而是积极地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试图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手段,为民族传统体育注入新的生命力。我好奇书中是否深入分析了现有培养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提出了哪些具有创新性的改革思路。它是否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又或者,它是否关注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在于它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体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武术”就是那些拳脚功夫,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涵盖了更广泛的民间游戏和运动。但这本书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聚焦于“人才培养”这个关键点,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宏大、更系统化的视角。它不仅仅在谈论武术的套路和招式,更是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为这些宝贵的民族体育文化输送新鲜血液。书中可能触及了许多我未曾了解过的理论和实践,比如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传统体育教学,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训练效果,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依靠师徒传承,更需要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科学化的培养模式来支撑。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未来。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次穿越,将我带入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小时候看的武侠小说,到后来接触的一些实际的武术流派,都让我着迷。但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当代武术”这个概念,以及它与“民族传统体育”如何融合,并最终落脚于“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的学问远比我最初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将古老而深厚的武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塑造出具备时代精神和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这项事业的热情和期许,似乎是在勾勒一幅未来的蓝图,指引着教育者和学习者们前进的方向。读完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充满活力的武术教育图景,不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弘扬和精神的塑造。这是一种全新的认知体验,让我对中国武术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否完善且具有前瞻性。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让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而这本书,恰恰是从培养“人才”这个核心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了“当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培养模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模式”的构建,它并非是生硬的条条框框,而是基于对历史传承、现实发展以及未来趋势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书中对不同层面、不同环节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实践训练、理论研究,都给予了细致的考量。读这本书,让我对如何培养一批真正懂武术、爱武术,并能将武术精神和技艺发扬光大的专业人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当今社会,体育的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身体活动,它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民族精神。尤其是对于“当代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如何在这种宏大的背景下,培养出既能掌握精湛技艺,又能理解和传承其深厚文化内涵的专业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这本书显然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它可能不仅仅是介绍一些课程设置或教学方法,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人才培养的教育哲学和发展理念。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塑造他们健全人格的有效策略。毕竟,优秀的人才,才是任何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套切实可行、富有远见的培养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