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说新语
定价:24.80元
作者: 刘义庆,王谦,颜培金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4033868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函封,无论何时,打开这个函封,我们就能读出那些闪烁着智慧的文化密码。因此,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好的途径就是阅读国学经典。《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平装》共60本,精选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内涵丰富、经久流传的国学经典,包括史学的经典,文学的经典,哲学的经典,设计精美,采取双色印刷,图文并茂,品种丰富。阅读这些日久常新的经典,会带给我们理性和高雅,敏锐与睿智,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厚厚的线装书,光是翻开扉页,就能闻到一股陈年的墨香,仿佛带着我穿越回了那个衣袂飘飘、言谈风雅的魏晋时代。我并非历史学家,对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权谋算计兴趣平平,但这本书里那些名士大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性情和风骨,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比如,竹林七贤的故事,他们那种超脱尘世、任性洒脱的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讲求效率和规则的社会里,简直是一股清流。我特别喜欢读他们那些充满机锋的对话,那种你来我往,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藏深意的交锋,读起来酣畅淋漓。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有时候是为了一句精妙的比喻而莞尔,有时候是为了一段坎坷的遭遇而喟叹。它不像正史那样严肃刻板,反而像是一部充满灵气的生活片段集锦,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窥见那个时代士人内心深处的真实世界。那份对美的极致追求,对个性的捍卫,至今读来仍让人心驰神往,忍不住想,若能生在彼时,哪怕只是做一个旁观者,该是何等的幸事。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记录了多少史实,而在于它保留了多少鲜活的“人味儿”和“风度”。
评分坦白讲,初读此书时,我有些地方是需要查阅注释的,因为有些典故和当时流行的语汇,放在今天已经很难理解了。但这恰恰是阅读古典名著的乐趣所在——每一次的查阅,都像是在打开一扇通往过去的小门。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名士风度”的理解更加立体化了。它不仅仅是魏晋风度的外在表现,比如服饰的飘逸、仪态的从容,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流露,是对虚伪矫饰的本能排斥。书中那些关于如何应对尴尬场面、如何巧妙周旋的记载,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它展示了一种高级的社交艺术,既保持了自我的独立性,又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游刃有余。我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其中一些“微言大义”的技巧,虽然效果不尽相同,但至少让我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和发散。这本书的好处,就在于它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读者的情商和智商,让你在品味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应对现代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体现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纸张的质感厚实,字体清晰适中,虽然内容上多是零散的片段,但整体阅读下来,却有一种意料之外的完整性和连贯感。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本“灵感激发器”。每当我在写作或者思考某个问题陷入僵局时,随手翻开其中一页,总能被某个古人的精辟论断或出人意料的行事风格所点醒。那些看似闲谈的文字,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关于对待名利的淡泊,那种“吾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境界,与当下社会对成功的执着追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反思自己生活的重心是否摆放得当。这本书像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的不只是千年前的士人,更像是对我们当代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温和而有力的叩问:在喧嚣浮华中,我们是否还保有那份难得的、属于自我的清醒和率真?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虽然看似松散,实则暗合着一种文人的审美情趣。它没有固定的章回叙事,而是像星辰散布在夜空,每一颗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才情”的推崇。无论这个人是正直还是狡黠,是清高还是世故,只要他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就能在这里留下一笔。这让我意识到,评判一个人,或许不能仅仅用后世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更应该看到他生命中迸发出的那种智慧的火花。有时候,我甚至会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去阅读,看看那些被后人奉为圭臬的圣贤,在私下里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这种亦真亦幻的描述,让人对历史人物产生了更复杂、更真实的情感投射,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对于我这种热衷于研究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视角,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风貌和日常交际的细节,是研究中古社会风尚的绝佳范本。
评分拿到这册书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语言的精炼和画面感的强大。读那些关于人物品评和轶闻趣事的片段,简直就像是在看一部高水准的默片,不需要太多的背景铺垫,仅仅几个眼神、一个动作,人物的性格就跃然纸上。比如,某位名士在寒冬腊月里赤裸上身饮酒取乐的场景,那种荒诞不经与率真洒脱的结合,读起来让人既觉得不可思议,又隐隐觉得痛快淋漓。这种文字的张力,是当代许多追求堆砌辞藻的作品所不具备的。我常常在午后阳光最好的时候,泡一壶清茶,慢慢地品味这些篇章。每一则故事都像一颗打磨得很好的鹅卵石,圆润而富有光泽,握在手里,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它教会了我如何用更细腻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寻常瞬间,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待人接物之道,在古人那里,却被提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层面。说实话,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做一个有格调的人”的非正式教科书,教你的不是规矩,而是如何活出自己的腔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