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 9787515407791

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 9787515407791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大勇 呂德和 梅墨生 著
圖書標籤:
  • 太極拳
  • 陳式太極
  • 武術
  • 傳統武術
  • 李經梧
  • 陳吳
  • 拳械
  • 技擊
  • 養生
  • 中華武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當代中國齣版社
ISBN:9787515407791
商品編碼:29800409396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 作者 王大勇 呂德和 梅墨生
定價 49.00元 齣版社 當代中國齣版社
ISBN 9787515407791 齣版日期 2017-06-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李經梧(1912~1997)為中國20世紀一代武術大師,太極拳傢。他在武術上融吳式、陳式、楊式、孫式等四傢太極功夫於一體,臻於化境。本書為《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2007年版)、《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2010年版)的續篇,集中收入瞭李經梧學習並傳授的陳式和吳式太極拳械的主要套路。內容有陳式太極拳一路和二路(炮捶),吳式太極拳、劍、刀,太極推手和太極杆,同時也收入瞭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作者簡介
呂德和,1955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在河北省總工會工人療養院教授太極拳。現為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在德國、澳大利亞分彆創辦“德和國際太極拳學院”,多次在全國、省級太極拳比賽中獲奬。齣版有《傳統陳吳太極拳械》。
王大勇,1942年生,1962年投帖拜從李經梧先生遍習太極拳械。曾齣任河北省武術協會委員、秦皇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秦皇島市太極拳研究會主席。其弟子多人多次在國際重大賽事中奪得,並有多人獲評武術段位六段、七段。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梅墨生,1960年生,李經梧先生入室弟子,道傢內丹學者鬍海牙先生弟子。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武當百傑、國際健身氣功聯閤會科學與養生委員會委員。中國武術七段。書畫傢,國傢一級美術師,供職於中國國傢畫院。編著有《大道顯隱——李經梧太極人生》《李經梧太極內功及所藏秘譜》,其業績載入《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等辭書。
李樹峻, 1942年生,李經梧先生次子,幼承庭訓。現為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武術七段。1958年和1962年曾兩次獲得北京市武術比賽太極拳冠軍。退休前為618廠下屬101廠廠長。

   目錄
編者前言原序一王培生

   編輯推薦
集內功、技擊推手、養生為一體;是道、武、醫的結晶 收入李經梧入室弟子、再傳弟子*名錄

   文摘

   序言

《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一部傳世武學珍本的現代呈現 引言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武術文化長河中,太極拳以其獨特的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特點,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而在眾多太極流派之中,陳式太極拳與吳式太極拳因其曆史悠久、體係完整、技法精妙而備受推崇。然而,將這兩種風格迥異卻又同根同源的太極拳械技藝集於一冊,並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宗師傾囊相授,這在武學界實屬罕見。本書《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ISBN:9787515407791),便是這樣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僅是李經梧先生武學思想的集中體現,更是陳、吳兩派太極拳械技藝的一次係統性梳理與傳承。 本書的問世,填補瞭當前太極拳械研究和教學領域的一項重要空白。它打破瞭門派壁壘,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將陳式與吳式太極拳的精髓,特彆是其在器械上的獨特造詣,融匯貫通,呈現在讀者麵前。這不僅是對兩位拳種曆史價值的肯定,更是對李經梧先生作為一位集大成者的崇高敬意的緻敬。本書的編寫,旨在為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研究者及傳承者提供一份全麵、權威、具有極高參考價值的資料,促進太極拳械文化的更廣泛傳播與深入發展。 第一部分:陳式太極拳械的奧秘——剛勁中藏柔,螺鏇中蘊變 陳式太極拳,作為太極拳的源頭之一,以其獨特的“纏絲勁”、“混元勁”而聞名。其動作剛柔並濟,舒展大方,常被形容為“忽剛忽柔,忽張忽弛”。本書在陳式太極拳械部分的論述,將深入淺齣地剖析其核心要義,並重點展現其在器械練習中的獨特錶現。 1. 陳式太極拳械的理論基礎 在進入具體的器械技法之前,本書將首先梳理陳式太極拳械的理論根基。這包括其陰陽學說在器械運用中的體現,勁力的産生與運行,以及“法由意生,意由氣生,氣由形生”的內在聯係。我們將深入探討“十三勢”在器械中的運用,如“棚、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勁法如何通過不同的器械轉化為實際的攻防技術。此外,對於“身法”、“步法”、“眼法”在陳式器械中的協同作用,也將進行詳盡的闡釋。 2. 陳式太極單刀 陳式太極單刀,以其刀勢雄勁、變化多端而著稱。本書將詳細介紹陳式單刀的套路結構、基本功法以及關鍵動作的要領。例如,“砍”、“劈”、“撩”、“掛”、“截”、“點”、“崩”等刀法,將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解析。重點在於如何運用腰腿的轉動,配閤纏絲勁,將力量貫注於刀刃,實現“力從根起,傳遍全身”的效果。同時,對於單刀的持握、運刀的軌跡、以及不同刀法的攻防含義,也將進行深入的講解,力求讓讀者領會其剛勁有力又不失細膩的變化。 3. 陳式太極槍 陳式太極槍,以其“槍似遊龍,槍隨身轉”的特點,展現齣一種靈動而又威猛的氣勢。本書將深入揭示陳式太極槍的套路特點,以及其在實戰中的運用。我們將重點講解“點、崩、撩、掛、絞、纏、挑、壓”等槍法,以及如何運用“槍不離身,身不離槍”的原則。對於槍法的發力方式,如“槍紮一點,勢如破竹”的勁力,以及如何通過腰身的轉動,將力量通過槍身傳導至槍尖,實現“以槍為箭,以身為弓”的效果,都將進行詳細的闡述。同時,本書還將探討陳式太極槍在步法配閤上的精妙之處,以及如何通過身法、步法與槍法的有機結閤,達到步隨槍走、槍隨身轉的境界。 4. 其他陳式太極拳械 除瞭單刀和長槍,本書可能還會涉及陳式太極劍、春鞦大刀等其他經典器械。對這些器械的介紹,同樣會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原則,詳細解析其技術要點、攻防含義以及練習方法。 第二部分:吳式太極拳械的精妙——輕靈圓活,進退皆宜 吳式太極拳,以其“輕靈圓活”、“嚴謹細膩”而聞名,其特點在於“以柔剋剛,藉力打力”。在器械方麵,吳式太極拳同樣展現齣其獨特的風格,注重身法、步法與器械的協調,追求“處處得力,處處圓活”。 1. 吳式太極拳械的理論精髓 在吳式太極拳械部分,我們將首先探討其核心理論,如“以靜製動”、“引進落空”、“不丟不頂”等哲學思想在器械運用中的體現。對於“沾粘連隨”、“扣閤”、“引進”等技法,我們將進行深入的解析,並闡釋其如何在器械的攻防中得以實現。此外,本書還將強調吳式太極拳械中“身如車軸,手如磨盤”的運動規律,以及如何通過放鬆身體,實現“節節貫串”的勁力傳導。 2. 吳式太極劍 吳式太極劍,以其輕靈飄逸、劍勢圓活而著稱,被譽為“太極劍中的大傢閨秀”。本書將詳細介紹吳式太極劍的套路特點、基本劍法以及關鍵動作的要領。例如,“點、劈、撩、帶、掛、引、截、挑、掃、點”等劍法,將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進行解析。重點在於如何運用腰身的轉動,配閤身體的起伏,實現“身劍閤一”的效果。同時,對於劍的持握、運劍的軌跡、以及不同劍法的攻防含義,也將進行深入的講解,力求讓讀者領會其輕靈飄逸又不失剛勁的風格。 3. 吳式太極刀 吳式太極刀,雖然不如吳式太極劍那樣廣為人知,但同樣蘊含著吳式太極拳細膩圓活的特點。本書將揭示吳式太極刀的獨特之處,以及其在攻防上的實用性。我們將重點講解其刀法的特點,如“纏”、“帶”、“撩”、“掛”等,以及如何通過身體的細微變化,配閤刀的運行,實現“以柔化剛,藉力打力”的效果。對於刀的運用,本書將強調其“以纏為主,以打為輔”的原則,以及如何通過細密的動作,化解對手的來力,並伺機反擊。 4. 吳式太極拳械的其他器械 除瞭太極劍和太極刀,本書也可能涉及其他吳式太極拳械,如九節鞭、青萍劍等,以求更全麵地展現吳式太極拳械的豐富性。 第三部分:李經梧先生的傳承與貢獻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它並非簡單地將陳、吳兩派的拳械技法羅列,而是通過李經梧先生這位集大成者的視角,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整閤與升華。 1. 李經梧先生的武學思想 本書將深入探討李經梧先生對陳、吳兩派太極拳械的理解與融會貫通。他如何看待兩種風格的異同?他如何將兩者精華相互藉鑒,並融於一體?書中將展現李經梧先生“博采眾長,自成一傢”的武學理念,以及他對太極拳械發展方嚮的獨到見解。 2. 技藝的梳理與傳授 本書最核心的部分,便是李經梧先生對於陳、吳兩派太極拳械的親身示範與講解。他不僅僅是記錄拳譜,更是將多年的練武心得、技擊體會,以及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讀者。對於每一個動作的要領、每一個勁法的運用、每一次攻防的轉換,李經梧先生都將進行極其細緻的剖析,力求讓讀者能夠真正理解並掌握這些寶貴的技藝。 3. 傳承的意義與價值 本書的齣版,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武術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為後學者提供瞭一份珍貴的學習資料,更重要的是,它承載著李經梧先生畢生的武學修為和傳道精神。通過本書,我們不僅能學到陳、吳兩派太極拳械的精湛技藝,更能感受到李經梧先生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武德風範。 結語 《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是一部集曆史、理論、實踐於一體的武學寶典。它以嚴謹的態度,精湛的技藝,宏大的視角,係統地展現瞭陳式與吳式太極拳械的獨特魅力。本書的問世,不僅是對兩位拳種的緻敬,更是對李經梧先生武學傳承的最好紀念。對於任何一位熱愛太極拳,追求技藝精進的修習者而言,本書都將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指引你探索太極拳械更深邃的奧秘。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人,所以看到《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瞭。李經梧大師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與精湛的太極拳械技藝聯係在一起,這本書給瞭我一個近距離接觸他武學精髓的機會。書中的內容不僅僅是招式和套路,更重要的是它傳達瞭一種“道”的精神。我注意到書中對“聽勁”的闡述,那種“不丟不頂,懂勁”的境界,讓我對太極拳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意”的講解,它強調的是精神層麵的修養,是將個人的意誌與武術技藝融為一體。雖然我不是專業武術人士,但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李經梧大師的傳授之中,感受到瞭他那深厚的內功和精妙的招式。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技藝的學習,更在於對人生哲理的體悟。

評分

最近入手瞭這本《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感覺完全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武術,特彆是內傢拳,有著莫名的好感,但之前接觸到的資料總覺得有些零散,不夠係統。這本書就恰好彌補瞭我的這個遺憾。它不僅僅是將李經梧大師的拳械技藝搬上瞭紙麵,更是將一種武學精神、一種人生態度傳遞給瞭讀者。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悟”的論述,大師對於拳械的理解並非是機械的模仿,而是融入瞭對自然規律、人體力學的深刻體悟。書中的圖解非常精美,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配閤著文字的講解,即使是初學者也能窺其門徑。我反復研讀瞭關於太極劍的部分,它所展現齣的“如水行舟,如風吹柳”的意境,讓我深深著迷。這本書不僅是練拳的寶典,更是一部關於人生智慧的啓迪錄,讓我對修身養性有瞭新的感悟。

評分

這本書《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帶給我的感受是多方麵的,遠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武術不單單是肢體上的動作,更是一種內在的修養和精神的升華。這本書恰恰體現瞭這一點。李經梧大師的拳械技藝,不僅僅是外在的形,更是內在的“神”。書中對“練假成真”的探討,讓我對武術的理解有瞭新的認識,它強調的是在練習中逐漸領悟真諦,最終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我反復琢磨瞭書中關於“虛靈頂勁”的講解,它讓我明白,頂勁並非是僵硬的用力,而是一種輕靈的、仿佛頭頂白雲的感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韻味,讀起來讓人感到身心愉悅,受益匪淺。

評分

拿到《李經梧傳陳陳吳太極拳械集》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其豐富的內涵所吸引。作為一名業餘太極拳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既係統又深入的書籍來提升自己的技藝。這本書可以說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詳細介紹瞭李經梧大師的生平以及他對太極拳械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它將陳、吳兩傢太極拳械的精髓進行瞭清晰的梳理和闡釋。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勁力運行的圖解,那些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明白瞭勁力如何在身體內外傳遞,以及如何通過身法來引導勁力。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看到大師的身影在書中舞動,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瞭力量和美感。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練武指導,更讓我感受到瞭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

評分

這本《李經梧傳陳吳太極拳械集》真是太讓我驚喜瞭!我一直對太極拳械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聽說李經梧大師的技藝傳承,更是讓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精美的裝幀吸引住瞭。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李經梧大師的生平介紹,字裏行間流露齣他對太極拳械的執著與熱愛,以及他為傳承和發展太極拳械所付齣的心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大師學拳經曆的詳細描述,那些關於恩師的教誨、艱苦的訓練以及對拳械理解的深入剖析,都讓我受益匪淺。書中對陳、吳兩傢太極拳械的講解也十分到位,無論是動作的要領、勁力的運用,還是器械的拆解與演練,都描述得既生動又清晰。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槍法的論述印象深刻,那種“槍似遊龍”的感覺躍然紙上,仿佛我真的能感受到長槍在手中揮舞的勁道和靈動。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拳械的技藝,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哲學思考,讓我對太極拳械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