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纯洁的爱
定价:12.00元
作者:约翰·R·威廉斯(John R.Williams),朱琪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8-01
ISBN:9787500644194
字数:
页码:1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纯洁的爱》年轻人面临的压力、性与成熟、成熟与无私、自我价值、的躯体后果、的情绪后果、做决定的能力、让头脑支配身体、关系:朋友、关系:家庭、爱与性、到结婚后才会得到什么回报等。
目录
致中国读者
故事:贾森和梅利莎
1 问题
2 年轻人面临的压力
3 性与成熟
4 成熟与无私
故事:300美元的自行车
5 自我价值
6 的躯体后果
7 的情绪后果
故事:处境狼狈
8 做决定的能力
9 让头脑支配身体
10 关系:朋友
11 关系:家庭
12 爱与性
13 到结婚后才会得到什么回报
故事:尼尔
14 为真正的爱做准备
15 约会与性
16 家长与成熟
17 重新开始
故事:阿南达
18 决定与承诺
故事:埃里克与艾米
作者介绍
约翰·R·威廉斯,国际教育基金会“以人格为基础的青少年健康教育、婚姻和家庭教育”多媒体系列教材的编辑。他担任过婚姻教育、性健康教育讲习班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相关节目的特约演讲人,参与编撰供中学教师和行政主管使用的性教育和婚姻教育参考书《爱、生活与家庭》,也是在美国出版的道德教育书籍《培育心情与人格,为完成人生根本的目标而教育》的合作撰稿人。威廉斯有教育学,社会学和历史学学位,目前正在攻读婚姻和家庭心理辅导学位。您手中的这本由威廉斯执笔的《纯洁的爱》一书的中心内容反映了国际教育基金会的教育理念,是基金会研究写作小组共同努力的成果。国际教育基金会致力于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宝贵内容,寻求一种以人性为基础的普遍性价值观,以之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国际教育基金会一直努力于三大领域的教育工作心情与人格教育、婚姻家庭教育及青春纯洁健康教育。学术研究的工作在许多国家持续地进行着,并且以多种文字出版书籍、文章及多媒体教材。通过研讨会、活动及出版物,在家庭,学校及社区的合作下国际教育基金会希望能够帮助个人与家庭建立爱与善的文化,以期在地球村的时代里实现和平与和睦的理想。
文摘
“后我们一起上了床。事情就是这样。”
没有人让你喝酒。不会自己发生。如果你知道你正在做的是什么,知道你自己能悬崖勒马,你总是有时间做出决定的。
人类具有良心,良心能向他们指出什么符合他们的利益,指出他们应关心哪些人。你可以用你的头脑思考问题,并看到可能出现什么后果。你可以用你的良心来检查你可能做出的选择。然后你可以决定该怎么办。
与你的良心和你的决定能力相对立的是什么?这就是追求自私的快感的驱力。这两方面是对立的,就好像你的头脑和你的躯体一样。
你具有做出决定的心理能力,这决定可以使你100%地避免某些后果。但是当人们被自己的感觉所制伏,并且屈服于压力时就会把这种心理能力弃置一旁。
“我试图不让自己的躯体为我做决定,可是这有时困难得令人难以置信。”
3.情绪方面
即使你认为你需要的是性,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即使所有的歌曲都提到性,它们事实上谈到的又是什么呢?这不是爱情吗?举例说,很少有少女会说她对性的兴趣比爱情更大。
每个人都想生活在爱之中。爱促使人们写下的诗篇,建造出漂亮的大楼,做出巨大的牺牲,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人们希望去爱,也希望被人爱。
当你感到被人爱时,你不是感到心情很好吗?感到自己强有力吗?感到自己好像拥有整个世界吗?
序言
致中国读者
故事:贾森和梅利莎
1 问题
2 年轻人面临的压力
3 性与成熟
4 成熟与无私
故事:300美元的自行车
5 自我价值
6 的躯体后果
7 的情绪后果
故事:处境狼狈
8 做决定的能力
9 让头脑支配身体
10 关系:朋友
11 关系:家庭
12 爱与性
13 到结婚后才会得到什么回报
故事:尼尔
14 为真正的爱做准备
15 约会与性
16 家长与成熟
17 重新开始
故事:阿南达
18 决定与承诺
故事:埃里克与艾米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它会陷入那种空泛的、只顾着追求意境而忽略了故事内核的陷阱。幸运的是,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结构就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恰到好处,驱动着情节向前发展,却又巧妙地设置了无数个“迷雾区”,让你在跟随主线的过程中不断地偏离预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时间线的处理。它不是线性的,而是像记忆碎片一样交错闪回,但神奇的是,这种跳跃感丝毫不令人困惑,反而增强了悬念和戏剧张力。每一个闪回都像是一把钥匙,解锁了当前情境下的某种深层动机。我必须赞扬作者的对话设计,它们极其生活化,没有丝毫的刻意雕琢,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惊人的信息密度。有几段争吵的场景,我几乎能听到他们声音中的颤抖和无奈,那不是戏剧化的嘶吼,而是生活被逼到墙角时那种低沉的、令人心碎的交流。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心灵旅行,被带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神领域,需要时间来“排毒”。这本书的后劲在于它对“选择”的探讨,探讨了那些我们以为已经过去的决定,是如何在未来的某个瞬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回馈到我们身上的。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被过度美化的作品抱持警惕,总觉得“纯粹”往往是缺乏深度的代名词。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去描绘了那些最难以启齿的情感纠葛。我发现自己经常会因为书中角色的某些决定而感到义愤填膺,但冷静下来后,又不得不承认,在那种特定的情境和压力下,他们别无选择。作者的厉害之处在于,她似乎掌握了人类情绪的“化学配方”,精准地知道在某种情感催化剂下,人性会呈现出哪种反应。这本书的视觉感极强,虽然是文字作品,但每一页都像是一帧精心构图的电影画面。无论是阴森的雨夜,还是某个午后被阳光晒得有些发烫的房间,场景的质感都极其强烈,让人仿佛能闻到画面里的气味。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老道,它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快节奏小说,而更像是一首慢板的交响乐,在低沉的大提琴旋律中,偶尔会有小提琴尖锐的突入,立刻抓住你的注意力,然后又慢慢沉静下来,让你在宁静中思考。它带来的不是简单的阅读快感,而是一种深层的、近乎哲学层面的触动。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书名所暗示的某种过于柔和的主题感到抗拒,但很快,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就被内容彻底粉碎了。这本书的内核是极其坚硬和锋利的。它巧妙地利用了看似简单的人物关系,构建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迷宫。作者对叙事视角的切换运用得炉火纯青,有时是局外人的冷静观察,有时又瞬间拉入角色的第一人称视角,那种猝不及防的代入感,让人措手不及。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沉默”的描写。很多时候,人物之间没有言语,只有凝视和停顿,但这些留白所传达的信息量,远超任何华丽的辞藻。我敢打赌,任何一个对人性有深度思考的人都会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点。这本书就像一面高倍的放大镜,照亮了我们平时习惯性忽略的情感细微差别,那些藏在日常互动下的微小谎言、未说出口的爱意,以及那些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巨大鸿沟。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扔的书,它更像是一个需要被反复研磨的宝石,每一次光线的折射,都能带来新的色彩和角度。它对“真诚”的探讨,是如此深刻而令人不安,因为它揭示了,我们常常连自己都不够真诚。
评分这绝对不是那种能让你放松地躺在沙滩上翻阅的休闲读物,它需要你的全神贯注,甚至需要你准备好纸巾。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混合了古典文学的典雅和现代口语的犀利,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张力。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内心独白时,会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的句式,这种修辞手法并非为了炫技,而是真实地模仿了人类在强烈情绪下思维的固执和循环往复的痛苦。阅读过程中,我几度对角色的命运感到深深的无力感,那种被命运之网层层捆绑的感觉,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有趣的是,尽管主题沉重,但书中穿插的那些细小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描写,比如一次不合时宜的笑声,或者一份被遗忘的旧信件,反而成了压抑氛围中的小小呼吸口,让整个故事不至于陷入完全的黑暗。这本书的整体基调是探索“救赎”的复杂性,它并不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而是展示了救赎之路本身的崎岖和代价。我给这本书极高的评价,因为它成功地做到了让读者在合上书本后,依然能清晰地“听见”故事中人物的声音,他们的叹息、他们的沉默,都久久地回荡在脑海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本年度最令人惊喜的阅读体验!我通常对这类主题的作品抱持着一丝怀疑,总觉得要么过于矫揉造作,要么情节老套得让人昏昏欲睡。然而,作者以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准的笔触,剖开了人性的复杂性,却又在最深的绝望处植入了一线微弱却坚韧的光芒。叙事节奏的把握堪称教科书级别,前半部分那种缓慢、压抑的铺陈,如同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湿痕,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巨大冲击。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环境细节的描绘,那些具体的、可触摸的场景——老旧木地板吱呀作响的声音、清晨薄雾中空气里弥漫的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像是推动人物命运的无形力量。主角的内心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那种介于理智与情感之间的拉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审视。我好几次不得不停下来,合上书本,仅仅是为了消化刚刚读到的那段对话,那段话的后劲之大,简直能让人在寂静的房间里回味良久。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留白”,作者从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将最终的诠释权交给了读者,这种高明的互动性,使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涌现。它挑战了我们对“完美”的固有认知,展现了生活本质上是充满了瑕疵与不确定性的,而真正的勇气恰恰在于拥抱这些缺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