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这东西
定价:15.00元
作者:渡边淳一;炳坤、郑成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9-01
ISBN:9787503918087
字数:210000
页码:28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54kg
编辑推荐
既然作为有生命的物体生到了这个世界,我们就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重新唤回作为生物本应特有的雄与雌的生命光辉。自那本名噪一时的香艳小说《失乐园》之后,渡边淳一的又一力作。作者从研究现代男性的生命状态入手,触及到的却是两性在价值观、情爱观上的歧异和冲突,进而达到探求人类生命本原和文明进化的哲理高度。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以坦直真诚的笔触,详尽剖析了现代社会中的男性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他们在社会、家庭中面临的压力、困惑以及其与生俱来的性格弱点。 在本书中,笔者拟结合自身及熟人们的体验,畅谈一下男人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这就算作男人的真心话吧。
目录
作者介绍
渡边淳一,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并曾在该校整形外科担任讲师。 1965年以《死化妆》获新潮同人杂志奖;1980年以《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等。 著有50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我必须得着重提一下,它简直就是一门艺术,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却又毫不晦涩难懂。作者似乎对每一个词语都进行了千锤百炼,遣词造句之间,流淌着一种老派文人的那种从容与精准。它不是那种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现代白话文,而是带着一种悠长的气息,每一个从唇齿间滑出的音节,似乎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的节奏感。读到某些描述细腻的段落时,我甚至能想象出作者在书桌前,点着一盏台灯,沉思良久才落笔的情景。这种对文字本身形态美感的追求,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成了一种享受,就像是在品味一坛陈年的老酒,需要慢慢地咂摸才能体会到它深层的回甘。我甚至会情不自禁地放慢语速,用一种近乎诵读的方式来阅读那些精妙的句子,生怕稍有不慎,就会错失其中蕴含的微妙的张力和美感。
评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意识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颖的“事实”,而在于它对既有观念的“解构”能力。它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社会建构和文化滤镜,让我们得以窥见其背后那些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和历史沉淀。例如,在探讨某些社会现象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套用流行的理论框架,而是挖掘出其文化根源和心理动机,这种溯源的深度,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研究的扎实程度。每当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与书中观点相似的场景时,那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是其他任何娱乐性的读物都无法给予的。这本书强迫你去质疑那些你从未质疑过的前提,这是一种对个人思维惯性的挑战,也是一次彻底的头脑体操,它拓宽了我观察世界的底层逻辑框架,意义深远。
评分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就像是在迷雾中寻找灯塔,每当我以为我已经把握住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概念时,新的视角和更深层次的剖析又会接踵而至,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后退几步,重新审视之前的所有认知。它并非那种一锤定音、给出标准答案的教科书式读物,相反,它更像是一个高明的引导者,它不直接告诉你“是什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推演,不断地激发你内心深处那些关于“存在”和“本质”的疑问。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具有争议性或模糊地带的议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微妙的平衡感,他仿佛站在一个极其冷静的制高点,既不偏袒任何一方,又将各种观点的脉络梳理得清晰可见。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考验了读者的理解力和思辨能力,读完一个章节后,我常常需要合上书本,在房间里踱步许久,消化那些碰撞出的火花,这种酣畅淋漓的智力上的交锋,才是阅读最迷人的部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内敛的色调,配上恰到好处的字体排版,初次上手就给人一种非常“有分量”的感觉。翻开扉页,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作者创作时的那份郑重其事。我特别留意了它的装订工艺,线装的部分处理得非常精巧,使得整本书可以平摊阅读,这对于需要反复翻阅和细细品味的文本来说,简直是福音。 封面设计的抽象图形,虽然没有直白地指向内容,却营造出一种引人深思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想探究这“东西”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复杂性与多面性。我记得我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第一次拿起它,光线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那些细腻的文字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整体来看,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无疑为这段阅读旅程奠定了高雅的基调,让人在阅读内容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一种仪式感和对知识的尊重。这种对物理载体的重视,在如今这个电子书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让阅读行为回归到了一种更专注、更具触感的体验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体现了作者极高的结构化思维能力。它并非是按照时间线或者简单的分类来组织内容的,而更像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探讨模式。每一部分都建立在前一部分的论述基础之上,但又会引入新的维度进行补充和深化,使得整个论述体系既有清晰的层次感,又充满了内在的张力。我尤其喜欢它在处理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类比手法,那些恰到好处的比喻,像是黑暗中的火把,瞬间照亮了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迷宫,让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参照点。这种行文的布局,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的体贴,他清楚地知道在哪里需要放缓节奏,在哪里需要集中火力进行论证。整体读下来,你会感受到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仿佛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穿越了一片复杂的思想森林,最终抵达了一个视野开阔的观景台,收获了全局的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