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结婚吗
定价:29.80元
作者:安顿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08110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结婚是为了幸福,纵使我们不再年轻,也不让爱情打折,坚信大爱晚成!
结婚不能让人更幸福,不如不结婚。
两个人一起生活*重要的是不能互相嫌弃。
恋爱也讲究优胜劣汰。
男人出色不愁没老婆。
女人会把**次亲密接触当成是一个从此不设防线的开端,男人则是在这之后趋于理智。
钱和地位给男人带来的魅力,大于文化、长相和性格带给他的东西。
同居能检验两个人的感情有多深,感情的深度决定了彼此的包容度。
男人是会被好女人改变的,好男人更是这样。
内容提要
本书是情感女记者安顿就婚恋话题对都市大龄单身男女的采访记录。书中14位被采访者都在坚定而执著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但他们在寻爱的旅程中充满了挫折与困惑:能跟他(她)结婚吗?他(她)能给我带来幸福吗?他(她)的哪些不足可以包容?哪些缺陷一定要计较?人品、学识、性格、品味、情趣、职业、地位、家庭、教育、习惯等,哪些才是幸福婚姻的必备条件?14个人有14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引人深思,可谓是当代青年的婚恋启示录。
目录
作者介绍
安顿,《北京青年报》记者,被西方记者称为“中国位采访情感隐秘的女记者”。1995年起从事“当代中国人情感状态的个案调查”,在《北京青年报》担任“口述实录”栏目采访记者至今16年,该栏目是《北京青年报》“寿命”长的专栏。该栏目已结集为《*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系列出版,包括《*隐私》、《回家》、《情证今生》、《相逢陌生人》、《绝无禁忌》、《悲欢情缘》。
另有散文集《动词安顿》、《天堂雨》,小说《欲望碎片》、《焚心之恋》、《因为爱你才害你》。2007年起进行“100个中国人的梦”系列采访,至今已出版《100个中国人的梦》之一、之二、之三中英文版。多部作品以英文、日文、德文、阿拉伯文等在海外发行。
文摘
序言
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情感的过山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构建的那个充满矛盾和张力的关系网。每一个配角都不是扁平的工具人,他们都有着自己清晰的动机和不为人知的过去,他们的出现,无一不搅动着主角平静的生活,让故事的走向充满了不可预测性。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处理冲突时的克制与爆发之间的平衡。很多时候,最伤人的往往不是激烈的争吵,而是那些心照不宣的沉默和小心翼翼的试探,这些都被捕捉到了。这本书的台词功力也是一流的,有些对白短小精悍,却如同暗藏的刀锋,一击即中,让人回味良久。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想刚才那几句对话的深层含义,试图去破解人物隐藏的真实意图。这种需要动脑筋去解读的文字,远比直白的叙述更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略带复古的色调搭配上精致的插画,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翻开扉页,那种纸张的触感也很棒,读起来非常舒服,不费力。我通常对这种题材的书不太感冒,但这次真的被吸引住了。故事的开篇并没有那种生硬的介绍,而是直接将我扔进了一个充满悬念的场景里,人物之间的对话火花四溅,一下子就让人好奇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作者对于环境的描绘极其细腻,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阳光穿过窗棂洒在地板上的温度。特别是主角初次登场的那个场景,那种微妙的心理活动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感觉好像自己就是那个身处其中的人,情绪跟着角色一起跌宕起伏。而且,我很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把控,比如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无意中说出的话,都似乎埋藏着后续情节的伏笔,让人忍不住想赶紧读下去,去探寻这些“线索”。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精心布置的沉浸式体验,让人对接下来的旅程充满了期待。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又是一本情节老套的都市情感小说,但读进去才发现,作者的笔力着实高超。它巧妙地避开了那些俗套的桥段,转而专注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那些复杂的人性挣扎,那种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迷茫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特别喜欢其中一段关于主角面对重大人生抉择时的心理描写,那种内心的撕扯,那种理性与情感的交锋,读得我心头一紧。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对错,而是留下了大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代入。这种叙事手法非常高级,它不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在和读者进行一场深层次的灵魂对话。此外,这本书的节奏控制得非常好,该快则快,如疾风骤雨般推动情节,该慢则慢,如同品茗般细细打磨人物的情感纹理,让人在紧张之余,又能感受到那种细水长流的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氛围营造得非常成功,它带有一种独特的、略显忧郁的美感。背景设定并非华丽的异国他乡,而是我们身边那些熟悉却又常常被忽略的角落,但通过作者的眼睛,这些日常的场景都被赋予了某种诗意的滤镜。比如那条常去的街道,在书中被描绘得既日常又充满了宿命感,每次主角走过,似乎都暗示着某种命运的转折。我喜欢这种将宏大主题植根于平凡生活之中的写法。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事物,思考它们在我们生命中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或者说,是关于“联结”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时间流逝”和“选择的重量”的哲学小品。每一次重读,可能都会因为自己心境的变化而获得全新的感悟,这才是真正好书的标志。
评分说实在的,这本书的后劲很大,不是那种读完后就合上书本,然后抛诸脑后的类型。它像一种缓慢渗透的墨水,在你放下书很久之后,依然会在不经意间浮现。我发现自己开始在日常的交流中,下意识地去模仿书中人物那种特有的说话腔调,或者在面对一些抉择时,会代入书中角色的视角去权衡利弊。这种深度的代入感,在我近几年的阅读体验中是相当罕见的。作者在处理那些开放式结局的处理上,也显得非常高明,没有强行给出一个皆大欢喜的答案,而是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可以自行去完成故事的“后半段”。这不仅是对读者智商的一种尊重,也让整个故事的生命力得以延长。总而言之,这是一次非常充实且值得回味的阅读旅程,我强烈推荐给那些喜欢在文字中寻找共鸣和深思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