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画说中华孝典
定价:38元
作者:张乐群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6835572
字数:50000
页码:1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画说中华孝典》作者(张乐群)细心研读百孝图和二十四孝故事,舍弃其中不符合现代道德标准的部分,用国画的形式精心绘制成60多幅图画,配以原文和相应的解释文字,图文并茂。简洁生动的语言,配以作者匠心的绘画,读之令人赏心悦目。作者在绘画经典的同时,完成了自己对艺术的赏析,也完成了对国学经典的传承。
内容提要
张乐群编著的《画说中华孝典》以“二十四孝” 故事和历代传颂的孝道故事为蓝本,乐群先生精心绘 制每一幅图画,力求做到域与文通、文与意合,使人 观画便知文意、读文更解画意。
《画说中华孝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传 递着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孝文化,读之让人不忍释卷 。
目录
作者介绍
张乐群教授,出生于1941年,祖籍江苏邳县。一生爱好绘画,14岁在天津创作《天仙配》、《天女散花》,获青少年绘画比赛一等奖。18岁参加工作当教师,作品《开学了》获青年业余绘画创作一等奖。先后在文化馆、文艺团体、文联、文化局等单位工作,曾在内蒙古乌兰牧骑工作,能歌善舞,屡演主角。他主办的期刊发行量达50万册以上,改编的武侠小说绘本发行量100万套以上。曾参加过多部电视剧、电影的编剧及美工等工作。他对中国历史和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数千年前的伏羲、、孔子,三国时代的关公,宋朝的岳飞等等历史人物都十分崇敬。他用画笔把中国历代经典著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为青少年提供了浅显易懂的经典国学绘画读本。不忘历史、不忘祖先、弘扬国学,是每个中国人的天职。中国是世界上一个用文字连续记载历史的国家,五千年的传承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深深吸引着中国人民和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人民。乐群先生推出全套“画说国学丛书”,包括《画说道德经》、《画说弟子规》、《画说三字经》、《画说中华孝典》、《画说论语》、 《画说中华名医》、《画说孔子七十二贤人》、《画说关公》、《画说易经》等十几部画册。今后,他将陆续推出新的国学画册。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历史文化题材书籍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很关注那些能够以独特视角解读传统文化的作品。《画说中华孝典》这本书,仅仅从书名和出版信息来看,就充满了吸引力。中国书籍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内容的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对“孝”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虽然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却不够深入。 这本书采用“画说”的方式,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途径。我期待它能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那些可能显得枯燥的经典孝道故事,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我希望它能够展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孝”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从而让我对中华孝文化的演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而且,画面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我希望这本书在内容深刻的同时,也能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一本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收藏价值的读物。
评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一直有着莫名的情结,觉得那是一种非常深沉而动人的情感。“画说中华孝典”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在我看来,将“孝典”通过“画”的方式呈现,是一种极富智慧的选择。文字能够传递信息,但很多时候,情感的共鸣和场景的还原,需要借助视觉的力量。 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用细腻的画笔,为我描绘出一幅幅鲜活的孝道图景。想象一下,那些古老的孝子孝女故事,在画家的笔下,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画面。也许是“尝粪忧心”中,那种绝望中的坚持;也许是“拾葚异器”里,那种对父母的细致体贴。我希望,这些画面能够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感受到那种超越时代的亲情力量。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了解“孝”的载体,更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感性的人,读书的时候,如果能有打动我的画面,那种震撼力是文字本身难以企及的。这本书的标题《画说中华孝典》恰好击中了我的这一点。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关于传统孝道的论述,但很多时候,文字的堆砌让我觉得有些沉重,甚至难以消化。而“画说”这个概念,立刻让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仿佛那些古老的故事被重新赋予了生命。 我设想,书中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那些孝子孝女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在亲情中的温暖与担当。我想象着那些画面,也许是冬日里,孩童衣衫单薄,却为了父亲的病情,在冰冷的河水边苦苦守候;也许是战乱年代,一家人艰难跋涉,孩童却将最后一滴水省下,喂给年迈的母亲。这些画面,我想不仅仅是故事的插图,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道德的唤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份最原始、最纯粹的孝道之情。
评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关于“孝”的论述往往过于侧重文字的解读,缺乏直观的感受。《画说中华孝典》这本书,将“画”与“孝典”结合,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尝试。我一直认为,视觉化的呈现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将深刻的道理传递给读者,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道德概念。 我设想,这本书会用精美的插画,描绘出那些世代相传的孝行故事,例如“二十四孝”中的一些经典场景。我期待看到,画面能够捕捉到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比如在逆境中坚守孝道的决心,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我想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孝”的内涵,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连接。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一本关于孝道的书籍,更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
评分《画说中华孝典》这本书,听名字就觉得很有分量。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很感兴趣,总觉得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报答养育之恩,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这本书能用“画说”的方式来呈现,我个人觉得是个非常聪明的设计。毕竟,文字描述孝道,有时候难免会显得枯燥乏味,或者过于说教。而如果能配以生动的图画,将那些感人的故事、深刻的道理具象化,我想一定会更容易打动人心,也更容易被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我尤其期待看到书中对那些经典孝子孝女故事的描绘,比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等。这些故事流传千古,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情感和智慧,一直让我很好奇。通过图画,我希望能直观地感受到那些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的表情神态,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这样一来,那些被抽象化的道德概念,就能变得鲜活起来,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入地体会到“孝”的真谛。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一定会有积极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