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
定价:39.8元
作者:小木头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54603772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也许幸福不过是,一人食,变成两人食、三人食。四十篇心灵告白,四十款治愈甜点。 *温情甜点女王,用烘焙疗愈女人心。
◆家是温暖的,这温暖大都是女人点燃的。因为她能在烟火生活中,让每一个日常,都成为连续发生的幸福和爱情。
◆无论人生多么苦涩,你要像小木头一样,学会给自己的小日子加勺糖,不管是用烘焙,还是用画画、手工、唱歌等其他的方式——你总要会点什么,才能让生活找到理由爱你!
◆这本书不仅在教你烘焙,更在教你如何认识自我,如何以自己的擅长和所爱为支点,抛弃负面情绪,给一成不变的人生带来改变,从而重塑自信,掌控生活。
内容提要
小木头是一个女人,一个职员,一个妈妈,一个闺蜜。在家庭、工作、孩子、未来之间,她有很多情绪崩溃、迷失自己的时候。
在本书中,她跟读者分享做蛋糕的那个人,从女孩到女人再到妈妈,背后慢慢成长的心灵故事。她向你展示,当所爱的人心满意足吃着你做的食物时,一小勺糖也能膨胀出巨大的甜蜜和幸福;她说,在职场压力特别大的阶段,烘焙是她给自己的心灵放松、按摩的过程;她邀请孩子和她一起进入厨房,告诉他美好的东西,就像发酵一样,需要时间和耐心。
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泡芙,特立独行的芝士蛋糕,安静柔美的提拉米苏……她在每篇文章的后面,附上这些给予她生活启示的糕点做法。——她用烘焙疗愈了自己,她也得到了很多很多真心而珍惜的爱!
目录
作者介绍
小木头,《视周刊》杂志主编,开设的微信烘焙公众账号,因为真心、温暖、细腻,很受大家追捧。喜欢做好吃的东西给自己、家人和朋友。热爱一切美好细碎的小事物,并热衷于分享这件事。在多家杂志、网站开设美食、情感专栏。
文摘
对于我而言,在厨房的方寸空间里,在面粉和鸡蛋的搭配之间,在打蛋器和盆碰撞的清脆声中……一切都是空的,都是静的,都是自由的,都是我的。
在这里,我可以什么都不想,不想未来,不想工作,不想明天的繁杂事务。我只是专注地看着,那鸡蛋清一点点在打蛋器的搅拌下,变成了泡泡,变成了雪白,变成了像是童话里的奶油那么美好的存在。
这是我特别幸运的地方,在我需要安静下来、放空大脑的时候,我遇到了烘焙。从此,我把厨房变成了自己的道场,变成了心灵修炼之地,变成了内心成长的秘密花园。在心无旁骛地做着各式各样的小甜点、面包和蛋糕的时候,我也在这种放松与安静中,找到更完整、更丰盈、更充实的自我。
于我而言,那是我与自己独处,与情绪讲和,与幸福招手的时刻。
序言
序:我对幸福有耐心
2008年,在一些毫无意义的泥沼般的情绪里愁肠百结的我,买了一只烤箱,把它塞进了我原本就拥挤厨房里。彼时,我哪里会想到,生性浮躁的我居然会在烘焙这么细致、繁复的道路上,走那么远呢?
多年后回头去看,连自己都会惊叹,我不仅一直热爱着烘焙,甚至比爱,更爱。
同样未曾想到的是,1997年的高中作文课上,当我的老师眼睛里溢满着兴奋与激动,表扬我的作文时,我和他大约都没想到,我会真的在文字这条路上走下来,微小,曲折,坚持,耐心。
文字和烘焙,是我个人世界里美妙的所在。
我常常会这样比喻:书桌和厨房,是我的心灵瑜伽馆。
写一篇文字,做一款甜点,都是我给自己的心灵放松、按摩的过程,彻底地放空,彻底地投入,彻底地忘却,又彻底地丰盈。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类似的人生经历,成长,读书,工作,恋爱,结婚,生儿育女……这几个大词汇中间穿插的,是无尽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是高兴时眉飞色舞的张扬,是消沉时辗转反侧的忧郁,这不同面目的遭遇与情绪,勾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你和我。
我也一样。
2008年,是我的情绪低沉期,我整天郁郁寡欢,没有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甚至总会在夜半的某个时刻醒来,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
彼时,在别人眼里的我是这样的:和相爱的人结婚,有温馨的家,在报社做编辑,发展得还真是不错。
可是内心的东西,除了我自己,无人知晓。
我总是在一刻不停地想事情,想很多无所谓的事情,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神情恍惚。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写了格外多的文字。我把自己不能跟别人倾诉的情绪,写成方块字,写成句子,写成段落,写成篇章,是它们慰藉着我的时光。
几乎在同时,我买了烤箱及众多的烘焙用具,作为一个标准的烘焙菜鸟,我从硬邦邦的蛋糕、咬不动的面包开始做起,从黑乎乎的不美观的布朗尼开始尝试。
对于我而言,在厨房的方寸空间里,在面粉和鸡蛋的搭配之间,在打蛋器和盆碰撞的清脆声中……一切都是空的,都是静的,都是自由的,都是我的。
在这里,我可以什么都不想,不想未来,不想工作,不想明天的繁杂事务。我只是专注地看着,那鸡蛋清一点点在打蛋器的搅拌下,变成了泡泡,变成了雪白,变成了像是童话里的奶油那么美好的存在。
这是我特别幸运的地方,在我需要安静下来、放空大脑的时候,我遇到了烘焙。从此,我把厨房变成了自己的道场,变成了心灵修炼之地,变成了内心成长的秘密花园。在心无旁骛地做着各式各样的小甜点、面包和蛋糕的时候,我也在这种放松与安静中,找到更完整、更丰盈、更充实的自我。
于我而言,那是我与自己独处,与情绪讲和,与幸福招手的时刻。
2013年的某个冬夜,我正在做一炉北海道吐司。当时我端着重重的吐司盒,窗外黑漆漆的,我看了一眼玻璃上映照出的自己,淡淡地笑了笑:“天塌下来我都不会害怕了,我现在只关心,这一炉面包烤得怎么样?”
我已经不是五年前的自己,哪怕遭遇再痛苦的事情,我都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去。一天天,走出去,走到幸福的阳光里去。
这些年,我在文字、烘焙和人生经历中,学会了许多。我学会了看淡,学会了懂得,学会了理解,学会了跟自己、跟情绪讲和,学会了专注眼前的事。而这些,全都一点点被我记录在我的文字里——写下来,是为了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内心,也愿意分享给跟我一样爱过痛过幸福过悲伤过的人们。滚滚红尘之中摸爬滚打的我们,要记得,任何时候,都不要怕,不要放弃,泥沼可以走过去,险峰可以爬过去,一切都会过去。
这也是这本书的初衷。文字可以抚慰心灵,可以慰藉那些漫长的黑暗的夜,也可以让偶尔孤独的你我,抱团取暖。而烘焙,可以让你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有一缕奇异的香,与众不同,仅有你才拥有。失败不要紧,麻烦不要紧——烘焙教会我,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你静下来,一步步,一点点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到的。
生活是,工作是,感情是,甚至养育孩子也是。
我对幸福有耐心。
哪怕走得再慢,只要开始走了,就距离目标更近一点了。
这不是一本纯粹的典型意义上的烘焙书,它更像是一部心灵成长笔记,是我们努力想要向更好的生活走过去的姿态,是我在这生活中以自己的微小的方式所做出的探索。
书里的烘焙方子,是这些年来陆陆续续在网络的各个角落里碰到过的,有的来自烘焙大师的经典,有的来自烘焙达人的经验,还有的来自普通网友的分享,大部分我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也写了小贴士、碎碎念。
幸福从来不简单,但幸福也从来都不远,只要你愿意,动动手,就是另外一片天空。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阅读的读者,尤其对那些过于矫情或者说教的书籍更是敬而远之。然而,《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这本书,却给了我一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它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空洞的道理,而是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里。书中所描绘的女性,她们或许有着各自的烦恼和困境,但她们却选择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而烘焙,成为了她们疗愈自己、连接他人的方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描述的一个场景,一位女性在经历人生低谷时,选择了埋头烘焙,她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面团里,最终烤出了象征着希望的温暖面包。那一刻,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从绝望中重生的力量。这本书让我明白,爱,并非只是一种被给予或索取的感情,更是一种主动的创造,一种由内而外的散发。它需要我们用真心去经营,用行动去表达。而烘焙,正是这种表达最生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滋养了,对生活也多了一份期待和勇气。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让我以为会是那种市面上泛滥的,教你如何通过某种技巧来赢得好感的“心灵鸡汤”。但实际阅读起来,却发现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书中的女性,她们并非是为了“拥有爱”而去烘焙,而是因为她们本身就拥有爱,这种爱通过烘焙这种具象化的行为得以传递和放大。我看到她们在为家人烘焙时倾注的心意,看到她们在与朋友分享烘焙品时眼中的光芒,甚至看到她们在独自烘焙时,那份对自己深深的关怀。这种“爱”,是平和的,是包容的,是不求回报的。它不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却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共鸣。我开始反思,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美好的时刻是被我轻易忽略的?有哪些传递爱的方式是我可以尝试和学习的?这本书没有给我答案,却给了我无限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了“爱”这个概念。
评分我通常不是那种会主动去翻阅“暖心故事”类书籍的人,但我却被《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笔触,却展现了生活中最真挚的情感。书中的女性,她们并不完美,她们也会有脆弱和迷茫,但她们始终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而烘焙,成为了她们与世界对话,与内心和解的桥梁。我喜欢书中那种温暖而治愈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香气的厨房,看着那些精巧的点心被制作出来,感受着人与人之间传递的善意和关怀。这本书让我明白,爱,并非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动。当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爱,并且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分享这份爱时,她自然会吸引到更多的爱。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内心丰盈,能够散发温暖的人。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具体的“成功学”指导,却让我收获了一种更深刻的生命感悟,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用心去烘焙的美妙事物。
评分这本书,乍一看书名《会烘焙的女人,走到哪儿都有爱》,以为会是一本教人如何烘焙技巧,或者如何通过烘焙俘获人心的实用指南。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描绘的世界深深吸引了。这并不是一本冰冷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曲温情脉脉的生活颂歌。书中描绘的不仅仅是烤箱里飘出的香气,更是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美好的联结。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女人,她双手沾满面粉,眼神里却闪烁着对生活的热情。她烘焙的不仅仅是蛋糕和饼干,更是温暖、是分享、是爱。那些看似寻常的食材,在她手中被赋予了魔法,变成了传递情感的媒介。每一次的烘焙,都伴随着一个故事,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她不是刻意去“拥有爱”,而是用她的方式,用烘焙的温度,自然而然地让爱在身边流淌。书中的文字细腻而充满画面感,让我不止一次地停下来,想象着那些场景:清晨的厨房,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空气中弥漫着酵母和黄油的香甜;午后的茶歇,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刚出炉的糕点,欢声笑语此起彼伏;甚至是在一个孤单的夜晚,一碗热腾腾的甜品,也能带来慰藉与希望。作者的笔触,没有浮夸的辞藻,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仿佛是与一位知心好友在低语,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感悟。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生活可以如此温柔,而“爱”也并非遥不可及。书中的女性角色,她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她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平和、坚定与热爱,却足以融化冰雪。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着不平凡的温暖。书中的烘焙,与其说是一种技艺,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它无关乎名利,无关乎算计,只是纯粹地想要分享美好,传递善意。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细节的描绘,比如面粉在手中散开的触感,烘烤时香气如何逐渐弥漫开来,以及品尝者脸上露出的满足的笑容。这些细微之处,却恰恰勾勒出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连接。它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最动人的爱,就藏在最朴实的日常里,藏在一次精心准备的烘焙,一次温暖的分享之中。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如何获得幸福”的道理,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片段,让我体会到了幸福的真谛。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才能像书中的女性一样,用更积极、更温柔的方式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