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化 哲学思想(日)
定价:108.00元
作者:吾淳
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85341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不是以历史的线索而是以专题的线索来叙述中国哲学。全书共分五个专题,分别是:世界的性质是怎样的;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的准则是怎样的;人生的取向是怎样的;认识的结构是怎样的。其中前两部分是关于自然或世界的看法,第三、四部分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第五部分则是对认识与智慧本身的看法。本书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即对古代中国那些、的智者和智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内容提要
本书为揭示中国思想内在精神和中国人的活生生的心灵世界、思想性格、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思想读物,将不仅为外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思想的生动的、通俗的介绍,而且提供一种对中国思想的新鲜的、有深度的认识。本书不是以历史的线索而是以专题的线索来叙述中国哲学。全书共分五个专题,分别是:世界的性质是怎样的;事物的关系是怎样的;社会的准则是怎样的;人生的取向是怎样的;认识的结构是怎样的。其中前两部分是关于自然或世界的看法,第三、四部分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第五部分则是对认识与智慧本身的看法。本书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即对古代中国那些、的智者和智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目录
作者介绍
吾淳,亦名吾敬东,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思维与哲学发生和范型问题研究,兼涉中国古代科学、伦理、宗教以及艺术。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各类著作十余部,其中中国文化研究已形成系列,包括:《中国思维形态——发生与成型期的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从文化、思维和哲学的角度考察》(中华书局,2002)、《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主要关于儒家伦理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中华书局,2007)、《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巫术与伦理的对立和共存》(上海三联书店,2009)、《中国哲学的起源——前诸子时期观念、概念、思想发生发展与成型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文摘
序言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底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思想的启迪。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学派观点时的客观与辩证,他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既不偏袒,也不回避,而是力求将事实呈现得更为全面。在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回味其中的观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延伸。这种主动的思考和探究,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思想的深邃智慧,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真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惊艳了!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沉甸甸的分量和素雅的封面吸引了。封面上那留白恰到好处的水墨山水,配上烫金的隶书,透着一股子古朴而又大气的感觉。纸张也选得极好,触感温润,翻阅时沙沙作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音。内页的排版同样考究,字号大小适中,行距疏朗,阅读起来十分舒适,一点也不会觉得压抑。即使只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每次看到它,都会有一种想要立刻沉浸其中的冲动,仿佛它不只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遥远智慧世界的门。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在品一杯陈年的普洱,初入口时或许有些寡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醇厚,回甘悠长。它并非那种直白地告诉你“是什么”的书,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不失力量,他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在中国思想的浩瀚星空中漫步,不急不缓地指出那些闪耀的星辰,并为我们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有时会觉得仿佛醍醐灌顶,突然间打通了某些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思想关节;有时又会陷入沉思,对某些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悟。这种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让我对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相当大的,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一些认知和价值观。我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文化有些了解,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的片面和肤浅。作者以一种非常宏大的视角,将中国哲学思想的各个分支巧妙地串联起来,展现出它们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演变。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思想的整体面貌,理解其核心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核。它打破了我固有的思维模式,鼓励我用更广阔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让我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自觉。
评分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经常会联想到自己生活的点滴,那些日常的困惑、选择和挣扎,似乎都能在书中的思想脉络中找到某种映射或启示。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是更贴近生活、更具现实意义的探讨。作者在阐述某个哲学观点时,常常会辅以生动的史实、有趣的传说,甚至是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性,仿佛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发现,书中提出的许多观念,虽然源自古老,却对我们当下如何理解世界、处理人际关系、规划人生道路,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