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美的地方特辑
定价:49.8元
作者:《图行世界》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03251238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奥尔良
它是爵士乐的故乡,精致的小别墅、风情万种的酒吧,到处都渗透着美国味道的法兰西风情。随处可见的街头艺术家则用音乐向游人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忧伤与喧闹。春天的新奥尔良会举行爵士音乐节,为世界爵士乐迷所向往。
大峡谷
这里除了零星的灌木和草地,到处是光秃秃的峭壁岩石,只是其的变幻莫测的色彩和琢磨不定的光影所产生的奇特景象,如同来自另外一个星球。3月的大峡谷已从冬日的睡梦中苏醒,带着如梦似幻的光影,迎接人们的到来。
国会礁
这是一个遍布橙色悬崖和峡谷的奇异世界,印第安人称之为“沉睡中的彩虹之地”。站在的亨利峰上向下俯瞰,国会礁脉公园就像一个“砂岩和光滑岩石的巨大风化物”。峡谷中奔腾的江水让夏天的国会礁脉公园绿草如茵、野花绽放。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这时的约塞米蒂,树叶开始缤纷起来,公园色彩斑斓。秋高气爽的天气*适合在公园内总长1280多公里的山野小径上徒步旅行,它会带你去近距离地观赏约塞米蒂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的奔腾飞跃,带你去冰山峰领略马里波萨树林的无限风光。
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暖的墨西哥湾带给密西西比河下游繁茂的带、热带丛林,充足的水量,以及两岸美丽的风景。冬日暖洋洋地照着绿意盎然的植被、看上去安详其实充满杀机的美洲鳄鱼,以及密西西比河宽阔宁静的水面让这条河流生机勃勃、自然和谐。
内容提要
美国文化包罗万象,美国多元包容的个性亦是“美国梦”的一部分,推动着无数美国人和新移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目录
作者介绍
于丽娜,媒体人、摄影师,先后出访多个国家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出版《携手闺蜜游世界》系列丛书,著有《乐享迪拜》、《自驾佛罗里达》等旅游图书。近期新作《悠游文莱》,获文莱驻华大使特别推荐。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其实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的,毕竟市面上关于“美景”的图册实在太多了,很容易审美疲劳。但没想到,这本书的排版和文字部分的结合度出乎我的意料。它不是那种只有大图小字的堆砌,而是每一组景点的介绍,文字的叙述口吻都非常独特,带着一种老派的、近乎散文诗般的韵味。比如描述某个古老遗迹时,作者没有过多地引用历史文献,而是专注于描述光线透过残垣断壁洒下的那种时间流逝感,那种氛围的营造非常到位。读起来一点也不累,反而像是在听一位阅历丰富的旅行家娓娓道来他的见闻与感悟。这种深度思考后的文字,比那些干巴巴的介绍性文字要耐人寻味得多。我感觉作者在文字中注入了灵魂,让这些静态的画面拥有了呼吸。这种对“美”的哲学性探讨,是我之前看过的同类书籍中很少见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控到近乎偏执的人,尤其在旅行中,我总会注意到别人忽略的那些角落。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似乎也捕捉到了这些“被忽略的美”。它不仅仅展示了那些赫赫有名的地标,还深入挖掘了许多隐藏在小巷深处、不起眼角落里的生活场景。例如,描绘某个南美小镇的集市时,镜头没有聚焦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上,而是聚焦于一个老妇人手中那双布满皱纹却异常灵巧的手,背景是模糊的色彩斑斓的墙壁。这种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美往往存在于日常的琐碎和不经意之间。这与我个人多年旅行经验相符——那些最动人的瞬间,往往不是在最壮丽的景色前,而是在与当地人最真实的交流中产生的。这本书无疑拓宽了我对“世界之美”的定义边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工艺绝对是顶级的,这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内页的印刷工艺相当精良,色彩的过渡平滑自然,即使是深色区域的细节也能清晰辨认,这一点在很多印刷品中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书本的开本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它足够大,能充分展现画面的震撼力,但又不会过于笨重,方便我在咖啡馆里,或者夜深人静时,捧着它细细品味。装订方式也很巧妙,书页可以平铺展开,观看跨页大图时,中间的折痕不会破坏画面的完整性,这对于欣赏那些气势磅礴的风景照至关重要。总而言之,从纸张的选择到油墨的附着力,这本书在物理层面上就展现了一种对“美”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这种“物尽其用”的匠心,让每一次翻阅都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平衡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我本来就对旅行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翻开内页,那种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内容也一定很扎实。光是看前几页那些精选的照片,我就仿佛已经身临其境,那些异域风光和人文场景的捕捉角度极其独特,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明信片式构图,而是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比如有一张关于北欧极光下的木屋的照片,光影的处理简直达到了教科书级别,那种冷峻中的一丝温暖,让人心里为之一动。我猜这本书里收录的应该都是摄影师们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捕捉的“决定性瞬间”,而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照。它更像是一本能激发你内心深处对远方渴望的“视觉日记”,而不是一本单纯的景点指南。我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内容,希望它能带给我更多关于如何用镜头讲述故事的启发。
评分我得承认,我对这类“大片”级别的画册通常持保留态度,因为它们往往脱离了真实的旅行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后期强化的视觉冲击。然而,这本书在色彩处理上显得异常克制和高级。它没有过度饱和,没有滥用HDR效果,而是忠实地还原了自然光线下的那种层次感和微妙变化。特别是那些关于水景的拍摄,水面的反光、波纹的细节,处理得干净利落,让人感觉仿佛能听到水流的声音。这种克制反而凸显了景物的原生魅力。它传递出的信息是:自然之美无需过度修饰。这对于我这样追求“真实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让我相信,那些照片是真正“看见”了世界,而不是“制造”了世界。这种对真实性的坚守,是这本书最宝贵的品质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