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 作者 | 徐國峰 |
| 定價 | 59.80元 | 齣版社 | 新星齣版社 |
| ISBN | 9787513323406 | 齣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你可以跑得更快》是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根據多年經驗寫就的專業跑步指導書。 作為跑步圈的先鋒,徐國峰結閤自己多年的研究和教學實踐,通過“體能”、“技術”和“壓力與效果”三大指標,教你如何正確解讀跑步數據。 利用數據,我們纔能為自己量身打造高效的訓練計劃,評估自己目前跑步的體能與技術。唯有先認識自己,纔能突破自我,跑齣自身極限的速度! 《你可以跑得更快》讓你瞭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
| 作者簡介 | |
| 徐國峰,曾擔任Garmin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地區總教練、UnderArmour颱灣地區簽約跑步教練。曾擔任2015、2016年Garmin上海、北京、颱北地區訓練營的總教練,指導和參與瞭中國地區所有姿勢跑法的教練認證,對於跑步的技術、體能與肌力訓練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標鐵紀錄是2小時5分,大鐵紀錄是9小時44分,全程馬拉鬆的*紀錄在3小時以內,在耐力運動方麵已有10本相關著作與譯作。 |
| 目錄 | |
| Chapter1大攝氧量 1.心髒隻是泵,跑者的引擎在綫粒體 2.不用進實驗室也能知道自己的大攝氧量 3.如何利用跑錶準確估算大攝氧量 4.提升大攝氧量的佳方法? Chapter2訓練強度區間 1.6種強度區間的訓練目的 2.找到自己的心率區間 3.如何知道自己的大心率與靜息心率? 4.胸帶式vs光學式心率錶:前者準確,後者舒服 5.找到自己的配速區間 6.確認各跑步強度區間的訓練時數與進步幅度 Chapter3訓練量與狀況指數 1.訓練量有助你厘清過去的訓練重點 2.訓練量的計算方式 3.體能進步幅度、疲勞度與當前的狀況一目瞭然 4.用熱身時的數據告知跑者今天的狀況 5.RQ狀況指數就像長期股票走勢,可以幫助跑者決定未來的訓練方嚮 Chapter4周期化訓練 1.該練什麼強度? 2.如何確認自己的有氧體能基礎已經打穩瞭? 3.打好體能基礎,LSD練2小時30分就夠瞭 4.基礎體能打穩之後要開始練間歇纔會再進步 5.利用訓練量找齣間歇訓練的具體次數 Chapter5跑力 1.通過競賽跑力麯綫幫你發現自己跑步體能的優缺點 2.實時跑力可協助跑者實時掌握自己進步的幅度 3.跑力與大攝氧量的差距越小,跑者的效率越高 Chapter6跑步力學 1.運動力學的階層 2.利用角度判定誰的跑步技巧比較好 3.利用手機APP量化自己的前傾角度與觸地角度 4.作用在跑者身上的兩種力:重力與地麵反作用力 5.在月球上跑步比較快嗎? 6.不刻意跨步也可以跑齣長步幅 7.跟腱是腳上的天然彈簧 8.錯誤的步態不再被沿用 Chapter7如何量化跑步技術 1.10公裏世界紀錄進步史 2.想要提高配速,先縮短自己的觸地時間 3.縮短觸地時間的方式 4.檢查自己兩腳的動作是否平衡 5.可以量化跑姿優劣的移動參數 6.挺直跑vs坐著跑:量化跑姿數據 Chapter8熱量與量 1.機器vs燃糖機器 2.LSD訓練將使你嚮機器進化 3.FatZone:大強度區間 4.短暫的間歇訓練也能提升運動後的率 5.間歇跑和有氧跑在上的差彆 Chapter9壓力與訓練效果 1.變強,發生在壓力之後的恢復期 2.心率變異度可以用來量化身體的抗壓性 3.壓力越大,訓練效果越好 4.如實設定個人資料,纔能提高效果值的準確度 5.利用訓練後的EPOC評估訓練效果 6.訓練效果越好,恢復時間也越長 Chapter10比賽的配速策略 1.半馬配速策略 2.全馬比賽策略 3.衰竭vs破PB 4.人與獸的差異:不為食物和繁衍而跑 5.比賽中體能分配失當的休剋體驗 6.比賽配速是一種藝術,而跑錶是創作的工具 附錄跑步科學術語匯整 |
| 編輯推薦 | |
| ★Garmin地區總教練、姿勢跑法中國區總教練徐國峰凝聚多年經驗寫就的專業跑步指導書 ★結閤訓練理論 穿戴式裝置 跑者數據分析,專業、精準、清晰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跑者的人生指南,徐國峰《你可以跑得更快》是跑者的技術指南 ★專業跑步訓練機構“跑步學院”指定教材,使跑者深刻認識和掌握身體密碼,量化每一次進步,更安全地提升跑步實力 ★瞭解自己跑得有多快,明白自己為何跑得這麼快,知道如何讓自己跑得更快!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這本《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我腦子裏立馬閃過幾個跑圈裏時常被討論的話題。比如說,每次跑完,我都會習慣性地看看自己的配速、心率,有時候還會留意一下步頻。但問題是,這些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應該如何解讀它們?它們能真正幫我提高跑步錶現嗎?我總覺得,自己在摸索著前進,很多時候就像瞎子摸象,對整體的理解不夠深入。比如,我知道心率高意味著我可能跑得太快瞭,但具體“太快”到什麼程度?是不是每個人的心率區間都一樣?我自己的最大心率又是多少,怎麼纔能科學地測齣來?還有步頻,大傢都說要提高步頻,但到底怎麼練?盲目地追求高步頻會不會適得其反,反而增加受傷的風險?我總是在網上找一些零散的信息,有時候看到一些非常專業的術語,又覺得有點雲裏霧裏,不太確定是否適用於我這樣業餘愛好者。這本書的標題“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正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它給瞭我一個明確的指引,讓我覺得終於有機會係統地瞭解這些看似神秘的數字,並且知道如何把它們轉化為實際的訓練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記錄和猜測。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撥開迷霧,讓我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跑步訓練。
評分每次跑步結束,看著手錶上顯示的一連串數字,我都會有一種“看瞭等於沒看”的失落感。我知道自己跑瞭多遠,花瞭多長時間,但這些數字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信息,對我提高跑步水平有什麼實際意義,我卻知之甚少。我常常羨慕那些跑者,他們似乎能從每一次的訓練數據中挖掘齣大量有用的信息,並據此進行精細化的調整。我自己呢?基本上就是憑著感覺在跑,有時候跑得太快瞭,第二天肌肉酸痛得厲害;有時候又覺得跑得太慢瞭,效率不高。我嘗試過自己去網上搜索一些關於跑步數據的資料,但信息太過零散,而且很多內容都比較晦澀難懂,讓我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給瞭我一個希望。它的標題直接點齣瞭“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清晰、易懂、係統的方式,嚮我解釋清楚各種跑步數據的含義,比如心率、配速、步頻、步幅等等,並且教會我如何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實際的訓練指導。我想知道,通過理解這些數據,我是否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訓練,避免不必要的疲勞和傷病,最終實現“跑得更快”的目標。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跑步路上的一個重要導航儀。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數字比較敏感的人,尤其是當這些數字能直接反映我的身體狀態和錶現時。跑步對我來說,不僅僅是鍛煉身體,更像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探索身體潛能的過程。然而,我總感覺自己在解讀跑步數據方麵,還停留在非常基礎的層麵。比如,我知道配速是衡量速度的直接指標,但如何根據不同的訓練目標(是輕鬆跑、節奏跑還是間歇跑)來設定和調整配速,我還沒有形成一套清晰的認知。心率也是如此,我能看到心率的變化,但對於如何在不同的心率區間內進行訓練,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心率來判斷訓練強度是否閤適,我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更不用說一些更進階的數據,比如步頻、步幅、垂直振動、觸地時間等等,這些都像是我從未觸及過的領域。我總覺得,如果我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些關鍵數據,我一定能更有效地提高我的跑步錶現,也能更科學地避免受傷。這本書的標題《你可以跑得更快: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聽起來就像是為我這樣的跑者量身定做的。它承諾能教會我“都應該懂”的數據,這讓我感到非常有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幫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跑步數據分析體係,讓我能夠更精準地評估自己的訓練效果,並據此做齣更明智的訓練決策。
評分作為一名跑齡不算短,但一直停留在“跑量黨”階段的跑者,我深知自己技術的局限性。我總是覺得,隻要跑得夠多,總有一天會進步。但現實是,跑量上去瞭,進步的速度卻慢瞭下來,有時候甚至會遇到平颱期,怎麼努力都突破不瞭。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的訓練方式過於單一,或者說,我忽略瞭一些更科學的訓練方法。我曾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關於配速、心率區間訓練的文章,也嘗試過按照一些指導來調整自己的訓練,但效果並不顯著,很多時候是因為我無法真正理解這些數據的深層含義。比如,為什麼有些時候我感覺很輕鬆,但心率卻飆升?為什麼有些訓練強度很高,但第二天身體卻一點也不覺得纍?這些都讓我感到睏惑。這本書的標題,特彆是“跑者都應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這個副標題,讓我眼前一亮。它直擊瞭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關鍵數據”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如何反映我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效果的?我該如何科學地解讀這些數據,並把它們應用到我的日常訓練中,從而擺脫目前的瓶頸期,實現真正的突破?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套係統的、可操作的解決方案,讓我不再是盲目地跑步,而是有策略、有目的地去提升我的跑步能力。
評分坦白說,我一直以來對跑步的理解都比較偏嚮於“感覺流”。就是跑的時候覺得狀態不錯,心肺也還能承受,那就繼續跑,甚至加速。賽後呢,就是看看自己有沒有 PB(個人最好成績),有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時間。至於更細緻的數據分析,我承認自己在這方麵確實是個小白。每次看到跑錶上那些五花八門的指標,比如 VO2 Max、乳酸閾值、最大攝氧量等等,我都覺得它們離我太遙遠瞭,好像是專業運動員纔會去關心的事情。我甚至不太確定,這些數據跟我的日常訓練有什麼直接關聯。比如,VO2 Max 究竟是什麼?它能告訴我什麼?知道瞭這個數據,我該怎麼調整我的訓練計劃?是不是我需要去做一些特定的訓練來提高它?還有,我經常聽到跑友們討論“乳酸堆積”的問題,這跟我的疲勞感有什麼關係?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我對跑步數據的認知盲區裏投下瞭一束光。它強調“跑者都應該懂”,這讓我感到不再孤單,也燃起瞭我學習的興趣。我希望它能用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把那些高深的跑步科學知識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指導,讓我明白每個數據背後的意義,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數據來優化我的跑步技巧,避免走彎路,甚至減少受傷的可能。我想知道,通過理解和運用這些關鍵數據,我真的能夠“跑得更快”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