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
定價:25.00元
作者:陳晴
齣版社:華中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6223613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以教會學校為參照,以軍事學堂之兵操為嚆矢,至1922年《壬戌學製》頒行為止點,有四十餘年曆史。新式體育的傳入促進瞭近代新式體育的轉型和完善,推動瞭社會體育的普及和發展,它為中國參與奧林匹剋運動和在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做好瞭鋪墊,它為振奮民族精神和提升民族凝聚力發揮瞭重要作用,為加強中西文化交流、教育交流、體育交流奠定瞭良好基礎。本書從“中外教育交流史”的視角切入,對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從實踐、思想、製度等多個層麵進行瞭全麵的介紹和深入的剖析。
目錄
章 導論
一、研究旨趣
二、背景概述
三、研究狀況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 教會學校對新式體育的導入
節 教會初等教育的新式體育
一、教會初等教育的辦學旨趣
二、教會幼稚園開設的遊戲課
三、教會小學開設的體育課
第二節 教會中學的新式體育
一、教會中學的辦學旨趣
二、教會中學的體育
第三節 教會大學的新式體育
一、教會大學的辦學旨趣
二、教會大學的體育
第四節 教會女子教育的新式體育
一、教會女子學校的辦學旨趣
二、教會女子中小學的體育
三、教會女子大學的體育
第三章 基督教青年會對新式體育的傳播
節 青年會設會宗旨及其對體育的宣傳
一、青年會的設會宗旨
二、青年會對體育的宣傳
第二節 青年會對新式體育項目的引入
一、青年會直接引入的體育項目
二、青年會間接引入或推廣的體育項目
第三節 青年會組織機構及其對新式體育的傳播
一、青年會組織機構設置概況
二、天津青年會的體育活動
三、上海青年會的體育活動
四、北京青年會的體育活動
五、長沙青年會的體育活動
六、南京青年會的體育活動
七、青年會創辦的體育學校
第四節 青年會對體育的作用與貢獻
一、馬約翰論青年會的作用
二、宋如海論青年會的貢獻
第四章 實踐層麵:國人對新式體育的引進
節 洋務教育對西式兵操的引進
一、洋務學堂對西式兵操的引進
二、留學運動對新式體育的引進
第二節 軍國民教育與新式體育的倡行
一、效法日本體育之背景
二、留學生群體攻體育者的齣現
三、教育考察對新式體育的引進
第三節 民主革命教育對外國體育成果的譯介
一、章锡琛譯《日本之軍國主義》
二、鬍學愚譯《論學校軍事教育》
三、許傢慶譯《軍國主義之將來》
四、《東方雜誌》刊載的體育文論
第五章 思想層麵:國人體育意識的醒悟
節 晚清時期體育思想的萌生
一、批判傳統文弱文化
二、宣揚國外尚武範例
三、倡導“尚武”精神
四、推行學校體育
第二節 民國初期國人體育思想之形成
一、蔡元培的體育思想
二、陳獨秀的體育主張
三、李大釗的體育觀
四、範源濂論尚武精神
五、有關法規對體育思想之闡述
第三節 新文化運動時期國人體育思想之成熟
一、毛之《體育之研究》
二、惲代莢之體育思想
三、楊賢江之體育主張
四、陶行知改拳術課之建議
五、張伯苓之體育教育思想
六、餘傢菊之軍事教育主張
七、國人體育思想的衝突與反思
第六章 製度層麵:國人對新式體育的推廣
節 《壬寅·癸卯學製》:新式體育製度的奠基
一、《壬寅學製》有關學校體育的設計
二、《癸卯學製》有關學校體育的設計
三、體育學校和體育專修科的齣現
四、社會體育的發展
第二節 《壬子·癸醜學製》:新式體育製度的改進
一、《壬子·癸醜學製》有關學校體育的設計
二、《特定教育綱要》有關學校體育的設計
三、南京高師的體育教育狀況
四、“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學校體育的變化
第三節 《壬戌學製》:新式體育製度的融閤
一、美國教育傢的來華講學
二、大批留學生歸國服務
三、相關社團的組建及活動
四、《壬戌學製》有關體育的設計
五、配套“課程標準”對學校體育的規範
第七章 研究結論:新式體育的定位與評析
節 新式體育的曆史定位
一、新式體育的曆史貢獻
二、新式體育對中國參與奧林匹剋運動的推動
第二節 新式體育嬗變的評析
一、新式體育與新式教育的關係
二、新式體育與宗教傳入的關係
三、新式體育與文化融通的關係
四、新式體育嬗變與民族精神覺醒的關係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陳晴:男,1962年生,河南西平人,教育學博士。1995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教科所,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武漢體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持省部級課題三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六項,發錶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參與編
文摘
序言
對於《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這本書,我首先聯想到的是那個時代的教育改革。我知道,在那個由科舉製度逐漸轉嚮新式學堂的時期,體育教育作為一個全新的門類被引入,這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社會動因。是齣於強國禦侮的考量,還是為瞭培養新型的國民?書中對這些背景的分析,我希望能看到詳盡的闡述。我尤其好奇,在那個重文輕武的傳統觀念尚未完全褪色的時代,體育教育是如何在學校課程中占據一席 প্রতিরক্ষা位置的?是自上而下的推行,還是教師們自發的探索?關於教學內容、器材的引入,以及教師的培訓,這些具體操作層麵的細節,如果能夠被細緻地描繪齣來,將極大地增強本書的可讀性。我想象著,那些早期的體育教師,他們可能是在摸索中前進,嘗試著將外國的訓練方法與中國學生的體質相適應,甚至創造齣一些獨特的教學模式。此外,當時的學堂中,體育課程的設置又有多大的差異?城市和鄉村,官辦和私立學校,它們在接受新式體育方麵,又會呈現齣怎樣的不同麵貌?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生動的案例,讓我們能夠窺見那個時代教育變革的真實圖景。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瞬間勾起瞭我的好奇心。作為一名對中國近現代史略有瞭解的讀者,我一直對那個風雲激蕩的時代充滿瞭興趣,尤其是那些看似微小卻深刻影響社會麵貌的變革。新式體育的傳入,聽起來就像是那個時代一股清新的風,吹拂過沉悶的舊世界。我很好奇,當西方那種充滿活力、注重規則和身體素質的體育運動,遇見瞭根深蒂固的東方傳統,會碰撞齣怎樣的火花?是全盤接受,還是經過本土化的改造?這些運動又是如何從最初的零星引進,逐漸滲透到教育體係、社會風尚,甚至民間生活中去的?我期待著書中能夠詳細梳理這一過程,展現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比如最早將體育引入中國的傳教士、官員,他們是如何剋服阻力,推廣這些新事物的?當時的報刊又是如何報道這些新運動的?普通民眾又是如何看待這些“洋玩意兒”的?我更想知道,這些新式體育在傳入之後,是如何與中國的傳統體育形式發生互動,甚至融閤,最終演變齣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文化。這其中一定充滿瞭麯摺和創新,也摺射齣當時中國社會在學習西方、自我革新過程中的復雜心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觸及瞭一個我一直以來都頗感興趣的領域——社會風俗的變遷。我們常常討論政治、經濟、文化的轉型,但體育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其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意義往往被忽視。我很好奇,新式體育究竟是如何打破社會階層的界限,從少數精英的參與,逐漸走嚮更廣泛人群的?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運動場會不會成為一個短暫的“平等”空間?書中是否會探討,新式體育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挑戰瞭傳統的性彆觀念?例如,女性是否也參與到這些新式運動中來,她們的參與又受到瞭怎樣的社會反應?我特彆關注書中對“嬗變”這一部分的解讀。體育運動的引入,是否也帶來瞭新的社交方式、新的娛樂活動,甚至影響瞭人們的身體美學觀念?那些最初的足球、籃球、田徑比賽,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如何被看待的?它們是作為一種娛樂,還是一種新興的社會文化符號?我希望能從中看到,新式體育如何一點點地改變瞭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潛移默化地重塑瞭民族的精神風貌。
評分讀到《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這個書名,我立刻想到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思想激蕩。我一直覺得,思想的變革往往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麵麵,而體育的引入,無疑是其中一個很有趣的切入點。我很好奇,那些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或者受到西方思想影響的學者,他們是如何看待新式體育的?書中是否會探討,體育是否被視為一種“文明”的象徵,一種現代化的標誌?我尤其關注,在新式體育傳入的過程中,是否也引發瞭關於身體與精神關係的討論?是簡單地強調身體的強壯,還是更深層次地探討體育對人格塑造、道德培養的作用?我期待書中能展現一些具體的思想傢、教育傢,他們是如何在文章、演講中闡述新式體育的價值,又是如何將體育理念融入到他們更宏大的社會改革構想中的。我想象著,那些關於“體德兼修”、“文武之道”的討論,在當時一定十分激烈。此外,新式體育的引入,是否也伴隨著一些西方哲學、美學思想的傳播,從而影響瞭當時人們對“美”的認知,對健康生活的理解?這本書如果能觸及這些思想層麵的探討,將使我對那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變遷有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清末民初新式體育的傳入與嬗變》這個書名,讓我立刻想到的是民族主義情緒在那個時代的興起。我瞭解到,在西方列強的欺淩下,中國社會上下都在尋求富國強兵之道。新式體育的引入,我推測,必然與強健國民體魄、培養尚武精神有著密切的聯係。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當時的有識之士是如何將體育與國傢命運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我非常想知道,新式體育的推廣,是否也承擔瞭某種“國傢級”的使命,例如在奧運會等國際賽事的齣現,又如何激發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危機感?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史料,比如當時的報刊雜誌是如何宣傳體育的,官方又是如何利用體育來凝聚民心、激發愛國熱情的。此外,我很好奇,在國傢危難之際,體育訓練是否也被視為一種軍事訓練的補充,或者成為一種培養國傢認同感的方式?那些在戰亂中堅持體育活動的人物,他們的故事一定充滿傳奇色彩。這本書如果能揭示齣新式體育在民族主義浪潮中的角色,那麼它將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體育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民族覺醒和社會轉型的深刻剖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