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 | 作者 | 史永东,赵永刚,伟 |
| 定价 | 56.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331724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00Kg |
| 内容简介 |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是各类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而信用衍生品是迄今为止管理信用风险为有效的市场化金融工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我国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国建立健康、完善和有效的信用衍生品市场,而定价理论研究则是所有工作的基石。基于此,《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在对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2章 总结与展望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ISBN:9787030331724)这个书名,听起来就代表着一种非常扎实的知识体系。我对它抱有高度的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关于信用衍生品领域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金融书籍,不仅要讲解理论,更要提供实践的指导。因此,在“原理”部分,我期望作者能够深入剖析信用风险的根源,以及不同信用衍生品结构背后的逻辑,比如信用违约掉期(CDS)如何能够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信用关联票据(CLN)又如何通过将信用风险打包来创造新的投资机会。在“定价”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介绍目前最主流的定价模型,例如蒙特卡洛模拟在信用风险定价中的应用,或者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在信用衍生品定价中的变种,并且能详细解释这些模型是如何处理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我更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来验证这些定价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市场是如何对这些定价模型进行校准的。至于“应用”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涵盖信用衍生品在各类金融机构中的实际应用,比如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它们来管理信贷风险,投资银行如何通过这些工具来构建创新的金融产品,以及对冲基金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品进行套利交易或对冲风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信用衍生品的理解更加透彻,能够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对于《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这本书(ISBN:9787030331724)的期望值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抱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对信用衍生品市场的最新、最深刻的洞察,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例如,在“原理”部分,我期待它能超越教科书式的定义,深入剖析不同信用衍生品合约背后的经济动因、法律框架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动机。对于“定价”部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当前主流定价模型(如信用评分模型、蒙特卡洛模拟在信用风险定价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处理模型中的非线性以及多因子影响)的详尽讲解,并且能够提供一些现实世界中的校准和验证方法。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一些新兴的信用衍生品工具层出不穷,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涵盖这些前沿内容,并探讨它们在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中的作用。至于“应用”,我期待看到的是案例分析,例如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品来管理其庞大的信贷组合,或者对冲基金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寻找交易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复杂金融工具的实际操作细节,以及它们在塑造全球金融市场格局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评分我对《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9787030331724)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是源于它在学术界和业界都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读者构建对信用衍生品领域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在“原理”章节,我期望它能详细阐述信用风险的本质,以及信用衍生品如何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剥离或转移。这可能涉及到对信用评级、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关键概念的深入探讨,以及不同类型的信用衍生品,如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联结票据(CLN)、总收益互换(TRS)等的详细介绍和比较。在“定价”方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介绍并比较各种定价模型,从经典的数学模型到更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并详细解释这些模型背后的假设和局限性。我希望能够看到对模型校准、参数选择以及对市场波动敏感性的深入分析。而“应用”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展示信用衍生品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中被用作风险对冲工具、收益增强工具,甚至是投机工具。我特别希望看到书中能讨论信用衍生品在主权债务危机、企业破产风险管理,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从而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工具的实际价值和潜在风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9787030331724。我一直对金融衍生品的领域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能够帮助投资者规避和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信用衍生品,听起来就充满了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感觉就像是为理解现代金融市场运作打开了一扇重要的窗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复杂概念,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比如信用违约互换(CDS)是如何运作的,信用链接债券(CLNs)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它们各自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广泛使用。同时,我更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这些衍生品的定价模型,这通常是令许多人头疼的部分,比如使用蒙特卡洛模拟,还是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尽管它最初是为期权设计的),亦或是其他更适合信用风险的定价框架。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清晰的公式推导和实际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真正理解理论是如何转化为市场价格的。最后,“应用”这个词更是点睛之笔,这暗示了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探讨信用衍生品在实际金融交易中的各种应用场景,比如对冲组合风险、进行套利操作,或者作为一种新的投资策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对信用衍生品的理解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能够更自信地分析市场和做出投资决策。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信用衍生品:原理、定价及应用》,9787030331724,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感,但又充满了实用性的承诺。我一直对金融市场中的“幕后英雄”——那些不为普通大众所熟知但却支撑起庞大金融体系的工具——抱有浓厚的兴趣。信用衍生品无疑属于这一类。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些工具的“原理”,让我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的。例如,在讲解信用违约互换(CDS)时,我希望不仅仅是定义,而是能像讲故事一样,说明它是如何解决持有债券的投资者担心对方违约的问题的。对于“定价”,这通常是让我觉得最烧脑的部分。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阐述几种主流的定价方法,比如概率论、统计模型,甚至是一些更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并且能够解释它们各自的优劣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如何用这些模型来给一个特定的CDS定价,并且理解为什么这个价格会随着市场情绪和标的信用状况的变化而波动。至于“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展示信用衍生品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投资组合构建、甚至是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我希望能够看到它们是如何被用来防范金融危机的,或者如何成为新的投资机会的源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