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白話全譯插圖版) 江西人民齣版社

山海經(白話全譯插圖版) 江西人民齣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傅碩 著
圖書標籤:
  • 山海經
  • 神話傳說
  • 奇書異聞
  • 古代典籍
  • 江西人民齣版社
  • 白話文
  • 插圖本
  • 國學
  • 民俗學
  • 奇幻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讀者科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0087670
商品編碼:2999342579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山海經(白話全譯插圖版)

定價:42.80元

作者:傅碩

齣版社:江西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2100876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山海經》是中華五韆年文明史中的奇書,其中光怪陸離的傳說,極富趣味性;
  2.本書為白話全譯,附帶大量插圖,可以無障礙暢讀。

內容提要


《山海經》是我國流傳久遠的一部經典古籍。它囊括瞭古代神話、地理、物産、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多方麵的內容。《山海經》全書十八捲,其中“山經”五捲、“海經”八捲、“大荒經”四捲、“海內經”一捲,共約31000字。本版《山海經》選配大量插圖,對《山海經》進行詳盡注釋,並作白話翻譯。原典、注釋、譯文與插圖相結閤,使讀者能夠毫無障礙地暢遊《山海經》的神妙世界。

目錄


捲一 南山經 1
南山經 3
南次二經 11
南次三經 22
捲二 西山經 29
西山經 31
西次二經 46
西次三經 55
西次四經 73
捲三 北山經 85
北山經 87
北次二經 105
北次三經 114
捲四 東山經 139
東山經 141
東次二經 148
東次三經 157
東次四經 163
捲五 中山經 171
中山經 173
中次二經 179
中次三經 184
中次四經 188
中次五經 193
中次六經 199
中次七經 209
中次八經 222
中次九經 234
中次十經 245
中次十一經 250
中次十二經 273
捲六 海外南經 285
捲七 海外西經 295
捲八 海外北經 307
捲九 海外東經 319
捲十 海內南經 329
捲十一 海內西經 337
捲十二 海內北經 347
捲十三 海內東經 359
捲十四 大荒東經 371
捲十五 大荒南經 387
捲十六 大荒西經 401
捲十七 大荒北經 419
捲十八 海內經 433

作者介紹


文摘


捲一南山經
  《南山經》是《山經》部分的開始。《山經》部分的內容寫實較多,所記述的山川河流、物産、動植物,雖然有很多我們至今不知其詳,但是相當一部分現在仍有,或從其他文獻中可以找到依據和綫索。
  《南山經》主要包括三大山係,重點記述這三大山係的地貌礦藏和珍禽怪獸以及各大山係的山神祭祀等情況。三大山係共有大小四十座山脈,蜿蜒一萬六韆三百八十裏。
  在山係中,鵲山上有神草祝餘,人吃瞭它不會感到飢餓;杻陽山上有怪獸鹿蜀,它會吟唱;柢山上有神魚魚,它長著翅膀,人吃瞭它可以預防疾病;青丘山上有神鳥叫灌灌,人們佩戴它就不會受。
  在第二山係中,長右山上有形似猿猴卻長著四隻耳朵的野獸長右,它的齣現預示這個地方會發生大水災;堯光山中有形狀像人卻長有豬那樣的鬣毛的野獸猾褢,哪個地方齣現猾褢,哪裏就會有繁重的徭役。
  在第三山係中,丹山上有鳳凰,它是吉祥的象徵,它的齣現意味著天下將會太平安定;侖者山上有神樹白,人吃瞭不會感到飢餓,還可以消除疲勞。
  從上麵所述神奇的動植物的特點我們可以看齣,遠古的先民們開始利用大自然,利用這些動植物,更好地生活。
  南山經
  南山經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之水齣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注釋】
  (què)山,即古鵲字。鵲山,據清呂調陽《五藏山經傳》捲一:“即達穆楚剋山,雅魯藏布所源也。雅魯藏布即赤水,其源有池斜銳,水自東北流齣,會池北一源,象仰地張喙之形,故山得名焉。”金玉,金,古代泛指五金或金屬礦石;玉,有光澤的美玉。類似的很多詞在古今都很常用,但往往所指的東西並不一樣。華,同“花”。榖(gǔ),桑科植物,又可以稱為構或楮,古代用其樹皮造紙。禺(yú),獸名,形似獼猴,赤目長尾,後人常猜測為猿類動物。《五藏山經傳》捲一:“禺,狒狒也。一名濛頌,一名梟陽。”狌(shēng)狌,一種人麵獸,也有的說就是猩猩。麗(jǐ)之水,古水名。《五藏山經傳》捲一:“有色梅河二源西北流而閤,即麗旨之水。”育沛,水中生長的一種植物的名稱。瘕(jiǎ)疾:指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病,古代說法不一,大都指腹中結塊。
  【譯文】
  《南山經》所描述的南部山係的組山叫鵲山。鵲山組的座山叫招搖山,這座山高高聳立在西海岸邊,山上盛産桂樹,還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上長有一種草,樣子很像韭菜,開著青色的花朵,這種草的名字叫祝餘,人們如果吃瞭這種草就不會感到飢餓。山中長有一種樹木,它的形狀像構樹,有黑色的紋理,能開齣光彩四射的花,這種樹的名字叫迷穀,人們將這種樹開的花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中還有一種野獸,長得很像猿猴卻有著一對白色的耳朵,它有時伏地爬行,有時像人一樣站立行走,這種野獸的名字叫狌狌,人們如果吃瞭它的肉就可以走得飛快。從這座山流齣一條河,這條河叫麗,麗水嚮西注入大海,水中有種叫作育沛的東西,人們如果佩帶這種東西在身上就不會生寄生蟲病。
  又東三百裏,曰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又東三百八十裏,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注釋】
  堂庭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經傳》捲一:“在今薑白穆廟之南,有隆列河自西來受,北偏西一水東逕廟南平流百五十裏,屈而北少東,注赤水,象堂庭也。”棪(yǎn),木名,一說是喬木,果實像海棠果,熟瞭可以吃;一說就是現在的蘋果。
  蝮蟲,古代的一種毒蛇,也叫反鼻蟲。郭璞注:“蝮蟲,色如綬紋,鼻上有針,大者百餘斤,一名反鼻。”
  【譯文】
  從招搖山再往東三百裏的地方,有座山叫堂庭山。山上有很多棪樹,還有很多白色的猿猴,盛産水晶,蘊藏著豐富的金屬礦物。
  從堂庭山再往東三百八十裏的地方,有座山叫猨翼山,這座山上有許多怪獸,水中有很多罕見怪異的魚,這裏盛産白玉,水中有很多蝮蟲和怪異的蛇,山上有很多奇怪的樹木,這座山險峻不可以隨便上。
  ……

序言



《山海經》:一部奇幻古籍的現代解讀 《山海經》,這部在中國文學史、神話學、民俗學乃至地理學研究領域占據著獨特地位的古老典籍,曆經數韆年風雨,其神秘麵紗至今仍吸引著無數探究者。本次推齣的“白話全譯插圖版”,正是江西人民齣版社為廣大讀者奉上的一份誠意之作,旨在以現代人的理解方式,結閤精美的視覺呈現,開啓一段穿越時空的奇幻旅程。 超越時空的想象力,勾勒神話地理的壯麗圖景 《山海經》的魅力,首先在於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它並非一部嚴謹的地理誌,而是一部融閤瞭神話傳說、奇異物種、祭祀歌舞、巫術信仰等多元文化元素的奇書。書中記錄瞭上古時期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山川地理,以及居住在這些地方的奇禽異獸、神靈鬼怪。這些描繪,不僅是中國神話體係的重要源頭,更構建瞭一個充滿神秘與驚奇的古代世界。 從“西山經”中威嚴而神秘的昆侖山,到“海外經”中溝通天地、連接人神的應龍;從“山經”中形態各異、擁有神奇能力的異獸,如人麵蛇身的燭龍、九頭一角的相柳,到“海經”裏光怪陸離的奇幻國度,如人麵國、長臂國、貫胸國……《山海經》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為我們呈現瞭一個個鮮活而令人震撼的畫麵。這些記載,雖然在科學意義上難以一一考證,卻深刻地影響瞭後世的文學藝術創作,成為無數故事、詩歌、繪畫的靈感之源。 白話全譯:讓古老智慧觸手可及 《山海經》的原文以古文寫就,語言晦澀,理解門檻較高。許多讀者即便心生嚮往,也往往因其艱深而望而卻步。江西人民齣版社此次推齣的“白話全譯版”,正是為瞭打破這一隔閡。資深學者傾力打磨,以通俗易懂的現代漢語,逐字逐句地翻譯原文,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著的神韻與精髓,同時又讓當代的讀者能夠輕鬆領略其豐富的內涵。 翻譯工作並非簡單的字詞替換,更包含對古人思維方式、文化背景的深入解讀。譯者們在翻譯過程中,參考瞭大量的古代文獻和考古發現,力求將每一個地理名詞、每一處神話描述、每一個物種的特性,都準確而生動地呈現齣來。例如,書中對許多古代方國的描繪,以及對神話人物的生平事跡的記錄,在白話譯本中得以清晰呈現,讓讀者不再被古文的阻隔所睏擾,而是能夠直接感受《山海經》所描繪的那個奇妙世界。 精美插圖:視覺盛宴,喚醒沉睡的想象 “插圖版”是本書的另一大亮點。一本描繪奇珍異獸、神靈山川的奇書,若無精美的圖像輔佐,未免顯得遺憾。《山海經》的奇幻內容,最需要視覺化的呈現來加以襯托和強化。本次齣版的插圖版,匯集瞭當代頂尖畫師的匠心之作。這些插圖並非簡單的圖解,而是藝術傢們在深入理解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創作。 每一幅插圖都力求還原古籍中的神話意象,同時又融入現代的審美情趣。無論是描繪山川的壯麗,還是刻畫異獸的猙獰或祥瑞,亦或是勾勒神靈的威嚴與神秘,都栩栩如生,充滿藝術感染力。插圖與文字相得益彰,相互激發,使得讀者在閱讀文字的同時,也能在腦海中構建齣更加立體、更加生動的畫麵。這些精美的插畫,不僅是對《山海經》內容的有力補充,本身也是一件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它們仿佛一道道穿越時空的窗口,將讀者直接帶入那個充滿想象的遠古世界。 多角度解讀:穿越曆史的文化寶藏 《山海經》的價值,遠不止於其文學和神話意義。它更是研究中國古代曆史、地理、民俗、宗教、哲學等諸多領域的珍貴史料。 神話學角度: 《山海經》是中國神話體係的奠基之作,其中記載瞭大量上古神話人物和故事,如女媧補天、後羿射日、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等,對後世神話文學産生瞭深遠影響。 地理學角度: 盡管《山海經》的地理記載存在誇張與虛構,但其中許多地理名稱、方位描述,以及對物産的記載,為研究中國古代地理變遷、物種分布提供瞭獨特的視角。 民俗學角度: 書中描繪的各種祭祀活動、巫術儀式、圖騰崇拜,反映瞭上古時期人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 哲學與思想角度: 《山海經》中蘊含的樸素的宇宙觀、生死觀,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此次“白話全譯插圖版”,在譯文和插圖的基礎上,還將可能配備由專傢撰寫的導讀和解讀文章。這些文章將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對《山海經》進行深入淺齣的闡釋,幫助讀者更全麵地理解這部巨著的豐富內涵和重要價值。通過這些解讀,讀者將能看到《山海經》如何成為一部連接古今、溝通東西的文化橋梁。 為何選擇《山海經》? 在浩如煙海的中華古籍中,《山海經》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獨有的魅力,穿越瞭漫長的曆史長河,至今仍能激發我們的驚嘆與思考。 豐富的情感體驗: 閱讀《山海經》,我們能體驗到原始的生命力,感受到麵對未知世界的敬畏與好奇,體會到古人對自然萬物的觀察與想象。 拓展思維邊界: 書中的奇思妙想,能夠挑戰我們固有的認知模式,激發我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我們重新審視“現實”與“虛幻”的界限。 傳承民族文化: 《山海經》是中國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部分,瞭解它,就是瞭解我們民族的根源與精神。 緻讀者 江西人民齣版社推齣的“山海經(白話全譯插圖版)”,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邀請,邀請您踏上一次探索之旅。這是一次重溫古老神話的旅程,一次品味文字藝術的旅程,一次沉浸視覺想象的旅程,更是一次理解中華文明深厚底蘊的旅程。 無論您是文學愛好者,曆史研究者,神話迷,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都能在這部精心製作的《山海經》中找到屬於您的那份驚喜與收獲。讓白話的清晰,插圖的生動,帶您輕鬆走進這部奇幻古籍的殿堂,感受那份跨越韆年的震撼與魅力。 它將為您打開一扇瞭解中國古代世界觀、神話體係、乃至想象力源頭的窗戶,讓您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在視覺中得到享受,在精神上得到啓迪。這不僅是一次閱讀的體驗,更是一次文化的迴溯與傳承。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所引發的聯想和思考的深度。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這些神話故事背後所承載的古代人對自然災害的恐懼、對未知領域的敬畏,以及他們對資源和領土的原始渴望。白話譯文的流暢性,使得我的注意力能完全集中在“內容”本身,而不是“如何理解”上。例如,關於某些山脈的走嚮和河流的源頭描述,雖然在地理學上或許存在爭議,但它們無疑構建瞭古代中國人最早的“世界地圖”。這本書促使我去查閱更多相關的考古發現和民俗誌,它像一把鑰匙,打開瞭一扇通往上古文明精神世界的大門。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識堆砌,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敘事集閤,讓我清晰地感受到瞭那種“開天闢地”的原始激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激活瞭沉睡已久的想象力,讓古老的神話重新煥發齣生動的光彩,極大地滿足瞭我對本土文化根源的探尋欲。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古典名著的“白話全譯”版本是抱有一定程度的懷疑的,總覺得翻譯會削弱原文的韻味和神秘感。但江西人民齣版社的這個版本,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它的譯文處理得極其到位,既保留瞭《山海經》那種古樸的敘事節奏,又用現代漢語精準地傳達瞭那些晦澀的詞匯和概念。插圖的質量更是驚喜,它們並非那種粗糙的、應付瞭事的配圖,而是經過精心考量和繪製,很大程度上還原瞭文字所描繪的那些奇異景象。比如“窮奇”或“英招”的形象,在不同的版本中常常韆篇一律,但這裏的插圖設計,總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既符閤傳統描述又富有藝術生命力的觀感。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不是為瞭查閱生僻字,而是為瞭細細品味譯者在處理某些具有多重解讀意味的句子時所下的功夫。這套書的編校水平,無疑是相當專業的,它讓《山海經》從一本“隻能遠觀”的典籍,變成瞭一本可以“親近閱讀”的瑰寶,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沉浸感和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體例編排非常精妙,很適閤碎片化閱讀的現代人。我通常是在通勤的地鐵上翻閱,那種快速切換場景的感覺,與書中描述的從東山經到海外四經的地理跳躍感,竟然有著奇妙的契閤。每一條“山經”或“海經”的段落劃分清晰,配上清晰的白話解釋,使得原本復雜的關係網變得井井有條。我尤其欣賞齣版社在注釋方麵所做的努力,他們不僅解釋瞭生物的特徵,還對一些涉及祭祀、巫術或特定地域風俗的細節進行瞭簡要的補充說明,這對於理解古人的世界觀至關重要。以往閱讀《山海經》,總覺得像在霧裏看花,很多神異之物的功用和背景模糊不清,但通過這個版本,我仿佛拿到瞭一個詳盡的“異界旅遊指南”,每讀完一個篇章,都會對古代中國的想象疆域有一個更立體的認識。這種結構上的清晰和內容的豐富性,讓閱讀過程高效且充滿探索欲,絕不是那種讓人望而生畏的學術專著。

評分

這本《山海經》的白話全譯插圖版,簡直是奇幻文學的寶庫!初次翻開,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上古氣息所震撼。譯文非常流暢自然,完全沒有傳統古籍那種佶屈聱牙的閱讀障礙。它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嚮導,帶著我穿越時空,親曆那些光怪陸離的神祇、異獸和奇山。那些描述,既有宏大的宇宙觀,又不乏細微入微的生物特徵描摹,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力和觀察力。特彆是那些關於地理方位的描述,雖然放在現代看來可能有些模糊,但配閤著精美的插圖,一下子就將那些虛無縹緲的描述實體化瞭。我特彆喜歡看那些關於異域風土人情的記述,仿佛每一個國傢、每一座山,都藏著一個未被解開的謎團。這本書不僅僅是閱讀,更像是一場沉浸式的文化探險,每次閤上書本,心裏都久久不能平靜,迴味著那些光怪陸離的奇遇。對於想瞭解先秦神話和地理觀念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佳作,它成功地架起瞭古老文本與現代讀者之間的橋梁,讓人領略到中華文明源頭的磅礴氣象。

評分

這本書的紙張和裝幀也值得稱贊。對於經常翻閱的圖書來說,手感和耐用性是基礎,而這本《山海經》在這兩方麵都做得很齣色。紙張的剋重適中,墨色濃鬱,即使是插圖部分,色彩過渡也自然柔和,沒有廉價印刷的刺眼感。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意識到,優秀的文化普及讀物,在視覺體驗上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很多讀者可能因為封麵或定價而低估瞭它的價值,但我可以說,從內頁的排版設計到字體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和對現代讀者的尊重。它不是那種匆忙上市的快餐讀物,而更像是一件經過精心打磨的文化産品。每次拿起它,都能感受到製作團隊的用心,這種實體書的質感,是電子閱讀無法替代的,它讓《山海經》的神秘感不再僅僅停留在文字層麵,而是滲透到瞭每一次觸摸和翻閱之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