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一個孩子的詩園(彩繪本)
定價:38.00元
作者: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齣版社:黑龍江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88878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4-12歲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1894),英國小說傢,19世紀後半葉英國的小說傢、詩人、遊記作傢。 n
★羅伯特·斯蒂文森的兒童詩都是從兒童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兒童特有的方式去認識世界。 n
★中英文對照,精雕細琢,以清晰的畫質、流暢的譯文,還原和再現圖畫書百年經典! n
★作品中用詞簡潔但意境豐富,錶現齣一個成人在重新捕捉童午的情緒和感覺時異乎尋常的性。 n
★配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zui傑齣的插畫傢為斯蒂文森的詩所配的上百幅精美插圖,讓孩子在欣賞優美詩句的同時也能大飽眼福。 n
★圖文並茂的圖畫書,不僅能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能對他們情商的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n
n
n
內容提要
《一個孩子的詩園》是英國作傢羅伯特斯蒂文森所創作的兒童詩歌集,其中包括《夜晚的童話》《海盜的故事》《在海邊》《旅行》《期待》《夏日的床》《一個想象》《孩子的責任》《雨》《陌生的地方》《大風之夜》《歌唱》等。在英語國傢中,該書幾乎每個傢庭,它被譽為兒童語言學習的“美的啓濛教材”。 n
這本詩集用詞簡潔但意境豐富,你可以從中讀到一個孩子的的嚮往。在孩子的幻想中,一切都能夠化平凡為神奇——所有這一切,也無不喚起人們對童年時光的親切迴憶,讓人們不由自主地被深深觸動,浸染其中。 n
此外,本書還配有19世紀末、20世紀初zui傑齣的插畫傢為斯蒂文森的詩所配的上百幅精美插圖,讓孩子在欣賞優美詩句的同時也能大飽眼福。相信孩子們一打開這本書,就會愛上它! n
n
n
目錄
作者介紹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1894),19世紀後半葉英國的小說傢、詩人、遊記作傢。他一生多病,卻一直踐行豐富多彩、冒險迭起的漫遊生活。作為一名作傢,斯蒂文森在文學樣式的創新上錶現齣非凡的纔華,他創作的探險小說和驚險小說極富獨創性和戲劇張力。他的代錶作有《金銀島》《化身博士》《誘拐》《一個孩子的詩園》等,這些作品為他在讀者中博得極大聲譽。 n
n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結構,讓我感受到瞭中文在錶達輕盈感方麵的巨大潛力。很多詩句讀起來,感覺詞語之間的銜接非常流暢,仿佛它們天生就應該以這樣的順序排列在一起。它沒有刻意去追求押韻的工整,而是運用瞭一種更接近口語化的、自然的停頓和呼吸感來構建節奏。這種節奏感,有點像小時候聽到的那種老式的兒歌,鏇律簡單,但一旦聽進去,就會在腦海裏盤鏇很久。我在閱讀過程中,甚至會下意識地想象,如果把這些詩譜上麯子,大概會是什麼樣的調子?我想,它一定會是那種簡單、清亮,帶著一點點木吉他掃弦的風格。這種結構上的鬆弛感,使得閱讀過程變得極為放鬆,沒有閱讀厚重著作時那種需要緊綳神經去理解復雜邏輯的負擔。它更像是一場隨心所欲的散步,你不知道下一棵樹會長什麼樣子,但你期待著每一步的風景,這纔是真正的“詩意棲居”的體現,一切都在不經意間發生,卻又如此恰到好處。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坦白說,如果不是因為內容吸引我,我可能會忽略掉它。它的紙張選擇瞭一種略帶粗糲感的米白色,這使得原本就充滿童趣的文字和插畫有瞭一種更具“年代感”的質地,仿佛是從一本舊舊的、被翻閱瞭無數次的筆記本裏裁剪齣來的。這種質感非常重要,它拒絕瞭時下很多書籍追求的亮麵和光滑,轉而強調一種觸覺上的真實感。當我把書本放在膝蓋上時,那種微微的紋理感透過衣料傳遞上來,讓人感到踏實。我尤其喜歡其中幾頁的留白處理,很多時候,詩句隻占據瞭頁麵的一小部分,大量的空白反而加強瞭詩歌本身的意境,讓人的目光能更好地聚焦於文字的精髓,也給讀者留下瞭大量的想象空間,不會被畫麵過度填滿而失去瞭“自行構建世界”的樂趣。這種剋製而又充滿巧思的設計,無疑是為這份詩意加分不少,體現瞭齣版方對“內容體驗”的深度考量,而非僅僅追求視覺上的轟炸。
評分這本詩集,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溫暖的觸感,封麵上的色彩搭配得那麼自然,仿佛能聞到陽光曬過的草木香。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正值一個春日午後,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書頁上,那些小小的插畫,每一筆都透著童真的爛漫。它們不是那種刻意雕琢的完美,反而有一種隨性而為的靈動,就像是孩子隨手畫下的塗鴉,卻有著最純粹的生命力。讀著那些詩句,我仿佛迴到瞭很久以前的某個夏天,和夥伴們一起在田埂上追逐嬉鬧,聽著蟬鳴聲聲。詩裏的意象,比如“偷偷溜走的雲朵”、“愛唱歌的石頭”,都充滿瞭孩子獨特的觀察視角,它們把日常變得神奇,把平凡的日子鍍上瞭一層夢幻的光澤。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故作深奧,而是用最直白的語言,觸碰到瞭成年人心中那片久違的柔軟之地。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曾經對世界最原始的好奇與熱愛。我甚至會停下來,細細地摩挲那些畫中的細節,想象著詩人(或者說,那個“孩子”)在創作時的心境,那種無拘無束、充滿想象力的狀態,真令人羨慕。
評分我最近讀過的許多兒童文學作品,總是在追求某種教育意義或者說教的痕跡,讀起來總覺得有些隔靴搔癢,總想從中揣摩齣作者的“深意”。但這本書完全不同,它非常“任性”,它的詩歌仿佛是自然生長齣來的,沒有刻意的雕琢和布局,卻有著驚人的內在韻律和節奏感。我特彆欣賞它在描述自然景象時那種毫不費力的準確性。比如,它寫風吹過樹葉的聲音,不是用那些老套的“沙沙作響”,而是用瞭一種更具象、更貼近兒童聽覺的描述,讓我仿佛真真切切地聽到瞭那種帶著濕氣的、清脆的聲響。而且,這些詩句的排列和分行都很有意思,它們跳躍感很強,就像孩子在跑動時那種忽快忽慢的步調。翻閱時,我常常忍不住會輕聲地、帶著某種韻律地念齣來,那種朗讀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韻腳和節奏自然而然地將人帶入詩歌的情境之中,完全不需要旁人解釋或引導,自洽且圓融。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寫作技巧,高明之處恰恰在於它的“不費力”。
評分閱讀這本詩集,最讓我感到驚艷的是它對“情緒”的捕捉,特彆是那些介於快樂與憂傷之間的微妙狀態,孩子們常常能比成年人更直接地錶達齣來。詩裏沒有宏大的敘事,所有的情感都集中在那些極小的、瞬間的體驗裏——比如,因為一顆糖果碎瞭而産生的失落,或者看到一隻蝸牛慢吞吞爬過馬路的滿足。這些情緒的濃度極高,但又非常短暫,就像夏日午後突如其來的雷陣雨,來得猛烈,去得也快,不留戀,不糾結。這種對“當下”的專注,是成年人最容易喪失的能力。這本書似乎在提醒我,生活中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間,纔是構成我們記憶底色的真正材料。我甚至開始反思自己最近讀的其他作品,它們往往過於執著於對“意義”的追尋,反而錯過瞭生活本身最本真的味道。這本書則像一個清澈的小溪,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純淨的、未經加工的情感碎片,值得細細品味,甚至可以時不時地放下,靜坐一會兒,讓心緒也跟著詩句沉澱下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