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米饭爱小炒
定价:39.8元
作者:萨巴蒂娜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8404469
字数:2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可以用眼睛吃下去的美食图书
饿了就翻翻吧!
*喜欢小炒,因为小炒简单、快捷、有镬气,瞬间炒出色香味,搭配米饭,简直无敌!所以没有人不爱小炒!这本书就有国人*爱,餐桌上*常见的150道美味小炒,并且拥有详细步骤图,让你看着步骤就可以学会,马上就能吃到可口的小炒菜!
内容提要
按照食材分类,分成诸肉还是猪肉香(猪肉类小炒),牛羊鸡鸭来帮忙(牛肉、羊肉、鸡肉、鸭肉等禽类小炒),水里游的不甘后(海鲜、河鲜等水产类小炒),鸡蛋豆腐可口(鸡蛋和豆腐主打的小炒),锦绣时蔬滋味长(蔬菜为主的小炒),还是主食实在(炒的主食等)这六个章节,全书有详细步骤图、烹饪时间、难度建议、烹饪指南、营养贴士,囊括国人喜欢的小炒美食。
目录
作者介绍
萨巴蒂娜,好的美食作者之一。前IT精英,历任《贝太厨房》图书主编和《美食堂》执行主编。15年美食图书出版的经验,曾出版了50多本畅销美食丛书,美食小说《厨子的故事》和美食散文集《美味关系》。现在她成立了自己的美食工作室萨巴厨房,出版美食图书和视频,向人传播她的美食理念,分享她的美食生活。
文摘
人见人爱--盆盆虾
烹饪时间:40分钟
难易程度:中等
特色:
把虾装在盘子里,就会显出高冷范,但一放进盆盆里,然后增添了麻辣滋味,立马成了人见人爱的小东西,抢都抢不过来。
主料:
虾500克
芹菜100克
莴笋100克
辅料:
葱段10克
姜、蒜片各5克
干红辣椒 5根
香菜 2根
豆瓣酱 1茶匙
豆豉 1茶匙
白糖 2茶匙
盐适量
花椒粒少许
花椒粉少许
鸡精少许
油 2汤匙
做法:
1.虾洗净后除掉虾线,用盐和料酒腌制10分钟。
2.芹菜摘好洗净切段,莴笋洗净写成粗条,干辣椒剪成段备用。
3.锅中放油,量要比平时炒菜多一些,加至六成热,放入腌好的虾炸熟后捞出沥油。
4.锅中留少许底油,下葱段、姜、蒜片、花椒粒、干辣椒爆香,加入剁细的豆瓣酱、豆豉炒匀。
5.将切好的芹菜段和莴笋放入锅中炒1分钟。
6.将糖、鸡精和花椒粉加入锅,加少许清水大火煮开。
7.再将炸好的虾倒入锅中同煮1~2分钟。
8.关火,将虾、蔬菜连同汤汁一起倒入容器内,加香菜点缀,即可。
烹饪秘笈:
可根据家中实际情况和个人的口味,任意搭配蔬菜,花菜、藕片、香菇都可以。
把牙签穿进靠虾头一侧的背部插进去,插在虾线下方,然后轻轻往上挑出来,这样基本整根虾线就除掉了。
……
序言
炒出一片天
在所有的烹饪方式里面,我喜欢炒。
猪肉,鸡肉,牛肉,甚至海鲜,随便买几样时蔬,只要油盐酱调理得当,几分钟,几盘下饭好菜就出来了,简直是快速的烹饪方式。而且,三维又立体,有滋味,有颜色,有声音,有香气。
锅里放油烧热,爆香葱姜蒜,然后把食材丢进去,那刺啦一声的声音,是世间动听的声音之一,仅次于情话。因为这声音如此鲜活,生动,象征着很多期望,光听到就那么满足。
而炒的香气,则从锅里散发出来,凝结在灶台上,橱柜里,后变成了家的气息。每家经常烹饪的食材不同,则家里的味道也变得不同。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令人迷恋,而且想回归。
记得有一天,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信步游走。走来走去,就走到一条小胡同里,压根不是旅游区。正逢黄昏,从菜市场回归的家庭主妇或者男人们陆陆续续返家了,拎着新鲜的蔬菜,一条肉,一条鱼。过不了一会,家家开始做饭了,迷人的炒菜香气与声音,从窗户里散了出来,整条街熏染得都是。有咸鱼的香,腊肉的香,豆瓣的香,葱的香,花椒被油锅炸过的香。我在那小胡同里流连,迟迟不肯归去,实在太眷恋这烟火气了,平淡的生活着,日复一日,是多么美好。
以前放学回家,一进门会路过厨房,会听到妈妈在里面炒菜,就赶紧放下书包,洗手,然后跟着放桌子,碗碟和盛饭,喜欢吃妈炒菜了,无论是炒什么,哪怕每天炒的是一样的,我也吃不腻。
到后来,是我自己学会了炒菜,有时候肚子饿了,就会自己下厨房,洗洗切切弄一下,10分钟不到,就端着自己炒的菜开始吃了。妈妈总说我有做菜的天赋,其实是我想早一点长大。
再到后来,是我做饭给同学们吃,给朋友们吃。辉煌的时候是一个人做饭给全班的同学吃,当然都是小炒啦。一口气三个煤气炉排开,三个菜同时开炒,全年级的人都盯着看,很骄傲的好嘛?
到现在,是萨巴厨房出书教人学炒菜了,不要怕,炒菜超级简单,只需要学会几样,你的生活就会炒出一片天,餐桌有滋味,生活更丰富多彩。
书中人物的塑造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他们绝非是功能性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矛盾的复杂个体。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人物“灰色地带”的方式,没有人是绝对的好人或坏人,每个选择背后都有着深层次的动机和难以言说的挣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配角,也拥有着令人难忘的弧光和独到的世界观,他们的存在并非是为了烘托主角,而是各自在命运的洪流中奋力前行。书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剖析,细致入微,那些潜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暗涌,那种自我怀疑与坚韧并存的状态,让我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情。读完合上书本后,我发现自己还在脑海中与这些人物“争论”,试图理解他们最终的抉择,这种持续的思考和共鸣,正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拿在手里就感觉到了作者的用心。封面那淡雅的墨绿色调,搭配着古朴的字体,透露出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气息,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不凡的故事。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书脊上烫金的纹路,在不同的光线下会折射出不同的光泽,每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种仪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粗粝的触感,让人阅读时更容易沉浸其中,而不是被光滑的纸面分散注意力。装帧的整体风格非常大气,但又不失雅致,完全符合我对一本“值得珍藏”的书的期待。拿到手的时候,甚至舍不得马上打开,只是反复摩挲着封面,感受着这份厚重与期待交织的美好。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整个书架都增添了几分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简直就像一位高明的交响乐指挥家在掌控着乐章的起伏。开篇部分,作者并没有急于抛出核心冲突,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缓慢而精准地铺陈着人物的背景和环境的氛围。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就像是清晨的薄雾,慢慢散去,露出清晰的轮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完全被吸引住了。随着情节的推进,节奏开始加快,冲突点如同突然爆发的鼓点,紧凑有力,让人手心冒汗,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最妙的是,在几个紧张的高潮之后,作者总能及时地插入一段舒缓的、充满哲思的内心独白,像是一次深呼吸,让读者得以喘息,并重新审视刚刚发生的一切。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全程保持着高度的参与感和紧张感,体验感非常流畅和酣畅淋漓。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文风带着一股强烈的个人烙印,那种带着烟火气的细腻描写,着实让人回味无穷。作者对于日常细节的捕捉能力简直是出神入化,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描述,而是深入骨髓的、能让人产生强烈感官联想的描摹。比如,他对某种食物在特定季节里特有的气味,或是特定环境下人物微妙的肢体语言,都有着近乎偏执的关注。读到那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清晰地“闻到”那股味道,“尝到”那种滋味,仿佛自己也一同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这种高度的沉浸感,源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广度,他没有回避生活中的琐碎与粗粝,反而将其提炼成了文字中最动人的光彩。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基调显得格外真实和接地气,没有虚浮的矫饰,只有真诚的、直抵人心的力量。
评分从宏大的主题立意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它没有选择宏大叙事中常见的宏伟口号,而是巧妙地将对时代变迁、人性本质的探讨,融化在了那些极为私密和个人化的情感体验之中。每一次情绪的起伏,每一次命运的转折,背后似乎都隐藏着对某种更深层社会现象的隐喻。作者的笔触时而冷峻,时而温暖,但在所有的情感流淌之下,始终贯穿着一种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它迫使我跳出日常的琐碎,去思考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位置和价值,那种被触及灵魂深处的震撼感,是阅读过程中最宝贵的收获。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提供了一套观察世界和理解人心的全新视角,让人读完之后,感觉整个世界的色彩都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