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在大理,遇见手作
定价:32.80元
作者:小茶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8-01
ISBN:978751700993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即古朴清幽,又摩登现代。
大理的每个角落都自成风景。
信手拈来的美丽灵感发酵成源源不断的创意养分,
用双手取代机器,一针一线缝出慢工出细活的美好。
家居物品×风格包包×个性手工书,
20款烙印上大理印记的温暖手作,一学就上手。
内容提要
大理,这座古朴清幽、闲适宜居的小城,每个角落都自成风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不由自主放缓脚步,将日子过得扎实简单。家在洱海边的手作创意人小茶,坚持以双手取代机器,将大理的一草一木都融入进自己的手作中,藉由手作传递对大理传统文化的珍惜,更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本书收录的20款手工作品件件都烙印着大理的特色,所有步骤全图解。你也可以在一针一线中,感受大理慢生活的美好。
目录
Part 1 云朵篇
云朵抱枕
云朵杯垫
云朵笔袋
云朵留言板
Part 2 民族包篇
毛线棉麻包
牛皮民族包
简单环保包
圆筒旅行包
Part 3 家居篇
大象抱枕
收纳圆筒
牛仔围裙
壁挂
Part 4 旧物篇
民族相机带
牛仔鱼
牛仔收纳筒
牛仔抽纸袋
Part 5 手工书篇
云册
民族绣片本
夏日手帐
牛皮本子
Part 6 写在动手做之前
——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基本针法
Part 7 教程篇
作者介绍
小茶女,曾经是电视台编辑,闲暇时喜欢做做手工玩玩布。因为喜爱古城大理的人情风物,告别了都市的快节奏,定居大理,开始享受一针一线的慢生活。手作给她带来更多的快乐,信手拈来的美丽灵感让她的家每天都弥漫着手工的香气。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魔力,能把我一下子拉回到那个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作者的笔触细腻得像描绘一幅工笔画,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触手可及。她不光是记录,更是在用心感受那些老手艺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指尖流淌出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她描写那些传统工艺品的段落,比如刺绣上的针法变化,木雕里木纹的走向,甚至是一块陶土在手中被塑造成型的微妙过程。读起来,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木屑味和颜料的清香。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制作”的过程,更是关于“时间”的沉淀。那些看似缓慢的手工活,其实是对手艺人与自然、与材料的深度对话。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现代社会那种追求速度、追求效率的生活方式,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慢下来去体会的价值。这种对匠人精神的敬畏,通过作者充满温度的文字表达出来,非常打动人。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很有意思,它像是一部流动的纪录片,在不同的城镇之间穿梭,却始终围绕着“创作”这个核心主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访谈的处理方式,她不是生硬地罗列受访者的经历,而是巧妙地将他们的故事与他们制作的作品融为一体。比如,她描述一位制伞匠人如何因为一次意外而坚持使用最传统的竹篾和油纸,那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人性中坚韧的一面。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时而轻快,时而沉稳,与她所记录的那些手工作品的特质相得益彰。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一种被纯粹的创作热情所感染后的亢奋,也夹杂着对逝去传统技艺的深深忧虑。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读者与传统工艺之间的桥梁,让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人,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理解了“传承”的重量。
评分这是一本读起来会让你感到非常“安静”的书。它的语言风格是内敛而克制的,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堆砌,但每一个词语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准地落在了它该在的位置上。作者的观察力惊人,她能捕捉到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阳光穿过半开的窗户,落在打磨工具上的光影;或者学徒学艺时,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的双手。这种细腻的描写,让原本冰冷的手工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它更像是一本写给心灵的散文集,探讨的是创作者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避风港,让我可以暂时放下手机和屏幕,去感受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专注带来的平静力量。读完后,我甚至产生了一种冲动,想找个周末去尝试一下简单的陶艺或者编织,哪怕只是体验一下那种“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纯粹感。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叙事角度非常新颖,它没有采取那种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选择了从“物”的角度切入,去反推人的故事。作者对不同材料特性的理解达到了近乎专业的程度,她能将皮革的鞣制、金属的锻打,描述得既专业又充满诗意。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一家老式银饰店的描写,那里的银器上残留着几代人的汗水和呼吸,作者笔下的那些纹饰,不再是简单的图案,而是凝固的家族记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不是摆拍出来的精致,而是带着烟火气和磨损痕迹的真实。它让我意识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用品,背后都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情感投入。它让我对“拥有”产生了新的定义,比起批量生产的商品,我更渴望拥有一个有故事、有温度的手作品。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我会选择“治愈”。它像是一杯温热的清茶,缓缓地滑过喉咙,留下的是一种温暖而持久的回甘。作者的叙事非常流畅,她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特别欣赏她对“失败”的描绘,那些被丢弃的半成品,那些返工的时刻,都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说明创作本身就是一场不断试错的旅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它不卖弄技巧,而是用最朴实的句子,描绘出最深刻的人间烟火。它让我不再把“手工”等同于“落后”,反而看到了它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所拥有的那种永恒的生命力。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阅读旅程,它打开了我对生活美学的全新认知,让我学会了用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器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