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信30年 1979-2009
定價:315.70元
作者:王偉群
齣版社:大風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3-29
ISBN:9789881838094
字數:
頁碼:62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翔實﹑生動地揭示中信30年的麯摺歷程,講述中國改革30年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企業傳奇。
目錄
作者介紹
王偉群
知名媒體評論人、作傢、傳媒人,曾先後擔任《中國青年報》記者、編輯,北京電視臺7頻道新聞部主任、製片人,《成功營銷》雜誌總編輯等職。
文摘
序言
我對其中關於經濟體製改革初期的一些報道尤其感興趣,作者們那種既興奮又謹慎的筆調,真實地反映瞭當時政策製定者和普通民眾麵對未知機遇時的復雜心態。記得有一篇關於價格闖關的係列報道,視角非常獨特,它沒有用宏大的敘事去蓋棺定論,而是深入到幾個不同行業的基層單位,通過具體的案例和人物訪談,展現瞭改革的陣痛與希望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文字的敘述節奏把握得極好,時而如涓涓細流,娓娓道來改革的細節;時而又如疾風驟雨,直擊深層次的矛盾衝突。這種多維度的呈現方式,使得即便是對那段曆史已經有所瞭解的我,也能從中獲得新的體悟。它教會我的,是理解曆史的復雜性,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某種定論。那些當年看似微不足道的爭論和探索,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應有的曆史地位,讓人不得不佩服選編者的眼光和功力。
評分整體的編排邏輯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時間綫索的設置清晰明瞭,但更妙的是,它並非僵硬的綫性排列。編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通過內容上的對比和呼應,來強化曆史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特徵。比如,將某一年初期的樂觀主義敘事,與幾年後對某種社會現象的反思性文章並置,那種無聲的對話感,遠勝過任何直接的評述。這讓我體驗到一種非常深層次的閱讀樂趣——仿佛我不是在閱讀過去,而是在與過去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親自去感受曆史的呼吸和轉摺。這種精心設計的閱讀體驗,大大提升瞭閱讀的沉浸感,也使得原本可能略顯沉重的曆史迴顧變得引人入勝,它更像是一部精心剪輯的紀錄片,每一幀畫麵都恰到好處。
評分這本書的文學性和思想性的平衡做得相當到位,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的“資料匯編”感。很多作者的文筆極具個人特色,即便是嚴肅的理論探討,也充滿瞭文學的韻味和思辨的魅力。我特彆欣賞其中穿插的一些文學評論和文化觀察,它們如同清新的岔路口,讓讀者在思索國傢大事之餘,能短暫地停下來,感受那個時代文藝思潮的活躍與碰撞。比如對某位先鋒作傢的初期作品分析,那種對文本細緻入微的剖析,以及對文化土壤的深刻洞察,讓今天的我們依然能感受到思想解放的巨大能量。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大事記”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和“精神”的書。它記錄瞭知識分子群體在特定曆史階段所展現齣的責任感、睏惑與堅守,他們的文字,是那個時代最真誠的注腳,有著超越時間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翻開扉頁時油墨散發齣的微弱香氣,一下子就將我拉迴瞭那個特殊的年代。封麵色彩的運用非常考究,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印刷的清晰度,一看就知道是用心之作。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它作為一本“年鑒”式的選集所蘊含的分量,不僅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內容跨越三十年的時間跨度帶來的思想密度。我特彆留意瞭目錄的編排,從1979年開始,那種清晰的脈絡感,仿佛是按照時間軸在引導讀者進行一場知識的長途跋涉。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那些選取的文章和報道,絕不僅僅是簡單的事件記錄,而是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和深刻的洞察力。每一次翻閱,都能從那些泛黃的文字間,捕捉到當時社會思潮的暗流湧動,那種親曆者纔有的復雜情緒,被文字精準地捕捉並留存瞭下來。這種對曆史顆粒度的還原,遠超我預期的“迴憶錄”範疇,更像是一部濃縮的、有溫度的中國近三十年思想變遷的影像誌。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關注社會變遷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寶貴的“時間膠囊”。我驚喜地發現,許多今天我們仍在討論的議題,在那個三十年前的起點上,就已經被敏銳地捕捉和探討過。這讓我對現代性的進程有瞭更具曆史縱深的理解。它提醒我們,今天的許多睏境並非憑空産生,而是曆史演進過程中的必然産物和遺留問題。閱讀過程中的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極其寶貴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完整的語境,讓我們能跳齣碎片化的信息流,以一種更宏觀、更冷靜的視角去審視過去三十年的軌跡,並從中汲取智慧,以期更好地麵對未來。它無疑是研究那個時代社會心態、思想脈絡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資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