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塔莎的傳傢寶
定價:45.0元
作者:(美) 托娃馬丁 (美)理查德布朗(攝影)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0833564
字數: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凱迪剋金奬、女王終身成就奬獲得者、美國**代錶性的插畫傢塔莎杜朵的優雅生活。
內容提要
在本書裏我們一同走進塔莎奶奶的傢,欣賞她的手工作品。這些作品是塔莎十九世紀傳奇生活方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塔莎周圍滿是美國古董真品和收藏品,通過運用原始器具以及幾乎被遺忘的技術,她製作蠟燭、肥皂,調製草藥乳霜。收獲木料來編籃筐,用自己産的水果做罐頭、榨果酒,同時將草藥和鮮花風乾。紡麻綫、染毛綫、織布,親手縫製衣服。一針一綫,享受手作的甜蜜和溫暖,汲取繪畫的靈感,感受淳樸生活的美妙。
目錄
作者介紹
塔莎杜朵(1915-2008)
Tasha Tudor
插畫作傢
凱迪剋大奬獲得者
女王終身成就奬獲得者
美國生活藝術傢
1915年生於美國波士頓。從小傢中就常有馬剋吐溫、盧梭、愛因斯坦、愛默生、富勒等名人進齣。
23歲,結婚,齣版”Pumpkin Moonshi
30歲,移居新罕布什爾州鄉間,育有四個小孩(兩男兩女)
42歲,以”1 Is One”獲得凱迪剋大奬
56歲,移居佛濛特深山裏,建造18世紀風格的農莊,開始獨居生活,同年獲得女王終身成就奬
93歲時去世
托娃馬丁(Tovah Martin)
康涅狄格州丹尼爾森市勞基花房的園藝師。著有《天堂的精華:室內園藝植物》、《花園中的維多利亞時代》、《曾經的窗前:室內園藝史》。《維多利亞》雜誌特約編輯,定期為各種知名園藝雜誌撰稿。
理查德布朗(Richard Brown)
在波士頓地區長大,後離開這座城市在佛濛特鄉間維生。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藝術和藝術史,開始攝影職業生涯前在學校供職。他的著作包括《塔莎杜朵的私人世界》、《伊甸園時刻》、《王國視界》、《佛濛特的聖誕節》和《鄉間圖片》。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尤其是封麵那種略帶泛黃的紙張質感,仿佛真的能觸摸到時光的痕跡。拿到手裏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分量感,讓人立刻就能感受到這是一本用心製作的實體書,而不是那種輕飄飄的、讀完就可以扔掉的快消品。我尤其喜歡它內頁的字體選擇,大小適中,間距舒服,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覺得特彆疲勞。裝訂工藝也相當考究,書脊的處理很精細,即便是經常翻閱,也不用擔心它會輕易散架。能看得齣齣版社在選材和製作細節上是下瞭大功夫的,這種對“書”本身的尊重,是現在很多齣版物中越來越少見的瞭。這種體驗,就像是收藏瞭一件藝術品,每次翻開它,都能收獲一份寜靜和愉悅,不僅僅是閱讀內容本身帶來的享受。
評分配圖的選擇和布局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它們並非是單純的插畫裝飾,而是與文字敘事形成瞭一種奇妙的互文關係。有些插圖的齣現時機極其精準,剛好在文字描述達到高潮或情感轉摺的邊緣,它像是一個溫柔的停頓符,給瞭讀者一個喘息和消化的空間。這些圖像的風格也與整體的氛圍高度統一,帶著一種古典的、略顯憂鬱的美感,但綫條又異常流暢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似乎很擅長利用空白和留白,畫麵與文字之間的留白處理,使得整個版麵疏朗有緻,絲毫沒有擁擠感,反而讓讀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核心的信息之上。
評分故事的敘述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所有懸念,而是像一位經驗老到的說書人,緩緩地、層層遞進地為你揭開謎底。前半部分用瞭大量筆墨來鋪陳人物的內心世界和他們所處的環境,那種細膩的情感描摹,讓我一下子就沉浸瞭進去,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員,切身感受著角色的喜怒哀樂。特彆贊賞作者對於環境細節的捕捉,那種光影的變幻,空氣中流動的味道,乃至微風拂過皮膚的觸感,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這種沉浸式的寫作手法,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忘記瞭現實世界的時間流逝,完全被情節所牽引著嚮前探索。
評分這部作品最讓我欣賞的一點,是它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感。雖然敘事基調偏嚮嚴肅和深沉,但在一些人物對話的細節處理上,卻時不時會冒齣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機鋒。這種冷幽默不是那種刻意的笑料堆砌,而是源於對人性弱點和日常荒謬之處的精準洞察。它像是一劑溫和的調味劑,平衡瞭故事中潛在的悲劇色彩,使得整體的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立體。真正的高級幽默,往往是帶著一絲悲憫的,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讓人笑著思考,在輕鬆與沉重之間找到瞭完美的平衡點。
評分書中探討的主題,雖然看似是關於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側寫,但其內核卻具有極其普世的價值。它引發瞭我對“傳承”與“變遷”這兩個宏大命題的深入思考。那些代代相傳的物品、習俗乃至價值觀,在現代社會的衝擊下,究竟該如何堅守,又該在何種程度上做齣取捨?作者並沒有給齣僵硬的答案,而是通過一係列充滿張力的事件和人物衝突,把選擇的難題拋給瞭讀者。這種開放式的思考空間,遠比直接的道德說教來得更有力量。每當讀到一個關鍵轉摺點,我都會停下來,在腦海中模擬不同的應對方式,這種與作者進行精神層麵的對話,是我閱讀體驗中最寶貴的部分之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