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 尚书
:120.00元
作者:佚名
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54053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线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详见插图。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尚书》抱有的期待值并没有那么高,总觉得它是古代帝王们写给后世的“官方说辞”,可能充满了陈词滥调和歌功颂德。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尧典》《皋陶谟》这些部分时,我的看法彻底颠覆了。这哪里是官方文件,这简直是古代版的“卓越领导力教程”和“国家治理纲要”!里面关于“德”的强调,关于如何选拔人才、如何权衡利弊、如何约束君权的部分,其精妙程度远超我读过的任何一本现代管理学著作。比如谈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种对民生基础重要性的强调,放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我尤其喜欢那种朴素而又坚定的语言风格,没有华丽的辞藻,直击核心问题。它强迫我跳出日常琐碎的关注点,去思考一个更宏大、更长远的目标体系,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着那些先贤们在讨论国家大事时的场景,那种沉甸甸的责任感,通过文字的力量依然能清晰地传递过来。
评分这部《周易 尚书》的组合,简直是中华文明的“双璧”啊!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那种油墨的香气,仿佛能把我拉回到几千年前的鼎盛时代。我本来对古代典籍抱持着一种敬畏又有些疏离的态度,总觉得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做得非常用心。尤其是在解读《周易》的部分,那些复杂的卦象和爻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被拆解成了可以思考的逻辑链条。我尝试着对照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去理解“否”与“泰”的转换,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比解开一道数学难题还要过瘾。它不是教你如何算命,而是教你如何“顺势而为”,如何在高低起伏中保持内心的定力。读完一些篇章,会发现古人的智慧并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对人性、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这为我现代生活的焦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和缓解机制。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跨越时空的智者在耳边低语,引导我重新审视“变”与“不变”的哲学命题。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人,我最看重的是一本书能否真正“有用”,这里的“用”不是指工具性的技巧,而是指对心性的雕琢和视野的拓展。《周易 尚书》无疑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这一套书,我最深的感受是关于“谦逊”和“居安思危”的教育。无论是《周易》中对鼎盛时期的警示,还是《尚书》中对夏桀、商纣覆灭的记录,都在反复强调一个主题:能力和权力的增长,必须伴随着德行的自律和对局势的清醒认识。这种持续不断的警醒,让我对自身工作和生活中的得意时刻保持一份警惕,不至于被暂时的成功冲昏头脑。这本书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弱点和时代的规律,促使我在行动之前,多一份深思熟虑,少一些鲁莽冲动。它提供了一种宏大叙事下的自我定位,让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和责任。
评分这本书的“可读性”在我看来,主要归功于翻译和注释的精良。我过去尝试过读一些古文原著,常常因为一个生僻的词汇或者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得不频繁查阅工具书,极大地破坏了阅读的沉浸感。但这套版本显然是为现代读者着想的。它的注释精准而不过度解读,既保留了古籍的“原味”,又确保了意义的顺畅传达。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概念,比如“敬”、“慎”、“孚”的阐释,不是简单地给出同义词,而是结合了当时的政治伦理和社会心理进行剖析,让我能真正体会到古人对这些道德力量的重视程度。我甚至会把书带到公园里,找一个安静的长椅坐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体会那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它让我感受到,真正的经典,它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不断地与新的时代背景对话,而不是被束之高阁。
评分这两部经典并置在一起阅读,带来的思维冲击是复合型的。如果说《周易》提供的是一种“动态的、宇宙性的”思维模型,教你如何理解事物发展周期的螺旋上升与下降;那么《尚书》则提供了一个“实践的、人文的”操作手册,告诉你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用“德”和“信”来驱动政治实践。我发现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印证的。比如,当《周易》中谈到“时位”的重要性时,《尚书》马上就用历史事件来佐证,君主要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再好的德行也会功亏一篑。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阅读体验变得立体起来。我不再觉得它们是两本孤立的古籍,而像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两翼,一翼负责“天道”,一翼负责“人事”。对于一个渴望系统性思考的人来说,这种结构化的知识输入,无疑是极大的滋养,它帮助我梳理了许多以往混沌不清的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