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艾揚格瑜伽進階教程 | 作者 | :(印)吉塔·S.艾揚格譯者:付靜李珊珊華代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浙江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8166867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這本書是根據艾揚格大師在拉瑪瑪妮艾揚格瑜伽學院傳授的進階課程1編寫的,包括53個體式和8種調息法。書中介紹的呼吸法是烏伽依(Ujjayi)、間斷式(Viloma)和蜂鳴式(Bhramari)調息法,它們簡易、無害,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練習。在《入門教程》中介紹過的站立體式,在《進階教程》中將更側重於其中的平衡、前伸展和側嚮扭轉。另外,不同體式中的屈膝動作,使我們意識到韌帶和整個膝關節的功能——它們如何恰當地自如地工作。 這本書的初衷是,在練習中進一步審視自我:是否具有嚮內的穿透力,與內在的身體連接,帶著智慧到達有機的身體;更深地嚮內看。總之,我們認識到,我們和自己的身體其實並不親近,身體仍然是一個未知的實體。本書中講解的體式幫助我們開始看見、感受和理解、走嚮並接近我們自己的身體。身體通常被遺忘,隻有疼痛的時候,身體纔提醒我們它的存在。人們常常要麼用否定的方式對待身體,忽視身體,並且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要麼認為身體僅僅是愉悅的工具。我們從來不會想到激活、再生、重振身體。我們需要培養這種態度,因為身體是內在之旅的*個和*重要的工具。 |
| 作者簡介 | |
| B.K.S.艾揚格是印度的瑜伽大師,艾揚格瑜伽的創始人,於2014年8月20日淩晨3點15分與世長辭,全球瑜伽愛好者為之悲慟。 吉塔·S.艾揚格(Geeta S. Iyengar),1944年生於印度,10歲時不幸身患,因救治無效而麵臨死亡的威脅。吉塔在父親B.K.S.艾揚格的引導下,走上瞭光耀生命的瑜伽之路。吉塔後來經過多年瑜伽練習,身體疾病不治而愈。她不但精通印度哲學、醫藥學和瑜伽經典,完整地繼承瞭艾揚格瑜伽體係,成為其父親齣色的學生之一,同時擔任瑪瑪妮艾楊格瑜伽紀念學院(RIMYI)院長,終成為該領域內為數不多的女性瑜伽大師之一。 |
| 目錄 | |
| 序言 章站立體式 部分站立體式中的背部伸展潔淨法 1.手握腳踝前屈伸展式 2.手置腳底前屈伸展式 3.加強側伸展式(牛麵式手印) 4.雙角式第二式 5.單腿脊柱前屈伸展式 第二部分聚攏體式 6.鳥王式 第三部分站立體式 7.手抓腳趾伸展式 8.側手抓腳趾式 9.扭轉手抓腳趾式 10.單腿彎屈伸展式 11.側單腿彎屈伸展式 第四部分單腿平衡 12.半蓮花站立前屈伸展式 第五部分側嚮扭轉—單腿平衡 13.扭轉半月式 第二章坐立體式 14.至善式 15.蓮花式 16.坐山式 第三章前伸展體式 17.側手杖式 18.麵朝下側坐角式 19.側單腿頭碰膝式 20.半英雄麵碰膝加強背部側伸展式 21.半蓮花手抓腳加強背部伸展式 22.瑪裏奇式 23.花環式 第四章扭轉體式 24.瑪裏奇第三式 25.半魚王式(僅坐立體式) 第五章倒立體式 26.支撐頭倒立式 27.扭轉側倒立式 28.單腿頭倒立式 29.側單腿頭倒立式 30.手倒立式 31.孔雀起舞式 32.橋式肩倒立 33.椅子上的四腿拱橋式 34.支撐肩倒立式 35.單腿支撐四腿拱橋式 36.腳或腿在椅子上的半犁式 37.犁式——加強背部伸展式 38.車輪式 第六章腹部體式 39.半船式 第七章後彎體式 40.椅子上的雙腳內收直棍式 41.上弓式 42.雙腳內收直棍式 43.牆繩式(Rope I)——眼鏡蛇式 44.牆繩第二式(Rope II)——後仰支架式 45.牆繩第三式(RopeⅢ)——上弓式 第八章拜日式 46.拜日式 第九章修復體式 47.仰臥簡易坐 48.仰臥束角式 49.仰臥半蓮花式 50.仰臥蓮花式 51.魚式 52.支撐倒箭式 53.挺屍式 第十章調息法 54.烏伽依調息法 55.間斷調息法 56.蜂式調息法 57.烏伽依調息法第五式 練習方法 指導手冊 |
| 編輯推薦 | |
| 如何達到身心的正位? |
這是一本純乾貨,沒有煽情,沒有鋪陳,直接就是裸程相見、無修飾的心法。
“心是身體和意識之間的主要連接。內心平靜而專注的人,纔能有知覺、有辨彆、自信地生活。瑜伽是一種達到平衡的煉金術。”
?——B.K.S.Iyengar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視覺呈現和排版設計也絕對值得稱贊,它擺脫瞭許多瑜伽書籍中那種過度美化、不切實際的擺拍風格。插圖或照片的選擇非常精準,它們更側重於清晰地展示關鍵的肌肉激活點和對位關係,而不是僅僅為瞭美觀。每一個重要的體式或者過渡動作,都有詳細的步驟圖解,而且標注清晰,即便是復雜的串聯動作,也能通過圖文並茂的解析,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對常見錯誤的分析非常到位,不僅指齣瞭“看起來不對”的地方,還解釋瞭“為什麼會發生這種錯誤”,並提供瞭幾種有效的替代或準備練習。這種嚴謹的編輯態度,讓這本書幾乎可以成為一本獨立的自修手冊,即使沒有老師在身邊指導,練習者也能根據書中的指示,安全、有效地深化自己的練習,避免瞭許多因誤解體式而可能造成的損傷風險。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瑜伽習練者,我閱覽過不少關於瑜伽哲學的書籍,但大多晦澀難懂,感覺與我的日常練習有些脫節。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成功地架起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書中對一些核心的瑜伽經文的解讀,並不是生硬地翻譯和引用,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對現代生活壓力的反思。比如,它探討瞭如何在快節奏的工作環境中保持“不動心”(Sthira Sukham Asanam)的原則,以及如何將八支分法中的“持戒”(Yamas)和“內製”(Niyamas)融入到人際交往和自我反思中。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不強求”(Aparigraha,無貪)的探討,作者結閤體式練習中“過度伸展”的常見錯誤,形象地闡述瞭在生活中放下的重要性。這種將古老智慧與現代睏境緊密結閤的敘述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非常接地氣,充滿瞭智慧的共鳴,感覺作者真正理解當代練習者在追求身心平衡時所麵臨的掙紮。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深度瑜伽練習者量身定做的指南!我之前在市麵上找瞭很多關於進階體式的書籍,很多都是泛泛而談,或者隻停留在體式分解的層麵。但這本書,它真的深入到瞭體位背後的精髓,那種對身體力學的細膩講解,簡直讓我茅塞頓開。尤其是關於如何保持長時間穩定性和呼吸的深度連接那幾章,作者沒有使用那些空洞的勵誌口號,而是用非常清晰的解剖學術語,結閤我自身練習中遇到的具體睏難點進行瞭詳盡的分析和糾正。比如在處理一些需要強大核心支撐的後彎和開髖體式時,它細緻地指齣瞭哪些肌肉群應該啓動,哪些部位需要放鬆,並且提供瞭循序漸進的過渡練習。這不僅僅是教你怎麼“做”一個體式,更是教你如何“理解”你的身體在空間中的狀態。我個人覺得,對於那些已經掌握瞭基礎序列,卻渴望突破瓶頸、真正將瑜伽融入生活實踐的人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像一位嚴謹而富有洞察力的導師,時刻在你身邊,引導你探索身體的無限可能,而不是簡單地羅列圖片。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印象是它的結構組織方式非常特彆,不是傳統的“初級到高級”的綫性排列,而是更偏嚮於係統性的模塊劃分,讓人感覺像在學習一門復雜的科學課程。它把呼吸控製(Pranayama)和體式練習(Asana)放在瞭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進行探討,而不是像很多瑜伽書籍那樣,把呼吸當作一個附屬品。書中對於不同呼吸法的內在機製、對神經係統的影響,以及如何根據當下的身體感受和情緒狀態來選擇閤適的呼吸技巧,都有非常深入的闡述。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討論冥想環節時,那種去神秘化的處理方式,它將冥想還原為一種專注力的訓練,提供瞭許多實用且易於堅持的技巧,比如如何處理“心猿意馬”的狀態,以及如何用身體的感受作為錨點。這種務實而又深邃的講解,讓我對整個瑜伽練習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不再僅僅是身體的拉伸,而是心智的精煉過程。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充滿挑戰但又極其有益的。它絕不是那種可以輕鬆翻閱的“休閑讀物”。作者在文字中流露齣的那種對瑜伽科學的極緻探索欲,要求讀者必須帶著高度的專注力和批判性思維去吸收信息。當你嘗試去理解它關於骨盆中立位在不同體式中的細微調整,或是關於如何通過特定的呼吸來影響神經係統的反饋機製時,確實需要反復閱讀和實踐印證。這種高強度的信息密度,對於那些隻滿足於學習幾個漂亮體式的人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吃力。但對於真正渴望掌握瑜伽作為一門深度學科的習練者來說,這種挑戰正是其價值所在。它迫使你走齣舒適區,去深入研究自己的身體構造和意識流動,最終帶來的迴報是持久而堅實的,它真正幫助我把“練習”提升到瞭“理解和整閤”的層麵,遠超齣瞭我最初的預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