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5
劉誌偉,1955年生於廣東省韶關市,1983年中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中山大學曆史係主任,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在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以及颱灣、香港地區的多所大學做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論著有《在國傢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裏甲賦役製度研究》、《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傢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1983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學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教學與研究。
本書從中國王朝時期戶籍賦役製度在地方社會實施過程入手,嘗試探索一種關於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社會變遷和國傢轉型的解釋路徑。作者認為,戶籍製度是中國王朝時期國傢統治與社會整閤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明清時期的裏甲製由以人丁事産構成的傢庭為核心衍變為以田地賦稅為核心的戶籍係統,建立在一條鞭法下財政白銀化和賦稅定額化基礎上的這一深刻轉變,同地方基層社會發生的變遷過程互動,從而確立起一種新的“國傢—社會”體製。
在國傢與社會之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在國傢與社會之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以廣東地區戶籍製度和賦役製度在明清時期的變革為對象,考察王朝製度與基層社會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和發展趨勢,認為明清時期的賦役製度變革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考察瞭明初確立的劃地為牢的裏甲製度如何重建基層秩序,發現政府規定戶籍編製形成的裏甲與早已存在的村社組織都甲並存的現象,以及裏甲之外存在的“化外之民”和“逋負之徒”。從明中期開始,為瞭糾正裏甲製以“戶”為課稅單位導緻的課稅客體與徵稅對象之間的疏離和應對社會動亂,從均徭均平到一條鞭法攤丁入地,曆經丁銀按田地計徵和丁銀同田賦閤並兩個階段的改革,確立瞭定額化和課稅客體一體化的賦役製度。戶籍製度相應發生瞭根本變革,延續裏甲製的圖甲製成為一個戶籍登記與稅糧徵收係統而非基層組織係統,並在戶的層次上與基層組織係統接軌(戶的性質)。
評分##我感覺我隻懂瞭三四成。
評分##【2022014】於我而言算是地方層麵製度史啓濛之作(製度解釋得太清晰瞭orz),加深瞭對戶口和賦稅的認識,也重溫瞭之前瞭解過一點的華南社會經濟史。製度的藍圖與運作、製度與人都有兼顧。尤其喜歡附錄的曆史學與人類學的結閤。寫作上,結論多重復幾次是好事,但感覺重復過於多瞭orz
評分 評分##大約一個月前,花瞭一個周時間,來讀這本書。之所以要花一周時間,有客觀與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是其實每天隻有一點時間來讀這本書,主觀方麵,這本書寫的實在太好,使我不能不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來,讀普通書的掃描式的辦法在這書上是不適用的。 讀完的筆記記瞭很厚,所以本來是...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在國傢與社會之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