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3版)》做了三件事:一是鉴于2007年我们已另编著出版《快速规划设计50例》一书,故将第2版最后14个规划案例删除(部分作品已移至《快速规划设计50例》),使《快速建筑设计100例》名副其实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二是补充了《快速建筑设计100例》25类建筑方案设计的任务书,作者并为此分别做出725个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示范图,以替换第2版书中部分案例。三是在“怎样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一章中,增写了“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的操作方法”一节。需要说明的是,25个范例仅供参考,读者从中要领会各方案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设计矛盾时是如何综合处理环境、功能、形式、技术等问题的,看懂了设计方案的门道,也是一种学习的提高。当然,在各方案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抓大放小,会有得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读者能看出方案的问题,也能证明其观察力、判断力与分析能力都还不错,这也是设计基本功的一个方面。其次,增写的“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的操作方法”,这是作者多年教学与设计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多年来经过按此经验辅导学生、青年建筑师提高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读者认真领会,并在设计实践中娴熟运用。只是限于篇幅,对这一命题无法展开叙述,只能纲领性地提示,欲知详解,且等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另一部著作——《建筑设计方法》。
在近几年的快速建筑设计教学和有机会到若干院校进行建筑学专业教学评估中了解到,快速建筑设计教学仍然是我国建筑教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无论在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设计基本功底比较浅薄。而学生毕业前夕,面临择业应聘、考研深造又躲不过建筑设计笔试这一关,于是陷入以此书为范本恶补一番的怪圈。尽管这不是作者的初衷,但至少对学生有所帮助。然而,一本教学参考书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适应教学发展和读者学习的需要,不断更新内容。为此,应出版社的要求,作者着手对本书第2版进行了修订。
《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3版)》第3版做了三件事:
一是鉴于2007年我们已另编著出版《快速规划设计50例》一书,故将第2版最后14个规划案例删除(部分作品已移至《快速规划设计50例》),使本书名副其实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
二是补充了本书25类建筑方案设计的任务书,作者并为此分别做出725个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示范图,以替换第2版书中部分案例。
三是在“怎样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一章中,增写了“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的操作方法”一节。
需要说明的是,25个范例仅供参考,读者从中要领会各方案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设计矛盾时是如何综合处理环境、功能、形式、技术等问题的,看懂了设计方案的门道,也是一种学习的提高。当然,在各方案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因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抓大放小,会有得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读者能看出方案的问题,也能证明其观察力、判断力与分析能力都还不错,这也是设计基本功的一个方面。
其次,增写的“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的操作方法”,这是作者多年教学与设计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多年来经过按此经验辅导学生、青年建筑师提高建筑方案设计能力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读者认真领会,并在设计实践中娴熟运用。只是限于篇幅,对这一命题无法展开叙述,只能纲领性地提示,欲知详解,且等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作者另一部著作——《建筑设计方法》。
黎志涛,教授,博导,江苏省教学名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P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81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多次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全国及省部级建筑方案设计竞赛一、二、三等奖,完成工程设计40余项。编著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1 怎样快速做建筑方案设计
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显著特点集中在一个“快”字上:快速理解题意,快速分析设计条件,快速进行方案构思,快速找到方案建构的切入点,快速推敲、完善方案,直至快速表达设计成果。这种高效率的设计速度与紧张的设计强度都是常规设计过程所不能比的。所以,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第一个要领是设计过程要“快”。如何“快”起来呢?
1.1.1 遵循正确的设计程序
从设计起步到实现设计目标,其设计路线是有多种选择的,但必定有一条捷径。设计者倘若寻找到这样一条捷径,就不会在设计途中受阻,或经受反复折腾的苦恼,甚至陷入方案设计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这条捷径就是必须按正常设计程序展开工作,即先从环境设计入手,再进入总体功能布局的分析,结合造型设计立意综合考虑各种设计矛盾的内在关系建立起方案的“毛坯”,一旦确认方案总体框架及其发展走向,即进入方案的完善设计。只要设计工作的前一环节把握准确,就会为下一步方案设计奠定成功的基础,如此良性循环,步步稳扎稳打,设计成果就会一次成功,从而大大缩短设计进程,节约时间。反之,如果设计者建筑设计基本功底本来就浮浅,碰到快速建筑设计就会心里发虚,脑中空白,手上无力。再加上设计步骤颠三倒四,又抓不住设计要点,这种状况,怎么可能“快”起来?其设计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
作为第三版,我特别关注它如何体现“新”和“与时俱进”。建筑行业的技术和理念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本设计参考书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很快就会落伍。很欣慰地看到,这一版中加入了许多关于可持续性设计和数字化工具应用的前沿探讨。比如,书中关于BIM在初步概念阶段如何辅助进行体量推敲的案例,就非常贴合当前行业趋势。它没有把BIM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复杂软件,而是把它融入到快速设计思维的工具箱里,强调了其在早期决策阶段的价值。此外,对于材料的创新应用和低碳工法也有所涉及,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回顾过去的经典,更是指向未来的方向标。我欣赏它在保留经典设计逻辑的同时,敢于引入最新的技术视角,实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它让我们意识到,快速设计并非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而是高效利用现有工具和前沿理念来实现高质量成果的艺术。这让这本书的生命力得以延长,避免了陷入纯粹的“复古”路线。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100例”这个数字有点存疑,总觉得数量堆砌不等于质量保证。然而,当我深入阅读后,发现这100个案例的覆盖面广得惊人,几乎涵盖了从概念生成到初步深化过程中的所有关键节点。它跳脱出了传统设计书籍那种局限于单一类型建筑的窠臼,一会儿是小尺度的公共空间介入,一会儿是复杂的交通枢纽流线梳理,再一会儿又是应对极端气候的被动式设计策略。这种多样性训练了我的“设计肌肉”,让我不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更妙的是,每个案例的呈现方式都极具启发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最终建成效果图,而是着重展示了从最初的草图推敲到核心结构逻辑的演变过程。我尤其欣赏它对“失败案例分析”的处理,虽然篇幅不长,但寥寥数语就能点明某个设计方向为何不成立,这种反向教学比单纯的成功案例展示更能深化我的理解。它教会我的不是“应该怎么做”,而是“不该怎么做”,这对于避免在实际项目中走弯路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跨越专业边界的思维框架,让我在面对新课题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语言处理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准,这对于一本强调“设计”的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证明。它没有采用那种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论文格式,而是采用了大量的负空间和精准的图表来辅助说明。色彩运用克制而有效,重点信息突出,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发现自己能够迅速地在不同案例之间切换,而不会产生阅读疲劳。尤其是那些关键的剖面图和平面图的对比分析,它们通过高亮不同的功能区域或流线走向,让人一目了然地掌握了设计的核心逻辑。这说明编者深知,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视觉语言的表达,而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视觉传达。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经常做汇报和方案演示的从业者而言,这本书无形中也提供了一套高效率、高清晰度的表达范式。它就像一个精心打磨的展示板,让你在快速浏览时,关键信息也能被大脑精准捕获,而不是被冗余的文字淹没。这种对“信息密度”的精确控制,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3版)》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那些枯燥的设计理论书籍,而是真正做到了“干货满满”。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快速”二字的精准诠释。它不是那种需要你花上几个小时去啃读厚重文字才能理解概念的教材,而是像一本精炼的“武功秘籍”,直接展示了各种设计问题的解决路径。比如,书中关于场地适应性设计的章节,没有过多地纠缠于复杂的参数分析,而是直接给出了几种常见地形的处理范例,配上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说明,我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策略的优劣。这对于我这种时间有限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救星。我记得有一次接手一个紧急项目,场地条件极为苛刻,我几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结果在其中一个关于“利用高差进行空间序列组织”的案例中找到了灵感,迅速搭建出了一个既符合规范又富有层次感的初步方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建筑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痛点,用最直接、最易于吸收的方式呈现了出来,避免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迷茫时递过来的一张清晰的地图,而不是一本需要你自行摸索的字典。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对“设计思维的结构化”的梳理。很多初学者拿到一个任务时,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感觉思绪万千却抓不住重点。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检查清单”和“思考模块”。每一个案例都可以看作是对某种特定设计约束的系统性回应。例如,在处理“城市界面”的章节,它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处理退红线?如何控制体块的体量感?如何处理底层商业的开放性?这些问题是结构化的,当你把这些模块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有逻辑的方案便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它培养的不是模仿能力,而是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我曾经拿着它,将一个看似复杂的社区规划问题拆解成了书中提供的几个小模块去逐一攻克,结果发现效率和方案的完成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本书就像是给建筑设计这个看似感性的过程,注入了一套严谨的、可重复应用的“算法”。它不是让你抄作业,而是教你如何构建自己的设计作业系统。
评分昨晚下单,今天下午四点多就到了,贼快贼快的,目前来说都满意,也是之前用过的牌子,这次看看咋样再追评~?
评分不错的,很好,学习!
评分书非常不错,买的也超值,给京东点个赞!
评分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3版)快速建筑设计100例(第3版)
评分还好。。。。。。。。。。。。。。。。。。。。。。。。。。。
评分东西收到以后马上查看,发现与图片描述一致,超级喜欢,卖家发货速度很快,,服务也很到位,给京东点个赞,下次还会来购买.........
评分价格实惠包装好非常满意
评分京东活动很给力,书折后很便宜,质量好,颜色鲜,物流快,支持网上购书,不出门也能买到满意的书
评分书是正版的,不过送过来的时候有点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