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將講解如何進行富於創意的速寫,以此調動並激活潛在的創造力,使藝術創造的靈感油然而生,從而令戲劇感、視覺衝擊力到達前所未有的高度,創造齣令人信服、呼之欲齣的角色。生活為我們提供瞭極其豐富的創作養料,藝術的真實並不是生活中原本狀態的再現,而是經過瞭提煉和升華,隻有這樣我們創造的角色形象纔會有血有肉。
釋放你的想象力,用深入的練習打磨你的技巧,把理論付諸實踐
觀察如何藉助模特照片完成速寫並激發齣角色設計的靈感
用富於創意的速寫去創作能夠令人注目、有所共鳴的原創角色
特彆感謝《海底總動員》的設計師Rik Maki.《超人特工隊》的設計師Teddy Newton,《麻辣女孩》的設計師Stephen Silver,正是這些傑齣的角色設計師們提供的精美插圖使《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異彩紛呈。
富於創意的速寫會讓你的角色設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內容簡介
《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將動畫速寫和角色設計這兩種動畫電影設計初期最重要的技術融為一體,嚮讀者詳細講述瞭如何在動畫電影的創作初期就能為整個影片製造一個完美的基礎。這種將繪畫和人物角色設計放在一起進行綜閤闡述的方法,《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是首創,體現瞭《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專門為動畫電影設計人員量身打造學習教程的思路。《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含有大量的手繪圖稿,配以文字說明,非常適閤讀者學習參考使用。
《力量:動畫速寫與角色設計》對廣大的動畫美工的設計工作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可作為動畫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教材或教輔使用,也可為有一定創作經驗的動畫美工設計師作為指導用書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Michael D.mattesi,是美國娛樂藝術學院的教學總監。作為一名動畫藝藝術傢和教育傢,他有著近20年的豐富經驗,曾供職於美國的迪士尼、跳蛙、驚奇漫畫、孩之寶、ABC廣播、微軟、EA(電子藝界)、夢工廠、尼剋兒童頻道等公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力量與角色1
神奇的角度15
打開思路22
第2章 空間與角色37
有力量的形體37
空間封閉的盒子——大小等於空間深度43
位置等於空間深度54
第3章 圖形與角色61
圖形的抽象62
有力量的圖形64
有力量的三角形69
那個管用的“封閉盒子”迴來瞭74
三分法81
臉部比例88
第4章 服裝與角色95
色調或明暗關係96
色彩理論99
角色設計的靈感150
富有想象力的設計154
第5章 紀實性速寫與角色171
尋找角色172
角色的布局188
建築與角色196
第6章 動物與角色207
結語229
精彩書摘
第1章 力量與角色
在本章,我們將體驗一次冒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把角色模型擠壓到它們受力的極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動勢劇烈的造型可以幫助你定義角色。一個角色模型在它散架之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是多少?我應該從哪個方嚮給造型施力?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會探索這些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問題。
我在設計角色時遵循的一條黃金法則是:角色模型必須能夠按照我想塑造的主體那樣工作或者運行。所以,如果它是一個人物,那麼它必須符閤我第一本書提到的原則。整個造型的節奏必須連貫。我對造型節奏的理解滿足我的其他要求嗎?
所以,作為一個形態可以變化和恢復的物體,下麵圖示中的箭頭就是你繪畫時所要參考的。每條綫都是一種力量。在我的《力量——動畫師應該掌握的動態生活速寫》一書中,我用大量的細節討論瞭力量是如何起作用的以及藝術傢容易掉進的陷阱,這些陷阱會影響力量的錶現。下麵的圖示不僅說明瞭抽象齣來的力是如何作用的,還告訴瞭我們可以如何控製它。
前言/序言
你手中拿著的這本書是同類書中的第一本。市麵上有關於人體繪畫的書,也有關於角色設計的書,但還沒有一本書將二者聯係起來。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這是一座非常重要的橋梁,是一座靈感的橋梁!
高中時,我記得自己拒絕在畫漫畫書和創作其他作品時查找參考。我當時認為那是缺乏創造力的抄襲行為,所以我沒能走得比實物更為深入。在我16年的職業生涯中,經曆瞭電影、電視以及視頻遊戲等領域,每當我沒有靈感或是無法擺脫自己的固有思路時就會藉助於參考!我對創作對象瞭解得越多,我的想法就越為成熟。
隨著我認識的娛樂産業同行越來越多,我不斷地發現他們之中最厲害的人總是會使用參考,這讓他們成為一種“內在的百科全書”。如果沒有這些調查積纍,你的思路就會非常膚淺或者幾乎乾涸。因此,記住這個道理,我會在書中告訴你如何通過縱覽造型百科來實踐並拓展創造力。
當對模特寫生的時候,你會從大量的信息中得到靈感。大量多變的力量、形式、形狀、紋理和色彩會深深地吸引你。
許多學校並沒有引導學生如何去享受寫生或是享受對模特進行創作時的自主力和控製力。在數字藝術學院,我發現從其他學校進來的學生都被灌輸以這樣的觀念:測量和純技巧纔是繪畫的第一步。這些學生來找我就是希望能夠重新享受繪畫本身。繪畫沒有對與錯,但你必須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式。在這本書中,你所看到的畫就是我在繪畫時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我常常進行自我分析,所以我可以做到寓教於樂。信不信由你,總有讓我瘋狂的方法。這些方法和願望正是我要與你分享的。
我的第一本書《力量——動畫師應該掌握的動態生活速寫》討論瞭如何理解並實踐人類有係統有節奏的能量並將之體現在你的藝術中,以及為什麼所有創造的基礎是真實。首先,必須要捕捉到基本的事實。為什麼這麼說呢?我的意思是在特定時間對於特定模特要有非常純粹清晰的認識。盡量不要摻雜主觀意見,僅僅是欣賞和理解眼前的事實即可。其中最難做到的是忠於視覺的真實。一旦你理解瞭,就會不由自主地欣賞你眼前的人類之偉大。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讓你的繪畫成為你的心之所嚮。你是如何看待創作對象的?你應如何大膽地實現你的想法?
探索人類形態的奧秘:從觀察到創作的深度實踐 一、 捕捉生命的瞬間:動態速寫的核心要義 本書並非關於如何進行卡通化或風格化設計,而是一場深入探索人類形體本質的旅程。我們將聚焦於“動態速寫”這一至關重要的基礎訓練,旨在培養創作者用最簡潔、最有力的筆觸捕捉生命瞬間的能力。我們相信,任何成功的角色設計,其根基都深植於對現實世界——特彆是運動中人體的精準觀察與理解。 1. 觀察的藝術:超越錶象 動態速寫的核心不在於“畫得像”,而在於“感受得到”。我們將引導讀者如何訓練自己的眼睛,穿透皮膚和衣物的錶象,直達骨骼、肌肉和重力的作用點。這包括對人體結構在不同姿態下受力、平衡和扭轉的敏感度訓練。我們會詳細解析如何識彆並強調決定一個姿態“活力”的關鍵綫條——行動綫(Line of Action)。這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塑造角色動感的生命綫。 2. 節奏與流動:時間感的融入 成功的速寫應包含時間感。人體姿態是一個連續運動過程中的一個“切片”。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綫條的粗細變化、壓力分布和空間關係的捕捉,來暗示運動的起點和終點。我們將區分靜態的、幾何學的測量與動態的、流動的感知之間的差異。訓練目標是,即便隻是幾秒鍾的觀察,也能在紙麵上重現齣那個姿態所蘊含的內在張力與節奏感。這要求讀者學會“放棄細節,擁抱本質”。 3. 簡化與提煉:從復雜到清晰 麵對復雜的三維人體結構,如何在二維平麵上進行有效的簡化至關重要。我們將係統介紹如何使用幾何體(如方塊、圓柱、球體)作為基礎骨架,快速建立姿態的體積感和空間感,而非陷入於解剖學的泥潭。這部分內容側重於“信息密度”的控製:哪些信息必須保留以傳達動態,哪些可以果斷捨棄以保持視覺的衝擊力。 二、 角色設計的基石:基於觀察的結構重塑 掌握瞭動態速寫的語言後,我們將把這種觀察能力轉化為角色設計的堅實基礎。一個令人信服的角色,無論其風格如何誇張,其內在的運動邏輯必須是可信的。 1. 結構與比例的靈活應用 我們不會提供一套僵硬的“標準比例錶”,而是探討比例在敘事中的作用。通過對大量現實人體觀察的積纍,讀者將學會如何有意識地調整角色的結構比例,以服務於角色的性格、職業或超凡能力。例如,如何通過誇大軀乾的長度來錶現角色的威嚴感,或通過縮短四肢來暗示其敏捷性或笨拙感。這些調整必須根植於對“正常”形態的深刻理解之上。 2. 動作邏輯與重力模擬 角色設計中的“站姿”絕非隨便站立。每一個姿態都應反映角色的內心狀態和物理環境。本書將詳細解析如何利用重力綫、支撐麵(Base of Support)和重心(Center of Gravity)來“錨定”角色。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角色(如戰士、學者、刺客)在麵對壓力、放鬆或進攻時,其身體重心會如何微妙地偏移。這種對物理真實性的尊重,是賦予角色“重量感”和“存在感”的關鍵。 3. 情緒的身體語言 情緒是驅動動作的內在力量。我們將探討特定情緒(如恐懼、憤怒、喜悅、疲憊)如何具體地映射到身體姿態上:肩膀的收縮、脊柱的彎麯、手部的姿態。通過將情緒轉化為可繪製的身體語言,角色便能脫離靜止的插畫,擁有內在的“故事性”。 三、 從速達到設計:造型的演化與深化 最後,我們將探討如何將動態速寫的即時性、錶現力,有效地融入到更精細的角色設計流程中。 1. 造型的語匯建立 一個優秀的設計師需要建立自己的“造型詞匯庫”。這包括對不同“形體語言”的積纍:例如,用棱角分明的形狀錶現堅硬和侵略性,用有機流暢的麯綫錶達柔韌與智慧。這些詞匯的來源,正是我們通過無數動態速寫練習對現實形體進行的抽象和總結。 2. 姿態與敘事的融閤 角色設計不是孤立的擺拍,它應當是敘事的一部分。我們將指導讀者如何為角色構建一係列具有連貫性的“關鍵姿勢”(Key Poses),這些姿勢共同定義瞭角色的行動範圍和錶現力上限。這要求設計師在創作每一個姿態時,都思考:“這個姿態在這個故事片段中意味著什麼?” 3. 媒介的過渡與錶達 本書的重點始終在於基礎形態的構建,而非特定軟件的操作。我們將討論如何將手繪速寫中獲得的“生命力”和“能量感”,準確地傳遞到數字繪圖環境中,避免因媒介轉換而導緻的僵化。核心在於,一旦理解瞭結構與動態的內在規律,任何工具都隻是實現錶達的手段。 本書旨在為嚴肅的創作者提供一個堅實的、以觀察為驅動力的訓練體係。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觀察真實的世界,而非僅僅依賴於模仿現有的、已經被風格化的圖像。力量,源於對基礎的深刻掌握與不懈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