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赤疵候
〔原文〕面及身体皮肉变赤,与肉色不同,或如手大,或如钱大,亦不痒痛,谓之赤疵。此亦是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
〔语译〕面部及身体某些部位的肤色变赤,与一般的皮肉颜色不同。其面积有的大如手掌,有的大如铜钱,亦不痛不痒,这种皮肤病,称之为赤疵。亦是由于风邪搏结于皮肤,使局部血气不和所产生的。
六、白癜候
〔原文〕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肉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此亦是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
〔语译〕白癜,是面部或颈项以及身体的某些部位,皮肤变白,与一般皮肉之色不同,亦不痒不痛,这种病证,称之为白癜。亦是风邪搏于皮肤,以致气血不和所产生的。
〔按语〕白癜即白癜风,是一种色素障碍性病变。本书所论,当为此病的最早文献,值得重视。
……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一名对传统医学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尽管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所有深奥的医学理论,但仅仅是能接触到这样一部重要的古代医学文献的整理与注释本,就已经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了。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传承和理解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而像《诸病源候论校释》这样的作品,正是连接古今、沟通传承的重要桥梁。它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更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注释,让那些可能被历史尘埃所掩盖的智慧重新焕发光彩。我相信,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医学智慧,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刚拿到这本《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第2版)》,虽未深入研究,但翻阅其目录和篇章结构,便能感受到其体系的严谨与内容的翔实。从整体的划分到各个章节的标题,都透着一股梳理得当、条理清晰的气息,仿佛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地图,指引着探索的路径。我特别欣赏那种能够将复杂事物分解、归类,并进行系统性阐述的学术著作,这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也极大地便利了读者的学习和理解。即使是初次接触,也能通过目录对全书的大致脉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某个特定领域的读者来说,这种导航式的目录设计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一直相信,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不仅要有扎实的内在,也要有良好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这本《诸病源候论校释》显然在这两方面都做足了功课。这种精心的编排,让我对书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也对它能够带给我的学术启发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第2版)》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虽然我尚未深入钻研其具体内容,但仅从其装帧设计和印刷质量来看,就足以令人心生赞叹。封面的设计古朴而不失现代感,色彩的搭配沉稳大气,触感也十分舒适,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温润,字迹清晰,排版疏朗有致,阅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特别喜欢这种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享受。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古籍的影印本,常常因为纸张泛黄、字迹模糊而感到困扰,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即便只是一个初步的印象,也让我对其中内容的呈现充满了期待。这种精良的制作,本身就传递了一种严谨的态度,让人相信书中的学术内容也同样值得信赖。虽然我还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去细细品读,但仅仅是这份初见的惊喜,就足以让我对其抱有极高的评价。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一份承诺,让人在尚未开始阅读之前,就已经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普通的文学爱好者,平时也涉猎一些历史类的书籍。这次偶然看到了《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第2版)》,虽然我本人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其书名和相关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对古代的智慧和文化有着莫名的好感,认为这些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这本书虽然聚焦于医学领域,但我相信,任何一部古代经典,其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时代特征。我希望能通过接触这样一类的书籍,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即使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也能从中汲取到不少有益的养分。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图书,其价值不仅仅在于传递知识,更在于它能否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发更深层次的探索。这本《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第2版)》,从它严谨的学术姿态和扎实的修订基础来看,无疑具备了这样的潜质。我虽还未深入研读,但仅凭其“校释”二字,便能预见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考证、辨析和研究工作。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是极其宝贵的,而对于我这样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严谨治学的精神。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跟随作者的思路,一同探讨那些古代医学的精髓,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智慧。这种参与感和探索感,是阅读一本好书最令人着迷的部分。
评分伪善的思想家,思想不过名词而已;真正的思想者,思想是一个需要身体力行的动词,执行这个动作很艰难,“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个过程,只有也必须自己来完成,只有每天坚持精神拉练,思想的肌肉才不会松懈。
评分纸张、印刷、排版都很好
评分如题,另保留了一些古医籍的影子
评分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好书
评分好
评分《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书中还对传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甚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甚至还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
评分高喊取消中医的人们是没福气看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了,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高喊,我且慢慢享受中医带来的正气。
评分人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还能带给你许多重要的好处。 多读书,可以让你觉得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可以让你在写作文的方法上用的更好。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运用一些书中的好词好句和生活哲理。让别人觉得你更富有文采,美感。 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俗话说:“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
评分挺好的书,是第二版的,字体变了,内容没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