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實用篆書-吳讓之<吳均帖>》的齣版,對於我這個鑽研篆書多年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初翻開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精美的裝幀和清晰的印刷,這在藝術類書籍中是至關重要的,細節之處見真章。吳讓之的篆書,以其獨特的“瘦勁”著稱,不同於趙孟頫的圓潤,也區彆於鄧石如的雄渾,他將綫條的張力與結構的平衡拿捏得恰到好處。這本書收錄的帖本,顯然是經過精心挑選和考證的,每一個字的結構解析都非常到位。我特彆喜歡它對於筆法變化的講解部分,通過不同墨色的示範,清晰地展現瞭提、按、頓、挫的微妙之處。學習篆書,最怕的就是“形似而神不似”,而這本書似乎深諳此道,它不僅教你如何“寫”,更引導你理解吳讓之在構思和氣息上的追求。那些繁復的筆畫組閤,在他的演繹下變得清晰可循,尤其是在處理復雜字頭和底部的結構時,那種排布的智慧令人拍案叫絕。對於想從臨摹階段邁入“自創”階段的書友們,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範本,它沒有將吳讓之的風格固化,反而鼓勵我們在學習其精髓的基礎上,去探索個人的麵貌。
評分我對篆書的興趣源於一種對古韻的追尋,總覺得那種方圓兼備的古樸氣質,是其他書體難以企及的。市麵上很多篆書字帖,要麼內容陳舊,字帖殘損嚴重,臨摹起來總覺得隔著一層曆史的灰塵;要麼就是現代人“再創作”的痕跡過重,失瞭古人的神韻。然而,當我翻開這本《實用篆書-吳讓之<吳均帖>》時,那種撲麵而來的清朗之氣,讓人精神為之一振。這本書的摹本選擇極其考究,那些看似不經意的筆斷和牽絲,都保留瞭原汁原味的韻味。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在版式設計上做瞭大膽的創新。它沒有采用傳統的“對帖”模式,而是將重點字進行放大並配以詳細的側重點分析,這對於像我這樣對細節極為苛刻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我經常會對著那些結構特彆巧妙的字,反復揣摩吳讓之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到疏密有緻、氣脈貫通的。這本書與其說是字帖,不如說是一部係統的、關於“吳派小篆”的入門與精進指南,它真正做到瞭“實用”二字,將深奧的理論融入到實際的筆墨之中,讓學習過程變得既享受又高效。
評分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反應是有點“重磅”的感覺,它不像市麵上那些輕薄的普及讀物,而是沉甸甸的,充滿瞭對傳統的敬畏。我嘗試著選取其中一頁進行臨寫,感受非常獨特。吳讓之的篆書,有一種“含蓄的法度”,它不像某些流派那樣追求極緻的誇張或變形,而是更偏嚮於一種中和之美。這本書的導讀部分寫得非常精彩,沒有過多空泛的贊美,而是直指核心地分析瞭吳讓之如何從前人處汲取營養,並最終形成自己“靜穆”的書風。尤其在探討“氣”的連貫性時,作者引用瞭古代書論中的精妙觀點,並將之與吳讓之的具體筆畫相結閤,使得理論不再是空中樓閣。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停頓,似乎都能在書中的字裏行間找到對應的節奏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在“寫”的過程中,同步完成瞭“思考”的過程,它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範本讓你照著抄,而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可以內化的“審美方法論”。
評分我最近一直在為我的書法課程尋找一本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兼具專業深度的教材,這本《實用篆書-吳讓之<吳均帖>》無疑成為瞭我的首選。它的特點在於其“可讀性”和“可操作性”的完美結閤。很多經典的字帖,由於墨跡的洇化或者影印技術的限製,導緻細節模糊,學生根本無法看清筆畫的交待。但這本書的影印質量達到瞭極高的水準,即便是細微的“乾筆”和“飛白”處,也保留得相當完整。最讓我贊賞的是,它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偏旁部首的結構處理進行瞭歸納總結。例如,篆書中的“口”、“人”、“彳”等部首,在不同字中會有細微的變化,這本書通過對比不同例子,清晰地展現瞭吳讓之對這些基本構件的靈活運用。這對於建立初學者的“部件意識”至關重要。它讓學習不再是零散的記憶單個字,而是提升到對整個篆書體係的理解層麵,非常係統和嚴謹。
評分說實話,我對清代碑學和帖學的轉換時期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吳讓之恰好站在瞭這樣一個重要的節點上。這本《實用篆書-吳讓之<吳均帖>》的齣現,恰逢其時,它填補瞭我書架上關於這一時期篆書研究的空白。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是並重的。從藝術層麵來說,吳讓之的篆書,我認為更接近於文字學上的“規範化”嘗試,他不像鄧石如那樣強調力量的外部爆發,而是更注重內部結構的勻稱和節奏感。這本書的選本,似乎抓住瞭吳讓之作品中“內斂的張力”。我注意到,書中對某些筆畫的起收方式進行瞭細緻的標注,這在以往的字帖中很少見。比如,它會特彆指齣何時應該用“藏鋒”以求渾厚,何時又需要用“尖入”來增加靈動性。這對於想要擺脫“刻闆”小篆訓練的人來說,是極具啓發性的。它讓你明白,即便是最規範的小篆,也可以擁有豐富的生命力,關鍵在於對綫條的“控製”和“理解”,而不是簡單的“描摹”。
評分文明新舊能相益。心理東西本自同
評分不錯,很滿意
評分數學童話世界,幫助孩子充滿樂趣地掌握最基礎的數學概念,培養孩子對數學
評分清楚
評分字和底色順色瞭,不太理想。
評分古人說“天地君親師”,特彆突齣瞭“師” 的地位和作用。自古教師與“天”“地”“君”“親”是同一地位的,可享受任何特權的。對學生,教師可以有等同於父母的權利。而如今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齣颱後,結果怎樣呢?學生是越來越自由瞭,對教師也越來越不尊敬瞭!以前,我們在老師麵前唯恐做錯事的心態,恐怕現在的學生心中再也沒有瞭。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瞭,老師,還算什麼“靈魂的工程師”?自己都不愛自己的職業瞭,還能用心教學嗎?不用心教學,這不是教師本質的腐敗嗎?
評分首頁展示並有額外的積分
評分書,真是好!老闆,講話算數!
評分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759626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