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

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宇辉 著
图书标签:
  • 钣金
  • 工装
  • 技能
  • 操作
  • 实操
  • 问答
  • 维修
  • 制造
  • 金属加工
  • 工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 ,
ISBN:97875359480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19858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技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页数:22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看得明,学得会,弄得懂,用得着。

内容简介

  《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采用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钣金工作人员现场操作中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基本技能,第三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实例。《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实用性强,既适合于广大钣金工技术爱好者自学,又可作为初级、中级钣金工培训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职业技术学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钣金工操作基础知识
1.投影法有哪些分类?
2.线段和平面形如何投影?
3.三视图如何形成,投影规律是什么?
4.画物体三视图有哪些步骤?
5.什么是正投影,正投影有哪些特性?
6.直线和角如何作图,操作要点是什么?
7.如何作垂直线?
8.如何作已知角及角平分线?
9.圆如何等份,正多边形如何作图,操作要点是什么?
10.圆弧、椭圆如何作图,有哪些操作要点?
11.曲线如何作图,有哪些操作要点?
12.什么是椭圆锥的形成、投影,怎样在椭圆锥表面取点?
13.什么是圆球的形成、投影,怎样在圆球表面取点?
14.对打歪的样冲眼,应如何校正?
15.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应怎样光滑连接?
16.怎样画特大半径的圆弧?
17.什么叫备料,备料包括哪些内容?
18.什么叫冷作硬化,怎样消除冷作硬化?
19.铝合金工件怎样退火?
20.什么是淬火,有哪些作用?
21.什么是回火,有哪些作用?
22.什么叫退火,退火的目的何在?
23.什么是合金钢,合金钢有哪些特点?
24.铝有哪些主要性能,常用的铝合金有哪些?

第二部分 钣金工操作基本技能
1.钣金放样时常用量具和工具有哪些?
2.常用的扳手有哪些种类,如何正确使用?
3.联合冲剪机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有哪些?
4.常用的机械设备有哪些?
5.常用手动剪切设备有哪些?
6.冷作常用的工具有哪些,用途是什么?
7.折板机操作过程要点是什么?
8.钻床分哪几类,各由哪些部分组成?
9.什么叫放样,什么叫展开画法?
10.作展开图有哪3种基本方法?
11.多面体画法的展开实例
12.换面法的应用举例
13.切平面的应用实例
14.圆柱的正等测图画法实例
15.圆管的斜二测图画法实例
16.怎样求出一般位置直线段的实长?
17.如何用平行线法和放射线法求作不可展曲面的展开图?
18.形体相贯线如何求作,有哪些步骤?
19.相贯体展开实例
20.求作多形体相贯线实例
21.螺旋线如何形成?
22.什么是过渡体?
23.怎样作交线,有哪些方法?
24.求平面的实形实例
25.曲面制件如何展开,板厚如何处理?
26.平面制件板厚如何处理?
27.多面形体制件的板厚如何处理?
28.在何种情况下两曲面的结合线为平面曲线?
29.设计钣金构件的形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0.什么是接口曲面,常见的接口形式有哪几种?
31.常用下料方法有哪些?如何选择?
32.剪切有哪几种方法?
33.剪切工艺有哪些要点?
34.降低冲裁力有哪些方法?
35.冲裁件常见缺陷有哪些,如何改进?
36.弯曲件常见缺陷有哪些,有哪些消除方法?
37.如何热矫,有哪些注意事项?
38.手工矫正有哪些方法?
39.怎样正确使用划针,要注意哪些事项?
40.手工弯曲如何操作?
41.常用的咬缝形式有哪些,手工咬缝的操作步骤有哪些?
42.手工气割工艺前有哪些准备,如何操作?
43.钻孔有哪些方法,钻孔时如何冷却和润滑?
44.坡口的形式有哪些,如何开坡口?
45.手工如何拱曲?
46.卷边如何操作?
47.夹丝卷边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48.拉形有哪些工艺方法?
49.磨削有哪些方法?
50.放边有哪些方法,收边如何操作?
51.压弯的一般工艺有哪些?
52.滚弯工艺有哪些方法?
53.拉深件常见缺陷是什么,有哪些解决方法?
54.如何确定铆钉直径、长度和钉孔直径?
55.各种焊接方法、基本原理和用途是什么?
56.手工电弧焊如何操作?
57.气焊是如何操作的?
58.焊接时怎样引弧?
59.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60.手工气割有哪些操作要领?
61.钎焊常用搭接形式有哪些,搭接间隙是如何确定的?
62.钎焊是如何进行操作的?
63.、切割面的缺陷与起因是什么?
64.点焊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影响焊点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65.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缺陷是什么,如何防止?
66.钨极氩弧焊有哪些工艺缺陷,如何防止?
67.气焊有哪些缺陷,有哪些防止方法?
68.铆接质量如何检验?
69.铆接缺陷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70.常压构件的胀接如何操作?
71.胀管缺陷名称是什么,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72.胶接工艺过程是什么?
73.常规螺纹连接工艺是什么?
74.黏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有哪些安全事项?
75.什么是装配基准面,如何选择?
76.装配如何定位,夹紧方法是什么?
77.装配步骤有哪些?
78.典型结构有哪些装配方法?
79.装配时定位焊的要求有哪些?
80.冷作钣金件装配精度如何确定?

第三部分 钣金工操作综合实例
1.两节弯管的展开实例
2.两节直角弯头的展开实例
3.圆管900弯头的展开实例
4.等径圆管直交构件的展开实例
5.等径圆管斜交构件的展开实例
6.异径圆管直交三通管的展开实例
7.正圆锥管底部斜截的展开实例
8.渐变三通圆管的展开实例
9.方锥管正交圆管的展开实例
lO.矩形管斜交圆管展开实例
11.上口倾斜的圆圆接头的展开实例
12.马蹄形管接头的展开实例
13.不等径管接头制件的展开实例
14.裤形等径圆柱三通管制件的展开实例
15.等径直圆管相交构件的展开实例
16.不等径直圆管相交构件的展开实例
17.Y形三通、弯管、斜三通组合体制件的综合作图与展开实例
18.圆锥面构件的展开实例
19.角钢内弯90。圆角构件的展开实例
20.角钢内弯成带圆角的矩形框架展开实例
21.不可展曲面制件展开实例
22.角钢的内弯折实例
23.角钢的外弯折实例
24.槽钢下料实例
25.带补料的等径正交三通管展开实例
26.工字钢的切角
27.槽钢大面弯折900圆角下料实例
28.槽钢大面组对圆角矩形框下料实例
29.圆管和圆锥管水平相交的相贯线求法实例
30.各种形体及组合件的板厚处理实例
31.法兰的制作实例
32.漏斗的制作实例
33.铅桶的制作实例
34.弯头的制作实例
35.矩形角钢框制作实例
36.角钢圈的制作实例
37.多层结构容器的制作实例
38.单层结构容器的组装实例
39.储罐类结构的组装实例
40.支架的冷制作实例
41.支座的冷制作实例
42.横梁的冷制作实例
43.压力容器的冷制作实例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1.什么是回火。有哪些作用?
  工件淬火后为消除残余应力及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将其加热到Fe—Fe4c状态图中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回火。
  淬火钢一般不宜直接使用,应回火后再用,故回火是紧接着淬火后的热处理。虽然回火工艺简单,但一般是热处理的最后工序,也是决定着工件机械性能的最后工序。回火的目的是:
  (1)降低脆性、消除内应力
  工件淬火后存在很大的内应力和脆性,易使工件发生变形、开裂,工作时易发生脆断。回火则可消除或减小内应力,保证工件正常工作。
  (2)获得所需要的机械性能
  工件淬火后硬度高,塑性和韧性低。通过适当的回火处理,可调节硬度,减少脆性,获得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
  (3)稳定组织、稳定尺寸
  淬火钢中的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都是不稳定的组织,室温下会发生缓慢分解,从而引起工件尺寸和形状的改变。通过回火可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转变为稳定的组织,稳定工件的形状和尺寸。
  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回火可分为:
  1)低温回火。加热温度为150~250℃,用于要求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降低脆性和减少淬火应力的情况下,如各种切削工具、量具、模具及滚动轴承等。
  2)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00~500℃,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件的弹性、韧性和硬度。广泛用于弹簧、发条及热锻模的热处理。
  3)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00℃。热处理中一般淬火后再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前言/序言

  钣金技术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各行业均应用较广的一门技术。尤其是近年来金属材料的产量迅速提高,以钢代木已成为现实。钣金技术不仅在工业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由于轻钢结构的优越性,所以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土木建筑迅速地被钢结构建筑所代替。随着建筑工程的大量实施,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队伍也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民工和再就业人员进入建筑和安装行业,民营的建筑、制造和安装队伍日益增多,使得钣金技术已成为制造和建筑安装行业中的热门技术。
  为了帮助广大技术工人,特别是中青年技术工人提高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我们组织编写了《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
  本书是根据《钣金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初级、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及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实用为主,力求做到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介绍较多的实用性内容。
  《钣金工现场操作技能问答》一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钣金工技术员现场操作中必备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全书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基本技能;第三部分介绍钣金工操作的实例。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实用性强,既适合广大钣金工技术爱好者自学,又可作为初级、中级钣金工培训教材,还可供相关专业职业技术院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精湛技艺,匠心传承:现代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图书名称: 现代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实务手册 图书简介: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版图中,高效、可靠的生产设备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本手册,《现代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实务手册》,正是为一线机床操作、维护人员,以及设备管理工程师量身打造的一本集理论指导、实践操作、应急处理于一体的专业工具书。它旨在系统性地提升读者对复杂数控(CNC)机床系统的理解、维护能力和快速故障排除能力,确保生产线的平稳、高效运行。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极强的实战性和前瞻性。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深度必须与现场的复杂性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因此,全书内容紧密围绕现代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车铣复合中心以及五轴联动设备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核心挑战展开。 第一部分:数控系统与电气基础的深度解析 本部分从系统架构入手,详细剖析了当前主流数控系统(如FANUC、西门子、海德汉等)的硬件组成、软件模块划分及通信协议。我们避免了冗长枯燥的电路图堆砌,而是聚焦于功能模块的逻辑关系。读者将学习如何理解CNC系统的“大脑”——主轴驱动器、进给伺服系统的联动机制,以及I/O(输入/输出)信号的实际含义。特别地,针对工业物联网(IIoT)的趋势,我们加入了关于机床数据采集、OPC UA通信协议在设备监控中的应用案例,为企业实现“智能工厂”打下坚实的电气和信息基础。 第二部分:精细化日常维护与润滑管理 维护是预防故障的第一道防线。本章节深入探讨了数控机床的预防性维护(PM)标准。内容涵盖了从高精度导轨的清洁与润滑油路的检查,到滚珠丝杠的预紧力校准。我们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润滑油、冷却液的化学特性、选择标准及其更换周期,强调了油品污染对高精密加工影响的量化分析。此外,针对恒温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的日常巡检点,手册提供了可执行的检查清单(Checklist),确保每一次例行保养都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部分:核心部件的精度校准与几何精度恢复 数控机床的精度是其价值的体现。本手册将“精度”的维护过程标准化。内容包括: 1. 几何精度检验: 依据ISO标准,详细介绍了机床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回转中心跳动等关键指标的测量方法,并配有现场测量仪器(如激光干涉仪、球杆仪)的设置与操作流程。 2. 补偿技术应用: 系统讲解了如何读取和修改反向间隙补偿、螺距误差补偿参数,并特别针对长期使用后的机床结构变形,介绍了复合式补偿策略的应用。 3. 主轴与刀库系统: 针对高速加工对主轴动平衡的要求,阐述了主轴轴承的判断、预紧力的调整,以及刀库自动换刀机构的机械同步与电子位置对刀流程。 第四部分:数控故障的系统化诊断与排除 这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采用“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诊断逻辑。故障被划分为电气故障、机械故障、润滑与冷却故障、以及系统控制故障四大类。 电气故障诊断: 针对常见的伺服报警(如过载、过流、编码器通信错误),提供了基于报警代码和诊断画面数据的快速定位流程图。重点讲解了驱动器与电源模块的诊断LED指示灯含义,以及如何安全地进行低压测试。 机械故障诊断: 如何通过听觉、触觉判断进给系统的异常(如卡滞、异响),如何利用示波器或万用表测量伺服电机的转矩脉动等高级诊断技巧。 控制系统故障排除: 针对程序段跳过、坐标系丢失、参数初始化等软件层面问题,提供了备份恢复、系统重装的详细步骤,强调在进行任何参数修改前必须进行完整备份的规范操作。 本书特色: 案例驱动: 汇集了近百个来自不同行业(航空航天、模具制造、汽车零部件)的真实故障案例,分析了故障发生的原因、诊断路径及最终的解决方案,极具参考价值。 图文并茂: 大量使用高清实拍图、流程图和维护保养对比图,确保复杂操作的直观性。 安全规范先行: 每一操作章节前都强调了高压设备操作、精密部件拆装的安全注意事项,培养读者的安全意识。 《现代数控机床维护与故障诊断实务手册》不仅是工具书,更是现代制造企业提升设备综合效率(OEE)的实战指南。掌握本书内容,意味着您的团队将能最大程度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保证产品加工的稳定性和最终的质量,成为企业在新时代实现精益制造的中坚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语言风格上,这本书表现出一种少见的、脚踏实地的朴实感,完全摒弃了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作者的措辞精准、直白,充满了工地现场特有的那种务实精神。大量使用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术语,但在首次出现时都会给予简洁明了的解释,确保了初学者也能顺利上手,而老手也不会觉得内容空泛。叙述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在关键的“陷阱点”和“易错区”会特意放慢速度,用加粗或特别的符号进行强调,仿佛在耳边提醒“这里容易出问题,请注意”。这种亲切而又专业的交流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我个人尤其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经验之谈”,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料信息,往往是无数次试错后总结出的金玉良言,比官方标准流程更具实操指导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战广度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平衡点。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罗列操作步骤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工序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力学基础。例如,在讨论冲压件的拉伸和起皱控制时,作者引入了塑性变形理论的简化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为什么在特定条件下会出现回弹或者撕裂,这对于希望从“会做”提升到“精通”的资深技工来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针对不同材质,如低碳钢、不锈钢以及铝合金,分别阐述了其独特的加工特性和工艺参数调整,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行业经验。对于那些经常面对跨材质项目的工程师或技术主管而言,这本书提供的决策参考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像是一部集成了多年一线经验的“工艺数据库”,极大地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完美地实现了“工具书”的价值定位。书中大量的表格数据,如常用板材的最小弯曲半径对照表、不同焊接工艺的参数推荐范围等,都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并且易于查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时,我能迅速翻到相关章节,找到一个可参考的基准值,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不确定的猜测上。此外,针对现场常见的质量缺陷分析部分,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描述了缺陷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追溯了导致这些缺陷的几种最可能的工艺根源,并提供了相应的纠正措施。这种“问题诊断—原因分析—解决方案”的闭环设计,使它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现场故障排除指南,大大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从封面到内页,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编者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体验的考量。纸张的质感上乘,触感温润,油墨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图文的排布极其考究,大量的实物照片和技术图纸穿插其中,每一个步骤都配有详尽的图解说明,直观到仿佛作者就站在你身旁手把手指导。特别是那些复杂弯曲件的展开图和三维模拟图,其精确度和清晰度令人赞叹,对于需要现场对照学习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便利。书中的章节划分逻辑严密,由浅入深,从最基础的材料认识过渡到复杂的成型工艺,结构完整,脉络清晰,让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对全局的把握,不会因为细节的繁琐而迷失方向。装订方面也十分牢固,即使经常翻阅到特定页面进行比对,书脊也未见松动,足见其用心。这种对实体书制作工艺的精益求精,本身就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无声诠释。

评分

内容的新旧迭代速度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它不仅涵盖了传统钣金工艺的核心技术,例如剪切、冲压、折弯等,还对近些年兴起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进行了适度的介绍。尽管篇幅有限,但对于数控折弯机的编程逻辑、激光切割的坡口控制等前沿话题,作者给出了清晰的概览和基础概念解析,没有为了追求“新”而牺牲“精”。这种对技术演进的关注,让这本书避免了成为一本很快就会过时的参考书。它像一座桥梁,将经典的操作规范与现代制造的趋势连接起来,确保读者在学习传统技能的同时,不会脱离当代工业的脉搏。对于那些负责技术升级的管理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评估现有能力和规划未来投入的参照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