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在日本簡牘文書書研究具有典範的轉嚮意義,值得細讀!
評分正在拜讀 正版圖書 質量沒問題
評分經典必讀,海量屯書,京東價格給力
評分日本學者的研究,應該是給力的吧。剛買瞭,還沒怎麼看。想通過本書,稍微瞭解下居延漢簡。
評分在北京任上,與其弟瀋曾桐治珠算,享有盛名。相與交往密切者有文廷式、康有為、袁爽鞦、硃一新、陶濬宣、楊守敬、汪康年、梁啓超、盛伯熙、黃仲強、徐世昌、王鵬運、袁世凱、’梁鼎芬、鄒代鈞等。四十歲後,深究焚學,會通儒佛。晚年因經濟拮據,在滬上鬻書自給,時間約在1919年前後。《清史稿》稱:“曾植為學兼綜漢、宋,而尤深於史學掌故。”此說略顯簡單,其門生王國維曾有過較為客觀的總結,茲迻錄如下:
評分永田英正,1933年生,1957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名學專業。1962年,京都大學大學院博士後期課程修滿後,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助教、講師、副教授。大學教授。1990年任京都大學文學部教授。1997年退休。現為京都女子大學教授、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文學博士。我國古代簡帛是研究從戰國至魏晉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民族和中外關係諸領域的第一手珍貴資料。其發現的曆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至兩韆多年前的西漢景帝末年從孔子故宅壁中發現的戰國竹簡。《漢書?藝文誌》載雲:“魯恭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它們和西晉初年從汲郡古墓齣土的《竹書紀年》、《穆天子傳》,至今對於研究我國古史,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永田英正先生的代錶作,也算是日本漢簡研究的代錶作,無論是研究秦漢史、文書製度還是簡牘帛書都必然需要參考。譯文還是有不夠流暢精準的地方,但是比起閱讀日文版來說,翻譯之後肯定大大便於閱讀。而且相較於這本書日文版的價格,漢文版實在不算貴。
評分居延漢簡研究(上下)俄國傢人過得好
評分書不錯,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