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地理誌》“居延縣”下注引中有“闞?雲:武帝使伏波將軍路博德築遮虜障於居延城”句。因漢代居延為匈奴南下河西走廊必經之地,漢武帝時為加強防務,也為防止匈奴和羌人聯係,令路博德在此修長城,名“遮虜障”,漢名將騎都尉李陵兵敗降匈奴,即在居延西北“百八十裏”處(《史記·匈奴列傳》正義引《括地誌》)。
評分居延漢簡研究方麵的很好成果
評分書不錯,喜歡文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評分日本漢簡研究代錶作,希望早日翻譯引進永田英正的漢代石刻集成。
評分居延漢簡研究(上下)居延漢簡研究(上下)
評分作者前些時日剛到北大講演,看到網上有發布消息。廣西師大這套簡帛研究叢書買過幾種,編的還是蠻好的,就是貴瞭點。不過學術書本來就貴。
評分20世紀,中外學者在我國西北居延等地區發現大量漢代簡牘,即“居延漢簡”。對研究漢朝的文書檔案製度、政治製度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史譽其為20世紀中國檔案界的“四大發現”之一。“居延漢簡”乃因這批漢簡在我國內濛古自治區額濟納旗的居延地區和甘肅省嘉峪關以東的金塔縣破城子被發現而得名。若瞭解居延漢簡的各方麵狀況,必須首先瞭解漢代長城居延要塞的情況。“居延”古稱“流沙澤”,《尚書·禹貢》“西”、“餘波入於流沙”之句,說明曾有河流名“弱水”,王國維、羅振玉閤著研究居延漢簡的名著《流沙墜簡》,即由此得名。“居延”是匈奴語“天池”的譯音。《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寫: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驃騎將軍霍去病攻打小月氏,曾“居延至祁連山”;在《史記·匈奴列傳》中亦記載霍去病“擊匈奴,過居延,攻祁連山”。查《尚書·禹貢》中,凡“”或“過”字,皆指水名,可見漢代這裏有水。
評分永田英正先生的作品,廣西師大簡帛研究叢書的一部分,很有價值。
評分非常非常好非常非常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