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原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DR. MONTESSORI’S WON HANDBOOK]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经典原著: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DR. MONTESSORI’S WON HANDBOOK]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蒙台梭利 著,肖咏捷,张超美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806885352
版次:1
商品编码:10240523
品牌:Holybird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DR. MONTESSORI’S WON HANDBOOK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1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一部系统阐述蒙台梭利方法和“儿童之家”教具使用的操作手册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作为总结而简明直观阐述蒙台梭利方法的实用指南,是蒙台梭利博士应美国读者要求而完成的另一本著作。让教师和父母们更易理解蒙氏教育方法的精精髓并指导儿童自由健康地成长。这本手册提供了“儿童之家”运用得十分有效的教学用具,以及相应的教育原理与方法。
  这些自我矫正的学习用具都是供“儿童之家”使用的原始教具,让孩子运用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而自发成长。书中阐述了成人(教师和父母)的作用,即让孩子不断探索实验,感知自己的错误,让儿童自我承担学习中的风险。
  本书在美国出版后,蒙台梭利博士特意赠送给苏利文老师和海伦?凯勒,帮助她们排除了凯勒在求知道路上的障碍。蒙台梭利博士通过此书系统阐述了对教育环境的作用、对教师角色的独特定位、对儿童尊重与自由的倡导等,给传统的儿童教育输入了新鲜的空气。

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蒙台梭利博士在美国传授蒙台梭利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方法感兴趣的父母和教师的要求而写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册。该手册向人们传授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技术,以及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从蒙台梭利创办一所“儿童之家”至今,所有蒙台梭利教室的教具都十分统一。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传授了如何教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其观察力、认识力和判断力的发育。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对每个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孩子自己去试验,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自己在学习中承担必要的风险。

作者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 (1870~1952)意大利著名医生、教育家、哲学家与慈善家,以其革命性的教育哲学与儿童教育方法闻名于世。如今蒙氏教育法风靡全球,仅美国就在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推行其教育理念和方法。全球许多国家都设有蒙台梭利协会。
  蒙台梭利于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6岁开始在当地接受初等教育,12岁时全家搬迁至罗马,以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1890年,她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毕业后成为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并在妇女和儿童医院工作。1897年,她开始系统学习教育学课程,并转向儿童教育研究。1907年1月,她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系统进行教育实验,后相继开设其他“儿童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很大反响。
  1913年,蒙台梭利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出席仪式并致词,并被她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教育家”。自此,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美国及欧洲、亚洲盛传开来。仅美国就有5000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采用蒙氏教育法。1929年8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成立,蒙台梭利亲自担任主席。
  蒙台梭利不断发表演讲,并整理其教育思想与方法,出版成册,让更多教师与父母受益,这些经典之作包括:《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儿童的自发成长》。这些书被译成近40种文字在全球出版,成为经久不衰的教育经典。
  1952年5月6日,蒙台梭利于荷兰诺德威去世,终年82岁。

精彩书评

  这本手册提供了在“儿童之家”运用得极为成功的教学用具和教育方法的具体信息,它提出了一系列如何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途径。给孩子自由,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来学习,是幼儿早期教育的真正出发点和目的。
  ——南希·M·拉姆布斯克(美国蒙台梭利协会创始人)

目录

1.在“儿童之家”开幕式上的讲话1
我们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发育,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每一个孩子。我们所进行的语言训练、系统感官训练以及直接锻炼孩子适应实际生活的练习,这些形成了我们教育工作的基础。


2 我们的“儿童之家”17
“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


3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28
在孩子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中会产生许多错误的情境,从而妨碍孩子的生命发展。经过彻底研究儿童早期最内部和深藏不露的需求,我们知道,要真正满足孩子的需求,就要解放孩子。


4 运动神经培养38
如果没有指导,孩子的运动就显得混乱不堪,而运动没有章法是小孩子的特性。大人们通常是限制孩子的活动,一成不变地重复着那句不起任何作用的话——“老实呆会儿”。实际上,孩子是在这种运动中探索那种真正能够将运动组织和协调为对人类有用的有益运动。

5 感知培养46
孩子想要达到其预期目标的信念引导着他不断地进行自我纠正。不是哪个老师让他注意到自己的错误,而是孩子自己才智的复杂劳动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6 语言及对世界的认识84
当老师跟孩子讲话时必须注意发音清晰,并且发音要到位,即使在她很小声地说话,好像是在讲什么秘密时也要注意这点。让孩子们唱歌也是一个锻炼准确发音的好方法。


7 自 由89
我们会注意到孩子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有主动性,他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


8 书 写92
我们会注意到孩子有一种极力向外扩展的个性,他有主动性,他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并坚持做下去,他根据自己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地靠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


9 识 谱106
当孩子知道怎样阅读的时候,他就可以将这种知识运用在识别音符的名称上。除了用于感觉教育的一套乐钟,我们另外还使用一种教学用具作为识谱的入门工具。


10 算 术111
如果不通过书写语言和数字对所有这些帮助孩子理清了意识的初期收获加以巩固的话,它们就有可能被荒废。一旦它们借助语言和数字这两个工具确定和巩固下来,这些经验就能为未来教育展开一个无限广阔的前景。


11 精神道德因素124
我的教育方法的重点不在于组织,而在于它对孩子产生的效果。是孩子通过其本能的表现证明了我的教育方法的价值,孩子们本能的表现似乎揭开了人类的内在发展法则。


12 蒙台梭利教育大纳129
心理学家也一致同意,教学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保持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强烈而持续的注意力。因此,教育所要求的只有一项:通过孩子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的学习。


13 蒙台梭利老师的条件146
蒙台梭利老师在事先要花很多时间准备。之后老师的悠闲与被动,是成功的表征,表示任务的顺利完成。受到祝福的老师,是那些已经把他的班级带到一个阶段的人,他可以说:“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一样照常运作,这个团体已经完全自立了。”


14 人类倾向和蒙台梭利教育155
我们教育家不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我们也感到不安全,并且在寻找我们难以发现的路径。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试,都是失败!但是有一件事我们从未失败:那就是蒙台梭利方法……如果你能像蒙台梭利博士一样了解它。

精彩书摘

  第2章 我们的“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
  近些年来,儿童的生活条件有了非常显著改善。任何文明国家,尤其是英国,都有统计表明:婴幼儿的夭折率在不断下降。
  与这种婴幼儿夭折率下降相关的是儿童身体发育条件的改善,现代儿童的身体更健康,体格更健壮。正是科学的传播和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如此显著的益处。母亲们逐渐接受了现代卫生学要求的条条框框,并把它们实际应用于抚养孩子的实践中。很多新的社会机构也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并进一步得到完善,它们的宗旨就是为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儿童提供帮助和保护。
  这样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种族就诞生了,他们身体发育更好,体格更加健壮,而且能够抵抗各种逐渐加剧的疾病侵袭。
  科学怎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科学只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非常简单的准则,这些准则能让孩子尽可能地恢复正常生活,保证身体各种机能的运行有一个正常的秩序和一个指导性的规律。比如,科学提倡了母乳喂养,废除了襁褓的使用,提倡给孩子洗浴,建议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和运动,提倡给孩子穿着朴素简短的衣服,保证孩子充足和安稳的睡眠。这些科学准则还告诉我们,孩子的食量要合理地适应其生理需求。
  然而,科学还是未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全新的改变。母亲们还是忙不迭地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依然由她们给穿衣,一如以前那样吃喝,那样生活。
  我的论点就是,同样的身体行为,如果是盲目地、毫无秩序地进行,就会导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秩序地、合理地进行,就会给人以力量和生气。
  也许科学的最大进步就是让我们误以为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
  我们只需仔细掂量并思考一下:我们的孩子难道只是那个在我们的照料下成长和发育得如此健壮的小小躯壳吗?他们的命运难道就仅仅满足于有一个健康的躯体?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的命运与我们豢养的小动物的命运就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只是我们吃得好一些,甚至可以吃我们豢养的动物。
  显然,人类的命运远不止如此,照料孩子所涵盖的范围比生理卫生学涉及的范围要广得多。给孩子洗澡、用婴儿车带孩子到公园里去等等,这些并不能说我们就是履行了一个“人类母亲”的使命。鸡妈妈将自己的小鸡聚集在一起玩耍,猫妈妈用舌头舔自己的小猫,慷慨地给它们温柔的照顾和呵护,这些与人类母亲所给予自己孩子的照料是完全一样的。
  这样不行,如果人类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仅限于此的话,那她的心思就白费了,她会感觉自己内心一个更高的渴望被抑制了,而她还是一位人类的母亲!
  孩子的成长不仅在身体上,更在于精神上,母亲渴望了解自己心爱的孩子神秘的精神成长之旅,看他慢慢成为一个“全人”。
  显然,科学并没有停止其发展步伐,相反,它只是刚刚迈出了前行的第一步,因为迄今为止,科学还停留在只是关注人们身体的健康成长阶段。无论如何,它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发扬它以前努力改善孩子健康状况和拯救孩子生命这一积极探索的精神,它未来的使命是加强孩子的思想生活,并使其从中受益,思想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类生活。本着同样的积极探索精神,科学还将指引智慧、性格和那些隐藏于奇异的人类精神胚胎中的潜在创造力的发展。
  由于孩子的身体必须从外部环境中获取食物和氧气,所以,为了完成这一伟大的生理工程,即成长工程,精神也必须从外部环境汲取由它自身“成长规律”决定的发展所需要的养料。我们不能否认成长现象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骨骼的坚固、整个身体的成长、大脑细微构造的完善和牙齿的形成等所有这些都是生理器官的真实劳动,同样也是器官在发育期间所经历的必要转化。
  这些努力与人类在所谓的外部劳动,也就是在“社会生产”中所做的向前推进大不相同,这种“社会生产”可以是在人类进行学习的学校中,也可以是在人类通过自己的智力劳动创造财富和改变自己周围环境的社会中。
  然而,说它们都是“劳动”这也不对。其实,在最重大的几个生理发育过程中,器官至少能够执行某些外部任务,有时还能完成程度过高、难度过大以至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的成长任务,例如过度的劳累损伤,单就这一个原因就可以让人精疲力竭甚至枯萎死亡。
  人总能通过利用他人的劳动来避免“外部劳动”,但人绝不可能逃避自己内心的思想劳动。除了大自然强加的生和死,每个人都必须亲自完成自己的思想劳动。这种艰难的、不可避免的劳动是“儿童的劳动”。
  我们说小孩子应该多休息,指的只是劳动问题中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意思是说,孩子不要把精力都花在那些能够看得见的、并且单靠他们微薄的力量对自己或他人都不能带来有益贡献的外部劳动上。
  因此,我们这些主张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孩子也不是在休息,他是在进行一种神秘的思想劳动,以完成“自我形成”的目的。他在为成为一个人而劳动,要长大成人,单是身材长大是不够的,还必须确立具备本质的运动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并且智力的发育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孩子需要具备的功能分成两类:
  1. 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获得平衡力,学会走路和协调肢体的动作。
  2. 感觉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感受他周围的环境,通过对其不断的观察、比较和评价,为自己的智力发育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逐渐熟悉周围环境并发展自己的智力。同时,孩子也在锻炼使用语言的能力,他面对的不仅是发音动作所产生的运动神经问题、发音和语句等,而且还要理解名称和语言句法的构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刚刚移居到一个陌生国度的人,他不知道这个国家出产什么,也不了解这个国家的自然概貌、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对这个国家的语言更是一无所知,那么在他与该国的居民共事之前,他必须要做大量的适应工作。这个适应工作只能靠他自己去做,没有别人可以代替他。他必须自己去观察,去了解,然后形成自己的评价,他还要通过勤奋学习和长期练习,逐渐掌握该国的语言。
  那么孩子们又怎样呢?这个来到新世界的“移居者”,如此羸弱,在各部分器官发育完全之前却要让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如此复杂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孩子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帮助去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至于孩子的精神发育,我发现我们似乎又回到了当初那个孩子的生命只能听天由命、任其发展,而我们面对儿童的高死亡率却束手无策的时期。
  我们必须利用科学而理性的手段来帮助孩子完成“身体适应”这种内在劳动,它决不同于任何“外在劳动或产品”。
  这个正是我提出婴幼儿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里阐述的某些原则和实际应用的技术并不是通用的,而是特别针对3~7岁的孩子,这也就是说,它们能满足儿童性格形成时期的教育需要。
  我的教育方法在内容上和目标上都是科学的。它将有助于取得更高层次的进步,而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和生理方面的进步。它还将尽力补充卫生学已经进行的课程,使其更加完整,以前的卫生学仅仅是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论述。
  如果今天我们有关于正常儿童中出现神经衰弱、语言障碍、感知推理能力不足,以及缺乏个性等情况的统计数据,那么将这些数据与具有同样资质、但经过几年理性教育的孩子身上出现上述病理的统计数据做一下比较,这将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多半情况下,我们都会发现,这些统计数据和现今表明儿童死亡率下降和身体发育改善的数据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房间和一个花园,孩子们就是这间房子的主人。带有遮蔽处的花园是最理想的,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它底下玩耍或休息,也可以把他们的桌子带到外面,在上面进行工作或吃饭。这样孩子几乎完全生活在露天下。同时,由于有蔽荫处,孩子也可以免受曝晒和雨淋之苦。
  学校最主要的房间通常是孩子们进行“脑力劳动”的房间,也是惟一可以由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房间。根据资金和位置情况,也可以在这间主室周围增建一些小一点的房间,比如洗澡间、小餐厅、小客厅或公共休息室、一个用于手工劳作的房间、小健身房和洗手间等。
  这些房间内部装置的主要特点是适合于孩子们,而不是大人。这些装置不仅包括专为孩子的智力发育而配置的教学用具,而且还有经营一个小型家庭所需的全套装置。房间里的家具要很轻,这样孩子们可以将它们挪来挪去,家具一定要漆成浅色的,孩子们可以用水和肥皂清洗它们。房间里还要有各种尺寸和形状的低桌子——正方形的、矩形的、圆形的,它们有大的,也有小的。
  矩形的桌子是最普遍的,因为二三个孩子可以一起清洗它。椅子最好是用木制的小椅,但也可以有一些柳条做的小扶手椅和沙发。
  劳作间内有两件家具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是敞开着的长橱柜(图1)。橱柜要很低,这样,个儿小的孩子也可以在上面摆放一些诸如小毯子、花儿之类的小物品。橱柜里摆放着教学用具,它们都是孩子们的共同财产。
  另一件必不可少的家具是带有二三排小抽屉的衣柜,每个抽屉上都配有一个明亮的把手(或是与抽屉底色对比很明显的某种颜色的把手)和一个写着小朋友名字的小卡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抽屉,可以在里面存放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图2)。
  房间的墙上都挂满了黑板,黑板要挂得低些,这样孩子们可以在上面写字,或画一些令人喜欢的带有艺术性的画,这些画应不时地有所更换,正好可以用作背景。孩子们画中所描绘的主题有小朋友、家庭、自然风景、各种花和水果等,更常见的是能反映他们听到的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画面。孩子们进行劳作的房间内始终摆放有观赏性植物和开着花儿的植物。
  劳作间内配置的另一个部分是各种颜色的小块地毯,有红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绿色的和褐色的等等。孩子们随意地把小地毯放在地板上,坐在上面,用教学用具做练习。这样的房间比一般的教室要大些,这不仅是因为小桌子和独立的椅子占了更多的地方,而且因为房间里要留出大部分的空地,以便孩子们随意丢放小地毯以在上面劳作。
  起居室或者“俱乐部”类似于客厅或会客室,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耍,或是聊天,或是做游戏,或是听音乐等等,屋里的陈设尤其要讲究和雅致,四处要摆放各样尺寸的小桌子、小扶手椅和沙发。墙上还要有各种尺寸和各样的小托架,上面可以放置小雕像、艺术花瓶或相框作为装饰。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小花盆,孩子可以种些室内植物,在这些植物成长的过程中对它们进行护理和栽培。起居室的桌子上应当摆放一些装有彩色画片的大册子,还要有一些旨在培养孩子耐性的游戏或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孩子们既可以拿它们来玩耍,也可以用它们来制作模型等等。最好还要有一架钢琴或其他乐器,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一架专为孩子而造的小型竖琴,这样起居室的布置就完整了。老师们有时也可以在这间“俱乐部”里给孩子们讲故事,这肯定会吸引一大群感兴趣的孩子过来围坐一圈听故事的。
  餐厅的摆设,除了桌子以外,主要由多个低矮的、孩子们能够够得着的碗碟柜构成,这样孩子们可以自己取放碗碟、勺子、刀叉和餐巾。碟子是瓷器的,杯子和水瓶都是玻璃的。餐桌上一直要有刀子。
  此外,应该为孩子们配有更衣室。在更衣室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衣柜或搁板。在房间的中间有很简单的盥洗台,盥洗台主要由桌子构成,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小脸盆、一块肥皂和一个指甲刀。靠墙的地方有自来水水槽,孩子们汲水和倒水都在这里。
  “儿童之家”中的设施没有什么限制,因为一切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去做。他们清理房间,给家具掸灰尘,并擦洗它们,把铜器擦得亮亮的,他们还要摆放和清洗桌子,洗餐具,打扫小地毯并把它们卷起来,还要洗些衣服和煮鸡蛋等。至于个人的梳洗打扮,孩子们自己会穿衣服和脱衣服,他们把衣服挂在小挂钩上,挂钩钉得都很低,孩子自己能够得着,要不然就把衣服折起来,例如那些他们非常小心和在意的衣服,他们把它放进用于存放床单等亚麻织物的衣柜里。
  总之,由于玩具产品已经做到如此复杂和精湛的程度,以至于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娃娃小屋,以及给娃娃穿衣、脱衣用的全部服装和孩子们可以假装做饭的厨房和极尽逼真的玩具动物,这种方法试图把所有这些都给予现实中的孩子,使其成为自己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我的计步器也是“儿童之家”装备的一部分。经过多次改良后,我已经将它改装成一种非常实用的仪器。
  计步器的用途正如其名称表明的那样,用来给孩子们测量身高。它由一个宽矩形板构成,这是它的底座,从底座中央竖起两个木制标杆,在顶部将两个标杆用一个扁平的窄金属片连接在一起。每个标杆都连有一个水平金属棒,即指示器,外面包裹着一个同样也是金属制的外框,指示器上下流动。金属外框与指示器是用一个金属片做成的,末端还固定着一个橡胶球。在一侧,也就是说在两个木制垂直标杆的后面,还有一个小座椅,也是木制的。两个木制标杆上都标有刻度。固定有座椅的标杆上的刻度是从椅面到顶部,而另外一个标杆的刻度是从底座的木板到顶部,也就是说到1.5米的高度。有座椅的那个标杆测量孩子坐时的身高,而另一个标杆测量孩子的整个身高。这个仪器的实用性在于如果两个孩子互相合作的话,它可以同时测量两个孩子的身高。
  事实上,孩子们会脱掉鞋子,摆好姿势站到计步器上。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金属指示器移上移下,金属外框把指示器固定得很紧,即使是生手使用,它也不会偏离水平方向。此外,它非常容易操作,移动它几乎不需要什么力气。小橡皮球的作用是避免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有看完

评分

我一直很总时,孩子 的发展,从这本书中也可以总结一点出来。

评分

3.适合什么样的人阅读

评分

读后收益颇深,让自己重新认识了儿童,能在以后的儿童教育事业中起到不少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买了,就给妈妈了,自己没有看内容,看表面,书的质量很不错,但不知道内容怎么样

评分

印刷质量好 很有名的一部书 好好看看 为了孩子的成长 努力学习中

评分

还没看呢,希望有用,,,,,,,

评分

印刷质量好 很有名的一部书 好好看看 为了孩子的成长 努力学习中

评分

儿童教育家长必读,很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